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栓通胶囊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郑远征 白方会 +3 位作者 张艳萍 刘亚婷 张莉 张继中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669-670,共2页
目的观察脑栓通胶囊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10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除基础药物治疗外,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脑栓通胶囊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神经功... 目的观察脑栓通胶囊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10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除基础药物治疗外,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脑栓通胶囊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的RI、PI、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V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栓通胶囊联合丁苯酞胶囊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通胶囊 丁苯酞胶囊 脑梗死恢复期 脑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吴鹭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8期107-109,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早期组,各4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早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早期组,各4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早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致残率、神经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早期组致残率低于常规组(P=0.015)。护理前,两组神经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神经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低于护理前,且早期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磁场治疗仪辅助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黄李法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磁场治疗仪辅助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分析磁场治疗仪辅助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磁场治疗仪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磁场治疗仪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磁场治疗仪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炎症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薇 龙军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炎症反应、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贵州省纳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丁苯酞氯化钠...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炎症反应、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贵州省纳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为(79.47±6.04)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11.37±1.04)分、hs-CRP(8.03±1.82)mg/L、TNF-α(6.70±1.43)ng/L和IL-8(0.41±0.09)p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中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治疗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损害、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能力,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右莰醇 丁苯酞 炎症反应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陶亚平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74-676,共3页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对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尤溪县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对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尤溪县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对比2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为(11.39±2.21)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为(59.21±2.44)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为(58.47±5.79)分,优于对照组[NIHSS(17.32±2.65)分,FMA(53.84±2.85)分,ADL(47.32±6.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为(45.17±5.58)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6.23±1.10)分,低于对照组[SAS(55.65±4.72)分,PSQI(10.27±2.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对于神经和肢体功能康复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恢复正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并关注患者情绪和睡眠问题,积极改善睡眠质量和不良情绪,更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睡眠质量
下载PDF
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李维 袁波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319-1320,共2页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HICH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38例,行传统手术治疗)和研究组(38例,行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神经功能、日...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HICH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38例,行传统手术治疗)和研究组(38例,行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血肿残余体积低于参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参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BI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的效果更好,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现代康复护理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效果评价
7
作者 孙明华 万俊妮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1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现代康复护理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4例)和常规组(43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增加现代康复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 目的探讨现代康复护理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4例)和常规组(43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增加现代康复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TREM)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3.1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4.42%(P<0.05)。结论现代康复护理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可改善其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有利于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梗死 现代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8
作者 李朝飞 李朝红 +1 位作者 李建甫 李领召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681-682,共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照组给予rtPA溶栓治疗,研究组给予rtPA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日常生活...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照组给予rtPA溶栓治疗,研究组给予rtPA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参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IGF-1水平高于参照组,NSE、Hcy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因子水平,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右莰醇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因子
下载PDF
中医针灸与按摩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汪婷 蔡青春 +2 位作者 冯琴 闫亚维 程美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117-120,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与按摩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与按摩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中医针灸与按摩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神志障碍、偏身感觉障碍、言语不利及头痛眩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针灸与按摩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中医症状及血清学指标,并提升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进一步改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灸 按摩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丁瑞雪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0期124-126,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泰州市姜堰区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观...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泰州市姜堰区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3个月后,两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1
作者 罗倩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9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凤冈县人民医院7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凤冈县人民医院7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医证候积分、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受试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两组受试者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受试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两组受试者ADL评分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1.43%,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更高(P=0.003)。结论: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中医证候,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恢复期 中医护理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中医证候
下载PDF
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李军鹏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131-133,共3页
目的:比较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颞部入路微... 目的:比较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颞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术后7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7 d血肿残余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肿残余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提高ADL评分,降低NIHSS评分,减少术后3 d血肿残余量,效果优于经颞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经颞部入路 经额部入路 微创钻孔引流术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并发症
下载PDF
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13
作者 李阳 王保申 付菊花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9期89-91,95,共4页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临颍县中医院收治的76例A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临颍县中医院收治的76例A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LDL-C、TG、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A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脂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化痰通络汤 炎性因子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缺损 血脂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早期多频次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14
作者 赵雨欣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20-22,30,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多频次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高压氧治疗频次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低频次高压氧治疗,研究组应用多... 目的:观察早期多频次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高压氧治疗频次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低频次高压氧治疗,研究组应用多频次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100β、NSE、GFAP、CRP、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多频次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降低NIHSS评分、神经功能指标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低频次高压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早期 多频次高压氧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医特色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肢体痉挛情况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帅欢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8期3447-344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396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396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肢体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运动功能[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BI)]及生存质量[脑卒中影响量表(SIS)]。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M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BI、S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综合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偏瘫病人中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肢体痉挛与神经损伤,降低偏瘫严重程度,从而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中医特色综合康复护理 肢体痉挛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郑治锦 张莉 苏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3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救绿色通道中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许昌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急诊科采取常规急救绿色通道期间收治的AI...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救绿色通道中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许昌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急诊科采取常规急救绿色通道期间收治的AIS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女17例,男19例,年龄(60.56±3.89)岁];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急诊科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期间收治的AIS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女16例,男20例,年龄(60.59±3.91)岁]。比较两组急救效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致残率、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急诊分诊时间为(3.68±1.15)min、急诊滞留时间为(39.42±3.18)min、就诊至溶栓时间为(55.23±5.40)min,均高于对照组的[(5.09±1.23)min、(46.24±3.25)min、(64.79±5.53)min](t=5.024、8.999、7.421,均P<0.001);观察组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6.51±1.50)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为(21.35±2.16)分,均低于对照组[(8.93±1.54)分、(25.50±2.19)分](t=6.754、8.095,P<0.001);观察组致残率为2.78%(1/36),低于对照组的16.67%(6/36)(χ^(2)=3.956,P=0.047);观察组出院时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为(140.84±6.83)分,高于对照组的(119.92±6.64)分(t=13.177,P<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中急救方式为(21.26±1.18)分、安全管理为(21.85±1.23)分、人文关怀为(21.96±1.25)分、护理态度为(21.80±1.43)分、总分为(84.43±3.34)分,均高于对照组[(18.98±1.13)分、(19.94±1.20)分、(18.54±1.16)分、(19.06±1.30)分、(75.54±3.26)分](t=8.373、6.669、12.033、8.507、11.429,均P<0.001)。结论AIS患者急救绿色通道中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可提升急救效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有效改善预后,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医疗团队资源管理 急救绿色通道 急救效率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致残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脑苷肌肽联合七叶皂苷钠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赵甦 《医师在线》 2024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究脑苷肌肽联合七叶皂苷钠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止血、脱水、抗感染、控制血压和血糖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对... 目的 探究脑苷肌肽联合七叶皂苷钠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止血、脱水、抗感染、控制血压和血糖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联合七叶皂苷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脑血肿量和脑水肿量、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等,并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脑血肿量和脑水肿量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IL)-6(IL-6)、IL-10等实验室指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脑苷肌肽联合七叶皂苷钠辅助治疗的效果较佳,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轻脑水肿程度,进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苷肌肽 七叶皂苷钠 急性脑出血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康金艳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7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ADL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能有效降低患者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神经功能缺损 生活活动能力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认知、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9
作者 王帅 桂良愿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1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使用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有认知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 目的分析使用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有认知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丁苯酞治疗,试验组使用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NIHSS评分各维度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试验组患者认知能力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Fugl-Meye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障碍患者使用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注射液可以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 认知障碍 丁苯酞 银杏叶注射液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多层次执行功能综合训练联合高压氧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
作者 郑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8期136-139,共4页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采用多层次执行功能综合训练联合高压氧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n=40)采用高压氧干预,观察组(n=...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采用多层次执行功能综合训练联合高压氧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n=40)采用高压氧干预,观察组(n=40)采用多层次执行功能综合训练联合高压氧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8.34±1.27)分,低于对照组的(10.12±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MMSE和MoCA评分分别为(24.38±1.92)分、(24.83±1.7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1.25±1.67)分、(20.24±1.4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次执行功能综合训练联合高压氧干预能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认知功能,对日常生活能力起到一定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执行功能综合训练 高压氧 脑出血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