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for cervical kyphosis in a girl with Ehlers-Danlos syndrome:A case report 被引量:1
1
作者 Huang Fang Peng-Fei Liu +4 位作者 Chang Ge Wen-Zhi Zhang Xi-Fu Shang Cai-Liang Shen Rui He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4期532-537,共6页
BACKGROUND Spinal deformities in Ehlers-Danlos syndrome(EDS; type VI) are generally progressive and severe. Surgical treatment has been described for kyphoscoliosis in the thoracolumbar spine. However, there are few s... BACKGROUND Spinal deformities in Ehlers-Danlos syndrome(EDS; type VI) are generally progressive and severe. Surgical treatment has been described for kyphoscoliosis in the thoracolumbar spine. However, there are few studies describing the consequences of an anterior approach in cervical kyphosis. An anterior approach may not be able to fully decompress the spinal canal and restore the normal curvature of the cervical spine. Therefore, the anterior approach for cervical kyphosis in young children is hard. We describe the first case in an EDS girl with cervical kyphosis who received satisfactory 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CASE SUMMARY The chief complaints of a 16-year-old girl with EDS were double upper limb weakness for 7 years and double lower limb walking instability for 2 years.Moreover, the imaging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degree of kyphosis from cervical vertebra 2 to 4 accompanying with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was 30°. An 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involving cervical vertebra 3 and a titanium mesh implant were perform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 The results at 3 mo after surgery demonstrated that the anterior fusion was solid, and the kyphosis of the cervical spine was corrected. Additionally, the power of all four extremitie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cervical kyphosis in EDS is rar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these patients, especially an anterior approach, is challenging. Therefore, to develop safer and m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treat cervical kyphosis in EDS,there is still much work to 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vical KYPHOSIS EHLERS-DANLOS syndrome 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Case report
下载PDF
中医辨证施护联合综合性康复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谭静静 刘铁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综合性康复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2例CSR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综合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综合性康复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2例CSR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综合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干预,两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ervical spondylosis clinical evaluation scale,CASCS)评分、颈功能活动度、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CASCS单项指标评分、颈功能活动度单项指标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升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40/41)]高于对照组[80.49%(33/41)](P<0.05)。治疗4周后,两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以及血浆黏度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联合综合性康复训练干预可有效改善CRS患者的临床症状、颈椎活动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型 中医辨证施护 颈椎功能 康复训练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3
作者 孙鸣晓 王金财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A、B组。A组38...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A、B组。A组38例实施标准开放ACDF治疗,B组40例实施显微镜辅助ACDF。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参数,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分别对两组术前、术后1年的疼痛度、颈椎神经功能进行评定,测量颈椎Cobb角,并计算颈椎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B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均较A组少(P<0.05),术后住院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发生2例脑脊液漏,B组无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组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年NRS、JOA评分、颈椎Cobb角均明显改善(P<0.05),而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颈椎神经功能改善率89.47%与B组的92.5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实施显微镜辅助ACDF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具有手术用时短、术中失血量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手术 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 颈椎病 并发症 疼痛度 颈椎神经功能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4
作者 李敏 郭一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8期3008-3012,共5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5(C_(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68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1例,女227例,年龄(46.79±10.06)岁。...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5(C_(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68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1例,女227例,年龄(46.79±10.06)岁。所选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是否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分为发生组(42例)和未发生组(426例)。收集并整理所选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使用单因素分析(χ^(2)检验、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分析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术后C_(4/5)椎间隙高度[(9.05±0.44)mm]及C_(3-5)脊髓高信号患者占比[42.86%(18/42)]均高于未发生组[(8.12±0.61)mm、8.22%(35/426)],术前C_(4/5)椎间孔横径小于未发生组[(3.01±0.56)mm比(4.10±0.79)mm],C_(4/5)水平脊髓旋转角度(SRA)大于未发生组[(6.14±0.85)°比(3.46±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C_(4/5)椎间隙高度高、术前C_(4/5)椎间孔横径小、C_(4/5)水平SRA大、C_(3-5)脊髓高信号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患者C_(5)神经根麻痹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08、2.489、2.757、2.214,均P<0.05)。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95%CI:0.887~0.940)。结论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患者发生C_(5)神经根麻痹与术后C_(4/5)椎间隙高度高、术前C_(4/5)椎间孔横径小、C_(4/5)水平SRA大、C_(3-5)脊髓高信号有关,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颈5神经根麻痹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前路手术治疗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洪智 李明 +5 位作者 汤继文 刘培来 左振柏 李振峰 张元凯 李德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53-65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与效果。方法:1998~2003年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42例,均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Orion钛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39例,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按JOA评分评价手术效果,术前评...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与效果。方法:1998~2003年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42例,均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Orion钛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39例,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按JOA评分评价手术效果,术前评分平均12.6分,术后评分为14.9分。优良率为92%。结论: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减压彻底,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 颈椎病 前路手术
下载PDF
前路减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旭 许建华 +2 位作者 陈飞雁 鲍根喜 顾湘杰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4期511-513,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临床诊断与治疗之间的关系 ;研究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1998~ 2 0 0 1年间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方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共计 81例 ,分别应用自体髂骨植骨或...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临床诊断与治疗之间的关系 ;研究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1998~ 2 0 0 1年间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方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共计 81例 ,分别应用自体髂骨植骨或椎间融合器加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 :随访 81例 ,平均 2 8个月 ,应用JOA评分 ,术前平均 13.4 ,术后改善为 15 .2。优良率为87%。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缓解根性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术 手术治疗 神经根型 颈椎病 临床疗效 内固定
下载PDF
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诊治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海松 陈德玉 +4 位作者 陈宇 卢旭华 严望军 黄平 田海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61-663,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本组患者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35.6岁,术前均行MRI检查显示颈椎间盘突出,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具体表现为突出节段平面以下运动功能障碍同时伴有痛温觉消失...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本组患者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35.6岁,术前均行MRI检查显示颈椎间盘突出,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具体表现为突出节段平面以下运动功能障碍同时伴有痛温觉消失,但本体感觉正常,符合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特点。术前JOA评分4~10分,平均7.6分。17例患者发病后15d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1例按椎管内占位于外院行后路手术,效果不理想,1年后再次给予前路减压。[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个月,疗效良好,术后JOA评分平均13.4分(7~15分),平均改善率61.7%,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突出的颈椎间盘可压迫脊髓前动脉使脊髓前2/3缺血而表现为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RI检查可帮助诊断,早期行前路减压融合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脊髓缺血 核磁共振 前路减压
下载PDF
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术式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波 罗春山 +2 位作者 赵筑川 彭智 杨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0-402,共3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前后路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颈前路2个(或2个以上)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支撑融合内固定术(21例)及颈后路脊髓受压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加侧块螺钉内... 目的分析和比较前后路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颈前路2个(或2个以上)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支撑融合内固定术(21例)及颈后路脊髓受压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加侧块螺钉内固定术(15例)治疗,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两组病例的改善率、植骨融合率及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前路手术组平均改善率70%,优良率为81%,后路手术组平均改善率62%,优良率78%,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1例植骨未融合,植骨融合率95%,后路手术组3例植骨未融合,植骨融合率80%,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两种术式疗效相近,但前路多个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支撑融合内固定术植骨融合率高、术时短、出血少,较之后路术式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植骨融合 前路或后路减压 内固定
下载PDF
颈椎前外侧入路椎间孔扩大术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初步临床报告 被引量:4
9
作者 菅凤增 陈赞 +1 位作者 苏春海 凌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及初步临床结果。方法6例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2例单纯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手术前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平均15分。均于手术显微镜下施行颈椎前外侧入路钩椎关节切... 目的探讨颈椎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及初步临床结果。方法6例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2例单纯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手术前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平均15分。均于手术显微镜下施行颈椎前外侧入路钩椎关节切除及椎间孔扩大术。结果8例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即刻缓解。手术后3个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CT和(或)MRI检查显示椎间孔减压良好,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CT和(或)CTA检查椎动脉减压良好;动态X线检查手术节段椎体活动度保留。JOA评分平均16.60分。随访6~47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颈椎前外侧入路手术可以直视神经根和椎动脉,能够获得最为理想的减压效果,且不破坏椎间盘的完整性,无需椎体间融合及内固定,可以保留椎间盘的功能及椎体间的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神经根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例报告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兴祥 朱贤 +2 位作者 谷遐龄 葛建飞 沙卫平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例。结果平均随访5.5个月,按JOA评分评价手术效果,术前平均13.5分,术后平均15.6分。结论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例。结果平均随访5.5个月,按JOA评分评价手术效果,术前平均13.5分,术后平均15.6分。结论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 颈椎病 前路手术
下载PDF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及复发率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黄莉华 白跃宏 马峥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SDS9900颈椎脊柱减压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选取本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2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SDS9900颈椎脊柱减压系统及动态干扰电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SDS9900颈椎脊柱减压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选取本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2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SDS9900颈椎脊柱减压系统及动态干扰电治疗,对照组则用常规颈椎牵引及动态干扰电治疗。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两组患者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s,VAS)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elinico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并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6周治疗后,发现患者VAS评分及CASCS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好转,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SDS9900颈椎脊柱减压系统可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提高颈椎功能,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疼痛 复发率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解剖因素探讨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英平 郭瑞芳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解剖学因素。方法 取 6 0具成尸 (男 2 8,女32 ) ,对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前后径、上下径进行观测 ,统计出颈神经根前后径、上下径分别大于或等于椎间孔的前后径、上下径的出现率 ;同... 目的 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解剖学因素。方法 取 6 0具成尸 (男 2 8,女32 ) ,对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前后径、上下径进行观测 ,统计出颈神经根前后径、上下径分别大于或等于椎间孔的前后径、上下径的出现率 ;同时观测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 ,统计出脊神经前支横径大于或等于脊神经外口宽度的出现率。结果 ①颈神经根在椎间孔处可造成嵌压 ,其出现率为 2 4 6 % ,其中女性为 35 2 %明显高于男性的 12 5 % (P <0 0 1) ;②颈神经前支在颈椎脊神经沟处可造成嵌压 ,其出现率为 6 3% ,其中男性为 8 9%明显高于女性的 2 9% (P <0 0 1)。结论 颈神经受累不仅与椎间孔狭窄有关 ,而且与脊神经根外径和周围软组织损伤有关 ,临床诊断颈椎病应采用X线片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方可减少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 颈椎病 解剖因素 神经受累 椎间孔狭窄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致颈椎病的关系比较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英平 郭瑞芳 《颈腰痛杂志》 2003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比较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出现率及严重程度。方法 取 6 0具成年尸体 (男 2 8,女 32 ) ,通过对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外径以及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的测量 ,得出颈神经前支横径 /脊神经沟... 目的 比较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出现率及严重程度。方法 取 6 0具成年尸体 (男 2 8,女 32 ) ,通过对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外径以及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的测量 ,得出颈神经前支横径 /脊神经沟宽度和颈神经根外径 /椎间孔大小的均值 ,得出比值大于或等于 1的出现率 ,并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颈神经在椎间孔处受压的出现率 ( 2 4.6 %)明显高于脊神经沟处 ( 6 .3%) ( P <0 .0 1)。结论 颈神经在颈椎间孔和脊神经沟处均可受累 ,颈神经在椎间孔处受累的严重性明显大于在脊神经沟处。临床诊治颈椎病在充分考虑椎间孔处神经受累的同时 ,也不可忽视颈椎脊神经沟处神经受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 椎间孔嵌压 脊神经沟受嵌压 颈椎病 解剖结构 椎间盘退行性变
下载PDF
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对影像学参数、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仇胥斌 袁晓峰 庄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47-50,共4页
目的分析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对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效果、影像学参数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70例,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A组39例,B组31例。A组予前路减压复位... 目的分析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对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效果、影像学参数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70例,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A组39例,B组31例。A组予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B组予后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对比2组临床疗效、颈脊髓神经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围术期指标、影像学参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B组,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P<0.05,P<0.01)。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A组Cobb角、水平移位改善情况优于B组,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改善情况越显著(P<0.05,P<0.01)。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予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骨折脱位及脊髓压迫,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 脊髓损伤 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 颈脊髓神经功能 COBB角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后C_5神经根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昱彰 张世民 董福慧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7期636-639,共4页
目的 :对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后C_5神经根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的手段。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颈前路减压及融合手术310例,对其中9例术后出现C_5神经根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例,女1例;年龄51~84岁,平均64岁... 目的 :对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后C_5神经根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的手段。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颈前路减压及融合手术310例,对其中9例术后出现C_5神经根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例,女1例;年龄51~84岁,平均64岁。内固定椎间融合手术节段:单节段为2例,双节段6例,3节段1例。单纯三角肌无力及疼痛麻木7例,三角肌及肱二头肌同时无力及疼痛麻木2例。肌力0级1例,1级3例,2级4例,3级1例。结果:9例患者术后随访均超过12个月,最长为24个月,平均14个月。其中7例肌力恢复到4~5级。术后恢复时间与损伤程度成正比,术后肌力在2级以上的患者3周之内有明显改善。JOA评分术前10.89±1.89,术后发生C_5神经根麻痹时8.92±1.91,末次随访时14.48±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内固定术后C_5神经根损伤的原因较为复杂,如果不存在严重碾挫伤及离断伤,多数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恢复。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正确选择手术节段,操作准确轻柔,控制术中椎间隙撑开的幅度及椎体次全切的宽度等是预防此并发症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内固定术 C5神经根损伤 肌肉麻痹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颈椎管狭窄症后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支力强 段宁 +3 位作者 董博 吴俊龙 曾思翔 马巍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468,471,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CCS)后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及术后C5神经根麻痹(C5P)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颈椎手术的CCS患者80例,其中40...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CCS)后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及术后C5神经根麻痹(C5P)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颈椎手术的CCS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观察组),40例行椎板切除减压侧块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均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影像学评估。结果两种术式均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术后6个月内每次复查的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提高(P<0.05),且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C5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C5P患者椎间孔宽度与未发生者相比存在明显的狭窄(P<0.05)。结论脊髓漂移程度和椎间孔狭窄可能是C5P发生的重要因素,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后C5P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症 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 椎板切除减压侧块内固定术 C5神经根麻痹
下载PDF
非手术脊柱减压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莉华 白跃宏 《颈腰痛杂志》 2013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观察SDS9900颈椎脊柱减压系统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SDS 9900颈椎脊柱减压牵引系统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颈椎牵引;两组牵引后均给予动态干扰电治疗。治疗前... 目的观察SDS9900颈椎脊柱减压系统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SDS 9900颈椎脊柱减压牵引系统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颈椎牵引;两组牵引后均给予动态干扰电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及生存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4周治疗后,VAS评分及SF-36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好转,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S 9900颈椎脊柱上述指标均以减压系统能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生存质量 疼痛
下载PDF
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学明 王中华 +4 位作者 薛文 杨阳 张群立 刘林 钱耀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14-2719,共6页
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是发生在颈椎减压术后的主要以上肢感觉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手术并发症,该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不利于良好的医患关系。本文基于近年来有关C5神经根麻痹的国内外文献,简要综述了其中的西医临床特点、发病机制... 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是发生在颈椎减压术后的主要以上肢感觉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手术并发症,该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不利于良好的医患关系。本文基于近年来有关C5神经根麻痹的国内外文献,简要综述了其中的西医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假说、预防及现有治疗措施,为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减压术后 C5神经根麻痹 中西医结合 发病机制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52例椎孔外颈神经根卡压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金武 陈德松 +1 位作者 方有生 顾玉东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 了解颈神经根受压解剖学基础 ,分析颈神经根受压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5 2例此类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和分析 ,均先经保守治疗 ,其中 15例行前、中及小斜角肌切断及颈神经根松解术。结果 保守治疗近期虽有一定疗... 目的 了解颈神经根受压解剖学基础 ,分析颈神经根受压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5 2例此类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和分析 ,均先经保守治疗 ,其中 15例行前、中及小斜角肌切断及颈神经根松解术。结果 保守治疗近期虽有一定疗效 ,但不理想。 15例术后随访 6个月至 3年半 ,症状消失 ,均未见复发。其主要症状为头面部、颈肩部疼痛 ,患侧上肢乏力 ,嗅觉、味觉减退 ,无明显外伤史。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的颈椎横突后结节 ,是颈部明显压痛点的位置。感觉障碍以颈肩部、头面部及上肢刺痛减退为主。X线片示C3~C7颈椎椎体有明显骨质增生 41例 ,椎间隙狭窄 2 7例。结论 椎孔外颈神经根卡压综合征的病因是以前、中及小斜角肌为主的颈前肌群和颈后肌群的腱性交叉纤维压迫神经根、颈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孔外颈神经根卡压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中医辨证论治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静 张良 +1 位作者 王文芝 王爽 《河南中医》 2015年第8期1871-1872,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颈复康冲剂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辨证论治,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颈复康冲剂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辨证论治,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研究组西医S评分、全血比黏度和血浆比黏度、IL-10和血黏附因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100.0%(40/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26/40)(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风寒痹阻证 湿热蕴结证 瘀血阻络证 气血亏虚证 颈复康冲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