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t-Zero Energy Buildings and Communities: Potential and the Role of Energy Storage
1
作者 Marc A. Rosen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2015年第4期470-474,共5页
Net-zero energy buildings and communities, which are receiving increasing interest, and the role of energy storage in them, are described. A net-zero energy building or community is defined as one that, in an average ... Net-zero energy buildings and communities, which are receiving increasing interest, and the role of energy storage in them, are described. A net-zero energy building or community is defined as one that, in an average year, produces as much energy from renewable energy as it consumes. Net-zero energy buildings and communities and the manner in which energy sustainability is facilitated by them are described and examples are given. Also, energy storage is discussed and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energy storage as part of net-zero buildings and communities are explained. The NSERC Smart Net-zero Energy Buildings Research Network, a major Canadian research effort in smart net-zero energy buildings and communities, is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zero ENERGY Building net-zero ENERGY COMMUNITY ENERGY Storage
下载PDF
Optimizing urban block morphologies for net-zero energy cities:Exploring photovoltaic potential and urban design prototype
2
作者 Xiaotian Geng Dong Xie Zhonghua Gou 《Building Simulation》 SCIE EI CSCD 2024年第4期607-624,共18页
The morphology of urban area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etermining solar potential,which directly affects photovoltaic capacity and the achievement of net-zero outcomes.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City of Melbourne to in... The morphology of urban area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etermining solar potential,which directly affects photovoltaic capacity and the achievement of net-zero outcomes.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City of Melbourne to investigate the utilization of solar energy across different urban densities and proposes optimized morphologies.The analysis encompasses blocks with diverse population densities,examining medium and high-density areas.By utilizing a multi-objective genetic optimization approach,the urban morphology of these blocks is refined.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low-density blocks exhibit photovoltaic potential ranging from 1 to 6.6 times their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Medium and high-density blocks achieve photovoltaic potential levels approximately equivalent to 40%-85%of their overall energy consumption.Moreover,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photovoltaic potential are observed among different urban forms within medium and high-density blocks.An“elevated corners with central valley”prototype is proposed as an effective approach,enhancing the overall photovoltaic potential by approximately 14%.This study introduces novel analytical concepts,shedding light on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morphologies and photovoltaic pot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zero energy solar energy urban density urban morphology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hotovoltaic potential
原文传递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Delineating Feasible Region for PV Integration Capacities in Net-zero Distribution Systems Considering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Flexibility
3
作者 Shida Zhang Shaoyun Ge +2 位作者 Hong Liu Guocheng Hou Chengshan Wang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SCIE EI CSCD 2024年第2期475-487,共13页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photovoltaic(PV)system integration in net-zero distribution systems(DSs),this paper proposes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delineating the feasible region for PV integration capacities(PVICs),where ...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photovoltaic(PV)system integration in net-zero distribution systems(DSs),this paper proposes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delineating the feasible region for PV integration capacities(PVICs),where the impact of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flexibility is considered.First,we introduce distributionally robust chance constraints on network security and energy/carbon net-zero requirements,which form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s of the feasible region.Then,the formulation and solution of the feasible region is proposed.The resulting analytical expression is a set of linear inequalities,illustrating that the feasible region is a polyhedron in a high-dimensional space.A procedure is designed to verify and adjust the feasible region,ensuring that it satisfies network loss constraints under alternating current(AC)power flow.Case studies on the 4-bus system,the IEEE 33-bus system,and the IEEE 123-bus system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fully captures the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relationship among PVs,loads,and BESSs,while also 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this relationship on the boundaries of the feasibl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zero distribution system photovoltaic(PV)integration capacity feasible region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
原文传递
Real-Time Energy Management for Net-Zero Power Systems Based on Shared Energy Storage
4
作者 Pengbo Du Bonan Huang +2 位作者 Ziming Liu Chao Yang Qiuye Sun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SCIE EI CSCD 2024年第2期371-380,共10页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BESSs)serve a crucial role in balancing energy fluctuations and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in net-zero power systems.However,the efficiency and cost performance have remained significant ...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BESSs)serve a crucial role in balancing energy fluctuations and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in net-zero power systems.However,the efficiency and cost performance have remained significant challenges,which hinders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ESSs.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this paper proposes a real-time energy management scheme that considers the involvement of prosumers to support net-zero power systems.The scheme is based on two shared energy storage models,referred to as energy storage sale model and power line lease model.The energy storage sale model balances real-time power deviations by energy interaction with the goal of minimizing system costs while generating revenue for shared energy storage providers(ESPs).Additionally,power line lease model supports peer-to-peer(P2P)power trading among prosumers through the power lines laid by ESPs to connect each prosumer.This model allows ESP to earn profits from the use of power lines while balancing power deviations and better consuming renewable energy.Experimental results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ensuring stable power supply for net-zero power systems and providing benefits for both the ESP and prosu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red energy storage energy storage provider(ESP) energy management peer-to-peer(P2P)trading net-zero power system
原文传递
“双碳”目标下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特征、要求与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莹 吉治璇 潘家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5,共15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强调单一目标或有限目标调控的研究范式,对碳中和目标下净零碳转型复杂性的理解存在局限性,难以有效反映与应对多重目标、多重约束下社会经济系统性、全局性深刻变革的影响。理...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强调单一目标或有限目标调控的研究范式,对碳中和目标下净零碳转型复杂性的理解存在局限性,难以有效反映与应对多重目标、多重约束下社会经济系统性、全局性深刻变革的影响。理解与研判“双碳”目标下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主要特征、具体要求与实现路径,能够提升对“双碳”目标的认识,更好地释放系统性变革带来的红利以及规避所伴随的风险,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下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并为全球碳中和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系统性变革 净零碳转型 范式转型
下载PDF
面向乡村建筑分时分区用能需求的零碳综合能源系统设计优化
6
作者 赵安军 焦阳 +1 位作者 于军琪 陈一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9-378,共10页
基于传统最大负荷原则设计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通常远大于建筑的实际用能需求,导致以户为单位的乡村综合能源系统设计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该文通过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精细化乡村建筑的实际用能需求,基于农户用能行为制定4种用能... 基于传统最大负荷原则设计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通常远大于建筑的实际用能需求,导致以户为单位的乡村综合能源系统设计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该文通过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精细化乡村建筑的实际用能需求,基于农户用能行为制定4种用能策略。并构建考虑农户经济水平和零碳约束的综合能源系统设计优化模型,采用两阶段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Top-NSGA-II)进行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获得不同策略下的最佳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与基于建筑全空间连续动态负荷的设计优化方案相比,基于分时分区用能需求的设计方案年总成本降低13.58%,系统购电比例降低7.89个百分点,实现全年净零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多目标规划 农村地区 净零碳排放 分时分区用能需求 设计优化
下载PDF
孤立综合能源系统的净零碳日前优化调度方法
7
作者 吴承骏 任洲洋 +3 位作者 李辉 姜云鹏 王皓 印月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42,共14页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针对孤立能源系统的能源自给及低碳化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孤立综合能源系统的净零碳日前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物质的量守恒和能量平衡原理,分析异质能量的转换和碳元素流转过程,并以氢能和碳...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针对孤立能源系统的能源自给及低碳化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孤立综合能源系统的净零碳日前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物质的量守恒和能量平衡原理,分析异质能量的转换和碳元素流转过程,并以氢能和碳为中心,提出面向孤立综合能源系统的净零碳运行机制;然后以孤立能源系统的日成本最优为目标,考虑净零碳运行机制、电力系统运行约束和天然气系统运行约束,建立了孤立综合能源系统的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并将该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最后以IEEE 39-NGS20电-气互联系统作为测试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以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100%自给和净零碳运行,并明显提升孤立综合能源系统日前调度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碳耦合 综合能源系统 净零碳 100%自给 碳捕集
下载PDF
碳权衡视角下建筑全生命期减排有效性研究
8
作者 杨晓君 高波 袁中原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1期61-68,共8页
基于全生命期混合分析评估法,建立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核算模型,以夏热冬冷地区某办公建筑为例,开展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并与同一气候区下的传统建筑、近零能耗建筑从建筑寿命、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率角度进行比较,开展建筑全生命期... 基于全生命期混合分析评估法,建立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核算模型,以夏热冬冷地区某办公建筑为例,开展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并与同一气候区下的传统建筑、近零能耗建筑从建筑寿命、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率角度进行比较,开展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权衡研究。结果显示:案例建筑全生命期内建材生产、运输、建造拆除及建筑运营阶段碳排放占比分别为65.8%、1.0%、2.4%、30.8%;将建筑减排水平提升至近零能耗,当建筑寿命低于45年时,全生命期减碳有效性较案例建筑稍有降低,延长建筑使用寿命能够增强建筑全生命期减排有效性;建材回收利用能有效减少隐含碳的投资回收期,传统建筑受影响程度更大,更适用于建筑节能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权衡 近零能耗建筑 减排有效性
下载PDF
“双碳”目标再解析:概念、挑战和机遇
9
作者 潘家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碳达峰是一个多峰突起、波动下降的阶段性特征,并非必然是碳中和的表征。中国实现碳中和只能是高碳化石能源的有序减退和零碳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快速攀升,使得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超过80%;零碳能源的革命... 碳达峰是一个多峰突起、波动下降的阶段性特征,并非必然是碳中和的表征。中国实现碳中和只能是高碳化石能源的有序减退和零碳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快速攀升,使得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超过80%;零碳能源的革命性突破和生产革命,可推动就业增长、安全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零碳能源的消费革命,可提升民生福祉,促使区域协同和发展范式的升级;同时,碳移除的净零碳路径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动能较弱,潜在风险较大,只可起到辅助作用。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摒弃碳思维,充分释放零碳转型的增长动能,多路径优化集成,才能行稳致远,迈向碳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净零碳转型 零碳能源 碳移除
下载PDF
净零之路:海湾阿拉伯国家气候政策新动向及其地缘效应
10
作者 赵斌 魏宸宇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1,共11页
近年来,海湾阿拉伯国家气候政策发生重大调整,一改以往全球反对者身份,相继发布净零目标和气候行动愿景。全球净零提速和海湾阿拉伯国家气候行动直接影响全球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供应链形成,甚至引发新一轮全球能源博弈。此外,向清洁能... 近年来,海湾阿拉伯国家气候政策发生重大调整,一改以往全球反对者身份,相继发布净零目标和气候行动愿景。全球净零提速和海湾阿拉伯国家气候行动直接影响全球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供应链形成,甚至引发新一轮全球能源博弈。此外,向清洁能源价值链的平行过渡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净零举措的深层战略考量。新价值链的形成可能催生新的相互依存,并进一步导致域内外国家围绕净零路径展开复杂激烈的地缘争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净零 海湾阿拉伯国家 气候政策 地缘政治
下载PDF
氢能源民用飞机技术路线与总体概念设计方法研究
11
作者 张新榃 于航 +4 位作者 彭俊毅 朱文都 张炯 王曼 杨志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9,共7页
本文以实现民用飞机净零碳排放为目标,寻找可以在未来投入大规模应用的新能源动力形式。从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减碳以及能源经济性等维度开展对比评估,结合通勤飞机、窄体干线、宽体客机等典型座级航程的各级别民机产品的能源动力系统... 本文以实现民用飞机净零碳排放为目标,寻找可以在未来投入大规模应用的新能源动力形式。从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减碳以及能源经济性等维度开展对比评估,结合通勤飞机、窄体干线、宽体客机等典型座级航程的各级别民机产品的能源动力系统的质量对比,本研究认为“氢能源+涡轮机”将是未来新能源民用飞机最具可行性的能源动力组合。建立了适用于氢能飞机的总体设计流程,针对窄体干线氢能客机开展总体设计,采用阻力分解方法估算气动效率,多种分类质量计算方法估算空重,经过设计迭代形成可行的氢能飞机总体参数和初步概念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窄体干线级别民机,采用“氢能源+涡轮机”的动力架构使该级别飞机起飞质量比传统燃油飞机增加不到10%。考虑到未来10~20年氢能动力系统和机载氢燃料存储技术可预见的突破,氢能飞机是实现航空运输净零碳排放的非常具有潜力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零碳排放 氢能源 储氢质量分数 飞机总体设计 能源动力架构
下载PDF
满足2050温室气体排放的船舶燃料舱舱容设计分析
12
作者 陈继峰 张卓 《船舶设计通讯》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为了满足国际海事组织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规范要求,针对船舶应用LNG/甲醇/氨这3种替代燃料方案,以规范规则为限制条件,以船舶营运方最大经济性为目标,对船舶燃料舱舱容的确定进行计算分析:根据3种燃料舱舱容的设定原则,对使用不同的替... 为了满足国际海事组织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规范要求,针对船舶应用LNG/甲醇/氨这3种替代燃料方案,以规范规则为限制条件,以船舶营运方最大经济性为目标,对船舶燃料舱舱容的确定进行计算分析:根据3种燃料舱舱容的设定原则,对使用不同的替代燃料模式下最小舱容进行计算和分析,当采用第三种原则时,对比常规第一种原则,燃料舱所需空间能节省接近一半,节省了船舶空间。这一分析为进一步在运输船上应用替代燃料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碳强度指数 替代燃料 燃料舱舱容
下载PDF
能源转型:通往净零之路——第24届世界石油大会综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江同文 窦立荣 +7 位作者 王红岩 赵群 卢颖 夏永江 时文 史洺宇 王锦芳 段兆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I0001,共7页
以“能源转型:通往净零之路”为主题的第24届世界石油大会于2023年9月17日—21日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市召开。该次会议主要就未来能源转型与发展进行了讨论,重点探讨了如何利用多种解决方案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碳减排目标,... 以“能源转型:通往净零之路”为主题的第24届世界石油大会于2023年9月17日—21日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市召开。该次会议主要就未来能源转型与发展进行了讨论,重点探讨了如何利用多种解决方案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碳减排目标,并就油气行业能源转型达成多项共识:①油气公司清洁能源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先立后破”的推进方式得到广泛认同;②当前油气公司仍需增加油气产量和供应量,但前提是率先减少碳排放量;③油气公司能否顺利实现能源转型,取决于对技术的掌控度与经济可行性;④天然气作为清洁化石能源,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保障和忠实伴侣的角色;⑤碳捕获与封存(CCS)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等脱碳技术将升级为投资杠杆,进一步释放技术和政策潜力;⑥氢能成为该次大会的“宠儿”,蓝氢与CCS结合将成为碳捕集市场的推手;⑦受俄乌冲突对能源供需的影响,部分国家正设法加强保护自身的能源供应安全。基于参加该次大会的收获与体会,对中国油气工业发展提出建议:①结合我国能源发展的具体国情,加大国内油气稳产上产力度仍是近期能源发展的主旋律;②加大油气战略储备能力建设,主动应对极端环境挑战并保障油气稳定供给;③加强新能源、电气化的应用,因地制宜地实现油气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低碳化;④充分发挥油气工业发展的整体优势,积极布局并推动CCS和CCUS产业发展;⑤积极参与世界石油大会等国际交流,彰显中国智慧和负责任大国形象。结论认为,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油气行业在推进能源转型的道路上应率先垂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4届世界石油大会 石油 天然气 氢气 CCS CCUS 能源转型 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下载PDF
全球乙烯产业格局变化及发展前景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海丰 《国际石油经济》 2023年第1期65-70,82,共7页
在能源转型、“净零”碳排放的大趋势下,全球乙烯产业的供应、消费、原料、贸易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在2022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乙烯生产国,影响力和地位显著提升,全球乙烯消费重心加快东移。乙烯原料多元化和轻质化进程加快,乙... 在能源转型、“净零”碳排放的大趋势下,全球乙烯产业的供应、消费、原料、贸易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在2022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乙烯生产国,影响力和地位显著提升,全球乙烯消费重心加快东移。乙烯原料多元化和轻质化进程加快,乙烷等轻质原料占比持续增加。乙烯装置规模大型化,技术路线多元化和低碳化。全球乙烯贸易规模扩大,美国出口地位不断提升。预计2026年全球乙烯产能达到约2.5亿吨/年,2030年达到约2.7亿吨/年。为应对行业碳减排的迫切要求,乙烯生产商将加快研发低碳乙烯生产技术。高油价环境更加有利于中东和美国乙烯生产商,丰富的资源将继续支撑乙烷相对石脑油的乙烯原料优势。长期看,由于原料优势逐渐收窄,未来美国乙烯净出口份额可能会逐渐受到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产能 需求 原料 贸易 “净零”碳排放
下载PDF
12项净零能耗建筑典型工程案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珊珊 侯隆澍 丁洪涛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84-387,共4页
发展净零能耗建筑正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新趋势。基于严寒、寒冷、夏热冬冷三个气候区的12项净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的建设及运行管理情况,本文从节能降耗技术、可再生能源的产能技术方面提出实现净零能耗目标的“无差异技术曲线”... 发展净零能耗建筑正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新趋势。基于严寒、寒冷、夏热冬冷三个气候区的12项净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的建设及运行管理情况,本文从节能降耗技术、可再生能源的产能技术方面提出实现净零能耗目标的“无差异技术曲线”,并总结分析示范工程的技术特点及增量成本。研究认为净零能耗建筑的各类技术和市场逐渐成熟,增量成本正逐渐降低,应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发展多元化的净零能耗建筑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零能耗建筑 工程案例 技术路径 增量成本
下载PDF
深度脱碳研究:内涵特征、主题演进与启示
16
作者 罗晓梅 武宇铎 黄鲁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0-85,共16页
深度脱碳旨在通过各经济部门碳强度急剧下降实现能源系统的深刻变革,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该研究首先明确了深度脱碳内涵特征,对深度脱碳领域学术文献以及国际组织、研究机构等发布的前沿报告进行深度阅读,梳理出深度脱碳研... 深度脱碳旨在通过各经济部门碳强度急剧下降实现能源系统的深刻变革,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该研究首先明确了深度脱碳内涵特征,对深度脱碳领域学术文献以及国际组织、研究机构等发布的前沿报告进行深度阅读,梳理出深度脱碳研究主题。之后,使用文献计量法基于深度脱碳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的识别结果,分析了深度脱碳研究的演进趋势。研究发现:①深度脱碳本质上是通过技术、社会和经济政策等路径推动部署减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实现整个能源系统从高碳排放型过渡为与“净零排放”配套,相比脱碳,深度脱碳“涵盖范围”和“路径规划”特征决定了深度脱碳是一种更高级的脱碳过程。②目前深度脱碳研究主题主要分为深度脱碳面临的挑战、深度脱碳技术路径、面向深度脱碳的政策研究、深度脱碳成本和效益评估四类。③深度脱碳领域研究的演进趋势分为两个阶段:初期阶段(2015—2018年)深度脱碳研究的框架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细分研究领域和研究前沿;快速发展阶段(2019—2021年)不断涌现细化的新兴研究主题,学者们的研究开始转向新的视角。最后,提出了深度脱碳研究对中国的启示:在研究视角上,应将宏中观层面的深度脱碳拓展至微观主体层面,以跨学科视角对企业价值链脱碳、企业脱碳潜力等问题开展研究。在研究方法与范式上,应以跨学科研究方法构建综合模型以支持现实决策。在研究内容上,建议围绕深度脱碳的激励机制、投融资机制、深度脱碳新兴技术识别、技术体系构建、深度脱碳成本效益评估框架、模型和方法等内容对目前深度脱碳的研究边界进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脱碳 碳中和 净零排放 文献计量 演进趋势
下载PDF
美国净零能耗建筑推广路径及对中国的启示
17
作者 朱文运 高露丹 +1 位作者 陈军 付光辉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3年第3期139-144,共6页
美国通过依靠技术支持和市场化推广,成为了全球率先发展净零能耗(零碳)建筑的国家之一,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了基础。现阶段美国在政策机制、市场激励、建筑标准规范3个关键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机制以推动建筑向净零... 美国通过依靠技术支持和市场化推广,成为了全球率先发展净零能耗(零碳)建筑的国家之一,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了基础。现阶段美国在政策机制、市场激励、建筑标准规范3个关键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机制以推动建筑向净零能耗、零碳方向发展,设计了具有创新性的节能解决方案和符合美国国情的实现路径,这对我国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一定的启示。发展净零能耗(零碳)建筑是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结合美国实践,我国应立足于自身国情,有机结合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推广净零能耗(零碳)建筑;同时,制定完善标准认证体系并充分挖掘各方面节能潜力可以提高建筑能效进而达成零能耗(零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零能耗 美国 激励机制 启示
下载PDF
基于碳平衡分析的乡村净零碳转型路径研究
18
作者 郭茹 田博文 +2 位作者 曹晓静 王信 施雨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2期60-64,共5页
乡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相比于城市,乡村碳排放绝对水平较低而碳汇潜力较大,但乡村碳数据统计基础薄弱,其净零碳分析方法尚未形成统一共识,成为制约乡村碳中和导向下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的瓶颈。以浙江某乡... 乡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相比于城市,乡村碳排放绝对水平较低而碳汇潜力较大,但乡村碳数据统计基础薄弱,其净零碳分析方法尚未形成统一共识,成为制约乡村碳中和导向下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的瓶颈。以浙江某乡村为例,文章提出了基于乡村特征的碳平衡分析方法,包括碳源碳汇识别、量化分析和碳中和评估。结果表明,案例乡村碳排放以能源活动为主,碳汇以林地为主,碳中和系数达到1.1,呈现负碳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性的净零碳乡村转型协同发展策略,为双碳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平衡 碳中和 净零碳转型 乡村
下载PD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uilding Rating Systems and Occupant Rating Systems
19
作者 Rana Al Kady Salah El-Haggar Ahmed El-Gend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S 2023年第4期285-296,共12页
To begin with, rating systems are a beneficial tool in determining the efficiency of a building’s ability to utilise its resources effectively. In this study, the two elements under comparison are the Building Rating... To begin with, rating systems are a beneficial tool in determining the efficiency of a building’s ability to utilise its resources effectively. In this study, the two elements under comparison are the Building Rating Systems (BRSs) and Occupant Rating Systems (ORS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be able to examine the most commonly applied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BRS and ORS and, based on that, discover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an integration of both the BRS and ORS into one rating system. Quite simply, a BRS is a method by which buildings are assessed and given a score based on numerous features such as the efficiency of each of the services,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lternate options of consumption. There are various BRSs that are implemented globally, each with its own set of criteria and specifications. Thu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both types of rating systems, it could be deduced that a well-rounded rating system with all technical and non-technical aspects combined would be beneficial to both the efficiency of the building as well as the building occupants’ health and well-be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ilding Rating Systems Energy Efficiency net-zero Buildings OCCUPANCY Rating Systems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下载PDF
净零碳转型的主要路径及其优化集成 被引量:4
20
作者 潘家华 陈梦玫 刘保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共12页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加快向净零碳转型。“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社会各界对于净零碳转型实现路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何从高碳的化石能源“换道”到净零碳可再生能源的跑道上“超车”,需要形成共识,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为此,该研究将净...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加快向净零碳转型。“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社会各界对于净零碳转型实现路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何从高碳的化石能源“换道”到净零碳可再生能源的跑道上“超车”,需要形成共识,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为此,该研究将净零碳转型的主要路径划分为以下四个赛道:(1)净零碳转型的核心赛道:具体包括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储能、消费。确保实现净零碳转型,零碳是关键。只有在能源主体上实现零碳,才有可能实现净零碳。这不仅要求零碳能源生产的量要足够、质有保障,而且还要匹配消费需求。(2)净零碳转型的系统优化赛道:零碳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要素集成融合。由于零碳可再生能源涉及种类较多,需要具有荷源二元特征的储能调节,进而实现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将各要素综合集成,优化调控。(3)净零碳转型的辅助赛道:高碳化石能源减退与人工碳移除。一方面,化石能源在未来必须要提质增效,按碳中和目标进程有序退出;另一方面,必须使用的化石能源,其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可以终端捕集、利用和封存。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碳汇功能,但这些总体上为辅助性的。(4)净零碳转型的软实力赛道: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实现净零碳转型不仅需要硬技术和工程手段,也必须要有政策、信息、服务、金融支撑、国际合作等软实力的加持。因此,应该厘清不同赛道的战略定位和目标需求,为碳中和目标下的净零碳转型提供可供选择的科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零碳转型 零碳可再生能源 系统性变革 优化集成 碳中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