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 被引量:10
1
作者 吕杰 曹燕 张冬梅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评价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应用国产CO2 ECS-20型冷凝器对32例(31眼)晚期青光眼进行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结果术后随访1月~1年,眼压控制正常者25例,3例眼球萎缩,4例仍偏高。结论睫状... 目的评价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应用国产CO2 ECS-20型冷凝器对32例(31眼)晚期青光眼进行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结果术后随访1月~1年,眼压控制正常者25例,3例眼球萎缩,4例仍偏高。结论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下载PDF
运用玄府理论中西医结合防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冯驰 冉起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4期2106-2109,共4页
目的评价运用玄府理论中西医结合防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使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在玄府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治疗,比较2组在青光眼发病率、治疗... 目的评价运用玄府理论中西医结合防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使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在玄府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治疗,比较2组在青光眼发病率、治疗病程、眼压、眼部胀痛症状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程短于对照组(P<0.05);在控制眼压及改善眼部症状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玄府理论中西医结合防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减少青光眼发生,控制眼压、缩短高眼压持续时间,改善眼部症状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理论 防治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宁宁 张奕霞 +2 位作者 李彩云 张晖 刘臻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期515-517,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对接受不同术式治疗的57例57只眼NVG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单纯睫状体冷凝术20例(A组),改良小梁切除术15例(B组),引流阀植入...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对接受不同术式治疗的57例57只眼NVG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单纯睫状体冷凝术20例(A组),改良小梁切除术15例(B组),引流阀植入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22例(c组)。比较各组患者手术前后主观眼痛症状、眼压及视力变化情况,并随访3~6个月。结果:A组患者出院时的平均眼压为(28.13+4.83)mmHg,B组为(19.24±5.48)mmHg,C组为(21.22±4.76)mmHg。随访期间,术后A组9例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45%;B组11例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73.3%;C组13例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57.1%。B组手术成功率最高,A组最低。结论:三种手术方法均可不同程度降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眼压。单纯睫状体冷凝术后眼压控制效果欠佳,有视力眼不宜采用此种手术方式;改良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式;引流阀植入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改良小梁切术 引流阀植入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 单纯睫状体冷凝术
原文传递
全视网膜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海江 霍鸣 +3 位作者 靳鹍 罗彤 吴昊 董洁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20-822,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2005年7月至2007年8月,对收住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4例24只眼,均行全视网膜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观察术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 目的探讨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2005年7月至2007年8月,对收住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4例24只眼,均行全视网膜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观察术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对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20月,其中有20例患者眼压在20mmHg以下;21例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或保持不变;18例患者虹膜新生血管不同程度地消退;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地前房出血,但治疗后都能完全吸收;未见1例眼球萎缩。结论全视网膜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确实可行有效,且费用较低,患者能够承受,在基层医院深受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全视网膜冷凝 小梁切除 丝裂霉素C
原文传递
重视低灌注视网膜病变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7
5
作者 魏世辉 周必业 《眼科》 CAS 2008年第5期298-300,共3页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低灌注视网膜病变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眼底表现及青光眼症状具有特征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是低灌注视网膜病变的最常见原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由于房角新生纤维血管组织阻塞小梁网所致。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低灌注视网膜病变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眼底表现及青光眼症状具有特征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是低灌注视网膜病变的最常见原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由于房角新生纤维血管组织阻塞小梁网所致。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是首选的检查方法,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早发现、早治疗颈动脉狭窄对预防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低灌注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原文传递
虹膜荧光素血管造影在虹膜新生血管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丽丽 金丽英 +1 位作者 张雯 何斌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虹膜荧光素血管造影(IFA)在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虹膜新生血管(NV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CRVO患者51例51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节彩色... 目的探讨虹膜荧光素血管造影(IFA)在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虹膜新生血管(NV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CRVO患者51例51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节彩色照相、眼压及FFA+IFA检查。根据FFA检查结果分为非缺血性和缺血性CRVO,分别为20、31只眼。非缺血性CRVO20只眼中,男性11只眼,女性9只眼;年龄41~59岁。缺血性CRVO31只眼中,男性21只眼,女性10只眼;年龄28~62岁。采用德国海德堡眼底荧光仇管造影仪进行FFA+IFA检查,将典型图像存人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对比观察裂隙灯皿微镜和IFANVI的检出率。缺血性CRVO31只眼均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其中,完成治疗27只眼,未坚持完成治疗4只眼。完成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NVI消退情况。结果非缺血性CRVO20只眼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瞳孔缘及虹膜未见新生血管,占100.0%;IFA检查虹膜未见显影,呈色素遮蔽荧光,占100.0%。缺血性CRVO31只眼中,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显示瞳孔缘及虹膜有细小新生血管13只眼,占41.9%;IFA检查显示NVI23只眼,占74.2%。2种检查方法NVI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25,P=0.001)。IFA检查NVI分别表现为小团状、细线状或不规则交叉网状强荧光染色及渗漏。完成PRP治疗的27只眼IFA检查结果显示,瞳孔缘及虹膜表面未见荧光染色及渗漏;未坚持完成PRP治疗4只眼,1~2个月后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结论IFA可以提示眼前节的缺血状态,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辅助CRVO缺血型早期诊断,预测是否发展NV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诊断 视网膜静脉闭塞/诊断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方法
原文传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郦晓霞 吴苗琴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并发症,具有很高的致盲性,主要与眼部组织缺血缺氧有关,表现为虹膜新生血管、前房角关闭、眼胀痛、视力下降、眼压升高等,最终导致视功能受损。目前,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发的新生血管...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并发症,具有很高的致盲性,主要与眼部组织缺血缺氧有关,表现为虹膜新生血管、前房角关闭、眼胀痛、视力下降、眼压升高等,最终导致视功能受损。目前,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上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冷凝、引流阀植入及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等治疗,药物治疗也受到广泛关注,许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阻断或抑制药物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预防及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 治疗
原文传递
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平西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6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吉林省长春市同仁眼科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100只眼)NV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引流阀植入联... 目的探讨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吉林省长春市同仁眼科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100只眼)NV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光凝术进行治疗,分析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情况采用眼数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查的方法进行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眼压以均数±标准差(x珋±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完全成功者40例(40只眼),占40.00%;手术部分成功者32例(32只眼),占32.00%;手术部分失败者18例(18只眼),占18.00%;手术完全失败者10例(10只眼),占10.50%,手术成功率为72.00%。术前患者视力为光感者20例(20只眼),占20.00%;视力为指数/眼前者30例(30只眼),占30.00%;视力为0.01~0.09者25例(25只眼),占25.00%;视力为0.1~0.3者15例(15只眼),占15.00%;视力≥0.4者10例(10只眼),占10.00%。术后患者视力为光感者5例(5只眼),占5.00%;视力为指数/眼前者5例(5只眼),占5.00%;视力为0.01~0.09者40例(40只眼),占40.00%;视力为0.1~0.3者30例(30只眼),占30.00%;视力≥0.4者20例(20只眼),占20.00%。术后患者视力提高者90例(90只眼),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28,P〈0.05)。术前患者的平均眼压为(55.12±10.22)mm Hg(1 mm Hg=0.133 k Pa),术后患者的平均眼压为(18.34±5.12)mm Hg,手术前后患者眼压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9,P〈0.05)。结论对于NVG患者采取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能明显提高视力,降低眼压,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光凝术 引流阀植入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