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产淀粉酶中度嗜盐菌Nesterenkonia sp.DQ-1的分离鉴定
1
作者 张杰 刘永强 +5 位作者 王滨松 范志薇 孙源 卢磊 刘长莉 赵敏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0-134,共5页
利用平板筛选法从大庆盐碱地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淀粉酶并能在广泛NaCl浓度范围(0~25%)和广泛pH值范围(pH值为6~10)生长的耐盐碱菌DQ-1,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DQ-1呈球形,大小约为0.5~0.8μm,最适培养条件为... 利用平板筛选法从大庆盐碱地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淀粉酶并能在广泛NaCl浓度范围(0~25%)和广泛pH值范围(pH值为6~10)生长的耐盐碱菌DQ-1,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DQ-1呈球形,大小约为0.5~0.8μm,最适培养条件为:NaCl 3%,30℃,pH=7.5;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与多种涅斯捷连科氏菌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结合生理生化指标,初步确定DQ-1菌株可能是耐盐涅斯捷连科氏菌属的一个亚种。DQ-1产生的淀粉酶最佳反应条件为NaCl 2%、pH值在7~7.5、温度40℃,酶在0~12%的NaCl中具有活性,在pH值为5~12不失活,说明DQ-1产生的淀粉酶是一种能广泛耐盐碱的极端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嗜盐菌 16SrDNA 涅斯捷连科氏菌
下载PDF
涅斯捷连科氏菌属菌株的分离及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华红 李文均 +4 位作者 张玉琴 王栋 唐蜀昆 徐丽华 姜成林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1-815,共5页
从我国新疆及埃及东部高盐环境中分离到 4株形态上类似于涅斯捷连科氏菌属的革兰氏阳性菌株。以该属的 2个典型菌株 (NesterenkoniahalobiaDSM 2 0 5 4 1T和NesterenkonialacusekhoensisDSM 12 5 4 4 T)为对照 ,对 4个分离菌株进行了包... 从我国新疆及埃及东部高盐环境中分离到 4株形态上类似于涅斯捷连科氏菌属的革兰氏阳性菌株。以该属的 2个典型菌株 (NesterenkoniahalobiaDSM 2 0 5 4 1T和NesterenkonialacusekhoensisDSM 12 5 4 4 T)为对照 ,对 4个分离菌株进行了包括形态学 ,生长pH范围 ,温度范围 ,耐NaCl,KCl,MgCl2 ·6H2 O ,CaCl2 实验及酶学特性以及细胞化学组份、(G +C)mol%含量测定 ,16SrDNA分析及DNA DNA杂交在内的多相分类研究。结果显示 ,4个分离菌株属于涅斯捷连科氏菌属 ,但与涅斯捷连科氏菌属的 2个有效发表种有显著差异 ,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环境 涅斯捷连科氏菌属 16S RDNA 系统学
下载PDF
涅斯捷连科氏菌特异性引物PCR分子鉴定(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职晓阳 杨玲玲 +3 位作者 王芸 唐蜀昆 娄恺 李文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4-650,共7页
涅斯捷连科氏菌属的建立基于对 Micrococcus halobius 的再分类,这是一类广泛分布于高盐土壤环境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属放线菌类。在对我国西部盐湖环境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分类学研究中,大量类似菌株被分离。【目的】为了对其进行快速鉴... 涅斯捷连科氏菌属的建立基于对 Micrococcus halobius 的再分类,这是一类广泛分布于高盐土壤环境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属放线菌类。在对我国西部盐湖环境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分类学研究中,大量类似菌株被分离。【目的】为了对其进行快速鉴定,特别是筛选出属于优势类群的涅斯捷连科氏菌,【方法】本研究根据前人以报道的方法设计了一对针对其16S rRNA 基因的特异性PCR 引物(Nes1/Nes2),【结果】并通过部分典型菌和野生菌株的PCR实验验证,结合16S rRNA基因的测序验证,证明了Nes1/Nes2 的 PCR 反应有效性及其对涅斯捷连科氏菌的特异性。【结论】利用该引物可以快速准确的对涅斯捷连科氏菌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涅斯捷连科氏菌 属特异性引物 分子鉴定
下载PDF
涅斯捷连科氏菌对仿刺参的致病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晓红 高祥刚 鹿志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9-92,共4页
2005-2007年在大连、营口地区室内养殖仿刺参幼参阶段发生附着基和池壁变红现象,同时伴随池内幼参体壁溃疡、死亡。对变红的附片和患病幼参进行病原菌分离,结果均分离出一株在TCBS和2216E培养基上显示绝对优势的桔红色菌株。人工回接感... 2005-2007年在大连、营口地区室内养殖仿刺参幼参阶段发生附着基和池壁变红现象,同时伴随池内幼参体壁溃疡、死亡。对变红的附片和患病幼参进行病原菌分离,结果均分离出一株在TCBS和2216E培养基上显示绝对优势的桔红色菌株。人工回接感染试验表明,该菌株对仿刺参具有一定致病性。通过菌株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和16SrRNA分析,鉴定该优势菌为耐盐捏斯连科菌。该菌最适生长温度25~37℃、最适合生长pH 7.6~8.0、食盐质量分数超过6%生长最旺盛。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先锋V、先锋必、先锋Ⅵ、先锋孟多、头胞氯氨苄、新霉素、万古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强力霉素、二甲胺四环素、呋南妥因、萘啶酸、氟嗪酸、氟罗沙星显示高度敏感,对头胞噻肟和复方新诺明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涅斯捷连科氏菌 致病性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