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3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APTIVE PREDICTIVE CONTROL OF NEAR-SPACE VEHICLE USING FUNCTIONAL LINK NETWORK 被引量:3
1
作者 都延丽 吴庆宪 姜长生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0年第2期148-154,共7页
A novel nonlinear adaptive control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a near-space hypersonic vehicle (NHV) in the presence of strong uncertainties and disturbances. The control law consists of the optimal generalized predicti... A novel nonlinear adaptive control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a near-space hypersonic vehicle (NHV) in the presence of strong uncertainties and disturbances. The control law consists of the optimal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ler (OGPC) and the functional link network (FLN) direct adaptive law. OGPC is a continuous-time nonlinear predictive control law. The FLN adaptive law is used to offset the unknown uncertainties and disturbances in a flight through the online learn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does not need any offline training phase. The stability analyses of the NHV close-loop system are provided and it is proved that the system error and the weight learning error are uniformly ultimately hound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of the con- troller for the attitude trac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ictive control systems 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UNCERTAINTY functional link network near-space vehicle
下载PDF
Adaptive functional link network control of near-space vehicles with dynamical uncertainties 被引量:5
2
作者 Yanli Du Qingxian Wu Changsheng Jiang Jie W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5期868-876,共9页
The control law design for a near-space hypersonic vehicle(NHV) is highly challenging due to its inherent nonlinearity,plant uncertainties and sensitivity to disturbances.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functional link ... The control law design for a near-space hypersonic vehicle(NHV) is highly challenging due to its inherent nonlinearity,plant uncertainties and sensitivity to disturbances.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functional link network(FLN) control method for an NHV with dynamical thrust and parameter uncertainties.The approach devises a new partially-feedback-functional-link-network(PFFLN) adaptive law and combines it with the nonlinear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NGPC) algorithm.The PFFLN is employed for approximating uncertainties in flight.Its weights are online tuned based on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em for the first time.The learning process does not need any offline training phase.Additionally,a robust controller with an adaptive gain is designed to offset the approximation error.Finally,simulation results show a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for the NHV attitude tracking,and also illustrate the controller's robust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dynamical uncertainties partially feedback functional link network near-space vehicle.
下载PDF
Prospect of Near-Space Exploration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 Carrier Platform Demand
3
作者 YANG Haoliang WANG Yingcheng +1 位作者 WU Weiping YANG Yiqiang 《Aerospace China》 2020年第3期29-37,共9页
It i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y in China to carry out near-space exploration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s via aerospace carriers.Early near-space exploration projects mainly used aircraft,balloons,soundi... It i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y in China to carry out near-space exploration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s via aerospace carriers.Early near-space exploration projects mainly used aircraft,balloons,sounding rockets and Earth satellites to carry out space environment explor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crogravity science has become a frontier science that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past 20 years.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national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demand for near-space exploration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In the next 2 to 3 years,many advanced science activities and the associated technologies need to conduct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work.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ways to realize near-space explo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and analyzes the directions and innovations that can be carried out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space exploration scientific experiment carrier platform sounding rocket
下载PDF
Optimal structural design for a certain near-space composite propeller of airship using adaptive region division blending model
4
作者 Weigang AN Tianyu LIN Shigen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301-316,共16页
Near-space airship is a frontier and hotspot in current milita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nd the near-space composite propeller is the key technology for its development.In order to obtain higher aerodynamic efficien... Near-space airship is a frontier and hotspot in current milita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nd the near-space composite propeller is the key technology for its development.In order to obtain higher aerodynamic efficiency at an altitude of 22 km,a certain near-space composite propeller is designed as a long and slender aerodynamic shape with a 10 m diameter,which brings many challenges to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design.The initial design is obtained by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variable stiffness design method using based on fixed region division blending model.However,it weighs 23.142 kg,exceeding the required 20 kg.In order to meet the structural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propeller,a variable stiffness design method using the adaptive region division blending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Compared with the methods using the fixed region division blending model,this method optimizes region division,stacking thickness and stacking sequence in a single level,considering the coupling effect among them.Through a more refined region division,this method can provide a more optimal design for composite tapered structures.Additionally,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optimization subjected to manufacturing constraints,a hierarchical penalty function is proposed to quickly filter out the solutions that do not meet manufacturing constraints.The above methods combined with a Genetic Algorithm(GA)using specific encoding are adopted to optimize the near-space composite propeller.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weighs 18.831 kg,with all manufacturing constraints and all structural response constraints being satisfied.Compared with the initial design,the optimal design has a more refined region division,and achieves a weight reduction of 18.6%.This demonstrates that a refined region divis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tapered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Composite tapered structure Genetic algorithm Adaptive region division Manufacturing constraint near-space composite propeller
原文传递
Optimal predictive sliding-mode guidance law for intercepting near-space hypersonic maneuvering target 被引量:5
5
作者 Bolun ZHANG Di ZHOU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20-331,共12页
The design of optimal guidance law for intercepting a near-space hypersonic maneuvering target with bounded inputs is considered. Firstly, a maneuvering model for near-space hypersonic aircraft is given. Then, the air... The design of optimal guidance law for intercepting a near-space hypersonic maneuvering target with bounded inputs is considered. Firstly, a maneuvering model for near-space hypersonic aircraft is given. Then, the aircraft acceleration prediction can be obtained using this model with two neural networks. By using the target acceleration prediction, which is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calculating the Zero Effort Miss(ZEM), an optimal sliding-mode guidance law is proposed to fulfill the guidance task. An adaptive sliding-mode switch term is designed to deal with actuator saturation and prediction errors. Finally,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guidance law can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terminal acceleration command of the interceptor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sliding-mode control near-space hypersonic aircraft Neural networks Optimal control Predictive guidance law
原文传递
全球空间安全治理视域下临近空间飞行监管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超汉 胡熳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临近空间作为全球一体化的重要连接点,是实现长期驻空侦察、全球精准打击的军事战略高点。受空天划界论争的影响,临近空间飞行的监管规则仍依附于国内立法,在国际层面尚未实现有效规制和协调。在临近空间法律地位不清、监管主体不明、... 临近空间作为全球一体化的重要连接点,是实现长期驻空侦察、全球精准打击的军事战略高点。受空天划界论争的影响,临近空间飞行的监管规则仍依附于国内立法,在国际层面尚未实现有效规制和协调。在临近空间法律地位不清、监管主体不明、监管客体不定、监管内容复杂、飞行活动存有争议的情况下,现有国际航空航天法律制度已无法满足调整此类新型利益关系的实践需要。构建针对性的监管制度不仅是行业有序发展的基础,也是确保地面国国防安全和临近空间资源有序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在国内立法层面,中国可参鉴《临近空间管制公约(草案)》的相关条款,积极推进临近空间融入航空法或航天法的制度设计,或制定单行的临近空间法,以国内立法引领国际立法;在国际立法层面,应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为主导,通过修订《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又称《芝加哥公约》)相关附件或增设临近空间飞行的新附件标准,推进国际统一规则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监管主体 监管客体 监管事项 国际统一规则 空间安全治理
下载PDF
气体引射对临近空间升力体飞行器气动力热影响
7
作者 李俊红 陈智 +1 位作者 靳旭红 苗文博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I0001,共10页
针对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的降热减阻需求,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临近空间典型升力体飞行器气动力/热特性,分析了壁面气体质量引射对气动力/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壁面质量引射会略微增大激波脱体距离,对激波层和速... 针对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的降热减阻需求,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临近空间典型升力体飞行器气动力/热特性,分析了壁面气体质量引射对气动力/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壁面质量引射会略微增大激波脱体距离,对激波层和速度边界层有增厚作用,降低了边界层内的速度梯度,使得表面剪切力减小,从而具有较好的减阻效果。对于典型的升力体构型,在高度为60~70 km时,壁面质量引射减阻效率均不低于47.5%;在高度为80 km时,壁面质量引射减阻效率不低于10.2%;且壁面质量引射减阻效果随攻角增大而增强,随飞行高度升高而减弱。同时,壁面引射排出的低温气体对飞行器具有隔热保护作用,因此壁面质量引射能显著降低迎风面的热流,具有较好的降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面质量引射 临近空间 升力体飞行器 降热减阻 气动力热
下载PDF
临近空间星敏感器观星能力研究
8
作者 李晓 徐卿 +1 位作者 孙秀清 李林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02,共9页
临近空间飞行器对星敏感器需求日益增加,与空间应用环境相比,临近空间包含大气消光、天空背景光、高速、高温和高动态等影响星敏感器观星能力的新环境.对影响临近空间星敏感器观星能力的因素进行逐级分解,得出视场、灵敏度、星点信噪比... 临近空间飞行器对星敏感器需求日益增加,与空间应用环境相比,临近空间包含大气消光、天空背景光、高速、高温和高动态等影响星敏感器观星能力的新环境.对影响临近空间星敏感器观星能力的因素进行逐级分解,得出视场、灵敏度、星点信噪比和图像处理算法等因素对观星能力的影响机理,并针对信噪比与环境因素和设计因素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临近空间星敏感器整机参数设计方法.针对特定需求开展原理样机的设计与试验验证,试验数据验证了原理样机能够满足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星敏感器 观星能力
下载PDF
近地小行星天地基协同监测和轨道确定试验
9
作者 刘静 程昊文 +5 位作者 杨志涛 李大卫 曹莉 江海 李杨 王华超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3,共7页
基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空间碎片试验望远镜,联合“仰望一号”“吉林一号”卫星,设计并开展了近地小行星天地基协同监测试验,利用图像处理和定轨方法,实现了天地基观测图像的目标检测和天文定位,完成了近地小行星轨道的精确确定。经分... 基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空间碎片试验望远镜,联合“仰望一号”“吉林一号”卫星,设计并开展了近地小行星天地基协同监测试验,利用图像处理和定轨方法,实现了天地基观测图像的目标检测和天文定位,完成了近地小行星轨道的精确确定。经分析,基于现有的天地基设备可实现对近地小行星的协同监测和轨道编目,为研判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提供轨道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小行星 天地基协同监测 精密定轨 数据融合
下载PDF
近地小行星远距离逆行轨道监测布局与效能评估
10
作者 张嵬 李润道 +3 位作者 施晓廉 武迪 袁渊 王伟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4,共11页
针对近地小行星地基监测系统对日不可见盲区限制、监测体系发现与编目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天基远距离逆行轨道4星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据此定量化分析了天基监测系统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能力,建立了配套的效能评估模型,给出了对应评估软件... 针对近地小行星地基监测系统对日不可见盲区限制、监测体系发现与编目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天基远距离逆行轨道4星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据此定量化分析了天基监测系统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能力,建立了配套的效能评估模型,给出了对应评估软件的实现流程,按照可见光和红外谱段完成了各要素整合后得到评分。通过分析评估,印证了远距离逆行轨道监测布局对地基监测系统不可见盲区全时可见的补偿效能,以及对目标发现编目能力的提升,可为后续天基监测体系的建设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小行星 天基监测 远距离逆行轨道 系统布局 盲区补偿 效能评估
下载PDF
宽孔距爆破模型试验及近场动力学计算研究
11
作者 吴亮 张澳 +1 位作者 周俊汝 陈明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宽孔距爆破破岩技术中炮孔密集系数合理取值的问题,在总结国内外宽孔距爆破破岩机理的基础上,开展了炮孔密集系数为1.7、2.5、3.5、4.5的有机玻璃板室内爆破试验,并基于常规态型近场动力学原理,开发了爆破计算模块,对宽孔距爆破破... 针对宽孔距爆破破岩技术中炮孔密集系数合理取值的问题,在总结国内外宽孔距爆破破岩机理的基础上,开展了炮孔密集系数为1.7、2.5、3.5、4.5的有机玻璃板室内爆破试验,并基于常规态型近场动力学原理,开发了爆破计算模块,对宽孔距爆破破岩中裂纹扩展过程、介质位移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临空面一侧的径向裂纹受到临空面反射拉伸应力波的作用,表现出向临空面拐角分叉的特征,并逐渐向临空面扩展,最后形成主裂纹组成漏斗形状。在最小抵抗线固定不变条件下,随着炮孔密集系数的增加,应力降低区逐渐增大,同排炮孔间的径向贯通裂隙消失,过大的炮孔密集系数也进一步造成前后排孔间贯通裂纹消失,最后导致单孔爆破的情况发生。位移计算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规律,并且当炮孔密集系数较小时,前排炮孔留下的岩埂刚好被后排炮孔爆破破碎,随着炮孔密集系数的增大,后排孔爆破对前排炮孔所留下的岩埂破碎作用效果逐渐降低。建议实际工程中根据岩体力学性质、地质条件以及爆破目的适当调整密集系数来降低炸药单耗与大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动力学 宽孔距爆破 裂纹扩展 密集系数
下载PDF
第十二届全国(中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地月空间助力火星移民和近地小行星探测
12
作者 何胜茂 彭超 高扬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1期222-235,共14页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全国(中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的发展概况和第十二届全国(中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题目的研究背景。然后介绍并解读了“可重复使用地火运输空间站火星移民”“可重复使用探测器飞越探测近地小行星”两组竞赛题目,回顾了...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全国(中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的发展概况和第十二届全国(中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题目的研究背景。然后介绍并解读了“可重复使用地火运输空间站火星移民”“可重复使用探测器飞越探测近地小行星”两组竞赛题目,回顾了竞赛组织历程,分析了竞赛最终提交结果。最后简要陈述了赛后交流和研讨情况以及总结和展望。此外,文中各章节对本竞赛区别于其他学科竞赛的若干特色也进行了简要陈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月空间 火星移民 小行星探测 轨道设计竞赛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
下载PDF
临近空间太阳能飞行器着陆状态阵风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金洋 吴光辉 +3 位作者 魏小辉 聂宏 房兴波 陈虎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53-158,188,共7页
对临近空间太阳能飞行器着陆状态时的阵风响应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针对该类飞行器质量轻、柔性大、降落时速度低的特点,基于CFD/CSD松耦合分析法,利用网格速度法引入阵风载荷。以1-cos阵风模型为基础,探讨了飞行器着陆状态遭遇二... 对临近空间太阳能飞行器着陆状态时的阵风响应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针对该类飞行器质量轻、柔性大、降落时速度低的特点,基于CFD/CSD松耦合分析法,利用网格速度法引入阵风载荷。以1-cos阵风模型为基础,探讨了飞行器着陆状态遭遇二维阵风载荷时,其翼尖位移、扭转角、翼根所受结构整体弯矩以及升力系数的变化特性;并将二维阵风响应结果与一维阵风响应结果进行对比;获得了临近空间太阳能飞行器着陆时,二维阵风沿飞行器翼展方向的变化对其结构和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太阳能无人机 阵风响应 着陆状态 CFD/CSD耦合
下载PDF
ICON/MIGHTI与TIMED/SABER探测温度数据的对比
14
作者 牟宵 闫召爱 +4 位作者 程旋 陈志芳 杨钧烽 胡雄 潘蔚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4-805,共12页
ICON卫星为临近空间环境特性研究、建模和预报提供了新数据.通过对ICON/MIGHTI与TIMED/SABER在90~105 km高度探测温度数据的比较,计算两者的年平均温度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同时分析月平均温度偏差在不同月份中随高度和纬度的分布情况,为MI... ICON卫星为临近空间环境特性研究、建模和预报提供了新数据.通过对ICON/MIGHTI与TIMED/SABER在90~105 km高度探测温度数据的比较,计算两者的年平均温度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同时分析月平均温度偏差在不同月份中随高度和纬度的分布情况,为MIGHTI和SABER温度探测数据在临近空间大气建模和预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MIGHTI和SABER的温度垂直廓线变化趋势基本吻合,数值上有所差异.在12°S-42°N范围内,MIGHTI探测温度与SABER相比,在90~93 km时偏低,偏差最大值约2.5 K,在93~105 km偏高,偏差的绝对值最大约10 K.在不同季节,白天的温度偏差通常高于夜晚.SABER和MIGHTI的月平均温度偏差随季节和纬度的变化显著,夏季时的月平均温度偏差最大,且温度的均方根误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温度 临近空间 数据比较 ICON/MIGHTI TIMED/SABER
下载PDF
拦截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制导进展与展望
15
作者 陈文雪 胡玉东 +2 位作者 高长生 荆武兴 安若铭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9-814,共16页
聚焦于临近空间拦截制导关键技术,围绕中制导、中末制导交班及末制导等关键问题对临近空间拦截制导技术前景进行展望。首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飞行特性进行仿真与分析,并给出防御系统在滑翔段拦截的优势所在;其次,围绕临近空... 聚焦于临近空间拦截制导关键技术,围绕中制导、中末制导交班及末制导等关键问题对临近空间拦截制导技术前景进行展望。首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飞行特性进行仿真与分析,并给出防御系统在滑翔段拦截的优势所在;其次,围绕临近空间拦截系统面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时存在的瓶颈进行探讨,并对中制导离线弹道生成与在线弹道生成、中末制导交班及末制导等关键技术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与总结;最后,结合当前研究进展、面临的挑战及未来临近空间拦截需求,研究分析临近空间拦截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后续防御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拦截制导 高超声速飞行器 高动态机动目标 防御技术
下载PDF
临近空间紫外辐射环境及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安源 王先华 +4 位作者 叶函函 施海亮 吴时超 李超 孙二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94,共15页
临近空间的紫外辐射对天体生物学、飞行器材料等产生重要影响,为加深对其的认知,基于OH与O3的光化学关系改变紫外辐射强度的原理,利用戈达德地球观测系统—化学模型对中国区域临近空间OH与O3浓度的时空变化特性进行分析。根据OH和O3浓... 临近空间的紫外辐射对天体生物学、飞行器材料等产生重要影响,为加深对其的认知,基于OH与O3的光化学关系改变紫外辐射强度的原理,利用戈达德地球观测系统—化学模型对中国区域临近空间OH与O3浓度的时空变化特性进行分析。根据OH和O3浓度的变化,利用对流层紫外和可见光辐射传输模型对紫外B波段辐射进行模拟计算,揭示了高度在22~42 km之间的辐照度在3.43~16.15 W·m^(-2)之间;华北区域、华中和华南区域以及南海区域等的辐照度呈现出双峰和振荡相结合的特征,辐照度极值出现的月份在各区域并不一致;受O3吸收作用影响,辐照度的年较差最大值2.29 W·m^(-2)出现在华北区域的32 km高度处,最小值0.53 W·m^(-2)为南海区域的42 km高度处;辐照度变化最为剧烈的情况均出现在22 km高度处,可达2.42%~32.79%。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紫外辐射对天体生物、飞行器材料等的影响与作用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在开展相关的研究时须具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紫外辐射 辐射传输 时空分析 OH O3
下载PDF
近红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17
作者 张明亮 温冠宇 +4 位作者 范存波 关博文 宋清丽 张海涛 王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7,共8页
基于激光雷达方程和天空背景噪声估算公式推导出近红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的计算公式,仿真研究了该公式中大气透过率和天空背景噪声的影响因素,经数据拟合,得到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的归一化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仿真... 基于激光雷达方程和天空背景噪声估算公式推导出近红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的计算公式,仿真研究了该公式中大气透过率和天空背景噪声的影响因素,经数据拟合,得到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的归一化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太阳高度角、目标天顶角、目标轨道距离和目标横截面积对目标探测成功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探测成功概率随太阳高度角升高而减小,随目标轨道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随目标天顶角的增大而减小,当目标天顶角增加到70°时,目标探测成功概率开始急剧下降;目标轨道距离固定的情况下,目标探测成功概率随目标横截面积的增大而增大。该研究对提高空间碎片的观测效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近红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 太阳高度角 目标天顶角
下载PDF
临近空间竞争格局与应对策略
18
作者 杨君琳 杨静帆 +2 位作者 刘东旭 张文清 李立京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5,共9页
临近空间是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之间的过渡区域,其独特的战略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各国竞相发展。本文阐述了临近空间的特点及国际社会对临近空间划分界定的主张,重点分析了美国、欧盟、俄罗斯等主要国家和地区临近空间领域的发展态... 临近空间是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之间的过渡区域,其独特的战略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各国竞相发展。本文阐述了临近空间的特点及国际社会对临近空间划分界定的主张,重点分析了美国、欧盟、俄罗斯等主要国家和地区临近空间领域的发展态势及其竞争力,剖析了我国临近空间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包括国家安全风险、飞行安全风险、技术迟滞风险、技术突袭风险,飞行器技术挑战、经济可持续挑战、政策法规挑战等,并提出了我国在临近空间领域应对国际竞争、全面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建议,加强临近空间防御技术研究、加快制定飞行安全标准规定、破解飞行器研发应用卡滞点、加大颠覆性创新技术攻关应用等,力争我国在全球临近空间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战略博弈 临近空间应用 临近空间划界
下载PDF
临近空间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19
作者 杨君琳 蒋崇文 +1 位作者 祝明 王自力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36,共9页
临近空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地,是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重要载体,是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空域。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临近空间的突出地位与重要意义,研判了全球临近空间发展的新形势,总结了我国临近空间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 临近空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地,是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重要载体,是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空域。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临近空间的突出地位与重要意义,研判了全球临近空间发展的新形势,总结了我国临近空间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临近空间发展的措施建议。研究认为,目前全球临近空间技术发展迅速,世界各国临近空间管理探索不断创新,全球临近空间治理加速推进;我国在临近空间发展水平从技术实力、应用实力和保障实力等方面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还面临一些风险挑战。研究建议,从临近空间发展战略、临近空间关键技术发展与管理、临近空间应用技术与工程创新、临近空间法治保障、临近空间风险应对、临近空间国际治理、临近空间实验室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全面提升我国临近空间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临近空间发展形势 法治保障 治理体系 风险应对
下载PDF
国外高超声速防御能力发展及关键技术分析
20
作者 王恩亮 袁成 +1 位作者 赵玉杰 高书亮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0,共7页
随着高超声速武器快速发展并被应用于实际战场,国外对高超声速防御技术的需求也变得越发迫切。由于高超声速武器的目标特性有别于传统导弹,现有导弹防御系统难以取得好的拦截效果,需重新研发相关装备与技术。为梳理未来高超声速防御技... 随着高超声速武器快速发展并被应用于实际战场,国外对高超声速防御技术的需求也变得越发迫切。由于高超声速武器的目标特性有别于传统导弹,现有导弹防御系统难以取得好的拦截效果,需重新研发相关装备与技术。为梳理未来高超声速防御技术需求方向,本文从预警探测、拦截打击等方面对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高超声速防御能力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关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提出未来高超声速防御需重点关注拦截距离提高、作战成本降低和体系攻击手段应对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防御 反临 拦截 探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