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元素对La-Nd-Mg-Ni系贮氢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媛 杨淑琴 +2 位作者 王建青 李中秋 韩树民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了研究Pr元素对La-Nd-Mg-Ni系贮氢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感应熔炼法制备了La0.20Nd0.60 Pr Mg0.20Ni3.20Co0.20Al0.20(=0,0.10,0.20,0.30,0.40)合金。XRD分析表明,合金的主相为CaCu5型的LaNi5相和Ce2Ni7型的La2Ni7相。随... 为了研究Pr元素对La-Nd-Mg-Ni系贮氢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感应熔炼法制备了La0.20Nd0.60 Pr Mg0.20Ni3.20Co0.20Al0.20(=0,0.10,0.20,0.30,0.40)合金。XRD分析表明,合金的主相为CaCu5型的LaNi5相和Ce2Ni7型的La2Ni7相。随着的增大,两相的晶胞体积均增大,并且La2Ni7相的含量显著增加。P-C-T曲线表明,随着Pr含量的增加,合金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随着Pr含量的增加,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低温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均先提高后降低,其中100周循环容量保持率从76.7%(=0)增加到88.7%(=0.30),然后又降低到82.3%(=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金属氢化物电池 贮氢合金 La-nd-mg-ni系合金 相结构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热处理对Nd-Mg-Ni储氢合金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苑慧萍 李志念 +3 位作者 赵旭山 王树茂 刘晓鹏 蒋利军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1-347,共7页
采用磁悬浮感应熔炼法制备了Nd-Mg-Ni系储氢合金,重点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相组成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测试系统研究了合金的相结构、显微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d0.75Mg0.25Ni2.75Al0.25... 采用磁悬浮感应熔炼法制备了Nd-Mg-Ni系储氢合金,重点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相组成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测试系统研究了合金的相结构、显微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d0.75Mg0.25Ni2.75Al0.25合金经1173,1273,1373 K退火处理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不同相间元素分布更加均匀,Mg元素的浓度差减小,主相Nd2Ni7六方相逐渐增加。电化学P-C-T曲线平台变平缓、平台压降低,电化学容量,倍率性能和荷电保持率有较大提升。对于Nd0.75Mg0.25Ni3.2Al0.1合金,经1373 K,5 h热处理后慢冷较快冷更利于Nd2Ni7相的形成,慢冷试样中Nd2Ni7相可达92.31%,电化学性能更加优异,最大电化学容量为330.1 mA.g-1,循环100周容量保持率为9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储氢电极合金 相结构 相成分 nd-mg-ni
原文传递
汽车电池用La-Mg-Ni基储氢合金的元素替代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飞 李丽君 +1 位作者 梅琼珍 李振坤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4,共5页
采用感应熔炼方法制备了La_(0.7)R_(0.1)Mg_(0.2)Ni_(3.35)Al_(0.15)(R=La/Nd/Sm)储氢合金,研究了稀土元素Nd/Sm替代La对储氢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Nd或Sm替代La时,储氢合金物相组成未发生改变,仍由LaNi_(5)、(La... 采用感应熔炼方法制备了La_(0.7)R_(0.1)Mg_(0.2)Ni_(3.35)Al_(0.15)(R=La/Nd/Sm)储氢合金,研究了稀土元素Nd/Sm替代La对储氢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Nd或Sm替代La时,储氢合金物相组成未发生改变,仍由LaNi_(5)、(LaMg)_(2)Ni_(7)和(LaMg)_(5)Ni_(19)相组成,但储氢合金中LaNi_(5)相和(LaMg)_(5)Ni_(19)相丰度会增加、(LaMg)_(2)Ni_(7)相丰度减小。R为La、Nd和Sm时储氢合金的最大放电比容量均在第2次充放电循环时获得,分别为377 mAh/g、382 mAh/g和376 mAh/g;采用Nd或Sm替代La,储氢合金高倍率放电性能、24 h荷电保持率和充放电循环100次时的容量保持率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且R为Nd时储氢合金的相应值最大。采用Nd或Sm替代La会使得储氢合金的交换电流密度、氢扩散系数增加,储氢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与交换电流密度和氢扩散系数变化趋势一致,表明储氢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由交换电流密度和氢扩散系数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稀土掺杂 La Nd Sm 元素替代 相结构 电化学性能 汽车电池 La-Mg-Ni
下载PDF
添加钕对Mg_2Ni储氢合金的结构和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仲民 周怀营 +2 位作者 顾正飞 成钢 成钧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利用两步法制备了一系列添加Nd的三元Mg2 -xNdxNi合金。XRD分析证实 ,当x =0 .0 5 ,0 .1时 ,制得的三元Mg2 -xNdxNi合金均为Mg2 Ni单相合金 ;三元Mg1 .8Nd0 .2 Ni(x=0 .2 ,0 .3 )合金为三相合金 ,三相分别为Mg2 Ni,NdNi,NdMgNi4 。模拟... 利用两步法制备了一系列添加Nd的三元Mg2 -xNdxNi合金。XRD分析证实 ,当x =0 .0 5 ,0 .1时 ,制得的三元Mg2 -xNdxNi合金均为Mg2 Ni单相合金 ;三元Mg1 .8Nd0 .2 Ni(x=0 .2 ,0 .3 )合金为三相合金 ,三相分别为Mg2 Ni,NdNi,NdMgNi4 。模拟电池测试结果表明 ,同Mg2 Ni合金相比 ,球磨 10h的三元Mg1 .8Nd0 .2 Ni合金和Mg1 .7Nd0 3Ni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提高明显 ,且Mg1 .7Nd0 3Ni合金电极的循环性能有明显改善。这极有可能与合金中NdMgNi4 相的存在以及球磨形成的微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xNdxNi 球磨 放电容量 NdMgNi4
下载PDF
钕含量对La0.7-xNdxPr0.05Mg0.25Ni3.3Al0.1(X=0.05~2.0)合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熊玮 闫慧忠 +3 位作者 孔繁清 李宝犬 李金 张羊换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8年第4期5-10,共6页
采用中频感应熔炼法制备了La0.7-xNdxPr0.05Mg0.25Ni3.3Al0.1(X=0.05~2.0)贮氢合金。测试并分析了Nd对合金的吸放氢性能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x=0.15和0.10时合金的吸/放氢性能相对较好。随x值增加,合金的... 采用中频感应熔炼法制备了La0.7-xNdxPr0.05Mg0.25Ni3.3Al0.1(X=0.05~2.0)贮氢合金。测试并分析了Nd对合金的吸放氢性能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x=0.15和0.10时合金的吸/放氢性能相对较好。随x值增加,合金的动力学性能,涉及高倍率放电能力(HRD)、电荷迁移电阻、交换电流密度I0、极限电流密度IL及氢在合金体相中的扩散系数D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含量 La—Mg-Ni系合金电极 吸放氢性能 动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的Mg-Ni-RE(La,Nd,Ce,Y)-H多元系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罗群 周国治 +2 位作者 陈双林 李谦 张捷宇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6,63,共8页
稀土因性质活泼被以单质或者中间合金的方式添加到镁基储氢合金中形成稀土-镁基体系储氢合金,该合金由于具有优良的储氢性能而备受关注。但是目前缺少多元系稀土-镁基合金相图的指导,难免在设计材料配方时出现盲区,继而陷入"炒菜&q... 稀土因性质活泼被以单质或者中间合金的方式添加到镁基储氢合金中形成稀土-镁基体系储氢合金,该合金由于具有优良的储氢性能而备受关注。但是目前缺少多元系稀土-镁基合金相图的指导,难免在设计材料配方时出现盲区,继而陷入"炒菜"式的摸索之中,缺乏针对性。储氢材料的吸放氢反应动力学研究,目前绝大多数的实验反复测定恒温条件下的反应分数与时间的关系上,很少研究各种因数,诸如温度、气相分压、颗粒大小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更谈不上颗粒分布、变温变速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基于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研究了Mg-Ni-RE(La,Nd,Ce,Y)-H多元系,通过引入氢组元对比说明清楚相关储氢合金与金属氢化物的热力学稳定性的差别,利用CALPHAD技术预报多元系的压力-组成-温度(PCT)曲线,结合原位高温XRD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结果,阐释了储氢合金吸放氢的热力学机制。同时,通过研究恒温和变温条件下氢化还原反应动力学模型,将吸放氢反应分数表达为温度、压力、颗粒大小、颗粒形貌等因素的函数,不但简化了计算,而且还便于从理论上对各种物理量进行讨论。引进了一个"特征时间"的新概念,它将在储氢材料的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镁基合金 Ng—Ni—RE(La Nd Ce Y)-H 热力学 动力学 材料设计
下载PDF
La_(0.7-x)Nd_xMg_(0.3)Ni_(3.4)Al_(0.1)(x=0~0.4)储氢合金的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敬 江冰洁 +1 位作者 穆道斌 吴锋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9-422,共4页
采用真空烧结方式制备了AB3.5型La0.7-xNdxMg0.3Ni3.4Al0.1(x=0,0.1,0.2,0.3和0.4)储氢合金。XRD分析表明,所有合金均由LaNi5,La2Ni7和LaNi3三相组成。当Nd含量增加时,合金中的LaNi5和La2Ni7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LaNi3相相应减少... 采用真空烧结方式制备了AB3.5型La0.7-xNdxMg0.3Ni3.4Al0.1(x=0,0.1,0.2,0.3和0.4)储氢合金。XRD分析表明,所有合金均由LaNi5,La2Ni7和LaNi3三相组成。当Nd含量增加时,合金中的LaNi5和La2Ni7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LaNi3相相应减少。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添加适量的Nd能改善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其中La0.6Nd0.1Mg0.3Ni3.4Al0.1合金具有相对较好的综合性能,其最大放电容量达到322.4mAh.g-1,循环50周的容量保持率(S50)达到8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g-Ni系储氢合金 Nd替代 真空烧结 电化学性能 相结构 稀土
下载PDF
镁基非晶电极合金的容量衰减机制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林军 王彦欣 +3 位作者 唐建国 吴东昌 王瑶 刘继宪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20,共7页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Mg70.6Ni29.4)100-xNdx(x=2,5,10,15)电极合金带,用恒流充放电的方法在三电极电池测试仪上测定其电化学循环性能。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高分辨电镜对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进行了动态...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Mg70.6Ni29.4)100-xNdx(x=2,5,10,15)电极合金带,用恒流充放电的方法在三电极电池测试仪上测定其电化学循环性能。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高分辨电镜对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表明:(Mg70.6Ni29.4)90Nd10非晶电极合金拥有最高的放电容量(580.5 mAh·g-1),经过20个循环以后,合金表面存在严重的氧化(含氧量为26.7%)和开裂粉化现象;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合金内部逐渐形核长大,形核的初生相NdMg2Ni9最终转化为Mg2Ni,α-Mg和Nd2H5相;非晶态Mg-Ni-Nd电极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放电容量的衰减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的综合效应:合金表面碱液的氧化腐蚀和开裂粉化以及非晶合金的晶化导致其贮氢机制失效,反应动力学性能下降,从而引起放电容量的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i-Nd系电极合金 微观结构 衰减机制 非晶
原文传递
镁基非晶电极合金充放氢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演变及其热力学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林军 王彦欣 +3 位作者 唐建国 吴东昌 王瑶 刘继宪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5-581,共7页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Mg70.6Ni29.4)90Nd10的非晶贮氢合金带,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分辨电镜对该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演变进行了动态跟踪。结果表明:非晶(Mg70.6Ni29.4)90Nd10贮氢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经过4个循环以后开始...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Mg70.6Ni29.4)90Nd10的非晶贮氢合金带,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分辨电镜对该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演变进行了动态跟踪。结果表明:非晶(Mg70.6Ni29.4)90Nd10贮氢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经过4个循环以后开始晶化,首先生成平均颗粒尺寸为5 nm左右的NdMg2Ni9相,经过6个循环以后开始出现Mg2Ni相,到第20个循环后,生成了稳定的Mg2Ni,α-Mg和Nd2H5相。这表明初生相NdMg2Ni9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逐渐转化为Mg2Ni,α-Mg和Nd2H5相。经过热力学计算进一步验证表明,非晶(Mg70.6Ni29.4)90Nd10合金在晶化过程中首先形成NdMg2Ni9相,因为它的自由能(ΔG=-15.2789 kJ.mol-1,T=300 K)与Mg-Ni相(ΔG=-8.2694 kJ.mol-1,T=300 K)和Mg-Nd相(ΔG=-13.29503 kJ.mol-1,T=300 K)相比是最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i-Nd系贮氢合金 微观结构 热力学 非晶 稀土
原文传递
Mg_(97)Ni_1Gd_1Nd_1合金的铸态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柯 尹健 戴斌煜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6,共4页
采用金属型铸造制备了Mg_(97)Ni_1Gd_1Nd_1(摩尔分数)合金,并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力学试验等研究了合金的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g_(97)Ni_1Gd_1Nd_1合金铸态组织主要由树枝状α-Mg和分布于枝晶... 采用金属型铸造制备了Mg_(97)Ni_1Gd_1Nd_1(摩尔分数)合金,并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力学试验等研究了合金的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g_(97)Ni_1Gd_1Nd_1合金铸态组织主要由树枝状α-Mg和分布于枝晶间的长周期结构相组成;合金室温和300℃时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39 MPa、163 MPa、1.7%和131 MPa、192 MPa、6.7%,而300℃抗拉强度优于室温,呈现力学性能温度反常现象;合金室温压缩屈服强度、抗压强度和压缩塑性分别为159 MPa、364 MPa和14.9%,其压缩屈服强度高于拉伸强度,表现出室温屈服拉压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Mg-Ni-Gd-Nd LPSO相
原文传递
Mg-Ni-Nd非晶电极合金充放电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及对其放电容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林军 王彦欣 +2 位作者 唐建国 王瑶 刘继宪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9-763,共5页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Mg70.6Ni29.4)90Nd10的非晶贮氢合金带,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分辨电镜对该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演变进行了动态跟踪。结果表明:(Mg70.6Ni29.4)90Nd10贮氢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由非晶态慢慢晶化为纳米晶...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Mg70.6Ni29.4)90Nd10的非晶贮氢合金带,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分辨电镜对该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演变进行了动态跟踪。结果表明:(Mg70.6Ni29.4)90Nd10贮氢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由非晶态慢慢晶化为纳米晶,初生相NdMg2Ni9在循环过程中逐渐转化为Mg2Ni,α-Mg和Nd2H5相。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由于微观结构的变化对其放电容量的影响过程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前两个循环的活化过程,在第3个循环达到放电容量最高值(580.5 mAh.g-1);接下来是放电容量显著降低的4~10个循环阶段;最后是放电容量保持稳定的11~20个循环。研究发现NdMg2Ni9相的存在和保持合金的非晶结构是提高镁基电极合金循环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i—Nd系贮氢合金 微观结构 放电容量 非晶 稀土
原文传递
Hydriding/dehydriding properties of NdMgNi alloy with catalyst CeO_2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霞 张羊换 +2 位作者 杨泰 许剑轶 赵栋梁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07-412,共6页
Hydrogen storage composites Nd2Mg17-50 wt.%Ni-x wt.%CeO2(x=0, 0.5, 1.0, 1.5, 2.0) were obtained by induction-ball milling method.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CeO_2 on hydriding kinetics of Nd_2Mg17-50 wt.%Ni composite w... Hydrogen storage composites Nd2Mg17-50 wt.%Ni-x wt.%CeO2(x=0, 0.5, 1.0, 1.5, 2.0) were obtained by induction-ball milling method.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CeO_2 on hydriding kinetics of Nd_2Mg17-50 wt.%Ni composite was investigated.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SAED) analyses showed that Nd_2Mg17-50 wt.%Ni alloy had a multiphase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NdMg12, NdMg_2Ni, Mg_2Ni and Ni phases and the addition of catalyst CeO_2 prompted the composites to be partly transformed into amorphous strucutre. The CeO_2 improved the maximum hydrogen capacity of Nd_2Mg17-50 wt.%Ni alloy from 3.192 wt.% to 3.376 wt.%(x=1.0). What's more, the increment of diffusion coefficient D led to the faster hydriding kinetics, which was calculated by Avrami-Erofeev equation. The dehydrogenation temperature reduced from 515.54 to 504.72 K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decrease of activation energy from 93.28 to 69.36 kJ /mol, which was proved by the Kissinger eq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mg-ni alloy ball milling hydriding/dehydriding catalysis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