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gative pressure effect on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San Carlos olivine and its implication to the electrical structure in the upper mantle
1
作者 CHEN SiBo GUO XinZhuan +1 位作者 ZHOU ChunYin JIN ZhenM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2078-2088,共11页
Pressure effect on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San Carlos olivine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newly install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system a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Sa... Pressure effect on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San Carlos olivine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newly install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system a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San Carlos olivine aggregates was measured up to 12 GPa and 1475 K using the Walker-type multi-anvil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eight WC cubes as the second-stage anvils. The pressure generation against applied load for the experimental assemblage was examined by phase transition of Bi, quartz, forsterite under different P-T conditions. To check the data validity of this new system,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of the serpentinites and talc sample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ublished data of the same samples.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σ) of the San Carlos olivine aggregates and temperature (T) satisfy the Arrhenian formula: σ=σ0exp[-(△E+P△V)/kT]. The pre-exponential factor (σ0), activation energy (AE) and activation volume (AV) yield value of 7.74 S/m, 0.85 eV and 0.94 cm^3/mol, respectively.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of the San Carlos olivine aggregates decline with increasing pressure at same temperatures. The negative pressure effect can be interpreted by strain energy model of defect energy together with the lattice deformation. In addition,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depth 1-D profile of the upper mantle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our results and some assumptions. The calculated profile is concordant with the geophysical observation at the depth of 180-350 km beneath Europ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upper mantle beneath Europe might be d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an Carlos olivine Pressure effect upper mantle FT-IR
原文传递
The effect of oxygen fugacity on ionic conductivity in olivine
2
作者 Hongzhan Fei Tomoo Katsura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期76-84,共9页
The oxygen fugacity(f_(O2)) may affect the ionic conductivity of olivine under upper mantle conditions because Mg vacancies can be produced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by the oxidization of iron from Fe^(2+) to Fe3+. Her... The oxygen fugacity(f_(O2)) may affect the ionic conductivity of olivine under upper mantle conditions because Mg vacancies can be produced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by the oxidization of iron from Fe^(2+) to Fe3+. Here we investigated olivine ionic conductivity at 4 GPa,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and oxygen fugac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topmost asthenospheric condition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ionic conductivity is insensitive to f_(O2) under relatively reduced conditions(f_(O2) below Re-ReO_(2) buffer), whereas it has a clear f_(O2)-dependence under relatively oxidized conditions(f_(O2) around the magnetite-hematite buffer). The ionic conduction in olivine may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conductivity anomaly in the topmost asthenosphere especially at relatively oxidized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IVINE Ionic conductivity Crystal structure Oxygen fugacity upper mantle
下载PDF
Crust-mantle structure feature and the seismic activity of the main tectonic units in the North Tanlu fault zone 被引量:2
3
作者 牛雪 卢造勋 +2 位作者 姜德录 雷清清 石盛昌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0年第2期159-165,共7页
Using recent data of geoscience transaction in Northeast China, the author analyses and studies the crust-upper mantle structure feature of the North Tanlu fault zone. The result shows the crust-mantle structure are o... Using recent data of geoscience transaction in Northeast China, the author analyses and studies the crust-upper mantle structure feature of the North Tanlu fault zone. The result shows the crust-mantle structu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 at both sides of the North Tanlu fault zone. The fault activity and segment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abruptly change zone of the crust-upper mantle structure. There is a clear mirror imag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g geomorphic shape and asthenosphere undulate, the former restricts tectonic stability and tectonic style of dif- ferent crustal units. The significantly strengthening seismicity of north set and south set in the North Tanlu fault zone just correspond to the low-velocity and high conductivity layer of crust-upper mantle. In the North Tanlu fault zone, the main controlling structure of the mid-strong seismic generally consists of the active fault sectors, whose crust-mantle structure is more complicated in rigidity mass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Tanlu fsult zone crust-upper mantle structure low velocity-high conductivity layer seismicity
下载PDF
上地幔电导率-温度关系及在大地电磁测深法中应用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雷璐璐 金胜 +4 位作者 魏文博 张乐天 董浩 叶高峰 盛跃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71-1795,共25页
上地幔热结构的研究对探索地球内部物质状态和岩石圈形成演化过程,评估自然资源的存储状况,监控火山区岩浆活动从而降低自然灾害风险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基于不同岩石物理学高温高压实验得到的上地幔矿物电导率-温度关系.通过... 上地幔热结构的研究对探索地球内部物质状态和岩石圈形成演化过程,评估自然资源的存储状况,监控火山区岩浆活动从而降低自然灾害风险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基于不同岩石物理学高温高压实验得到的上地幔矿物电导率-温度关系.通过分析并对比前人的实验结果,讨论了不同实验得到的同一矿物的电导率-温度经验关系中参数差异产生的原因.大地电磁测深法(MT)以其探测深度大,受浅部高阻体影响较小且对低阻体分辨率较高等特点,在研究壳幔电性结构、热状态和地球动力学机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MT得到的上地幔电阻率模型为基础,结合岩石物理学实验标定的矿物电导率-温度经验关系,建立上地幔的温度和熔融百分比模型,这项工作在研究上地幔热状态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总结并讨论了前人以MT方法获得电性结构为基础,利用电导率-温度经验关系评价上地幔热状态的应用实例,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做了展望,同时对其可行性做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地幔热结构 电导率-温度关系 大地电磁法 上地幔电性结构 熔融百分比
下载PDF
用大地电磁网法在长春等地探测上地幔电导率结构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国泽 汤吉 +6 位作者 梁竞阁 H.Utada M.Uyeshina M.Ichiki 马明志 黄之维 王洪歧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使用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网 (Network -MT)等技术 ,在长春和三岔河等地对太平洋板块弧后的上地幔电导率结构进行了探测。用陆地电话线或电缆接收长基线的电场 ,由设置在长春地磁台的三分量磁通门磁力仪记录磁场变化 ,得到Network -MT等... 使用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网 (Network -MT)等技术 ,在长春和三岔河等地对太平洋板块弧后的上地幔电导率结构进行了探测。用陆地电话线或电缆接收长基线的电场 ,由设置在长春地磁台的三分量磁通门磁力仪记录磁场变化 ,得到Network -MT等观测资料的最长周期可达 10 5~10 6 s,反演结果的深度可达约 10 0 0km。 1)在两个区的 10 0~ 2 0 0 ,30 0 ,50 0~ 6 0 0km深度附近存在电性间断面 ;2 )长春测区的 850km深度存在电性间断面 ;3)平滑模型的电导率随深度增大而单调增加 ;4 )三岔河测区 6 0 0km深度、长春测区 850km深度的电导率达到 1S/m。上述结果表明 ,地幔内存在不连续界面和不均匀性 ,有些结果可与岩石学的研究结果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网 上地幔 电导率 地下岩石 资料处理 平滑模型
下载PDF
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地壳构造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89
6
作者 孙洁 徐常芳 +3 位作者 江钊 史书林 王继军 何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5-45,共11页
本文根据滇西地区18个大地电磁测深点资料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对测区深部导电率在纵、横向上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地区深部电性为多层结构,大致可分四至五个电性结构层;深部电性结构横向变化大,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该... 本文根据滇西地区18个大地电磁测深点资料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对测区深部导电率在纵、横向上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地区深部电性为多层结构,大致可分四至五个电性结构层;深部电性结构横向变化大,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该区上部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阻层;上地幔高导层明显存在两个隆起区,一个以剑川—鹤庆为中心呈北北西向展布的隆起区,另一个以腾冲—潞西为轴呈南北向展布的隆起区。 本文还讨论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大地构造的关系,滇西北裂陷区盆地的形成,以及该区地震活动与深部构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地幔电性结构 构造活动 地震
下载PDF
上地幔岩石的电性-温度依赖关系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乐天 魏文博 +2 位作者 金胜 叶高峰 景建恩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05-510,共6页
大地电磁方法是地球物理电法的一个主要分支,目前已被广泛地用于深部地质构造的研究中.通过大地电磁方法获得地下介质电阻率(或电导率)参数的空间分布可为我们推断深部地质构造从电性的角度提供依据.而这种推断成立的基础主要建立在电... 大地电磁方法是地球物理电法的一个主要分支,目前已被广泛地用于深部地质构造的研究中.通过大地电磁方法获得地下介质电阻率(或电导率)参数的空间分布可为我们推断深部地质构造从电性的角度提供依据.而这种推断成立的基础主要建立在电性参数与其他物理参数之间广泛而深刻的内在联系上.其中,电性与温度之间的依赖关系因其在深部作用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被重视.本文从壳幔岩石的导电机制出发,指出在电解导电、电子导电、半导体导电以及熔融体导电四种导电机制中,上地幔附近的岩石以半导体导电为主,并给出了单一矿物在半导体导电条件下电导率与温度的依赖关系.进一步,利用Hashin Shtrikman(HS)边界条件得出了多相矿物体系构成的上地幔岩石的电导率上、下限值通用公式.在此基础上,结合通用的上地慢矿物组成模型以及岩石电性实验的结果,给出了通用的上地慢四相矿物体系组成岩石的电导率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在本文最后,我们还对这一关系的应用范围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 电性实验 上地幔 电导率 温度
下载PDF
湖北襄樊—福建罗源的大地电磁测量与地壳上地幔电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邓前辉 刘国栋 +3 位作者 刘金汉 张木生 汤吉 王关勇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湖北襄樊—福建罗源一千多公里的剖面上作了23个大地电磁测深点。该剖面穿过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 大地电磁测深的结果清楚地反映了剖面内地壳和上地幔的电性结构特征。例如构造单元的形态、边界、断层位置、地壳和上地幔的高导层发育... 湖北襄樊—福建罗源一千多公里的剖面上作了23个大地电磁测深点。该剖面穿过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 大地电磁测深的结果清楚地反映了剖面内地壳和上地幔的电性结构特征。例如构造单元的形态、边界、断层位置、地壳和上地幔的高导层发育情况等。结果对于了解该区的深部构造背景、探讨深浅构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深 地壳 地幔 电性 大地电磁
下载PDF
上地幔高导层与内生金属矿产及油气藏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钟清 方慧 +3 位作者 杨辟元 李立 袁永真 裴发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60-2176,共17页
依据大地电磁测深所发现的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可以给出大陆岩石圈-软流圈界面(LAB)的空间发育特征,为认识岩石圈结构及壳幔相互作用等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在1996年编制的中国大陆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图的基础上,补充了1995—2010年... 依据大地电磁测深所发现的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可以给出大陆岩石圈-软流圈界面(LAB)的空间发育特征,为认识岩石圈结构及壳幔相互作用等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在1996年编制的中国大陆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图的基础上,补充了1995—2010年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和大地热流数据,以1°×1°网度编制了新的中国大陆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图.我国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变化很大,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征,呈东浅、西深、北浅、南深的格局,从最浅的50~60km到最深的230km,平均深度为100~120km.据上地幔高导层顶面分布形态,全国共可划分出27个隆起区.通过与中国已知内生金属矿产和油气田的分布对比,发现我国大陆80%以上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分布在上地幔高导层隆起带或其梯度带上方.中国大陆东部含油气盆地主体对应上地幔隆起区,油气田多位于隆起区上方或其边部的过渡带上;西部主体位于幔坳区,主要油气田对应盆地中心的幔坳向周边幔隆过渡的梯度带上;中部表现为仅盆地腹地对应幔坳,盆地周边对应规模较大的上地幔隆起带,主要油气田位于隆起带.总的来看内生金属矿床一般分布在上地幔隆起区靠近造山带一侧,而油气田一般分布在上地幔隆起区靠近盆地一侧.软流圈的不断上隆,造成岩石圈减薄、拉张,张性断裂的出现成为地球深部物质和热量向地壳上部运移的有利通道,为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和能量保障,也为含油气盆地带来了生烃催化剂、热能和无机成因的石油与天然气.地球深部超临界流体的存在对上地幔高导层的形成、成矿物质运移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上地幔高导层 电性岩石圈 内生金属矿床 油气藏
下载PDF
鄂尔多斯块体西南定边—大罗山大地电磁剖面解释 被引量:4
10
作者 屈健鹏 朱佐全 +2 位作者 杨国栋 李柱国 司水月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2-37,共6页
鄂尔多斯块体定边—大罗山段大地电磁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内部电性结构简单,成层性好,上地幔第一高导层顶面埋深基本在109km左右,相当平坦,块体内部不存在壳内高导层。而靠近大罗山处,上地幔第一高导层向上隆起,隆起最高... 鄂尔多斯块体定边—大罗山段大地电磁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内部电性结构简单,成层性好,上地幔第一高导层顶面埋深基本在109km左右,相当平坦,块体内部不存在壳内高导层。而靠近大罗山处,上地幔第一高导层向上隆起,隆起最高处距地表92km,此处测点壳内有电性分层,但由于断裂带的切割使测点之间的壳内分层不易连接,形成不连续层。分析认为该处为深大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上地幔 高导层 鄂尔多斯地块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及其邻区深部地球物理背景与含金夕卡岩矿床的分布 被引量:10
11
作者 彭聪 赵一鸣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5-182,共8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铜矿产基地。近十年来 ,我国所发现的含金夕卡岩矿床和铜伴生金夕卡岩矿床也主要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者借助 12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5条地震剖面、层析成像速度结构资料、重磁场等区域的和深部的地球物...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铜矿产基地。近十年来 ,我国所发现的含金夕卡岩矿床和铜伴生金夕卡岩矿床也主要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者借助 12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5条地震剖面、层析成像速度结构资料、重磁场等区域的和深部的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对比研究 ,给出长江中下游及其邻区的三维深部构造格架及其与含金夕卡岩矿床和铜伴生金夕卡岩矿床的分布关系。作者认为 ,上地幔隆起带 (岩石圈地幔减薄带 )、上地幔异常区 (相对低速区 )、壳内高导层隆起带、深断裂 (岩石圈剪切带 )、地壳上地幔不均匀性块体的边缘、重力高反映的基底隆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夕卡岩矿床 长江中下游 物探 深部构造 分布
下载PDF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至辽宁东沟地学断面综合地球物理特征 被引量:15
12
作者 卢造勋 夏怀宽 +4 位作者 赵国敏 张国臣 董宝中 孟补在 李平 《防灾减灾学报》 1993年第2期1-12,共12页
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与研究是地学断面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依据,本断面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表明:这里的地壳可分为上、中、下三层,在某些部位中层地壳可进一步分为两层,其上层在断面东南端的辽河断陷东侧及燕山台褶带的义县、朝阳地区呈现为低... 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与研究是地学断面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依据,本断面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表明:这里的地壳可分为上、中、下三层,在某些部位中层地壳可进一步分为两层,其上层在断面东南端的辽河断陷东侧及燕山台褶带的义县、朝阳地区呈现为低速层;地壳厚度在断面东南端薄,为31—35km,而在西北端厚,达38—40km;辽河裂谷东侧存在壳内高导层,整个断面上地幔高导层发育,在辽河断陷及朝阳、义县地区反映为上地幔隆起区,在西拉木伦河一带出现落差达50km左右的台阶;确认析木断裂、郯—庐断裂北段、朝阳—北票断裂、赤峰—开原断裂和西拉木伦河等断裂为壳幔深断裂;发现海城地区、朝阳—北票地区及西拉木伦河地区为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异常区,这里也正是地震较活跃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断面 地壳与上地幔 高导层 低速层
下载PDF
水对上地幔电性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张云霞 胡祥云 +5 位作者 高锐 王海燕 万芬 余毅 李建慧 蔡建超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56,共6页
上地幔可以存储大量的水,水能够极大地增强地幔矿物的电导率。在实验室高温高压条件下获得了含水和不含水矿物电导率不同的结论,有必要广泛开展含水矿物电导率实验研究。基于最新实验结果,充分考虑上地幔热力学条件,矿物体积随深度... 上地幔可以存储大量的水,水能够极大地增强地幔矿物的电导率。在实验室高温高压条件下获得了含水和不含水矿物电导率不同的结论,有必要广泛开展含水矿物电导率实验研究。基于最新实验结果,充分考虑上地幔热力学条件,矿物体积随深度变化和矿物间水分配情况,对2个研究小组上地幔4种主要矿物实验室电导率结果采用平均方法建立随水含量变化的上地幔电导率-深度曲线,并与实测地球物理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水能够极大地影响上地幔的电性结构,推测上地幔平均水质量分数为0.01%,位于地球化学方法推断的上地幔水质量分数范围(50×10^-6~200×10^-6)。海洋上地幔软流圈高电导率异常很可能是碳酸盐熔体、硅酸盐熔体及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上地幔 电性结构 部分熔融
下载PDF
辽宁义县—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剖面深部电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史书林 徐常芳 +3 位作者 王继军 孙洁 江钊 张汝惠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5-125,共11页
本文给出了沿辽宁义县—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电性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沿该剖面壳内和上地幔高导层的埋藏深度与温度场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即壳内、上地幔高导层埋深愈浅,其热流值愈高,反之就越低。大地电磁测深结果还... 本文给出了沿辽宁义县—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电性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沿该剖面壳内和上地幔高导层的埋藏深度与温度场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即壳内、上地幔高导层埋深愈浅,其热流值愈高,反之就越低。大地电磁测深结果还表明,辽西隆起区继承了辽南地区上地幔高导层起伏形态。本文还从电性结构特征探讨了西拉木伦河断裂带可能是西伯利亚板块和中国板块的缝合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上地幔 剖面 热流值
下载PDF
The earthquake distribution and the resistivity structure in the Chinese mainland(Ⅰ)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常芳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6年第2期327-334,共8页
This paper is the first one of a series of three papers on the fluid evolution of the crust-upper mantle and the causes of earthquakes. Thei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ep-seated fluids and the seismic activities are... This paper is the first one of a series of three papers on the fluid evolution of the crust-upper mantle and the causes of earthquakes. Thei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ep-seated fluids and the seismic activities are discussed from aspects of their macoscopic scale, microscopic mechanism and dynamic behaviors in the three papers respectively. Based on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MT) measurements conducted by Chinese geophysicists in more than 20 years, the maps of the upper mantle conductive layer (MCL) with a buried depth of>50 km and the crustal conductive layer (CCL) with a buried depth of >15 km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istivity structure, the causes of conductive layers in crust-mantle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arthquake distribution and conductive layer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mantle conductive conductive layer(MCL) crustal conductive layer (CCL) earthquake.
下载PDF
福建地区深部电性分布的某些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石应骏 王礼棠 杨明高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117-123,共7页
闽省沿海陆区广泛分布有中-新生代火山岩系,为古岛弧构造的产物,是我国东南沿海裂谷带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结果发现,区内漳州、闽侯测点壳内高导层埋深特别浅,仅8km。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并和世界大陆裂谷区... 闽省沿海陆区广泛分布有中-新生代火山岩系,为古岛弧构造的产物,是我国东南沿海裂谷带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结果发现,区内漳州、闽侯测点壳内高导层埋深特别浅,仅8km。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并和世界大陆裂谷区作对比,认为本区深部电性分布反映了裂谷区的特点,可作为裂谷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深部构造 电性分布
下载PDF
Resistivity Measurement of Molten Olivine in a Laser-Heated Diamond Anvil Cell
17
作者 李明 高春晓 +6 位作者 马艳章 贺春元 郝爱民 张东梅 李延春 刘景 王多君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010-1012,共3页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molten olivine is studied up to 3720K and 13.2 GP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molten olivine exhibits the perfect Arrhenius behaviour. The activation energ...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molten olivine is studied up to 3720K and 13.2 GP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molten olivine exhibits the perfect Arrhenius behaviour. The activation energy as well as temperature effect i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solid olivine.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high conductivity zone in the mantle is almost independent of the melting based on our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AY-DIFFRACTION ELECTRICAL-conductivity HIGH-PRESSURE MEGABAR PRESSURES upper-mantle SUPER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GPA
下载PDF
上地幔高导物质的连通性和电导率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代唯琪 黄晓葛 +1 位作者 高春杨 陈祖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10-1821,共12页
矿物/岩石的电学性质是认识地球内部物质与结构的重要依据.高导物质(熔体、流体、石墨、磁铁矿等)能否显著影响上地幔的电性结构,取决于这些物质在上地幔中的连通性、电学性质和体积分数.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挥发分(水、二氧化碳)能够有... 矿物/岩石的电学性质是认识地球内部物质与结构的重要依据.高导物质(熔体、流体、石墨、磁铁矿等)能否显著影响上地幔的电性结构,取决于这些物质在上地幔中的连通性、电学性质和体积分数.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挥发分(水、二氧化碳)能够有效的降低橄榄岩的固相线,并提高玄武岩熔体的电导率.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用少量的熔体去解释上地幔某些区域的高导异常.但目前在高温高压下对这些熔体连通性的研究仍不足,我们并不清楚少量熔体在三维条件下是以何种形式连通的?俯冲带中的水主要储存在孔隙和含水矿物中.地幔矿物的蚀变,含水矿物脱水的过程中将产生含高浓度电解质的流体.二面角的观测证明了在高温高压下流体能在橄榄石间保持连通,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些高导流体对俯冲带的电性结构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石墨在橄榄岩体系中具有很高的二面角,不大可能以连通薄膜的形式在上地幔广泛存在,但石墨能否以网状形式连通?与机械的将蛇纹石和磁铁矿混合实验相比,绿泥石脱水产生的磁铁矿展示了更好的连通性.这意味着今后研究固相高导物质的连通性时不能忽略矿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连通性 熔体 流体 上地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