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lement of Low Carbon Logistics Park Based on Minimizing Carbon Emissions
1
作者 LI Yu-min XIONG Yu-wei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2年第1期63-65,共3页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m logistics park in China, and with the thought of minimizing carbon emission,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Park was analyzed and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low carbon Logistics Park w...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m logistics park in China, and with the thought of minimizing carbon emission,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Park was analyzed and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low carbon Logistics Park was proposed. Low carbon emission in Logistics Park was planned. In the end, ope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low carbon parks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create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re- alization of low carbon emission in Logistics Pa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emissions Low carbon Logistics park Development planning Ope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China
下载PDF
零碳园区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艳波 张宁 +4 位作者 李嘉祺 方哲 吴适存 梅生伟 陈来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496-5516,I0005,共22页
园区作为国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生产活动和基础服务设施,同时也成为碳排放的重要源头。园区物理界限分明,生态系统独立,运营管理权明晰,使得园区成为践行碳中和的天然试验田。首先,介绍零碳园区的典型构成,并对其... 园区作为国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生产活动和基础服务设施,同时也成为碳排放的重要源头。园区物理界限分明,生态系统独立,运营管理权明晰,使得园区成为践行碳中和的天然试验田。首先,介绍零碳园区的典型构成,并对其净零碳能力进行分析;其次,从物理层、信息层、平台层、应用层4个层面分析零碳园区发展形态,提出园区零碳操作系统的架构;然后,对零碳园区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从园区碳排放核算技术、园区低碳经济体系、园区低碳管控技术3个方面对零碳园区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同时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最后,提出零碳园区研究的挑战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园区 碳排放 能源转型 碳交易市场 运行与规划
下载PDF
工业园区碳排放多因素分解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东朋 王梦玉 +2 位作者 李俊杰 李青云 李久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49,155,共5页
综述分析了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范围和基于一维或二维脱钩模型的工业园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并讨论了基于LMDI分解方法和Tapio脱钩模型构建的脱钩效应模型中各因素对脱钩关系的影响程度,为工业园区碳排放清单确立、脱钩程度分析... 综述分析了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范围和基于一维或二维脱钩模型的工业园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并讨论了基于LMDI分解方法和Tapio脱钩模型构建的脱钩效应模型中各因素对脱钩关系的影响程度,为工业园区碳排放清单确立、脱钩程度分析、驱动因素识别和综合评估等方面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建议工业园区应合理制定碳排放清单,多维度考量碳排放驱动因素,构建更为全面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碳排放 脱钩关系 LMDI分解
下载PDF
温室气体管控纳入化工园区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探索和实证研究
4
作者 许亚宣 李小敏 +4 位作者 李亚飞 詹丽雯 赵果 姚懿函 李林子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6-1640,共15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管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已成为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的重要举措。产业园区是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量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减污降碳源头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管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已成为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的重要举措。产业园区是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量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减污降碳源头防控的重要抓手。该研究重点围绕协同减污降碳优化规划方案这一关键问题,探索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开展温室气体评价的技术方法,并以某石化园区为例开展了实践探索。为了在环评中科学、合理地分析和评价温室气体减排潜力,从两方面探索评价技术方法:一是温室气体与大气耦合评价方法,开展温室气体评价重点排放设施能效分析,结合大气评价中空气质量目标改善要求和初步模拟预测结果,联合提出淘汰高耗低效热源设施、分阶段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的规划调整建议;二是研究创新温室气体评价和循环经济分析紧密结合的环评方法,遵循化工园区协同、合作、共享的一体化设计理念和循环经济理念,以资源循环降碳、能效提升降碳为目标,充分发挥化工园区碳固定、碳消纳的天然优势,促进园区内产业链协同。实证研究表明:①通过全面识别园区减污和降碳的关键环节,以“提效-控煤”为主线,温室气体评价与大气评价联合提出热源点整合方案;聚焦园区CO_(2)资源化利用、能源梯级利用,推动两家企业6套装置实施CO_(2)回收,并实施聚碳酸酯、碳酸乙烯酯等CO_(2)产业链利用项目,将零散企业余热资源统一纳网,实现余热余压利用,很好地验证了前述技术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温室气体评价对能源规划方案和产业循环经济方案的优化调整作用。②基于现行产业园区环评的评价技术流程,采用全过程纳入模式,提出了温室气体全过程评价技术框架,即现状评价“挖潜力”、规划分析“融理念”、影响识别“定目标”、影响评价“评趋势”、方案论证“明措施”、调整建议“优方案”。此外,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一是增强污染防治与气候治理的协同性,二是关注难以量化的新排放源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三是结合不同园区面临的能源转型和环境目标压力,形成差异化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该研究提出的技术框架和评价方法为优化化工园区环评源头管控作用起到有力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环境影响评价 产业园区 减污降碳 技术路径
下载PDF
我国化工园区减污降碳技术路径研究
5
作者 陈吕军 田金平 +6 位作者 吕一铮 廖恺玲俐 严坤 盛雅琪 杨坤 曹宏斌 朱利中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73,共14页
化学工业是推动制造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化工园区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载体,开展化工园区减污降碳技术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化工园区减污降碳面临的资源利用率低、减污和降碳协同性差、末端治污成本高、环境安全与风... 化学工业是推动制造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化工园区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载体,开展化工园区减污降碳技术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化工园区减污降碳面临的资源利用率低、减污和降碳协同性差、末端治污成本高、环境安全与风险突出等挑战,分析了化工园区碳和污染物产生的特点并梳理相关研究进展,剖析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一般性工业过程的分析框架,以物质、能量代谢过程为纽带,从企业生产、基础设施、产业共生等层面演绎提出了化工园区减污降碳的技术路径:建立化工园区内企业的碳、污染物排放清单;集成优化化工园区的技术与产业结构,加强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开发、基础设施升级共生、企业间合作、减污降碳与安全生产统筹、产品‒产业‒空间结构优化;开展全生命周期减污降碳成本效益评估。选取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典型案例,总结了化工园区减污降碳技术路径的应用实践,进而提出了化工园区减污降碳实施路径建议:完善精细计量体系,加强化工园区物质流管理;强化化工园区共生链接,运用系统工程赋能减污降碳;激发系统效率变革,推动化工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园区 减污降碳 生命周期分析 物质流管理 排放清单 基础设施 产业共生
下载PDF
城市停车位紧张困境的形成机理及引导策略仿真研究
6
作者 陈振 杨婧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6-245,共10页
以城市停车位紧张困境的形成机理为研究对象,利用因果回路的反馈关系分析各因素对城市停车位紧张问题的作用机理。将系统动力学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GM-SD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GM-SD理论的非线性函数算法,以此确定具有非线性特征的... 以城市停车位紧张困境的形成机理为研究对象,利用因果回路的反馈关系分析各因素对城市停车位紧张问题的作用机理。将系统动力学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GM-SD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GM-SD理论的非线性函数算法,以此确定具有非线性特征的变量。分别对“费-补”策略(拥堵收费和公共交通补贴),“智-享”策略(智慧化停车、共享化停车和P&R停车场)和“气-宣”策略(社会风气、环保心理和宣传与教育)进行了不同作用下的单独仿真和不同方案下的统筹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对现有治理方案提出优化策略,可为解决我国城市停车位紧张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停车位 碳排放 系统动力学 灰色系统理论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评价及碳排放核算研究综述
7
作者 崔萍 张来伟 +1 位作者 李骥 谢晓娜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26-134,共9页
在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综合能源系统、推广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是园区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文章概述了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历程、系统形式和特征,梳理了国内外对园区综合能源... 在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综合能源系统、推广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是园区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文章概述了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历程、系统形式和特征,梳理了国内外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工业园区碳排放的特点,梳理了碳排放核算方法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建立更综合、更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运用组合评价方法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进行主、客观综合评价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建议运用全生命周期的思想制定工业园区混合式温室气体核算方法,解决核算体系现有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碳排放核算
下载PDF
园区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再平衡方法
8
作者 孔慧超 黄学劲 +3 位作者 王文钟 雷一 彭静 李海波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4年第2期68-74,共7页
我国工业园区电能消耗占据了较高的比例,针对依托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种面向工业园区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再平衡方法。首先,开展电力和电量需求预测并进行电力电量初平衡;然后,基于受端源网荷... 我国工业园区电能消耗占据了较高的比例,针对依托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种面向工业园区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再平衡方法。首先,开展电力和电量需求预测并进行电力电量初平衡;然后,基于受端源网荷储协同作用并充分考虑园区节能、电能替代、各类分布式电源、储能和需求响应能力的作用进行电力电量再平衡,由此确定园区年度外调电和区内自产电的比例,进一步建立包含低碳效应和电力系统规模变化在内的量化指标评价体系,对电力电量再平衡带来的变配电容量缩减规模和降碳效用进行评价。以我国南方某工业园区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再平衡为例对以上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园区2030年变配电规划容量可缩减10.1%,用电综合碳排放因子由0.60 kg/(kW·h)降至0.54 kg/(kW·h);2060年变配电规划容量可缩减9.57%,电能替代实现减碳5.85万t/a,可为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 电力电量平衡 负荷预测 电能替代 储能 低碳 工业园区
下载PDF
工业园区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路径研究
9
作者 严坤 周全 +2 位作者 高晗博 田金平 陈吕军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4-1214,共11页
工业园区集聚了全国80%的工业企业,资源能源消耗大、温室气体排放多。做好园区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简称“双控转变”),对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园区产业结构、用能组成、... 工业园区集聚了全国80%的工业企业,资源能源消耗大、温室气体排放多。做好园区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简称“双控转变”),对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园区产业结构、用能组成、排放特征等要素“千园千面”的特点,“一园一策”制定转变技术路径仍亟待破题。为此,本文重点开展了三方面研究:首先,基于政策分析和文献研究,从控制范围、实施方式与作用效果等方面辨析了园区能耗双控与碳排放双控的内涵。其次,识别出园区双控转变面临的统一规范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构建、双控目标设定与分解措施、多利益相关方协调统筹三大难题。进而,从能碳现状、目标设定、行动策略等3个方面提出工业园区双控转变的技术路径总体框架,并以两百余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案例进行分析。2017年,203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有68%的园区单位能耗的碳排放水平高于平均值〔3.20 t(以二氧化碳当量计)/t(以标准煤计)〕,双控转变可为多数园区带来更大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压力,更有效地促进园区和企业的绿色发展。结合园区产业结构特征和能耗与碳排放特征,研究识别出重点行业企业高度聚集、工业过程排放占比显著、间接排放占比较高的三类双控转变重点园区,针对性构建三类园区的双控转变目标设置与转变路径构建原则,提出协调多利益相关方统筹推动双控转变的行动策略与技术路径,支撑工业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碳排放双控 能耗双控 转变路径
下载PDF
考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园区碳排放效益优化模型
10
作者 刘昕玥 王果 闵永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149,共10页
为实现在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背景下对工业园区碳排放额购买方案的综合分析和最优选择,建立工业园区碳排放效益优化模型。将碳资产核算之后的工业园区作为研究主体,考虑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以园区购买碳排放额支出最小和可再生... 为实现在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背景下对工业园区碳排放额购买方案的综合分析和最优选择,建立工业园区碳排放效益优化模型。将碳资产核算之后的工业园区作为研究主体,考虑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以园区购买碳排放额支出最小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最多作为目标函数,构建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碳排放优化模型,并以企业类型和碳排放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利用改进NSGA-Ⅱ算法实现对模型的求解和优化。算例分析表明,该优化模型可有效减少工业园区购买碳排放额的支出,提高园区可再生能源消纳量,保证园区的经济性与低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可再生能源 敏感性分析 效益最大化 改进NSGA-Ⅱ算法 工业园区
下载PDF
考虑电-碳交易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运行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波 张央 +2 位作者 徐鸿飞 景琪文 薛晓岑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58,共7页
各类园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体碳排放量的30%,低碳高效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建立了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碳市场交易架构,分析了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碳排放责任;然后综合考... 各类园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体碳排放量的30%,低碳高效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建立了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碳市场交易架构,分析了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碳排放责任;然后综合考虑购能成本和碳排放交易成本,以系统总体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出考虑电-碳综合效益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运行评估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文章所提出的经济运行评估模型能充分反映综合能源系统的碳排放成本,证明了间接碳排放成本的引入会增加总体运行成本,更高的碳价和更高的减排目标均可以驱使园区减少碳排放总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工业园区 碳排放 经济运行
下载PDF
南昌高新区工业碳排放预测及减排路径研究
12
作者 刘芳涛 孙玉恒 +4 位作者 付航 李远航 冯正源 刘广鑫 石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7-204,共8页
工业园区作为中国工业活动重要的载体,是中国工业部门实现低碳减排和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该文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高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园区工业终端能源消费数据,对园区2016-2022年工业及不同行业的碳排放现状进... 工业园区作为中国工业活动重要的载体,是中国工业部门实现低碳减排和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该文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高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园区工业终端能源消费数据,对园区2016-2022年工业及不同行业的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构建Kaya扩展模型,结合情景分析法预测园区工业碳排放总量和达峰状态;最后根据预测结果和园区发展特点提出合理的低碳发展建议。结果表明:(1)从碳排放特征来看,南昌高新区工业碳排放总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碳排放强度在逐年下降,电力消费碳排放占比最大且份额在逐年增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碳排放量在各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2)从情景预测分析来看,多要素优化情景下的减排效果最理想,可在2025年达到峰值,经济水平情景、能源强度情景和碳排放因子情景可在2030年达到峰值,其中经济水平对南昌高新区未来碳达峰状态的影响最大,基准情景和能源结构情景在2030年前未出现峰值;(3)从减排路径分析来看,未来园区减排路径主要从电力部门脱碳、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入手。该研究可为中国工业园区减排策略的制定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碳排放预测 Kaya扩展模型 情景分析 减排路径
下载PDF
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与“双碳”转型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仲 马思明 +2 位作者 王婷婷 陶炜 徐婧 《南方能源建设》 2024年第5期191-199,共9页
[目的]工业园区作为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提供大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同时也成为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源头,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为实现工业园区碳排放精细化管理,提出了工业园区碳排放转... [目的]工业园区作为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提供大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同时也成为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源头,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为实现工业园区碳排放精细化管理,提出了工业园区碳排放转移过程分析与“双碳”路径优化决策理论研究框架。[方法]首先,分析工业园区范围内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等业务场景的碳排放特性,建立基于清单分析法的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模型;其次,考虑工业总产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消耗量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建立基于STIRPAT方法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最后,分析数字化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路径,提出“双碳”路径优化决策方案。[结果]以江西省赣州经开区为研究对象,计算2020—2022年工业园区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识别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政策制度和平台建设4个方面规划了工业园区“双碳”转型路径。[结论]研究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充分提炼工业园区统计数据的信息,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工业园区“双碳”转型路径决策与园区数字化碳管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碳排放核算 碳排放影响因素 "双碳"转型路径 工业互联网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上海市工业园区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4
作者 刘秋霞 周铭 刘扬 《江西科学》 2024年第2期417-423,456,共8页
基于碳中和愿景下碳排放与污染物排放协同治理的模式与机制,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企业、企业间、园区多维度出发,涵盖产品设计到废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构建了分类分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园区清洁生产水... 基于碳中和愿景下碳排放与污染物排放协同治理的模式与机制,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企业、企业间、园区多维度出发,涵盖产品设计到废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构建了分类分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园区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1项,定性指标6项,定量指标15项。同时,以上海2家不同级别工业园区为例,开展园区清洁生产水平现状评估,评估结果分别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和未达到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符合园区实际情况,验证了此指标体系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以期为上海市工业园区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提供技术支持,为国内外园区清洁生产水平评价研究提供决策参考和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清洁生产 工业园区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基于Pareto解集的工业园区微网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刚 王静 +1 位作者 张波波 王俊哲 《综合智慧能源》 2024年第1期49-55,共7页
工业园区各类能源耦合性较差,不同能源系统独立运行,能源利用率较低,需从多类能源互联集成和互补融合入手,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工业园区综合能源微网方案,以总成本、污染治理费、电网可靠性、风光... 工业园区各类能源耦合性较差,不同能源系统独立运行,能源利用率较低,需从多类能源互联集成和互补融合入手,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工业园区综合能源微网方案,以总成本、污染治理费、电网可靠性、风光互补性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了多能微电网优化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Pareto最优解集的多目标差分算法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将多目标运算转化为单目标运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微电网端可有效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耗,加强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碳排放量并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综合能源 能源微网 多能互补 优化配置 PARETO最优 多目标差分 熵权法 碳排放 可再生能源
下载PDF
Technology portfolio assessment for near-zero emissio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n China 被引量:1
16
作者 Wei-Yi JIANG Tae Yong JUNG +1 位作者 Han-Cheng DAI Pian-Pian XIANG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CSCD 2023年第3期469-478,共10页
China aims to peak CO_(2)emissions before 2030 and to achieve carbon neutrality before 2060;hence,industrial sectors in China are keen to figure out appropriate pathways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target of carbon neutra... China aims to peak CO_(2)emissions before 2030 and to achieve carbon neutrality before 2060;hence,industrial sectors in China are keen to figure out appropriate pathways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target of carbon neutrality.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near-zero emission pathways for the steel industry of China through a detailed technology assessment.The innovati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has been simulated using the AIM-China/steel model,developed by including material-based technologies and optimal cost analysis.Six scenarios have been given in term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production output,emission reduction and carbon tax.Near-zero emission and carbon tax scenarios have shown that China's steel industry can achieve near-zero emission using electric furnaces and hydrogen-based direct reduction iron technologies with policy support.Based on these technologies,minimised production costs have been calculated,revealing that the steel produced by these technologies is cost-effective.Moreover,the feedstock cost can play a key role in these technology portfolios,especially the cost of scrap,iron ore and hydrogen.In addition,the feedstock supply can have strong regional effects and can subsequently impact the allocation of steelmaking in the future.Therefore,China can achieve near-zero emissions in the steel industry,and electric furnace and hydrogen-based direct reduction iron technologies are crucial to achieving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 industry near-zero emission Cost optimisation Climate change carbon neutrality Technology learning
原文传递
典型高耗能工业园区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邱顺添 张铭哲 王天志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1-1123,共13页
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我国重大国家战略,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控碳减碳的重要靶点.目前工业园区面临巨大的减排需求,开展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研究,可以有效指导园区低碳减排实践.首先在传统的排放因子法的基础... 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我国重大国家战略,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控碳减碳的重要靶点.目前工业园区面临巨大的减排需求,开展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研究,可以有效指导园区低碳减排实践.首先在传统的排放因子法的基础上,提出以工业园区为边界的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将园区碳排放类型分为燃料燃烧的排放(E_(1))、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E_(2))、购入和输出的电力产生的排放(E_(3))、购入和输出的热力产生的排放(E_(4))和固碳产品的排放(E_(5))5种排放类型,然后以高耗能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计算并分析了2016—2021年园区碳排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碳排放总量(以CO_(2)计)基本逐年下降,从1507.83×10^(4) t/a降至671.82×10^(4) t/a,年均降幅15%,园区低碳减排控制初见成效;不同碳排放类型中,E_(2)是园区主要碳排放源,占实际总排放量70%以上;进一步分析不同行业类型排放量的特点,得到行业C25和C26的碳排放量占全行业总排放量99%以上,其中行业C26的排放量与E_(1)相关性最高,为0.88,行业C25的排放量与E_(2)、E_(4)、E_(5)相关性最高,均为0.99.因此,针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中燃料燃烧节能降碳工艺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中生产节能降碳工艺与固碳产品进行优化与升级,帮助该高耗能工业园区实现降碳减排目标.本研究中提出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可为全国其他地区典型工业园区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碳排放核算 高耗能企业 行业特征
下载PDF
商业办公园区低碳建设路径研究
18
作者 李雪薇 于洪利 刘华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7期145-148,共4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园区作为人们工作、活动的主要场所,深入探索其碳排放构成、影响因素和系统的解决路径,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以商业办公类园区为例,分析了建筑减碳、交通减碳、生活减碳、碳汇固碳的原理,提...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园区作为人们工作、活动的主要场所,深入探索其碳排放构成、影响因素和系统的解决路径,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以商业办公类园区为例,分析了建筑减碳、交通减碳、生活减碳、碳汇固碳的原理,提出了基于商业办公园区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并通过分析园区碳排放结构和影响因素,从低碳规划、平台搭建、管理手段、抵消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减碳路径。从减碳经济性角度考虑,对比分析了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光伏发电等不同减排方案的成本增量和碳减排潜力的协同关系。从而为商业办公型园区低碳化建设思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办公园区 碳核算 减碳路径 减排潜力
下载PDF
现代商业园区碳达峰路径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19
作者 张保瑞 孔震 +6 位作者 赵维 王志光 张昕 蔡云江 王靖韬 李睿 张超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4期136-142,共7页
以华北地区某现代商业园区为例开展碳达峰研究,分析了该园区2018—2022年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研究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的贡献,进而以长期能源替代规划(LEAP)模型为基础预测园区碳排放,探索园区减排潜力... 以华北地区某现代商业园区为例开展碳达峰研究,分析了该园区2018—2022年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研究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的贡献,进而以长期能源替代规划(LEAP)模型为基础预测园区碳排放,探索园区减排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园区能耗和碳排放仍处在增长阶段,商业占据园区能耗和碳排放的主导地位;经济规模扩大和人口密度提高持续推动园区碳排放升高,而能耗强度和能源结构则是促进园区减排的主导因素;强化减排情景下,预计园区碳排放在2030年准时达峰,随后开始下降。未来园区将通过构建混联型低碳微网,建设低碳智慧楼宇,加强灵活性资源优化配置等措施助力园区如期达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商业园区 碳排放 贡献量 LEAP模型 减排路径
下载PDF
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成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基于脱钩理论与LMDI模型
20
作者 卢燕群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4-116,120,共14页
本文基于能源消费与经济数据,首先根据IPCC法计算成都碳排放量,然后结合Tapio脱钩理论与LMDI分解方法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效应进行分解分析。结果显示:(1)成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呈现高度相关性,脱钩状态经历了“强脱钩-扩张负脱钩-扩... 本文基于能源消费与经济数据,首先根据IPCC法计算成都碳排放量,然后结合Tapio脱钩理论与LMDI分解方法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效应进行分解分析。结果显示:(1)成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呈现高度相关性,脱钩状态经历了“强脱钩-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强脱钩-弱脱钩-强脱钩-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的转变;(2)产出规模累积效应>能源结构累积效应>能源强度累积效应,产出规模是导致碳排放量增加的重要因素,能源结构次之,能源强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碳排放;(3)产出规模脱钩因子始终大于0,产出结构脱钩因子除2014年之外一直小于0,能源强度脱钩因子呈现波动变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文章提出要加快构建和完善绿色生态产业链,规划建设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坚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公园城市 脱钩效应 驱动因素 成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