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脉冲治疗仪制成经皮神经刺激器的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弓崎 季书彪 +2 位作者 兰海涛 刘明 李艳朔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3年第5期75-76,共2页
目的:解决颈部、腋窝烧伤所致皮肤损害及疤痕挛缩畸形患者臂丛神经穿刺点的定位困难,提高臂丛神经定位的准确性及其阻滞效果。方法:用北京产电子脉冲针灸治疗仪制成经皮神经刺激器,将刺激器输出电极的正极置于手术的上肢某一部位(根据... 目的:解决颈部、腋窝烧伤所致皮肤损害及疤痕挛缩畸形患者臂丛神经穿刺点的定位困难,提高臂丛神经定位的准确性及其阻滞效果。方法:用北京产电子脉冲针灸治疗仪制成经皮神经刺激器,将刺激器输出电极的正极置于手术的上肢某一部位(根据上肢受伤的部位选择,如前臂伤,电极可以置于手部),其负极置于手术侧臂丛神经刺激点的附近,通过观察刺激器的电子脉冲刺激引起上肢的肌肉收缩,确定臂丛神经的位置,再注入局麻药物,而后,观察、记录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臂丛阻滞效果的优良率提高10.75%。结论:该刺激器为颈部烧伤所致皮肤损害及疤痕挛缩畸形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穿刺点的定位提供了客观指标,对提高该患者臂丛阻滞效果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治疗仪 经皮神经刺激器 颈部烧伤 臂丛位置 臂丛阻滞
下载PDF
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冠军 苗洁 +1 位作者 李晓东 刘炳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54-1358,共5页
为研究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并记录术中情况、并发症发... 为研究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并记录术中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采用Macnab量表评价手术疗效。结果表明: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术中出血量(32.34±12.45)mL,平均手术时间(64.14±16.42)min,术后卧床时间(1.23±0.82)d,平均住院时间(3.34±1.12)d;1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6个月优良率为90.83%。12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其中术侧感觉迟钝与腰痛复发各3例、手术部位再突出与损伤血管丛各2例。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可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技术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左旋布比卡因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晖 张昕 秦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67-970,共4页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4组,0.5%左旋布比卡因组(L1组,n=20),0.375%左旋布比卡因组(L2组,n=20),0.5%罗哌卡因组(R1组,n=20)和0.3...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4组,0.5%左旋布比卡因组(L1组,n=20),0.375%左旋布比卡因组(L2组,n=20),0.5%罗哌卡因组(R1组,n=20)和0.375%罗哌卡因组(R2组,n=20)。施行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观察各组患者术前、手术开始、手术30min,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观察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麻醉满意度。结果:L1及L2组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R1及R2组(P<0.05)。L1组感觉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其他3组(P<0.05),L2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与R1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长于R2组(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麻醉起效快,维持时间长,适合于麻醉要求,推荐药物浓度为0.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局部 神经传导阻滞 腰骶丛 坐骨神经 左旋布比卡因/治疗应用 关节镜检查 膝关节
下载PDF
局部麻醉剂加小剂量吗啡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孙德峰 王剑平 +2 位作者 阎妮 安刚 吴崇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7期6467-6468,共2页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剂加小剂量吗啡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52例ASAⅠ~Ⅱ级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在局麻药内加吗啡4mg;B组术毕将吗啡4 mg由臂丛神经注入。观察两组术后镇...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剂加小剂量吗啡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52例ASAⅠ~Ⅱ级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在局麻药内加吗啡4mg;B组术毕将吗啡4 mg由臂丛神经注入。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综合镇痛质量优于B组,镇痛时间长于B组(P<0.05);A、B两组恶心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6.7%,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8.3%和1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将局部麻醉剂加小剂量吗啡术前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术后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术后注射吗啡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局部 吗啡/治疗应用 镇痛药 阿片类/治疗应用 臂丛 神经传导阻滞 上肢/外科学 疼痛 手术后/药物疗法 人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和神经刺激仪定位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肖艳英 常业恬 《医学与哲学(B)》 2009年第9期40-42,共3页
臂丛神经阻滞广泛用于上肢手术,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的解剖定位和局麻药的均匀扩散,神经刺激仪和超声技术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改变传统方法的盲目性,更加安全有效。本文应用比较治疗学的观点,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两种方法辅助臂丛神经... 臂丛神经阻滞广泛用于上肢手术,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的解剖定位和局麻药的均匀扩散,神经刺激仪和超声技术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改变传统方法的盲目性,更加安全有效。本文应用比较治疗学的观点,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两种方法辅助臂丛神经阻滞进行比较,指导科学合理的临床决策,发现超声引导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神经刺激仪 比较治疗学 META分析
下载PDF
促进截瘫病人膀胱功能恢复的措施 被引量:3
6
作者 魏玉玲 冯肇球 梁克玉 《中医正骨》 1995年第2期10-11,共2页
采用控制泌尿系感染,给予对膀胱功能恢复有针对性的中西药物及有步骤的训练方法,对截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结果绝大多数患者(26/30)在伤后8周内拔除了导尿管,骶髓以上损伤的全瘫患者全部建立了自动反射膀胱,骶髓部损伤的全... 采用控制泌尿系感染,给予对膀胱功能恢复有针对性的中西药物及有步骤的训练方法,对截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结果绝大多数患者(26/30)在伤后8周内拔除了导尿管,骶髓以上损伤的全瘫患者全部建立了自动反射膀胱,骶髓部损伤的全瘫患者全部建立了自主脊髓膀胱,泌尿系感染均得到控制,膀胱功能获得平衡及稳定。临床观察结果证明了该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截瘫 中西医结合治疗 膀胱功能
下载PDF
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26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韩素梅 张木仙 +1 位作者 陈文峰 张爱军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6例。常规药物治疗组使用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药等;神经阻滞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与病变区域相对应的神经支配节段... 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6例。常规药物治疗组使用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药等;神经阻滞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与病变区域相对应的神经支配节段于鞘内注射镇痛液行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一周后VAS评分首先降低,对照组起效慢,两周后开始明显下降;治疗结束时两组镇痛总有效率均≥70%,但观察组疼痛完全缓解率(65.38%)及总有效率(84.61%)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椎旁神经阻滞疗法对带状疱疹神经痛PHN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治疗应用 带状疱疹后遗痛/治疗 老年人
下载PDF
局部封闭联合冷冻治疗瘢痕疙瘩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斌 魏荣 +1 位作者 曹经江 彭春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5期2251-2251,2253,共2页
目的观察局部封闭联合冷冻治疗增生性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1年6月共治疗瘢痕疙瘩12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并以单纯局部冷冻治疗、单纯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 目的观察局部封闭联合冷冻治疗增生性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1年6月共治疗瘢痕疙瘩12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并以单纯局部冷冻治疗、单纯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作为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至5年。结果实验组治疗瘢痕疙瘩有效率达90.00%,复发率为2.50%;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5.00%、80.00%,复发率分别为10.00%、15.00%。结论采用局部封闭联合冷冻治疗瘢痕疙瘩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治疗应用 冷冻疗法 瘢痕疙瘩/治疗 神经传导阻滞
下载PDF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文娟 郭曲练 王月玲 《医学与哲学(B)》 2008年第5期56-57,73,共3页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以神经毁损术最为常用。通过对经皮射频热凝毁损术和阿霉素化学毁损术的疗效、安全性、复发率、并发症及费用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两种方法的利弊。用比较治疗学的理念及方法来指导三叉神经痛治疗的临床决策,以...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以神经毁损术最为常用。通过对经皮射频热凝毁损术和阿霉素化学毁损术的疗效、安全性、复发率、并发症及费用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两种方法的利弊。用比较治疗学的理念及方法来指导三叉神经痛治疗的临床决策,以期能在目前条件下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医疗费用及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经皮射频热凝 阿霉素 神经阻滞疗法 比较治疗学
下载PDF
龙血竭胶囊配合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志方 张高耀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龙血竭胶囊配合肩胛上神经肩关节支阻滞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方法】肩关节周围炎38例41肩,口服龙血竭胶囊4粒,每天3次,30 d为1个疗程。于肩胛上神经主干的外侧1.5 cm处,采用利多卡因和醋酸曲安奈德的混合液对肩... 【目的】探讨口服龙血竭胶囊配合肩胛上神经肩关节支阻滞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方法】肩关节周围炎38例41肩,口服龙血竭胶囊4粒,每天3次,30 d为1个疗程。于肩胛上神经主干的外侧1.5 cm处,采用利多卡因和醋酸曲安奈德的混合液对肩胛上神经肩关节支进行阻滞,每肩治疗1~2个疗程。【结果】(1)经6~24个月(平均11个月)的随访,患肩疼痛减轻、日常功能改善、运动范围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肩前屈、上举、外展、内旋与正常参考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后患肩的运动范围已基本恢复到正常肩水平。(2)安全性评价:治疗后全部病例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龙血竭胶囊配合肩胛上神经关节支阻滞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龙血竭胶囊/治疗应用 肩胛上神经关节支 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
11
作者 田生旺 李光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854-855,共2页
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2 0 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Ⅰ组 (手术组 )、对照Ⅱ组 (牵引组 )、治疗组 (中西医结合 :神经阻滞、透明质酸钠、牵引、中药内服等 ) ,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 ... 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2 0 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Ⅰ组 (手术组 )、对照Ⅱ组 (牵引组 )、治疗组 (中西医结合 :神经阻滞、透明质酸钠、牵引、中药内服等 ) ,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有效、复发情况与对照Ⅰ组无显著性差异 ,邻椎发病情况有显著性差异 ;与对照Ⅱ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协同互补 ,可降低骨内压力、疏通骨内静脉淤滞、调节骨及软骨内外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神经阻滞
下载PDF
高乌甲素应用于老年臂丛神经阻滞患者围术期镇痛及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露 欧珊 +3 位作者 李军 周乐顺 侯景利 巩固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1期7564-7567,共4页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超前镇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对术后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4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n=23)和高乌甲素组(Ⅱ组,n=23)。Ⅱ组在麻醉前20min静脉推注高乌甲素4mg后缓慢静滴100ml生...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超前镇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对术后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4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n=23)和高乌甲素组(Ⅱ组,n=23)。Ⅱ组在麻醉前20min静脉推注高乌甲素4mg后缓慢静滴100ml生理盐水稀释的高乌甲素4mg至手术结束;Ⅰ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动态监测术中HR、BP、SpO2、RR及VA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术后24h内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CA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化法检测术后0、1、3、6、12、24h患侧血清中MDA、SOD表达水平。结果Ⅱ组切缝皮及探查时HR、BP、SpO2、RR等变化幅度及VAS评分明显低于Ⅰ组;Ⅱ组术后镇静镇痛评分优于Ⅰ组(P<0.05);PCA按压次数及总药量明显少于Ⅰ组(P<0.05);Ⅱ组术后1~24h的SOD值高于Ⅰ组,而MDA值低于Ⅰ组(P<0.05)。结论运用高乌甲素超前镇痛有助于减轻老年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围术期急性疼痛,完善PCA效果和抑制术后早期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治疗应用 臂丛 神经传导阻滞 疼痛 手术后/药物疗法 应激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宁贤友 尹学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上肢手术90例,术后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0.158%甲磺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B组0....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上肢手术90例,术后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0.158%甲磺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B组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C组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手术结束前20min接自控镇痛泵,输注速率0.05ml/(kg·h),PCA1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后4、8、16、32、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术后运动神经阻滞恢复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及PCA使用的次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三组在术后4、8、16、32、48h各时间点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VAS1.58±9;1.90±0.8;1.62±0.6;1.59±0.7;1.53±0.7)(P〉0.05);三组间Ramesay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肢体麻木不适、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PCA使用的次数明显多于B、C两组(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在低浓度(0.158%-0.238%)时,舒芬太尼能够明显的增强镇痛效果,但在浓度达0.238%时单纯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却具有相似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局部 投药和剂量 舒芬太尼 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臂丛 麻醉 局部 神经传导阻滞 镇痛 方法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白念岳 鄢建勤 +2 位作者 程智刚 杨胜辉 郭曲练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阿霉素用于三叉神经痛毁损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三叉神经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3组:0.33%阿霉素组、0.5%阿霉素组和1%阿霉素组。根据疼痛的部位不同选择相应的神经干或神经末梢注射不同浓度的阿霉素,观察记...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阿霉素用于三叉神经痛毁损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三叉神经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3组:0.33%阿霉素组、0.5%阿霉素组和1%阿霉素组。根据疼痛的部位不同选择相应的神经干或神经末梢注射不同浓度的阿霉素,观察记录3组患者神经毁损后2周、6个月、2年的疼痛强度和缓解程度以及毁损的副作用。结果0.33%组阿霉素2周、6个月、2年的疼痛缓解度远低于另外两组(P<0.05)。0.5%和1%阿霉素组的2周、6个月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2年疗效1%的阿霉素明显优于0.5%的阿霉素组(P<0.05)。结论0.5%和1%浓度的阿霉素对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较好,1%浓度的阿霉素远期疗效好于0.5%的阿霉素,但副作用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疼痛 阿霉素 神经阻滞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罗哌卡因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上肢雷诺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成福 刘妍 宋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340-1341,1345,共3页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上肢雷诺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2008年至2012年37例诊断为上肢雷诺病的患者采用Excel 2010随机分为两组:利多组(18例,L组)和罗哌组(19例,R组).L组采用1%利多卡因5 ml行星状神经节阻...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上肢雷诺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2008年至2012年37例诊断为上肢雷诺病的患者采用Excel 2010随机分为两组:利多组(18例,L组)和罗哌组(19例,R组).L组采用1%利多卡因5 ml行星状神经节阻滞,R组采用0.2%罗哌卡因5 ml.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3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R组总有效率(89.5%)明显高于L组(55.6%)(P<0.05);R组horner征(-)次数(22次)明显少于L组(43次)(P<0.05),声音嘶哑、颈部血肿等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个月后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上肢雷诺病的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类/治疗应用 麻醉药 局部/治疗应用 神经传导阻滞 星状神经节 雷诺病/药物疗法 上肢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重视头痛诊断,开展专科治疗 被引量:5
16
作者 樊碧发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37-338,共2页
本文论述了头痛的概念、范畴、发病规律及特点,在国际头痛分类第3版(ICHD-3)中的分类及规范名称,并提出了头痛的诊断要点。举例说明了头痛的诊断思维,明确了精准诊断是展开头痛精准专科治疗的前提。同时阐明了头痛专科治疗的常用方法,... 本文论述了头痛的概念、范畴、发病规律及特点,在国际头痛分类第3版(ICHD-3)中的分类及规范名称,并提出了头痛的诊断要点。举例说明了头痛的诊断思维,明确了精准诊断是展开头痛精准专科治疗的前提。同时阐明了头痛专科治疗的常用方法,倡导大家重视诊断,开展专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国际头痛分类第3版(ICHD-3) 诊断 治疗学 医院 专科 神经传导阻滞 神经调控 药物疗法 介入治疗 康复治疗
原文传递
亚甲蓝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加点状皮神经阻断治疗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智斌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4年第8期46-47,共2页
为观察亚甲蓝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加点状皮神经阻断治疗肛门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将182例肛门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1例。治疗组采用亚甲蓝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加点状皮神经阻断法治疗,具体方法为:先用1%亚甲... 为观察亚甲蓝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加点状皮神经阻断治疗肛门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将182例肛门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1例。治疗组采用亚甲蓝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加点状皮神经阻断法治疗,具体方法为:先用1%亚甲蓝1.5ml、0.9%氯化钠注射液10ml、0.75%布比卡因5ml、2%利多卡因5ml、曲安奈德25mg的混合液于肛周皮损区做皮内皮下浸润注射,然后用高频电刀做点状皮神经阻断,各点间隔2~3mm。对照组常规采用亚甲蓝注射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85例,显效5例,有效1例,治愈率为93.4%(85/91),总有效率为100%(91/91)。对照组痊愈63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4例,治愈率为69.2%(63/91),总有效率为84.6%(77/91)。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2例(2.2%),对照组复发9例(9.9%)。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亚甲蓝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加点状皮神经阻断治疗肛门瘙痒症疗效肯定,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瘙痒症 亚甲蓝 曲安奈德 点状皮神经阻断 疗效
原文传递
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阻滞及射频治疗仪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仇雪祎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4期23-24,共2页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脑神经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神经性疼痛,当前临床中对该病的病因认知较为广泛,病因复杂且繁多,其中主要认为压迫可引起三叉神经痛,压迫的原因包括血管因素和非血管因素,同时口腔、面部创伤性手术后也会造成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脑神经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神经性疼痛,当前临床中对该病的病因认知较为广泛,病因复杂且繁多,其中主要认为压迫可引起三叉神经痛,压迫的原因包括血管因素和非血管因素,同时口腔、面部创伤性手术后也会造成三叉神经痛。临床中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案较多,且各具特色,药物治疗是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分为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药物治疗的优势是见效快,但难以根治,需要长时间坚持用药维持药效,对病情进行控制,而长期服药,药物毒副作用的积累引起的药副反应也较多;当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程度较严重时,也可采用外科治疗方法辅助治疗。外科治疗包括血管减压术、射频热凝术等,此外中医针灸疗法也是近年来较为广泛的治疗方式,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进行简单的总结,为了临床治疗提供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神经阻滞 射频治疗仪
下载PDF
局部神经阻滞联合物理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万敏容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神经阻滞联合电脑中频+特定电磁波(TDP)治疗器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16例疼痛门诊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6例及观察组110例,对照组采取局部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部神经阻滞及电脑中频+TDP治疗器... 目的:探讨局部神经阻滞联合电脑中频+特定电磁波(TDP)治疗器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16例疼痛门诊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6例及观察组110例,对照组采取局部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部神经阻滞及电脑中频+TDP治疗器,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颈椎评价量表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局部神经沮滞联合电脑中频+TDP治疗器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良好,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局部神经阻滞 电脑中频 TDP治疗器 疼痛门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