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cker立方体知觉翻转的功能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申林 黄晓绮 +3 位作者 曾志磊 吕粟 龚启勇 谢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z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索知觉竞争现象激活的大脑功能部位。方法:运用功能核磁共振方法,使用区组设计的刺激呈现序列,提取并比较Necker立方体的内源性翻转和外源性翻转的信号。结果:功能核磁共振的结果显示,在双侧额上回和额中回内源性翻转和外源性翻... 目的:探索知觉竞争现象激活的大脑功能部位。方法:运用功能核磁共振方法,使用区组设计的刺激呈现序列,提取并比较Necker立方体的内源性翻转和外源性翻转的信号。结果:功能核磁共振的结果显示,在双侧额上回和额中回内源性翻转和外源性翻转有显著的差异的。结论:额叶皮质可能是产生知觉翻转神经生理过程的功能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cker立方体 双稳态图形 功能核磁共振 意识 知觉
下载PDF
《逻辑哲学论》中的奈克方块与投影规则——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中的“面相观看”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小岚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8,196,共12页
“面相观看”问题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主要关注点之一。他的《逻辑哲学论》中同样包含着一种“面相观看”的维度,即对于模棱两可式的图画——奈克方块的研究。为此,维特根斯坦给出了看到“两个不同事实”的解答。以“投影规则”的角... “面相观看”问题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主要关注点之一。他的《逻辑哲学论》中同样包含着一种“面相观看”的维度,即对于模棱两可式的图画——奈克方块的研究。为此,维特根斯坦给出了看到“两个不同事实”的解答。以“投影规则”的角度重新解读奈克方块问题,去展示《逻辑哲学论》中的投影规则如何在中期哲学的探索中转变为更为普遍的投影概念。此概念在维特根斯坦中后期哲学中对“面相观看”的讨论举足轻重。因此,对作为一座桥梁的“投影规则”如何连接起《逻辑哲学论》中的奈克方块问题与“面相观看”问题的分析,可以看作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之间存在连续性的内在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相观看 《逻辑哲学论》 奈克方块 投影规则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的铁路工程制图立体视错觉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杜辉 《铁道勘察》 2023年第4期21-26,41,共7页
基于遥感影像的铁路工程制图中,山脊与山谷常出现混淆的视错觉现象。为了利用有益的视错觉现象,消除有害的视错觉现象,从视觉空间认知中的纳克立方体入手,研究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并通过实验以及工程实践,进一步分析基于遥感影像的铁路工... 基于遥感影像的铁路工程制图中,山脊与山谷常出现混淆的视错觉现象。为了利用有益的视错觉现象,消除有害的视错觉现象,从视觉空间认知中的纳克立方体入手,研究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并通过实验以及工程实践,进一步分析基于遥感影像的铁路工程制图中立体视错觉现象的类型、产生原理及条件,并探讨其应用和校正方法。研究表明:(1)立体视错觉现象在北半球山区遥感影像中普遍存在,以我国地势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表现较为典型;(2)产生立体视错觉的3种地貌类型为:正弦波形连绵山地区域、台地以及“U”形冲沟;(3)产生立体视错觉的原因包括:日照条件、影像分辨率、图像对比度;(4)水体的立体视错觉分为3种情况(凸出效果、凸出与凹陷混淆效果、凹陷效果);(5)正弦纹形地貌及形台地的遥感影像立体视错觉可以采用DEM渲染法或三维场景法进行校正,“U”形冲沟立体视错觉只能通过三维场景法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制图 遥感影像 立体视错觉 纳克立方体 DEM渲染
下载PDF
A Tentative Nonlinear Model for Explanation of a Perceptual Alternation Phenomenon
4
作者 刘艳红 袁泉 杨晓松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72-174,共3页
We present a simple three-neuron Hopfield neural network as a tentative model to illustrate the perspective alternation of Necker cube. This neural network has a chaotic attractor with two "leaves", each lea... We present a simple three-neuron Hopfield neural network as a tentative model to illustrate the perspective alternation of Necker cube. This neural network has a chaotic attractor with two "leaves", each leaf can be regarded as a dynamic process corresponding a feature of the Necker cube. This tentative model suggests another manifestation of the role of chaos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cker cube perspective alternation chaotic attractor Hopfield neural network
原文传递
双稳态知觉的脑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杨杨 郝磊 +3 位作者 王勇超 毕泰勇 位东涛 邱江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9-798,共10页
当对视觉输入的信息有多种解释时,人们的知觉状态会在这些解释之间随机切换.目前,这种多稳态或双稳态知觉的神经机制仍处于争论之中.本研究分别以鲁宾花瓶和内克尔立方体两种双稳态图形为对象来研究双稳态知觉在大脑结构上的机制.首先,... 当对视觉输入的信息有多种解释时,人们的知觉状态会在这些解释之间随机切换.目前,这种多稳态或双稳态知觉的神经机制仍处于争论之中.本研究分别以鲁宾花瓶和内克尔立方体两种双稳态图形为对象来研究双稳态知觉在大脑结构上的机制.首先,通过计算两种双稳态知觉的切换频率,发现两者切换频率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两种知觉切换频率与大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发现鲁宾花瓶和内克尔立方体图形的切换频率均和右侧额下回的灰质体积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本研究表明,不同双稳态知觉之间具有共同的神经基础,这一共同的基础位于右侧额下回,支持了自上而下的加工在双稳态知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稳态知觉 鲁宾花瓶图形 内克尔立方体图形 灰质体积 右侧额下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