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叠层石组合 被引量:14
1
作者 钱迈平 袁训来 +2 位作者 徐学思 胡杰 厉建华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3-418,共16页
徐淮地区新元古代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泛 ,其中由微生物生命活动形成的叠层石十分发育 ,构成了各种形态及规模的礁体。文内拟就该区地层序列中叠层石组合及其演变过程 ,讨论其环境的变迁及区域地层对比。根据徐淮地区叠层石组合的层... 徐淮地区新元古代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泛 ,其中由微生物生命活动形成的叠层石十分发育 ,构成了各种形态及规模的礁体。文内拟就该区地层序列中叠层石组合及其演变过程 ,讨论其环境的变迁及区域地层对比。根据徐淮地区叠层石组合的层位分布特点 ,可划分为 3个亚组合 ,自下而上分别为 :亚组合Ⅰ ,星散分布于贾园组、赵圩组及九里桥组 ,以Baicalia ,Jurusania ,Inzeria ,Crassphloem ,Gymnosolen及Stratifera为特征 ,形成小型点礁和生物丘。亚组合Ⅱ ,广泛分布于倪园组、九顶山组、张渠组、魏集组、史家组、望山组及四顶山组 ,包括Conophyton ,Jacutophyton ,Acaciella ,Baicalia ,Jurusania ,Linella ,Tungussia ,Anabaria ,Minjaria ,Katavia ,Gymnosolen ,Colonnella及Stratifera等多种类型 ,建造起巨大而复杂的堡礁、堤礁、斑礁、环礁及生物丘 /层。亚组合Ⅲ ,仅见于金山寨组 ,以Boxonia ,Xiehiella及Anabaria为主 ,构成中型的点礁及生物丘。这套叠层石组合面貌、造礁规模及多样化程度说明 ,它们显然形成于新元古代大冰期之前的叠层石繁盛期 ,其层位大致可与我国华北及东北青白口系上部、俄罗斯上里菲系及澳大利亚苦泉组的叠层石组合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淮地区 新元古代 叠层石组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