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需求理论的综合干预对CDAS围手术期新生儿康复质量及NIPS评分的影响
1
作者 刘娟 杨延洁 +2 位作者 王晶 唐春 巴依尔才次克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1960-1964,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需求理论的综合干预对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与狭窄(CDAS)围手术期新生儿康复质量及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CDAS患者137例进行回顾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 目的 探讨基于需求理论的综合干预对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与狭窄(CDAS)围手术期新生儿康复质量及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CDAS患者137例进行回顾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69)和对照组(n=68),其中试验组在围手术期均予以基于需求理论的综合干预,对照组则单纯予以常规干预,比较2组患儿康复质量及两种干预方法对NIPS评分的影响。结果 2组干预前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上述3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CDAS严重程度与D-乳酸、DAO、内毒素水平高低呈正相关(P<0.05)。2组干预前白细胞(WB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上述4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CDAS严重程度与PLT、CRP、PCT水平呈正相关(P<0.05)。试验组留置胃管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前的面部表情、哭吵、呼吸形式、上肢形态、下肢形态及觉醒状态的单项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上述指标的单项分、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CDAS严重程度与NIPS评分高低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CDAS患儿的围手术期干预中科学、合理的实施基于需求理论的综合干预能有效提升患儿康复质量,降低NIPS评分表达,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需求理论的综合干预 新生儿 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与狭窄 康复质量 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
下载PDF
Nips评分联合血清CRP、降钙素原、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徐晶磊 周静 吴锫泥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评分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NPM)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NPM患儿70例,以中枢神经感染程度评分标准... 目的探讨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评分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NPM)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NPM患儿70例,以中枢神经感染程度评分标准将其分为轻症感染组45例,重症感染组25例,经治疗后预后良好的52例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的18例为预后不良组。比较组间Nips评分、血清CRP、降钙素原水平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分析Nips评分、血清CRP、降钙素原水平、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联合检测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感染组治疗前后Nips评分、血清CRP、降钙素原水平、脑脊液白细胞计数高于轻症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预后不良组Nips评分、血清CRP、降钙素原水平、脑脊液白细胞计数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项指标联合预测预后的AUC为0.901,高于各单项指标。结论Nips评分联合血清CRP、降钙素原水平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有助于对NPM预后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疼痛评分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围术期禁食时间对择期手术婴儿舒适度与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管文燕 陈智博 +3 位作者 肖夕凤 刘慧 陶烨 戚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8期115-117,121,共4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禁食时间长短对择期手术婴儿舒适度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小儿骨科和小儿普通外科住院行择期手术并符合相关要求的母乳喂养婴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实际术前禁食时间分为A组(180~240 min)、B组(>240~300 min)... 目的探讨围术期禁食时间长短对择期手术婴儿舒适度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小儿骨科和小儿普通外科住院行择期手术并符合相关要求的母乳喂养婴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实际术前禁食时间分为A组(180~240 min)、B组(>240~300 min)、C组(>300 min),比较各组间舒适度评分和安全性差异。手术结束2 h按围术期总计禁食时间将患儿分为a组(330~390 min)、b组(>390~480 min)、c组(>480 min),再次统计各组间舒适度评分差异。采用新生儿疼痛与不适量表评估婴儿舒适度,并采用术中误吸例数评估手术安全性。结果 A组与B组间舒适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间以及B组与C组间舒适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发生术中误吸。a组与c组间舒适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1周岁以内婴儿术前禁食母乳时间至4 h左右是舒适而安全的,术后尽早进食母乳也可缓解婴儿不适感,在缩短术前禁食时间和术后早期进食的基础上控制围术期总计禁食时间在6 h以内是较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食时间 择期手术 婴儿 舒适度 母乳喂养 新生儿疼痛与不适量表
下载PDF
3种量表用于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评估的信效度分析 被引量:44
4
作者 贺芳 张喆 +2 位作者 黄小知 王晓杰 李漓 《护理学报》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评价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新生儿疼痛量表和新生儿急性疼痛评估量表用于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评估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入选102例胎龄为29~42周行足跟采血操作的新生儿。通过床边录像,3名护士用3种量表独立完成操作前1 min、操作中和操... 目的评价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新生儿疼痛量表和新生儿急性疼痛评估量表用于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评估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入选102例胎龄为29~42周行足跟采血操作的新生儿。通过床边录像,3名护士用3种量表独立完成操作前1 min、操作中和操作后1 min共918次疼痛评估。结果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新生儿疼痛量表和新生儿急性疼痛评估量表操作中疼痛评分均值最高,且同一量表操作前、中、后的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操作前、中、后3种量表疼痛评分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663、0.887、0.942;0.286、0.868、0.924;0.215、0.845、0.873。3种量表评估者间疼痛评分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41~0.938、0.674~0.948、0.740~0.948。结论以上3种量表用于评估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疼痛评估 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 新生儿疼痛量表 新生儿急性疼痛评估量表
下载PDF
重复口服蔗糖对缓解新生儿疼痛安全有效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璐 肖谧 王文静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2年第5期563-565,共3页
目的观察口服蔗糖溶液对缓解新生儿重复足跟采血所引起疼痛刺激的持续有效性。方法将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足月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口服蔗糖溶液干预组和口服安慰剂对照组。经相应干预后均给予足跟采血的疼痛刺激,并连续3天相同操... 目的观察口服蔗糖溶液对缓解新生儿重复足跟采血所引起疼痛刺激的持续有效性。方法将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足月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口服蔗糖溶液干预组和口服安慰剂对照组。经相应干预后均给予足跟采血的疼痛刺激,并连续3天相同操作,观察足跟采血时两组间新生儿疼痛评分和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方面的差异。结果新生儿在足跟采血刺激时口服蔗糖溶液干预组(3.30±1.56)与对照组(4.87±1.20)相比,新生儿疼痛评分显著降低(t=4.39,P〈0.01);干预组连续3天的疼痛评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13,P〉0.05),而对照组第1天与第3天之间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5).结论重复口服蔗糖溶液对于缓解新生儿疼痛安全有效.并且不会产生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新生儿 重复性疼痛刺激 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
下载PDF
口服25%葡萄糖减轻早产儿眼底检查疼痛的研究
6
作者 袁玉美 罗旭东 王德乐 《Eye Science》 CAS 2016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25%葡萄糖减轻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在第一次早产儿视网膜病眼底检查时的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进行第一次早产儿视... 目的:探讨口服25%葡萄糖减轻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在第一次早产儿视网膜病眼底检查时的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进行第一次早产儿视网膜病眼底检查前2 min,给予25%葡萄糖溶液1 mL口服;对照组未用任何安慰剂。两组患儿眼底检查后分别进行新生儿疼痛量表的评估。结果:观察组患儿眼底检查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眼底检查前2 min口服25%葡萄糖溶液1 mL是缓解早产儿视网膜病检查引起的疼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疼痛 新生儿疼痛量表 眼底检查
下载PDF
袋鼠式护理对静脉穿刺新生儿疼痛评分及生理指标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英兰 张玉红 吴建华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16期1775-1777,共3页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静脉穿刺新生儿疼痛评分(NIPS)及生理指标稳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2020年3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静脉穿刺的9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将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的50例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将采用一般常规护...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静脉穿刺新生儿疼痛评分(NIPS)及生理指标稳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2020年3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静脉穿刺的9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将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的50例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将采用一般常规护理的40例新生儿纳入对照组。连续护理至穿刺后,比较两组新生儿NIPS评分、生理指标及哭闹情况。结果:穿刺时、穿刺后30s、穿刺后60s,观察组新生儿NI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前,两组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时,两组心率均升高,血氧饱和度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两组心率均较穿刺时降低,血氧饱和度均较穿刺时升高,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更接近于穿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观察组哭闹开始时间晚于对照组,且哭闹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干预可有效维持新生儿静脉穿刺时生理指标稳定,减轻疼痛程度,缩短新生儿哭闹持续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疼痛评分 生理指标
下载PDF
肌肤接触安抚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袁海英 赵梅峰 陈珠清 《全科护理》 2021年第8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讨肌肤接触安抚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入住新生儿监护病房的9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2例、B组33例、C组33例,在对新生儿进行致痛性操作时,A组同... 目的:探讨肌肤接触安抚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入住新生儿监护病房的9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2例、B组33例、C组33例,在对新生儿进行致痛性操作时,A组同时给予肌肤接触安抚和非营养性吸吮干预措施,B组只给予肌肤接触安抚措施,C组只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措施。比较3组新生儿的疼痛量表(NIPS)评分和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A组NIPS评分最低,且A组与B组或C组间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或C组的心率、呼吸状况、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C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肤接触安抚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缓解新生儿的操作性疼痛,并能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联合干预比单一干预措施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肤接触安抚 非营养性吸吮 新生儿操作性疼痛 nips评分 生命体征
下载PD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opical EMLA and vapocoolant spray for reducing pain during wDPT vaccination 被引量:1
9
作者 Navratan Kumar Gupta Amit Upadhyay +3 位作者 Ajeet Kumar Dwivedi Astha Agarwal Vijay Jaiswal Abhishek Singh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36-241,共6页
Background:Intramuscular vaccination is among the most common source of iatrogenic pain in infants.Vapocoolant sprays are rapid-acting alternative to topical anesthetics.They provide transient anesthesia via evaporati... Background:Intramuscular vaccination is among the most common source of iatrogenic pain in infants.Vapocoolant sprays are rapid-acting alternative to topical anesthetics.They provide transient anesthesia via evaporation induced skin cooling,and reduce pain due to vaccine inject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The objective was to compare the synergistic analgesic effect of eutectic mixture of local anesthetics (EMLA) with breastfeeding (EB group) and vapocoolant spay with breastfeeding (VB group) to that of only breastfeeding (BO group) during whole cell diptheria,pertussis and tetanus (wDPT) vaccination.Methods:A double 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as done to include infants up to 3 months of age who came for their first wDPT vaccination.The primary outcome variable was the duration of cry after vaccination.Secondary outcome variables were Modified Facial Coding Score,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 and latency of onset of cry.Results:Of the 201 eligible participants,111 babies were excluded and remaining 90 babies were randomized into three groups of thirty each.The group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IQR) of duration of cry was lesser [35.86 (21.07-107.75) seconds] in babies receiving EMLA cream with breast feeding (EB group) and in babies receiving vapocoolant spray with breast feeding (VB group) [32.58 (21.25-106.21) seconds] as compared to babies receiving only breast feeding (BO group) [67.5 (27.6-180) seconds] (P=-0.147).Difference in median (IQR) of latency of cry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Modified Facial Coding Score and 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 at 1 minute and 3 minut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EB and VB group,as compared to the BO group (P<0.05).Conclusions:Addition of topical EMLA application or vapocoolant spray to breastfeeding during wDPT vaccination does not reduce duration of cry in infants up to 3 months of age.However,they are able to show reduction in pain score and further studies are warranted to assess their efficacy as pain relief measure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ptheria pertussis and TETANUS vaccine eutectic mixture of local ANESTHETICS Modified Facial Coding Score 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
原文传递
基于新生儿急性疼痛评估量表的新生儿疼痛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童丹 王宾 +4 位作者 童蕾 康星钰 唐慧 赵巧 王海霞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0期54-58,共5页
目的基于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NIAPAS)分析新生儿疼痛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NIAPAS进行评估,分析新生儿疼痛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NIAPAS>6分新生儿... 目的基于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NIAPAS)分析新生儿疼痛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NIAPAS进行评估,分析新生儿疼痛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NIAPAS>6分新生儿日龄≤7d、穿刺、辅助呼吸、有创检查、静脉标本采集部位占比均高于NIAPAS≤6分新生儿,经阴道分娩率低于NIAPAS≤6分新生儿(P<0.05);NIAPAS>6分与NIAPAS≤6分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方式、日龄、穿刺、辅助呼吸、有创检查、标本采集部位均属于新生儿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使用NIAPAS对新生儿疼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分娩方式、日龄、穿刺、辅助呼吸、有创检查、标本采集部位均与新生儿疼痛密切相关,临床可针对上述因素制订合理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 新生儿 疼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干预方法缓解新生儿疼痛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4
11
作者 时亚平 刘江勤 +2 位作者 王建光 林振浪 贾玉双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第7期11-13,共3页
目的对比不同干预方法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探索有效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方法。方法选用N-PASS量表(neonatalpain,agitationandsedationscale)对120例住院新生儿进行疼痛评分,按随机原则分3组:未干预组(对照组)、应用非营养性吸吮(NNS)组... 目的对比不同干预方法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探索有效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方法。方法选用N-PASS量表(neonatalpain,agitationandsedationscale)对120例住院新生儿进行疼痛评分,按随机原则分3组:未干预组(对照组)、应用非营养性吸吮(NNS)组和给予体位支持组,每组40例。分别于针刺足跟后1,5min进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3组间的疼痛评分在刺激后1,5min各组间评分差异有显著性(F值=22.13,P<0.05;F值=22.44,P<0.05)。疼痛程度方面,不同的干预方法在1min的轻、中度疼痛的镇痛效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χ2值=9.67,P<0.05;χ2值=7.85,P<0.05),对重度疼痛和5min时疼痛的缓解效果,各种干预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对急性、短暂性疼痛很敏感;不同的干预方法对缓解新生儿疼痛的近期效果不同,NNS在短期内缓解疼痛的效果优于体位支持组;非药物疼痛干预方法对新生儿轻、中度疼痛效果好,在短时间内作用显著;应重视对新生儿疼痛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疼痛 评分 止痛
原文传递
母乳嗅觉刺激联合体位转换对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唾液皮质醇水平及新生儿疼痛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旭 方园 +1 位作者 叶黎霞 刘歆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23期4393-4397,共5页
目的 探讨母乳嗅觉刺激联合体位转换的干预方法对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的临床效果,为优化临床中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操作积累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法的... 目的 探讨母乳嗅觉刺激联合体位转换的干预方法对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的临床效果,为优化临床中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操作积累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足跟采血方法,观察组采取母乳嗅觉刺激联合体位转换干预下的采血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新生儿疼痛评分(NIPS)、采血时间、哭闹时间、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唾液皮质醇(Cortisol, Cor)水平及首次穿刺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中,男32例,女28例,日龄3~17 d,平均日龄(8.72±2.34)d,体质量为(2.48~4.00)kg,平均体质量(3.36±0.56)kg;观察组中,男29例,女31例,日龄3~16 d,平均日龄为(8.67±2.30)d,体质量2.55~3.96 kg,平均体质量为(3.27±0.38)kg。采血后,观察组患儿的NI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5±1.39)分vs.(4.98±1.892)分,t=2.091,P=0.039],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3.78±12.50)次/min vs.(153.78±13.27)次/min,t=8.498,P<0.05],血氧饱和度明显高度对照组(98.67±1.23 vs. 97.23±1.73,t=5.228,P<0.001),同时观察组患儿的采血时间和哭闹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85.88±18.06) s vs.(93.22±19.19) s,t=2.156,P<0.05;(86.92±25.71) s vs.(136.55±31.85)s,t=9.39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血前两组患儿的唾液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30 min后,两组患儿的唾液Cor水平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5.00%,明细高于对照组83.33%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同时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35.00%的不良反应结论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母乳嗅觉刺激联合体位转换干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足月新生儿采血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和Cor水平,同时缩短采血操作时间,缓解新生儿哭闹,进而提升首次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疼痛 足跟采血 新生儿疼痛评分 皮质醇 母乳嗅觉刺激 体位转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