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对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HPV转阴率及性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韩春霞 冯兰兰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3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_(2))激光治疗女性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85例L...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_(2))激光治疗女性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85例LSIL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α2b,IFN-α2b)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O_(2)激光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HPV感染转阴情况、治疗效果及性功能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1.4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2,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HPV载量为(1.35±0.38)copies/mL,低于对照组的(1.89±0.42)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的性生活丧失率、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O_(2)激光治疗能够提高女性LSIL合并HPV患者的治疗效果及HPV转阴率,且对患者的性功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激光 女性 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 性功能
下载PDF
艾灸联合西药规范化治疗肺结核疗效观察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
2
作者 廉桃梅 李坤营 +2 位作者 白玺 陈瑛 崔晓华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2期147-151,共5页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西药规范化治疗肺结核(PTB)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P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规范化治疗(2HRZS/4HR标准化疗方案),观察组...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西药规范化治疗肺结核(PTB)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P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规范化治疗(2HRZS/4HR标准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灸辅助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中医证候评分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为7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吸收有效率为90.38%,对照组为73.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82.69%,对照组为61.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辅助2HRZE/4HR方案规范化治疗PTB疗效确切,可明显促进病灶吸收及痰菌转阴,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艾灸 2HRZE/4HR方案 病灶吸收率 痰菌转阴率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48例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冯治宇 黄艳霞 +4 位作者 汪敏 黄显林 张宏 袁园 邝浩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4期6-11,共6页
目的研究含贝达喹啉(BDQ)方案治疗48例耐药肺结核[包括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R-TB)、耐多药肺结核(MDR-TB)、广泛耐药肺结核(XDR-TB)/准广泛耐药肺结核(Pre-XDR-TB)]患者的疗效及使用贝达喹啉后Q-T间期(QTc)延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目的研究含贝达喹啉(BDQ)方案治疗48例耐药肺结核[包括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R-TB)、耐多药肺结核(MDR-TB)、广泛耐药肺结核(XDR-TB)/准广泛耐药肺结核(Pre-XDR-TB)]患者的疗效及使用贝达喹啉后Q-T间期(QTc)延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50例接受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纳入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2例失访,最终纳入48例完成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贝达喹啉联合背景方案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痰菌情况、肺部病灶变化、心电图QTc、治疗失败情况。结果48例完成24周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气促、咯血、盗汗消瘦、纳差等,经治疗24周后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或消失。48例完成24周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中,8周末痰涂片转阴率为81.25%(39/48),痰培养转阴率为85.42%(41/48),24周末痰菌转阴率为97.92%(47/48)。可见使用贝达喹啉治疗8周内痰菌能否转阴是使用贝达喹啉治疗24周痰菌能否转阴的关键。48例完成24周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分别在治疗第12周和24周复查胸部CT,动态观察胸部病灶变化,12周后肺部病灶吸收率为100.00%(48/48),其中显吸占8.33%(4/48),吸收占91.67%(44/48),无不变和恶化病例;有空洞的37例患者中缩小占59.46%(22/37),闭合占18.92%(7/37),不变占21.62%(8/37)。24周后肺部病灶吸收率为100.00%(48/48),其中显吸占50.00%(24/48),吸收占50.00%(24/48),无不变和恶化病例;有空洞的37例患者中缩小占37.84%(14/37),闭合占48.65%(18/37),不变占13.51%(5/37)。从2个阶段影像学变化可以看出,使用贝达喹啉组成合理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可以促进肺部病灶的吸收,空洞的缩小或闭合,即使是治疗24周后痰菌无法转阴的患者,肺部病灶亦可吸收。48例患者中25例心电图监测出现QTc延长(QTc≥450 ms),占52.08%,发生率较高。在基线心电图QTc均正常的患者中,基线QTc治疗前为(410.37±18.70)ms,治疗第2周为(427.73±22.60)ms,第4周为(425.40±22.42)ms,第8周为(429.76±20.81)ms,第12周为(432.61±24.77)ms,第16周为(430.00±19.49)ms,第20周为(431.56±26.68)ms,第24周为(430.11±25.26)ms。各时间点的Q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714,P<0.001),同时可见在使用贝达喹啉第12周QTc达到最大。QTc延长的25例患者中,大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仅4例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同时心电图检测QTc较基线均增加>60 ms,占8.33%(4/48),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经门冬氨酸钾镁干预治疗QTc均能恢复正常,无需停药,各时间段QTc延长≥450 ms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44,P=0.488>0.05)。48例患者中各时间点QTc较基线增加>60 ms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54,P=0.629>0.05)。从中可见,出现QTc较基线增加>60 ms的病例与临床表现基本符合,说明定期使用心电图检测QTc较基线增加>60 ms比QTc延长(QTc≥450 ms)能更准确地反映贝达喹啉引起对QTc的影响,也反映出贝达喹啉药物安全性良好。结论使用贝达喹啉组成联合抗结核治疗方案在耐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良好,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痰菌转阴率,促进病灶吸收好转和空洞缩小或闭合,提高临床治愈率,而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达喹啉 Q-T间期延长 耐药肺结核 痰菌转阴率 病灶吸收
下载PDF
Effects of Tanreqing Capsule on the negative conversion time of nucle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被引量:9
4
作者 Xing Zhang Yan Xue +13 位作者 Xuan Chen Jia-min Wu Zi-jian Su Meng Sun Lu-jiong Liu Yi-bao Zhang Yi-le Zhang Gui-hua Xu Miao-yan Shi Xiu-ming Song Yun-fei Lu Xiao-rong Chen Wei Zhang Qi Che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期36-41,共6页
Objectiv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ndemic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Tanreqing Capsule(TRQC)wa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patients in the Shang... Objectiv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ndemic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Tanreqing Capsule(TRQC)wa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patients in the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QC i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Methods: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on 82 patients who had laboratory-confirmed mild and moderate COVID-19;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RQC in one designated hospital.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consisted of 25 and 57 cases,respectively.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TRQC orally three times a day,three pills each time,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s which were also administered to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efficacy indicators,such as the negative conversion time of pharyngeal swab nucleic acid,the negative conversion time of fecal nucleic acid,the duration of negative conversion of pharyngeal-fecal nucleic acid,and the improvement in the level of immune indicators such as T-cell subsets(CD3,CD4 and CD45)were monitored.Results:COVID-19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had a shorter negative conversion time of fecal nucleic acid(4 vs.9 days,P=0.047)and a shorter interval of negative conversion of pharyngeal-fecal nucleic acid(0 vs.2 days,P=0.042).The level of CD3+T cells increas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317.09±274.39]vs.[175.02±239.95]counts/l L,P=0.030).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detected in the median improvement in levels of CD4+T cells(173 vs.107 counts/l L,P=0.208)and CD45+T cells(366 vs.141 counts/l L,P=0.117)betwee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Conclusion: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the negative conversion time of fecal nucleic acid and the duration of negative conversion of pharyngeal-fecal nucleic acid were identifi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illustrating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benefits of using TRQC as a complement to conventional medicine in patients with mild and moderate COVID-19.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improved levels of the immune indicator CD3+T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reqing Capsul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diagnostic testing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原文传递
介入性超声在治疗腹部器官和腹腔感染性病灶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5
作者 魏古月 金鑫焱 +1 位作者 田果 蒋天安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22期11-14,共4页
分析腹部器官与腹腔感染患者应用介入性超声治疗的效果。将腹部器官和腹腔感染性病灶患者5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18)和观察组(n=38),以2022年5月—2023年4月为治疗时间段,对照组患者应用腹腔镜切开引流术,观察组患者应用介入性... 分析腹部器官与腹腔感染患者应用介入性超声治疗的效果。将腹部器官和腹腔感染性病灶患者5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18)和观察组(n=38),以2022年5月—2023年4月为治疗时间段,对照组患者应用腹腔镜切开引流术,观察组患者应用介入性超声治疗,比较两组穿刺引流一次成功率及病灶痊愈率、治疗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再手术率。结果表明,观察组病灶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再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腹部器官与腹腔感染患者应用介入性超声治疗可显著提高病灶痊愈率,能够优化手术指标,减少相关并发症并降低再手术率,可促进预后改善,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性超声 腹部气管 腹腔感染性病灶 穿刺引流一次成功率 病灶痊愈率
下载PDF
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治疗二期梅毒的疗效 被引量:5
6
作者 蔡正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0期35-37,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二期梅毒患者实施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58例我院二期梅毒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12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实验组行... 目的对比研究二期梅毒患者实施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58例我院二期梅毒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12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实验组行头孢曲松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皮损恢复情况、临床转阴及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1个月、2个月、6个月皮损恢复比例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治疗1个月、2个月、6个月血清转阴率与参照组相比较高,实验组二期梅毒临床疗效(96.90%)高于参照组(86.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均能够改善患者二期梅毒症状,但二期梅毒患者予头孢曲松钠治疗,其梅毒血清学试验转阴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期梅毒 头孢曲松钠 苄星青霉素 转阴率 皮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利奈唑胺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效果及不良反应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付道芳 梁宗安 《传染病信息》 2019年第1期66-68,72,共4页
目的探讨含利奈唑胺联合方案治疗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情况、空洞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 目的探讨含利奈唑胺联合方案治疗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情况、空洞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及对氨基水杨酸。研究组治疗方案为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利奈唑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情况、空洞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研究组痰菌阴转率与病灶吸收有效率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空洞变化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均> 0.05)。结论含利奈唑胺联合方案治疗可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有效率,但易发生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不良反应,须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空洞变化有效率及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耐多药结核病 痰菌阴转率 病灶吸收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内消瘰疬丸联合短程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儿的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浩宇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2期7-8,11,共3页
目的:观察内消瘰疬丸联合短程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MDR-TB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短程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内消瘰疬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2个... 目的:观察内消瘰疬丸联合短程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MDR-TB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短程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内消瘰疬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后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和病灶吸收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和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消瘰疬丸联合短程化疗用于MDR-TB患儿可提高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和病灶吸收率,效果优于单纯短程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内消瘰疬丸 痰菌转阴率 空洞闭合率 病灶吸收率 短程化疗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9
作者 陈燕 毛世琴 朱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79-82,共4页
目的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全子宫切除术(TH)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靖江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分别纳入... 目的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全子宫切除术(TH)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靖江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分别纳入CKC组(56例)、TH组(68例)。CKC组接受CKC治疗,TH组接受TH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转阴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KC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TH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TH组,术后3个月的HPV转阴率低于T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的HPV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C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在术中出血、康复时间方面占优,但术后短期HPV转阴率较TH略低,且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医生需要权衡手术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制订最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冷刀锥切术 全子宫切除术 人乳头状瘤病毒转阴率 并发症
下载PDF
消化系常见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范建华 吴瑾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577-580,共4页
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根治与消化系统常见病的相关性,给早期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提供依据。筛选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200例,年龄20~70岁,按胃炎、消化性溃疡、不典型增生分类,治疗后采用C^(13)呼吸试验确定幽门螺杆菌转阴率、胃镜复查... 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根治与消化系统常见病的相关性,给早期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提供依据。筛选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200例,年龄20~70岁,按胃炎、消化性溃疡、不典型增生分类,治疗后采用C^(13)呼吸试验确定幽门螺杆菌转阴率、胃镜复查确定病灶愈合率。幽门螺杆菌在致病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幽门螺杆菌治疗转阴组胃内微小病灶愈合有效率高达89%;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早期根治幽门螺杆菌非常必要,可以达到预防和阻止微小病灶向恶性疾病发展,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常见疾病 幽门螺杆菌(HP) C^(13)呼吸试验 胃镜 转阴率 病灶愈合率
原文传递
温阳生肌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婷婷 陈丽 +5 位作者 兰宏伟 高兰天 易祥龙 寻毅 黄新灵 周忠志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温阳生肌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注意休息,寻找并去除可能的病因(如控制血糖、抗凝等),抗感染,创面常规消毒与清... 目的观察温阳生肌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注意休息,寻找并去除可能的病因(如控制血糖、抗凝等),抗感染,创面常规消毒与清创],在此基础上,2组分别予温阳生肌膏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商品名为贝复新)均匀涂抹于创面,以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溃疡皮损面积、溃疡色泽评分、新生肉芽组织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9/50),治疗组为96%(4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创面愈合率为30%(15/50),治疗组为76%(3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8%(4/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溃疡皮损面积明显缩小,溃疡色泽评分明显降低,新生肉芽组织评分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阳生肌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疗效显著,可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良好生长而使创面愈合,能明显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皮肤溃疡 温阳生肌膏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创面愈合率 复发率 溃疡皮损面积 溃疡色泽评分 新生肉芽组织评分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中药制剂派特灵应用于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琦 张玲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1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研究分析中药制剂派特灵应用于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的68例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中药制剂派特灵治疗)和对照组(重组人干扰... 研究分析中药制剂派特灵应用于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的68例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中药制剂派特灵治疗)和对照组(重组人干扰素a2b阴道泡腾胶囊-辛复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06%;治疗后3个月,HPV转阴率为88.24%,病灶清除率79.41%;治疗后6个月,HPV转阴率为91.18%,病灶清除率85.2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7.65%;治疗后3个月,HPV转阴率为61.76%,病灶清除率50.0%;治疗后6个月HPV转阴率为64.71%,病灶清除率52.94%。研究组各项测量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实施中药制剂派特灵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长期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消除病灶,治疗的安全性高,可以考虑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特灵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 转阴率 病灶清除率 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莫西沙星与阿米卡星的联合化疗方案对耐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病灶吸收率的影响
13
作者 王贯省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24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阿米卡星的联合化疗方案对耐药肺结核(DR-TB)患者痰菌阴转率及病灶吸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DR-T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搭配卷曲霉素化疗,研究组给予...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阿米卡星的联合化疗方案对耐药肺结核(DR-TB)患者痰菌阴转率及病灶吸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DR-T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搭配卷曲霉素化疗,研究组给予莫西沙星搭配阿米卡星化疗。对比两组痰菌阴转率与病灶吸收率。结果化疗24个月后,研究组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TB患者应用莫西沙星联合阿米卡星化疗效果明显,可进一步提升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肺结核 莫西沙星 阿米卡星 痰菌阴转率 病灶吸收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