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蛋白质饲粮中植物源血根碱替代色氨酸对仔猪门静脉血浆流率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贺喜 岳龙 +5 位作者 张石蕊 李凤娜 陈达图 胡官波 沈俊 曾建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61-1867,共7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低蛋白质饲粮中植物源血根碱替代色氨酸后仔猪门静脉血浆流率(PVPF)、氨基酸净吸收量及血清尿素氮净吸收量,探讨血根碱替代色氨酸对仔猪PVPF及门静脉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20 kg左右的"杜×长×... 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低蛋白质饲粮中植物源血根碱替代色氨酸后仔猪门静脉血浆流率(PVPF)、氨基酸净吸收量及血清尿素氮净吸收量,探讨血根碱替代色氨酸对仔猪PVPF及门静脉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2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进行血液插管手术(颈动脉、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插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猪。4个处理分别为低蛋白质饲粮组(低蛋白质组)、低蛋白质不补充色氨酸饲粮组(缺色氨酸组)、低蛋白质不补充色氨酸添加血根碱饲粮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结果表明:1)猪PVPF会随着采食时间变化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在后期趋于稳定,缺色氨酸组6 h内平均PVPF比低蛋白质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均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2)缺色氨酸组门静脉赖氨酸、色氨酸及精氨酸净吸收量显著低于蛋白质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P<0.05),而低蛋白质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3组间门静脉赖氨酸、色氨酸及精氨酸净吸收量差异不显著(P>0.05)。缺色氨酸组门静脉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净吸收量显著低于蛋白质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P<0.05),而低蛋白质组和血根碱组间门静脉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净吸收量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的血浆尿素氮的净吸收量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饲粮中不补充色氨酸,对PVPF和门静脉氨基酸净吸收量有一定影响;在不补充色氨酸添加血根碱后会相对提高PVPF,增加门静脉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净吸收量,但不影响门静脉血浆尿素氮净吸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根碱 色氨酸 仔猪 门静脉血浆流率 氨基酸净吸收量
下载PDF
饲粮外源代谢葡萄糖水平对仔猪门静脉回流组织氨基酸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志 吕良康 +5 位作者 熊奕 李强 张慧 雷龙 赵胜军 任莹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98,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外源代谢葡萄糖(MG)水平对断奶仔猪门静脉回流组织(PDV)氨基酸利用量的影响。选择2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在7.74 kg左右的25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给每头猪的门静脉、...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外源代谢葡萄糖(MG)水平对断奶仔猪门静脉回流组织(PDV)氨基酸利用量的影响。选择2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在7.74 kg左右的25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给每头猪的门静脉、颈动脉和肠系膜静脉安装血管插管,并安装"T"型回肠瘘管。待仔猪术后恢复正常后,4组分别饲喂MG水平为22.82%、26.59%、36.37%、42.41%的等能、等氮的玉米-豆粕型饲粮,每种饲粮添加0.1%的二氧化钛(TiO2)作外源指示剂。术后3 d,从肠系膜静脉持续灌注对氨基马尿酸(PAH),并从门静脉和颈动脉采血,并且在回肠段收集食糜。结果表明:仔猪PDV氨基酸利用量随着MG水平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DV对17种氨基酸的利用量均在饲粮MG水平为26.59%时达到最大值;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生糖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也在饲粮MG水平为26.59%时达到最大值(P<0.05)。可见,饲粮适宜MG水平能够显著增加小肠氨基酸消失量和门静脉氨基酸净吸收量,从而显著提高仔猪PDV对饲粮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代谢葡萄糖 门静脉氨基酸净吸收量 小肠氨基酸消失量 门静脉排流组织氨基酸利用量
下载PDF
门静脉动脉化对部分肝切除大鼠血清氨基酸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于秀涛 江艺 +1 位作者 陈鹏 张小进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3年第3期156-161,共6页
目的研究当完全门静脉动脉化(PVA)时,大鼠部分肝脏切除(肝切)后血清蛋白质及氨基酸谱水平的变化,来探讨PVA对肝脏蛋白质合成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袖套法建立大鼠PVA动物模型,每组随机选取SD大鼠20只,A组为PVA联合40%肝切+左肾... 目的研究当完全门静脉动脉化(PVA)时,大鼠部分肝脏切除(肝切)后血清蛋白质及氨基酸谱水平的变化,来探讨PVA对肝脏蛋白质合成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袖套法建立大鼠PVA动物模型,每组随机选取SD大鼠20只,A组为PVA联合40%肝切+左肾切除组,B组为40%肝切+左肾切除组,C组为单纯左肾切除组。术后3天和7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血清氨基酸谱水平。结果 A组手术成功率为93.3%(28/30),B组和C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血清氨基酸谱:Ⅰ:A、B两组大鼠于术后第3天血清中丙氨酸、络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水平较C组明显升高,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水平及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BCAA/AAA)比值较C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A组缬氨酸水平较B组明显降低,亮氨酸和赖氨酸水平较B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氨基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A组大鼠于术后第7天血清中异亮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水平及BCAA/AAA比值较B组明显升高,络氨酸、苯丙氨酸水平较B组明显降低,丙氨酸、赖氨酸水平较C组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络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水平较C组明显升高,异亮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水平及BCAA/AAA比值较C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氨基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VA后可有效地恢复血清氨基酸水平,且动脉化组较非动脉化组更能在短期内迅速恢复,对早期血浆氨基酸水平代谢调节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动物模型 袖套法 门静脉动脉化 肝切除 氨基酸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