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方式下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血清PEDF和V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田洁 杨倩 +1 位作者 李春擎 周伟娜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2期306-309,共4页
目的 探究不同麻醉方式下(球周麻醉与单纯表面麻醉)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行小梁切除术的新生血管性青... 目的 探究不同麻醉方式下(球周麻醉与单纯表面麻醉)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行小梁切除术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球周麻醉组与表面麻醉组,各48例。球周麻醉组采用球周麻醉后进行小梁切除术,表面麻醉组于单纯表面麻醉后进行小梁切除术。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麻醉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新生血管消退时间、术前与术后7 d血清白介素-6(IL-6)、PEDF、VEGF水平及眼压,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6,P>0.05);球周麻醉组新生血管消退时间短于表面麻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3,P<0.05);术后7 d,两组IL-6、VEGF水平及眼压均降低,且球周麻醉组低于表面麻醉组,PEDF水平均升高,且球周麻醉组高于表面麻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84、4.353、5.293、4.929,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4,P>0.05)。结论 球周麻醉与单纯表面麻醉下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相当,球周麻醉更能降低眼压,平衡机体血管生成促进/抑制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球周麻醉 单纯表面麻醉
下载PDF
内窥镜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2
作者 马腾 王勇 +1 位作者 石兴东 胡博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73-975,共3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例(24眼)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内窥镜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观测指标包括手术前后患...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例(24眼)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内窥镜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观测指标包括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变化、新生血管消退程度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视力提高14眼,不变8眼,降低2眼。术后第1天眼压为(29.4±10.8)mm Hg(1 k Pa=7.5 mm Hg),1个月时为(21.0±11.9)mm Hg,最终随访时为(20.1±10.8)mm Hg,与术前(46.6±7.3)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新生血管完全消失10眼,部分消失残留少量无功能血管者12眼,未见明显改善者2眼。术后第1天8例患者发生颜面部浮肿;术后发生球结膜混合充血9眼、角膜水肿4眼、一过性高眼压4眼、复发性玻璃体出血1眼(后行玻璃体腔灌洗术后病情稳定)。结论内窥镜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短期内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是一种相对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 玻璃体切割术 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下载PDF
阿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永梅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NVG患者47例(47只眼),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阿柏西普组,阿柏西普25...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NVG患者47例(47只眼),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阿柏西普组,阿柏西普25例(25只眼)施行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照组22例(22只眼)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视力、眼压、手术成功率及新生血管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眼压无差异(P>0.05),阿柏西普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柏西普组手术成功率96.0%,高于对照组68.2%(P<0.05);阿柏西普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低于对照组36.4%(P<0.05);阿柏西普组与对照组术后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3个月,阿柏西普组新生血管消退程度优于对照度。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激光能有效、安全的治疗NV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阿柏西普 复合式小梁切除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