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states basilar artery thrombectomy and left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stent thrombectomy:A case report
1
作者 Li-Shan Ding Hao Liang +4 位作者 Ming Zheng Meng Shen Zhao-Jun Li Rui-Peng Song Qing-Liang Che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18期3589-3595,共7页
BACKGROUND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is a new type of extracorporeal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assistance device.It can drain venous blood out of the body and inject it into veins or arteries after be... BACKGROUND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is a new type of extracorporeal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assistance device.It can drain venous blood out of the body and inject it into veins or arteries after being oxygenated by an oxygenator(membrane lung)to replace lung and heart functions in a short time.ECMO can provide tissue blood perfusion and gas exchange almost equivalent to cardiac output and extend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time window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irculatory failure to restore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CASE SUMMARY We report a case of an 81-year-old woman who underwent whole cerebral angiography,basilar artery thrombectomy and stent thrombectomy in the posterior artery of the left brain after implantation of ECMO.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due to myocardial infarction.Considering that the cause of the patient’s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was unknown and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ould not be ruled out after the implantation of ECMO,the department of Radioactive Intervention performed cerebral angiography.And the result of the angiography indicated vascular occlusion.After the basilar artery thrombectomy and stent thrombectomy in the posterior artery of the left brain,the patency of the occlusive vessel was achieved.CONCLUSION Although the patient eventually died of circulatory failure,the result of this case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of cerebral angiography and thrombectomy in patients with implanted ECMO in the intubated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Blood circulation failure Nerve intervention stent thrombectomy Case report
下载PDF
Image-based visualization of stents in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Preliminary findings from a series of cases
2
作者 Qing-Yang Yao Mao-Lin Fu +3 位作者 Qing Zhao Xiao-Ming Zheng Kai Tang Li-Ming Ca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21期5047-5055,共9页
BACKGROUND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i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great cerebral artery embolization within a set time window.Typically,an arteriogram does not show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stent after release and... BACKGROUND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i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great cerebral artery embolization within a set time window.Typically,an arteriogram does not show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stent after release and whether a thrombus is captured or not.Thus,improving the visualization of a stent 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will be helpful for clinicians.AIM To analyze stent imaging findings to enhance clinicians’understanding of a special circumstance,wherein a Solitaire AB retrievable stent was visible during the imaging of a thrombus capture that improved the success rate of stent-based mechanical thrombectomy.METHODS 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ith four acute ischemic stroke(AIS)patients who underwent stent-based mechanical thrombectomy.RESULTS Patient 1 was a 64-year-old man admitted after 5 h of confusion;angiography revealed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We inserted a stent into the left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2 segment and visualized the expanded stent that successfully captured a thrombus.Patient 2 was a 74-year-old man admitted with confusion,which lasted approximately 3 h.Angiography revealed a left 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 segment occlusion.A stent was deployed in the distal M2 segment,and we could visualize the stent by capturing the thrombus.Patient 3 was a 74-year-old woman admitted after experiencing left hemiplegia for 3 h.We deployed a stent at the distal right MCAM2 segment,and the developing stent captured a large thrombus.Patient 4 was an 82-year-old man who presented with confusion for 3 h.A developing stent was placed in the distal left MCA-M1 segment,which captured a large thrombus and several fragmented thrombi.CONCLUSION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stent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AIS.We demonstrated the usefulness and substantial potential of stent imaging in stent-based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for A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Solitaire AB stent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ent-based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Visualization of stents
下载PDF
导管抽吸取栓术与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韦韬 高文 覃彬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0期149-152,共4页
目的 评估导管抽吸取栓术和支架取栓术应用于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治疗效果... 目的 评估导管抽吸取栓术和支架取栓术应用于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临床预后。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治疗(mTIC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分别评价患者手术再通成功与否及临床预后。结果 共有75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46例患者首选导管抽吸取栓治疗,29例首选支架栓治疗。导管抽吸取栓组完全再通成功率(mTICI 3级)略高于支架取栓组(73.91%vs. 62.0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导管抽吸取栓组和支架取栓组患者的成功再通率(mTICI 2b/3级)、术后7 d NIHSS评分、术后90 d良好功能预后(mRS≤2分)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导管抽吸取栓组患者脑出血、血管夹层形成及血栓逃逸的发生略低于支架取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导管抽吸取栓和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相当,安全性相似,均有助于疏通闭塞血管、改善患者预后生存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抽吸取栓术 支架取栓术 急性后循环闭塞 脑梗死
下载PDF
新型国产取栓装置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4
作者 彭日煊 罗继昌 +2 位作者 王亚冰 焦力群 新型国产取栓装置评估课题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目的评估新型国产取栓装置(Swebus支架)实施颅内大血管闭塞取栓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16家医院卒中中心自2020年5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234例发病24 h内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通过... 目的评估新型国产取栓装置(Swebus支架)实施颅内大血管闭塞取栓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16家医院卒中中心自2020年5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234例发病24 h内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通过随机区组、随机信件形式分为试验组(Swebus支架取栓,114例)和对照组(Solitaire FR支架取栓,120例)。通过血管造影明确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术后根据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试验评估主要有效性结局指标[术后即刻血管再通(mTICI分级≥2b级)],次要有效性结局指标为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率、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或再通失败时间,通过术后24 h内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术后90 d脑血管性死亡发生率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即刻血管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5%(110/114)比92.5%(111/120),P=0.169],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54.4%(62/114)比49.2%(59/119),P=0.463]、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或再通失败时间[(73±44)min比(78±50)min,P=0.487]、术后24 h NIHSS评分[12.5(7.0,20)分比12.0(6.5,20)分,P=0.7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至术后24 h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13.2%(15/114)比13.3%(16/120),P=0.968]、术后24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10.5%(12/114)比12.5%(15/120),P=0.637)、术后90 d脑血管性死亡发生率[11.4%(13/114)比10.0%(12/120),P=0.7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国产支架Swebus支架用于颅内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劣于Solitaire FR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取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 新型国产支架 颅内大血管闭塞
下载PDF
直接抽吸取栓术与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的疗效对比研究
5
作者 程娅雯 韩香凝 +5 位作者 李嘉豪 商苏杭 程三平 张润宁 韩建峰 刘福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3-608,共6页
目的 比较首选直接抽吸技术(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pass technique, ADAPT)与支架取栓(stent-retriever thrombectomy, SRT)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related large vessel occlus... 目的 比较首选直接抽吸技术(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pass technique, ADAPT)与支架取栓(stent-retriever thrombectomy, SRT)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related large vessel occlusion, ICAS-LVO)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陕西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二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脑中动脉ICAS-LVO所致AIS患者,根据首选取栓装置将患者分为ADAPT组和SR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检验及检查结果、手术过程及临床预后等。结果 共纳入117例患者,其中ADAPT组48例,SRT组69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SRT组首次取栓成功再通率(P=0.014)及首选取栓装置成功再通率(P<0.001)均高于ADAPT组,且医源性夹层(P<0.001)及血管痉挛(P=0.003)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ADAPT组更换取栓装置补救治疗比例显著高于SRT组(P<0.001);但在最终血管成功再通率、症状性及无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90 d良好预后率等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急性大脑中动脉ICAS-LVO患者,首选SRT治疗相较于ADAPT治疗具有更高的即刻成功再通率,且血管损伤风险更小,但二者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选直接抽吸技术(ADAPT) 支架取栓(SRT) 动脉粥样硬化 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
6
作者 杜娟 周晓雨 +2 位作者 张淼 张雪玲 蓝文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52-1956,共5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样本,共134例。根据患者术前1周是否每天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样本,共134例。根据患者术前1周是否每天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分为观察组(服用)和对照组(未服用),各67例。比较治疗1周后的血管再通情况,根据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1周、1个月的神经损伤和肢体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管外周阻力(CVR)、平均血流量(Qmean)和平均血流速度(Vmean)]和血栓形成相关因子[血栓素B2(TXB2)、正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外周血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记录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管再闭塞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血管再闭和血流动力学、血栓形成因子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FMA评分、Qmean、Vmean、6-keto-PGF1α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CVR、TXB2、CD62P比对照组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Logistic分析显示,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栓形成相关因子水平均会影响其血管再闭的发生(P<0.05)。结论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并降低血管再闭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脑梗死 肢体功能 血管再闭塞
下载PDF
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腔内治疗进展
7
作者 叶飞霆 闫磊磊 张成德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2期1950-1954,共5页
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TIVCS),是由于髂静脉受压引起髂静脉回流受阻和血液瘀滞后继发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若不进行有效治疗,急性期可致肺栓塞,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后期可发展为下肢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TIVCS),是由于髂静脉受压引起髂静脉回流受阻和血液瘀滞后继发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若不进行有效治疗,急性期可致肺栓塞,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后期可发展为下肢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腔内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包括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球囊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但对于处理髂静脉狭窄时机仍存在争议。该文就TIVCS的腔内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深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治疗 髂静脉支架 血栓清除术 进展
下载PDF
抽吸取栓术与抽吸结合支架取栓术治疗脑前循环栓塞疗效比较
8
作者 陈俊臣 曹文英 +3 位作者 罗燕君 何婉仪 朱真真 彭志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比较抽吸取栓术和抽吸结合支架取栓术治疗脑前循环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断脑前循环栓塞且接受急诊取栓手术治疗的病例,根据取栓方式不同,分为抽吸取栓组(40例)和抽吸结合支架取... 目的比较抽吸取栓术和抽吸结合支架取栓术治疗脑前循环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断脑前循环栓塞且接受急诊取栓手术治疗的病例,根据取栓方式不同,分为抽吸取栓组(40例)和抽吸结合支架取栓组(64例)。比较两组NIHSS评分、良好预后率(mRS评分≤2分),取栓后血管再通率(mTICI评分≥2b),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术前较术后、术前较出院NIHSS评分变化,以及出院时、90 d良好预后率,抽吸取栓组显著优于抽吸结合支架取栓组。两组血管再通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前循环脑栓塞患者,抽吸取栓术相较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术可能具有更好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及预后,两者在血管再通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吸取栓 抽吸结合支架取栓 前循环 脑栓塞
下载PDF
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9
作者 丁建 宋蕊楠 +2 位作者 王海亮 刘洁 崔二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取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采用支架取栓的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取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采用支架取栓的对照组和采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的观察组,每组4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评估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其中mRS评分≤2分表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表示预后不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24 h和治疗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和治疗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mTICI评分为2b级和3级者共22例,对照组患者的血管首次再通率为55.0%(22/40);观察组患者的mTICI评分2b级和3级者共35例,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首次再通率为87.5%(35/40);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首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313,P<0.01)。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mRS评分为0~2分者13例,对照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32.5%(13/40);观察组患者mRS评分为0~2分者21例,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52.5%(21/40);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619,P<0.05)。术后随访12个月,对照组患者发生卒中相关肺炎18例(45.0%)、脑疝5例(12.5%)、症状性颅内出血4例(10.0%),死亡12例(30.0%);观察组患者发生卒中相关肺炎10例(25.0%)、脑疝4例(10.0%)、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5.0%),死亡8例(12.0%);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脑疝、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0.721,P>0.05);观察组患者卒中相关肺炎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16、3.954,P<0.05)。结论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能更好地提高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首次再通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支架取栓术 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术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0
作者 朱俊文 白福平 牟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31-435,共5页
目的 探究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脑卒中经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03—2022-10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脑卒中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25例)采用支架取栓予以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抽... 目的 探究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脑卒中经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03—2022-10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脑卒中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25例)采用支架取栓予以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抽吸取栓治疗。比较2组基线资料、有效再灌注率、脑血管再通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短期内2组有效灌注率、脑血管再通结局均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血管再通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2组术后90 d内预后良好、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均可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两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后循环大血管闭塞 支架取栓 抽吸取栓 安全性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支架取栓术失败的影响因素及补救性Solitaire AB支架置入的可行性分析
11
作者 孙喜凤 张艳菊 +2 位作者 于文武 张明月 黄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25-430,共6页
目的 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支架取栓术失败的影响因素及补救性Solitaire AB支架置入的可行性。方法 以2018-10—2020-03沧州市人民医院16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支架取栓术治疗,根据手术疗效分为成功组及失败组,分析AIS... 目的 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支架取栓术失败的影响因素及补救性Solitaire AB支架置入的可行性。方法 以2018-10—2020-03沧州市人民医院16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支架取栓术治疗,根据手术疗效分为成功组及失败组,分析AIS患者支架取栓术失败的影响因素;根据术后是否置入Solitaire AB支架将失败组分为支架置入组及对照组,比较2组疗效、脑血管血流状况、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预后。结果 160例AIS患者中支架取栓术失败率为26.25%(42/160),失败组中年龄≥60岁、合并高脂血症、既往有脑卒中史、闭塞部位为颈内动脉的比例及入院时NIHSS评分高于成功组,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穿刺至再通时间、发病至再通时间长于成功组,血栓切除次数多于成功组(P<0.05)。颈内动脉闭塞(OR=2.143,95%CI:1.411~3.253)、入院时NIHSS评分升高(OR=1.677,95%CI:1.138~2.472)、发病至再通时间延长(OR=2.063,95%CI:1.041~4.088)、血栓切除次数增加(OR=1.902,95%CI:1.412~2.562)是影响AIS患者支架取栓术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支架置入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48%比61.90%,P>0.05)。支架置入组治疗后缺血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CBV、CBF大于对照组(P<0.05),NSE、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m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动脉闭塞、入院时NIHSS评分升高、发病至再通时间延长是AIS患者支架取栓术失败的危险因素,对支架取栓术失败患者给予补救性Solitaire AB支架置入治疗,可改善脑组织血流灌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支架取栓术失败 影响因素 补救性Solitaire AB支架 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支架取栓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雪娜 杨月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7期66-69,共4页
急性脑梗死作为神经系统高发疾病,主要由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并发症多,致残率与病死率居高不下,已逐渐发展为严重影响我国民众身体质量与生命安全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动脉介入支架取栓术作为当前治疗本病的有效方式,... 急性脑梗死作为神经系统高发疾病,主要由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并发症多,致残率与病死率居高不下,已逐渐发展为严重影响我国民众身体质量与生命安全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动脉介入支架取栓术作为当前治疗本病的有效方式,凭借其长“时间窗”、高开通率、术中出血量少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可及时恢复梗死灶血供,减轻脑组织损伤。但由于患者起病急,且治疗时间窗较小,术中及术后易出现再出血、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降低疗效,因此,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本研究现对支架取栓围手术期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改善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支架取栓术 围手术期护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直接抽吸和支架取栓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预后及认知功能的疗效比较
13
作者 刘露 刘玉峰 +5 位作者 张笑然 支中文 汪雨倩 潘虹 赵连东 陈春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5-111,共7页
目的比较直接抽吸技术(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pass thrombectomy,ADAPT)和支架取栓(stent retriever thrombectomy,SR)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ABAO)患者的预后及认知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神经内科2... 目的比较直接抽吸技术(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pass thrombectomy,ADAPT)和支架取栓(stent retriever thrombectomy,SR)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ABAO)患者的预后及认知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神经内科2019年8月-2022年12月间诊断为ABAO患者共90例。根据机械取栓治疗的类型,将患者分为ADAPT组(44例)和SR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临床预后、不良事件及认知功能。预后评估利用7 d NIHSS评分和90 d mRS评分;认知功能评估利用卒中后6个月MoCA评分;安全性评估利用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BAO患者发生不良临床预后和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DAPT组与SR组患者间的血管成功再通率、术后7 d NIHSS评分、90 d良好结局率(mRS评分≤2分)、6个月后PSCI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较SR组,ADAPT组患者的血管再通尝试次数更少,穿刺至血管开通时间和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更短(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OR=18.922,95%CI:2.787~128.474;P=0.003)、基线高NIHSS评分(OR=1.195,95%CI:1.088~1.316;P=0.000)和低pc-ASPECTS评分(OR=0.298,95%CI:0.154~0.576;P=0.000)是ABAO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OR=1.150,95%CI:1.034~1.279;P=0.010)、较长的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OR=1.006,95%CI:1.000~1.012;P=0.035)、基线高NIHSS评分(OR=1.120,95%CI:1.039~1.208;P=0.003)和低pcASPECTS评分(OR=0.571,95%CI:0.355~0.918;P=0.021)是ABAO患者发生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SR技术对比,ABAO患者行ADAPT治疗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是行ADAPT可减少再通尝试次数,获得更短的血管开通时间。糖尿病、基线高NIHSS评分和低pc-ASPECTS评分与ABAO患者不良的临床预后独立相关。高龄、较长的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基线高NIHSS评分和低pc-ASPECTS评分与ABAO患者PSCI的发生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基底动脉闭塞 机械取栓 ADAPT 支架取栓 临床预后
下载PDF
规范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支架取栓术后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黄富治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4期166-168,共3页
目的分析以规范化护理形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支架取栓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的120例患者均为接受支架取栓术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6月—2023年6月,利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 目的分析以规范化护理形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支架取栓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的120例患者均为接受支架取栓术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6月—2023年6月,利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规范化护理模式(试验组,n=60)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60)开展临床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更高,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低,均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术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脑功能缺损状态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规范化护理 支架取栓术 生活质量 脑功能缺损 负性情绪
下载PDF
静脉溶栓联合支架介入取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孙世辉 彭兆龙 吴广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5期5-11,共7页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联合支架介入取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94例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感染、降低颅内压、...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联合支架介入取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94例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感染、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神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架介入取栓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阻塞血管再通情况、血管生长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神经损伤因子[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S100β)、谷氨酸、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脑血管储备功能指标[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PI)、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脑血管储备功能(CVRC)]、生活质量[巴塞尔指数(BI)]、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存质量[改良Rankin量表(mR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阻塞血管再通率(91.49%)高于对照组(72.34%,P<0.05)。两组患者血清VEGF、MMP-9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100β、谷氨酸、PDGF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CVRC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MCA-PI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NIHSS、mRS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溶栓联合支架介入取栓治疗可有效提高IS患者阻塞血管再通率,降低血管生长相关因子、神经损伤因子水平,增强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介入取栓 静脉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生长相关因子 神经损伤因子 脑血管储备功能
下载PDF
Solitaire支架介入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刘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0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介入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支架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溶栓治疗,支架组行Solit...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介入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支架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溶栓治疗,支架组行Solitaire支架介入取栓术治疗。比较两组凝血指标、恢复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长于治疗前,且支架组长于对照组,两组D-D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支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mR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支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支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Solitaire支架介入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凝血指标 Solitaire支架介入取栓术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失败后行可回收支架内球囊扩张技术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陈华炜 钱辉 +5 位作者 顾志伟 宋大刚 陈锷峰 孙陈军 夏家杰 杨志浩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7期1231-123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可回收支架内球囊扩张技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失败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2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失败患者的病例资料,对照组接受非可回收支架植入治疗,试验... 目的探讨应用可回收支架内球囊扩张技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失败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2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失败患者的病例资料,对照组接受非可回收支架植入治疗,试验组采用可回收支架内球囊扩张技术治疗,并评估血管再通情况、手术费用和预后情况等。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对照组13例,试验组17例,两组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术后90 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等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显著缩短了血管再通时间(P<0.001)、减少了手术耗材费用(P<0.001)。结论可回收支架经球囊扩张后再植入可作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取栓失败后的补救治疗措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能缩减血管再通时间和手术耗材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可回收支架内球囊扩张技术 取栓 大血管闭塞
下载PDF
支架取栓术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急性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18
作者 徐栋 任瑞涛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支架介入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急性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闭塞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3例),分别进行单纯支架取栓术治疗、支架介入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 目的分析支架介入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急性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闭塞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3例),分别进行单纯支架取栓术治疗、支架介入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血管再通成功率分别为93.02%、90.70%,高于对照组(73.81%、61.90%)(P<0.05);试验组治疗后1 d、7 d、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4.73±3.51)分、(11.16±2.10)分、(7.32±1.53)分,低于对照组[(17.82±3.85)分、(15.24±2.15)分、(11.91±2.07)分](P<0.05);治疗后7 d、30 d试验组巴氏(Barthel)量表评分为(68.63±7.34)分、(88.62±8.61)分,高于对照组[(51.87±5.82)分、(64.72±6.59)分](P<0.05)。结论支架介入联合抽吸取栓术治疗急性闭塞型脑梗死的疗效较高,血管再通成功率高,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明显,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塞型脑梗死 支架取栓术 抽吸取栓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抽吸取栓术与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的效果对比
19
作者 陈奕农 《智慧健康》 2024年第7期126-129,共4页
目的 分析抽吸取栓术与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取栓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支架取栓术,观察组实施抽吸取栓术,分析... 目的 分析抽吸取栓术与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取栓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支架取栓术,观察组实施抽吸取栓术,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穿刺-血管再通时间、一次完全再通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且90d预后良好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溶栓、一次完全再通、全部血管闭塞再通、术后1周NIHSS、术中血栓逃逸、症状性颅内出血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的取栓方法中,抽吸取栓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的优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闭塞的血管,恢复缺血性疾病的脑灌注,建议在临床中进一步全面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吸取栓术 支架取栓术 急性颅内血管闭塞 效果对比
下载PDF
Navien导管联合Solitaire AB支架介入取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改善和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吕冰洁 戚继胜 李文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Navien导管联合Solitaire AB支架介入取栓术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改善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34例失去溶栓机会的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 目的:探讨Navien导管联合Solitaire AB支架介入取栓术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改善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34例失去溶栓机会的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支架取栓组和联合取栓组,各67例。支架取栓组采用Solitaire AB支架介入取栓术,联合取栓组采用Navien导管联合Solitaire AB支架介入取栓术。比较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取栓次数、术后1 m神经功能因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hinese stroke clinical 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CS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术后3 m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结果:治疗后,联合取栓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支架取栓组,取栓次数明显少于支架取栓组(P<0.05)。术后1 m,联合取栓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tellate source sex protein,S100β)水平、CSS评分、ADL评分均明显低于支架取栓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明显高于支架取栓组(P<0.05);术后3 m,联合取栓组预后mRS评分中0~2分和3分人数明显多于支架取栓组(P<0.05);4~5分和6分的人数明显少于支架取栓组(P<0.05)。结论:Navien导管联合Solitaire AB支架介入取栓术治疗失去溶栓机会的ACI患者,取栓次数少,血管再通率高,能调节神经功能因子水平,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日常生存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介入取栓术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