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西新太古代片麻岩金矿中金与伴生元素的多重分形模型剖析
1
作者 石娴 李猛猛 李壮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1期174-183,共10页
新太古代片麻岩在辽西地区分布面积广阔,其中发育的金矿矿产资源丰富。为了研究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金矿中共伴生元素对于Au元素成矿的重要性,本文以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中典型金矿床及矿化点矿体的组合分析数据为样本,运用多重... 新太古代片麻岩在辽西地区分布面积广阔,其中发育的金矿矿产资源丰富。为了研究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金矿中共伴生元素对于Au元素成矿的重要性,本文以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中典型金矿床及矿化点矿体的组合分析数据为样本,运用多重分形理论进行Ag、Cu、Pb、Zn、S元素质量分数与金元素质量分数的相关性分析,进而建立了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金与共伴生元素多重分形模型。根据多重分形的拟合分析结果显示,Au、Cu、Pb、Zn和S元素的拟合曲线分布状态均呈明显的下凸型,其均匀程度介于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之间,广义分维值均大于1.3,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银元素的拟合曲线分布状态明显不同于其它元素,说明银元素的富集不受或受到其它元素的影响很小。结合元素亲和性特征,以硫元素为核心,分析了Au、Ag、Cu、Pb、Zn的亲硫性,并将新太古代片麻岩金矿中金的演化过程划分成四个阶段,分别为①黄铁矿富集阶段,②自然金伴生阶段,③交代充填阶段,④变质氧化阶段。根据多重分形模型的拟合分析结果,并结合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表明:新太古代片麻岩金矿中共伴生元素组合对于金元素成矿极为重要,它为后期找矿的方向及隐伏矿床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太古代片麻岩 多重分形 亲硫性 演化过程
下载PDF
支持向量机优化算法(SVM)的金矿成矿过程模拟--以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为例
2
作者 石娴 李猛猛 姜兆元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5期1112-1128,共17页
新太古代片麻岩在辽西地区分布面积广阔,其中发育的金矿矿产资源丰富。为了开展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中金矿成矿过程的研究,以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中典型金矿床及矿化点矿体的组合分析数据为样本,利用基于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 新太古代片麻岩在辽西地区分布面积广阔,其中发育的金矿矿产资源丰富。为了开展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中金矿成矿过程的研究,以辽西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中典型金矿床及矿化点矿体的组合分析数据为样本,利用基于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进行Au、Ag、Cu、Pb、Zn元素质量分数与S元素质量分数的相关性分析,进而建立基于S元素质量分数的金矿成矿过程识别模型。根据识别模型的分析结果,将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Ⅰ—平缓增长阶段。该阶段处于壳幔混合状态。在洋壳俯冲作用下,破碎的岩石圈与岩浆发生混入作用,导致S元素质量分数的增加和分布不均。Ⅱ—过渡阶段,该阶段主要为侵入作用为主,随着侵入作用的持续进行,温度、压力开始下降,以亲硫性为主的Au元素在硫的作用下,局部在与围岩距离较近的位置富集。Ⅲ—快速增长阶段,随着岩浆侵入作用的不断持续,温度相对较低的地壳表层岩浆逐渐固结成岩成矿。TTG岩浆和富矿岩石包体在成岩的过程后,酸性物质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和地表大量氧和水的混入下,结晶或重结晶成为石英条带或团块,Au元素故此分布于石英裂隙和硫化物中成矿。根据识别模型的分析结果,并结合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说明了加深新太古代片麻岩和硫化物的研究是指导后期找矿工作的重要研究方向,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相关依据,指导隐覆矿床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太古代片麻岩 支持向量机 核函数 成矿过程
下载PDF
河南嵩山地区新太古代TTG质片麻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来自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的制约 被引量:38
3
作者 周艳艳 赵太平 +2 位作者 薛良伟 王世炎 高剑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1-347,共17页
河南嵩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我国记录前寒武纪地质的典型地区之一。该区广泛出露新太古代TTG质片麻岩套,主要以英云闪长岩类为主,闪长岩类次之,测得的锆石SHRIMP年龄在2600~2500Ma。该套TTG质片麻岩富Na_2O (3%~7%)、SiO_2(>... 河南嵩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我国记录前寒武纪地质的典型地区之一。该区广泛出露新太古代TTG质片麻岩套,主要以英云闪长岩类为主,闪长岩类次之,测得的锆石SHRIMP年龄在2600~2500Ma。该套TTG质片麻岩富Na_2O (3%~7%)、SiO_2(>67%)、贫铁、镁,高的Na_2O/K_2O比值(多在1.5~5.2),Al_2O_3=13.72%~16.37%,A/CNK=0.97~1.21,属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系列,显示新太古代富铝型TTG岩石特征。岩石富Sr(平均433×10^(-6)),Rb/Sr比值(<0.5)较低,Sr/Y比值高(平均165),Nb、Ta和Ti负异常,∑REE偏低,强烈分异((La/Yb)_N=27~150),基本无Eu异常,低的Nb/Ta(14左右)、La/Nh(平均约为7)比值及其它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与岛弧或大陆边缘弧玄武质岩石特征相似。全岩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数据显示岩石源区是来自亏损地幔的约2.66Ga的初生地壳;Mg~#值变化较大反映存在地幔楔不同程度的混染。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岩浆是在较高温度和压力(约700~1000℃,>1.5Gpa)下由俯冲的含水玄武质洋壳部分熔融形成,残留相中有石榴石和角闪石而不含斜长石。嵩山地区TFG片麻岩的这种成因机制表明当时陆壳以水平方式增生,也说明在随后的2.5Ga左右微陆块碰撞拼合事件之前不同陆块之间很可能被一个古大洋所分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太古代 TTG质片麻岩 地球化学 年代学 华北克拉通南缘
下载PDF
吉南板石沟地区英云闪长质片麻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杜传业 刘正宏 +2 位作者 李鹏川 关庆彬 陈旭 《世界地质》 CAS 2017年第3期734-750,共17页
以吉南板石沟地区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为例,探讨其成因及演化机制。研究表明该片麻岩具有富硅(SiO_2=66.61%~72.35%)高铝(Al_2O_3=13.56%~16.18%)富钠(Na_2O=3.65%~4.69%)贫钾(K_2O=1.13%~2.25%)的特点,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右倾,富集Ba、Rb... 以吉南板石沟地区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为例,探讨其成因及演化机制。研究表明该片麻岩具有富硅(SiO_2=66.61%~72.35%)高铝(Al_2O_3=13.56%~16.18%)富钠(Na_2O=3.65%~4.69%)贫钾(K_2O=1.13%~2.25%)的特点,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右倾,富集Ba、Rb等大离子元素,亏损Ni、Ta等高场强元素,属于高铝TTG片麻岩,其与高硅埃达克岩特征相似。对该片麻岩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龄测试,其形成年龄为(2 619±28)Ma,属于新太古代时期产物。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岩浆在形成演化过程中较少受到地幔物质混染,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2 976~2675 Ma。板石沟地区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可能是在俯冲环境下含玄武质洋壳部分熔融产生,认为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地区在新太古代时期可能存在一个由洋壳俯冲到弧陆碰撞造山带即吉—辽—冀弧陆碰撞增生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南 板石沟地区 TTG片麻岩 新太古代 锆石U-Pb年龄 洋壳
下载PDF
胶北新太古代两类片麻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指示 被引量:8
5
作者 单厚香 翟明国 +1 位作者 王芳 张华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95-2312,共18页
在胶北三口探矿深钻中识别出两类新太古代片麻岩,一种是TTG片麻岩,数量较多;另一类是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数量相对较少,以夹层状发育于TTG片麻岩中。已有年代学资料显示,两种片麻岩原岩均形成于~2.5Ga。TTG片麻岩SiO2含量为53.95%~75.... 在胶北三口探矿深钻中识别出两类新太古代片麻岩,一种是TTG片麻岩,数量较多;另一类是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数量相对较少,以夹层状发育于TTG片麻岩中。已有年代学资料显示,两种片麻岩原岩均形成于~2.5Ga。TTG片麻岩SiO2含量为53.95%~75.56%,Na2O为1.51%~5.94%,Na2O/K2O>1;贫Fe2O3T(2.22%~9.54%)和MgO(0.53%~4.87%),Al2O3多大于15%(10.45%~17.64%),A/CNK=1.18~1.75,说明其属于高铝TTG岩系。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Sr),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Zr、Hf),Sr含量高(204×10-6~2906×10-6),Sr/Y比值高(7.30~355)。∑REE含量(40.4×10-6~512×10-6)相对较高,轻重稀土强烈分异((La/Yb)N=11.5~121),Eu无异常或弱正异常(δEu=0.79~1.89)。以上地球化学性质表明,胶北TTG片麻岩是含水玄武质岩石高压下部分熔融形成的,残留相主要是石榴石、角闪石和含Ti矿物,没有斜长石。全岩Nd和锆石Hf同位素数据显示其模式年龄与形成年龄相近,表明岩石源区可能是来源于亏损地幔的2.57~2.64Ga的初生玄武质地壳。另外,胶北TTG片麻岩高的Mg#值(40~67)和Cr(147×10-6~371×10-6)、Ni(6.68×10-6~156×10-6)含量,表示与地幔楔发生了反应,结合Nb、Ta负异常以及源区为初生的玄武质地壳等特征,说明研究区TTG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而非加厚的下地壳。DF值和K-A关系图显示,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是泥质-粉砂质沉积岩。Cr/Zr比值(0.90~1.99,平均为1.62)和Th/Sc比值(平均为0.30)与太古宙沉积岩相应值相近(分别为1.44和0.4),稀土配分型式与太古宙沉积岩类似,表明源区物质以长英质为主。绝大多数样品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的特征,总稀土含量平均为176×10-6,(La/Yb)N比值平均为14.7,LREE/HREE平均为3.3,Eu无异常或微弱的负异常(δEu=0.69~0.92,平均为0.84),这些特征值表明原岩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为岛弧或主动大陆边缘。Grt-Bi地质温度计得到的变质温度为549~663℃,其中黑云母化学成分与角闪岩相中黑云母特征相同,共同指示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可能代表了~2.5Ga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退变质阶段。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与TTG属同一时代(~2.5Ga)的产物,形成的构造背景类似(岛弧或主动大陆边缘),说明当时该区有俯冲过程发生;TTG岩浆事件和~2.5Ga的变质事件大体同时,但变质事件较岩浆事件稍晚,可以用俯冲后的碰撞来解释。因此,研究区在~2.5Ga可能发生过一次重要的俯冲-碰撞拼合事件:TTG和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形成于俯冲阶段,后期发生碰撞引发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的区域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片麻岩 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 岩石成因 胶北地体 新太古代
下载PDF
冀东地区新太古代晚期的岩浆事件与地壳增生:来自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年龄及Hf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8
6
作者 耿元生 杨崇辉 +2 位作者 杜利林 任留东 宋会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58-1082,共25页
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冀东的遵化-迁西-迁安地区广泛分布有新太古代晚期的斜长角闪岩(基性火山岩)、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测定表明,该区的斜长角闪岩、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几乎同时形成于2529... 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冀东的遵化-迁西-迁安地区广泛分布有新太古代晚期的斜长角闪岩(基性火山岩)、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测定表明,该区的斜长角闪岩、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几乎同时形成于2529±30Ma到2555±14Ma期间。这是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一次重要的岩浆事件,并紧随有2.5Ga左右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阴极发光图像显示,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中一些锆石的核部为灰黑色,具杉树叶结构或无内部结构,意味着这些锆石核部的U-Th-Pb同位素体系在变质作用期间受到了干扰或重置,因此岩浆锆石核部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通常被解释为代表岩浆事件最年轻的年龄。新太古代晚期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的岩浆锆石具有正的εHf(t)值(-0.08~9.49),计算的tDM1(Hf)模式年龄介于2572~2896Ma之间,峰值年龄为2.72Ga。这表明,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的母岩浆是从亏损地幔源分异出来的,且2.7Ga是研究区和华北克拉通最重要的一次地壳增生事件。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研究表明,本区的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是由来自新生地壳基性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通过结晶分离形成的,其中角闪石是主要的分离相矿物。地幔柱模式更有利于解释本区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的成因以及冀东地区的许多其他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太古代晚期岩浆事件 SHRIMP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TTG片麻岩 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 冀东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辽北新太古代晚期岩浆热事件与陆壳生长:来自清原奥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4
7
作者 袁玲玲 刘洁 +3 位作者 张晓晖 杨智荔 张航 李宏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355,共23页
TTG(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片麻岩是太古宙陆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其形成过程可以获得地球早期大陆地壳增生-演化的关键地球动力学信息。本次研究从华北克拉通东部辽北清原地体中识别出了柴河、摩离红两个奥长花岗岩岩株,... TTG(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片麻岩是太古宙陆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其形成过程可以获得地球早期大陆地壳增生-演化的关键地球动力学信息。本次研究从华北克拉通东部辽北清原地体中识别出了柴河、摩离红两个奥长花岗岩岩株,在空间上它们与时代相近的赞岐岩类(石英二长闪长岩)伴生,SIMS锆石U-Pb定年指示二者结晶年龄和变质年龄分别为2550~2546Ma和2510~2480Ma。柴河岩体SiO2含量介于70.7%~73.5%之间,Na2O/K2O比值为2.15~4.89,Al2O3含量为14.3%~15.5%;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Sr=356×10^-6~464×10^-6,Sr/Y=71~392),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轻重稀土强烈分异,(La/Yb)N比值介于45~144之间,部分样品发育Eu正异常(δEu=1.17~2.41)。摩离红岩体SiO2含量为64.7%~75.7%,Na2O/K2O比值为1.86~2.78,Al2O3变化范围较大(13.7%~17.7%);同样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并亏损高场强元素,Sr/Y比值为22~3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具有中等至偏高的(La/Yb)N比值(7~47),Eu异常发育不明显(δEu=0.86~1.34)。二者均具有接近亏损地幔的全岩εNd(t)(+1.9^+3.8)和锆石εHf(t)(+3.9^+7.1)值。以上特征指示柴河、摩离红岩体可能分别形成于低角度俯冲大洋板片或岛弧下地壳在榴辉岩相和石榴角闪岩相条件下部分熔融。区域岩浆-变质事件的时-空分布关系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新太古代晚期热事件主要受控于初始板块构造体制下的短周期、小规模俯冲-碰撞-伸展造山旋回。俯冲带岩浆活动在新太古代晚期陆壳生长-分异过程中已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片麻岩 新太古代晚期 岩石成因 构造环境 华北克拉通东部
下载PDF
嵩山马庄地区新太古代TTG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兴隆 司荣军 +1 位作者 毛广钰 谢翔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2期51-58,共8页
嵩山是新太古代TTG岩石出露的典型地区之一,新太古代马庄TTG岩石分布于嵩山地区马庄一带,岩体呈灰白色,具有中粒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局部发育条带状构造。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马庄TTG岩石富Na2O(4.34%~6.49%)和Si O2(〉69.24%),... 嵩山是新太古代TTG岩石出露的典型地区之一,新太古代马庄TTG岩石分布于嵩山地区马庄一带,岩体呈灰白色,具有中粒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局部发育条带状构造。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马庄TTG岩石富Na2O(4.34%~6.49%)和Si O2(〉69.24%),贫铁、镁,Na2O/K2O比值较高(2.0~3.2),Al2O3含量为14.35%~17.68%,平均值为16.51%(〉15%),显示弱过铝质TTG片麻岩的特征。微量元素分析显示,马庄TTG岩石稀土总量为11.57×10-6~30.94×10-6,轻重稀土强烈分异,重稀土亏损,Eu具有强烈正异常,具有高Sr、Sr/Y比值,低Cr、Yb、Y,与新生代高硅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由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环境判别图解可知,马庄TTG岩石形成环境与岛弧火山岩相似。由此推断,马庄TTG岩体是在高压环境下由低角度俯冲的含水玄武质洋壳部分熔融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太古代 TTG片麻岩 地球化学 蒿山
下载PDF
吉东南新太古代晚期片麻岩类的时代、成因及其对早期地壳形成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朝阳 孟恩 +2 位作者 李壮 李艳广 靳梦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7-625,共39页
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地区广泛出露早前寒武纪花岗质片麻岩类,其岩石组成、形成时代和成因对深化认识华北克拉通东北缘早期地壳形成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结果表明,这... 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地区广泛出露早前寒武纪花岗质片麻岩类,其岩石组成、形成时代和成因对深化认识华北克拉通东北缘早期地壳形成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花岗质片麻岩类按照SiO_2质量分数总体可划分为高硅和低硅两组:前者主要由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及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组成,其原岩形成于2 549~2 557 Ma;而后者由石英二长闪长质片麻岩及花岗闪长岩质片麻岩组成,其原岩形成于2 534~2 552 Ma;并且两组岩石都含有约2 600 Ma的捕获锆石,共同遭受了约2 500 Ma变质作用的影响。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低硅岩组具有较高的MgO、CaO、Na_2O质量分数,属于高钾—中钾钙碱性系列,并且富集LREE、亏损HREE和HFSE;与之相比,高硅岩组则具有较低的MgO和CaO质量分数,显示更强烈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以及Nb、Ta、P、Ti等亏损的特征;但两者均具有较弱的正或负Eu异常。结合区域最新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低硅和高硅两组岩石应具有相同的源区,其形成可能与大洋板片俯冲、岩浆底侵引起的地壳部分熔融作用有关。此外,两组岩石具有相似的ε_(Hf)(t)值(2.72~7.95)和模式年龄(2.86~2.55Ga),暗示区域主要存在新太古代晚期地壳生长事件;结合区域内变质火山岩的研究进展,认为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地区花岗质片麻岩类可能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东南部 花岗质片麻岩 新太古代晚期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下载PDF
辽北开原地区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LA-ICP-MS 锆石U-Pb 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游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0-680,共11页
辽北开原地区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位于华北板块北缘陆缘活动带东段,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质片麻岩、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和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其中英云闪长质片麻岩LA-ICP-MS锆石207Pb/206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489.6±9.1 Ma,为新太古代。... 辽北开原地区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位于华北板块北缘陆缘活动带东段,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质片麻岩、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和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其中英云闪长质片麻岩LA-ICP-MS锆石207Pb/206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489.6±9.1 Ma,为新太古代。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属高钾钙碱性-钾玄岩,准铝-过铝质岩石系列,轻稀土元素较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具有下地壳或太古宙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特征。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构造环境及就位机制分析,结合邻区构造演化研究,认为辽北开原地区变质深成岩岩浆来自较浅的基性古陆壳局部熔融。大地构造位置可能处在洋壳与陆壳的接触带,说明新太古代清河断裂附近可能出现陆壳碰撞增生活动。闪长质-石英闪长质-花岗闪长质-二长花岗质片麻岩体现了陆壳经历长时间的增生、造陆活动,已由早期的基性陆壳向现今的硅铝质陆壳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太古代 片麻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辽北开原 华北板块
下载PDF
Discovery of Neoarchean unconformit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continental cratonization of North China craton 被引量:8
11
作者 钱祥麟 李江海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9年第4期399-407,共9页
An ancient unconformity event is identified within the granulite-facies province of North China, which is marked by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overlying khondalite series (KS) and the basement grey gneiss complex (BGGC)... An ancient unconformity event is identified within the granulite-facies province of North China, which is marked by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overlying khondalite series (KS) and the basement grey gneiss complex (BGGC). REE patterns of KS suggest that their protoliths aM mature sediments. As documented by isotopic ages and metamorphic P-T-t paths, KS is originally deposited after the basement complex formed. Furthermore, the BGGC was overprinted by the metamorphic event associated with the KS. The binary structure of KS-BGGC is well preserv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North China craton (NCC), and it is structurally truncated and overlain by the Palaeoproterozoic Wntai rift,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unconformity occurred in the Neoarchean, and represents the major tectono-thermal episodes of the Neoarchean continental cratonization of N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archean CRATONIZATION KHONDALITE series grey gneiss UNCONFORMITY event.
原文传递
扬子克拉通崆岭杂岩新太古代花岗片麻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9
12
作者 邱啸飞 杨红梅 +6 位作者 赵小明 卢山松 江拓 段瑞春 刘重芃 彭练红 魏运许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5-426,共12页
以崆岭杂岩中新太古代花岗片麻岩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岩石成因和扬子陆核~3.0~2.6Ga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花岗片麻岩形成年龄为2 673±... 以崆岭杂岩中新太古代花岗片麻岩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岩石成因和扬子陆核~3.0~2.6Ga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花岗片麻岩形成年龄为2 673±39Ma,且遭受了古元古代(2 042±27Ma)的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套花岗片麻岩富Si,贫Mg、Cr、Ni,具有Eu、Sr和高场强元素的负异常.花岗片麻岩的εNd(t)值在-1.9~-0.1之间变化,对应两阶段Nd同位素模式年龄为3.15~3.01Ga,锆石饱和温度为789~825℃,显示岩体可能形成于初生长英质地壳物质在后碰撞伸展构造背景高温条件下部分熔融.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以崆岭杂岩为代表的扬子陆核可能完整记录了~2.9~2.6Ga板块俯冲-碰撞-后碰撞与造山作用相关的完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太古代 花岗片麻岩 崆岭杂岩 岩石 构造意义
原文传递
华北克拉通阜平杂岩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多期地质事件及其构造性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利林 杨崇辉 +6 位作者 宋会侠 王建龙 段庆松 黄智强 程海峰 耿元生 任留东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79-3195,共17页
本文收集了阜平杂岩新太古代早期-古元古代晚期基底岩石的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变质作用资料,以期对阜平杂岩早寒武纪演化历史进行初步总结.阜平新太古代早期~2.7 Ga片麻岩原岩为英云闪长岩,具有TTG质片麻岩... 本文收集了阜平杂岩新太古代早期-古元古代晚期基底岩石的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变质作用资料,以期对阜平杂岩早寒武纪演化历史进行初步总结.阜平新太古代早期~2.7 Ga片麻岩原岩为英云闪长岩,具有TTG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其锆石εHf(t)具有较高的正值(+5.44^+7.50),单阶段模式年龄为2 745~2 824 Ma,表明新太古代早期为阜平杂岩强烈的地壳生长时期.新太古代晚期片麻岩的时代集中于2 543~2 484 Ma,主要岩石类型为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同时区域内还存在二长花岗岩.TTG质片麻岩的εNd(t)值为-1.64^+0.96,单阶段模式年龄为2.76~3.04 Ga;锆石εHf(t)值为-1.9^+7.91,单阶段和两阶段模式年龄分别为2 546~2 888 Ma和2 548~3 119 Ma.这些TTG岩石主要为新太古代早期岩石的部分熔融,并有少量中太古代地壳物质参与.近于同期具有岛弧性质的辉长岩和变质作用暗示阜平杂岩新太古代晚期可能经历了俯冲和弧-陆或陆-陆碰撞.古元古代中期(2.1~2.0 Ga)阜平地区花岗质岩浆活动强烈.该阶段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与同期的火山-沉积岩系形成于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中期伸展的陆内裂谷环境中.阜平杂岩中基性麻粒岩包体记录的变质作用时代为1.89~1.85 Ga,并具有顺时针演化的P-T轨迹,其代表了古元古代晚期裂谷闭合的陆内造山过程,表明华北最终克拉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平杂岩 新太古代早期-古元古代晚期 TTG片麻岩 A型花岗岩 P-T轨迹 克拉通化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