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Python的古风音乐数据量化分析 |
卢心陶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24 |
0 |
|
2
|
迷笛音乐节中循环新部落的联结与交往特质 |
吴少峰
戴光全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3
|
|
3
|
无形的变化,有限的更新——关于《曲式学》或《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内容的扩展与选择 |
彭志敏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4
|
什么是音乐学分析:一种研究方法的探求 |
姚亚平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8
|
|
5
|
中国大陆传统音乐在马来西亚的传播 |
王静怡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6
|
近代文化嬗变中“新音乐”的发展历程 |
常晓静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7
|
作为新音乐批评家的萧友梅 |
明言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3 |
2
|
|
8
|
回归自然与精神的乐土——听刘健教授新作《天门》 |
刘涓涓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9
|
社会主义新传统语境下民族音乐发展的契机与抵牾——以云南大理剑川白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
胡晓东
|
《民族艺术研究》
|
2017 |
6
|
|
10
|
论汤显祖唯情文学观的复古倾向——以《牡丹亭》为例 |
盛志梅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1
|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主体意识 |
王光照
倪永强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2
|
中国白鹿洞书院与韩国绍修书院环境营造与园林意匠比较研究 |
任勤红
安得洙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13
|
为了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写在《现代音乐作曲技术理论丛书》出版之际 |
彭志敏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4
|
温文尔雅舒胸臆——对苏聪的音乐史学研究 |
明言
|
《音乐探索》
CSSCI
|
2010 |
0 |
|
15
|
儒家道统的回归与礼乐思想的承续——唐代儒学兴起及其在表演艺术思想中的承继和发展 |
陈友峰
|
《文化艺术研究》
|
2014 |
0 |
|
16
|
明清以降白鹿洞书院与嵩阳书院比较研究 |
陈静
李钰婷
|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
2022 |
0 |
|
17
|
论《乐记》对宋代理学家乐论的塑形 |
康勤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8
|
唐君毅论儒家“三祭”的宗教精神与价值 |
董甲河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9
|
浅议传统民乐与新民乐的可融合性 |
刘金祥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6 |
18
|
|
20
|
论新里曼分析法在音乐分析中的实践意义——以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第一乐章为例 |
李天然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