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糙脉孢菌发酵改性黑小麦麸皮馒头配方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1
作者 刘安琪 常世敏 +3 位作者 许文涛 古东月 李海芹 江利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12,共8页
以黑小麦粉、粗糙脉孢菌(Nc)发酵改性黑小麦麸皮(BWB)为主要原料,制备Nc-BWB馒头。以馒头感官评分、比体积及宽高比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馒头配方,并对其色度、质构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 以黑小麦粉、粗糙脉孢菌(Nc)发酵改性黑小麦麸皮(BWB)为主要原料,制备Nc-BWB馒头。以馒头感官评分、比体积及宽高比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馒头配方,并对其色度、质构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以Nc-BWB与黑小麦粉总质量计,Nc-BWB添加量8%、水添加量49%、酵母添加量1%,在此条件下制得的Nc-BWB馒头综合评分为87.25。与BWB馒头和纯黑小麦粉馒头相比,Nc-BWB馒头L^(*)值最低,a^(*)值最高。Nc-BWB馒头中醇类、萜烯类、杂环类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最多;四氢薰衣草醇、苯乙醛、反式-2,4-癸二烯醛、丙位壬内酯、亚油酸乙酯、α-石竹烯是Nc-BWB馒头中独有的风味物质。质构分析表明,用Nc发酵改性后的BWB制备馒头对其品质起到了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脉孢菌 黑小麦 馒头 品质分析
下载PDF
好食脉孢霉与普鲁兰酶的协同发酵工艺探究
2
作者 郑洛昀 迟治平 +1 位作者 陈善明 李伟丽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6期168-171,共4页
本文综述了好食脉孢霉与普鲁兰酶联合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通过论述好食脉孢霉与普鲁兰酶的特性,分析联合发酵的可行性,探讨提高发酵效率、产物质量、缩短发酵周期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优化策略,同时提出联合发酵产物的应用方向。以... 本文综述了好食脉孢霉与普鲁兰酶联合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通过论述好食脉孢霉与普鲁兰酶的特性,分析联合发酵的可行性,探讨提高发酵效率、产物质量、缩短发酵周期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优化策略,同时提出联合发酵产物的应用方向。以期为好食脉孢霉与普鲁兰酶联合发酵的工业化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食脉孢霉 普鲁兰酶 发酵工艺
下载PDF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态发酵条件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建强 李亚澜 李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2-446,共5页
从腐烂稻草、土壤和牛粪等样品中分离到12株能在以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并从中筛选出1株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真菌,初步鉴定为脉纹孢菌(Neurospora sp.).通过对其固态发酵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试验... 从腐烂稻草、土壤和牛粪等样品中分离到12株能在以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并从中筛选出1株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真菌,初步鉴定为脉纹孢菌(Neurospora sp.).通过对其固态发酵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试验,初步确定了发酵培养基最佳碳、氮源种类及添加量:稻草粉与麸皮的质量比为9∶1,NH4NO30.5%;最适培养条件为:固液比1∶3,接种量1 mL,pH值自然,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96 h.该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达到3 551.1和386.7μmol/(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纹孢菌(Neurospora sp.) 纤维素酶 固态发酵
下载PDF
粗壮脉纹孢菌所产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余玮 邓泽元 +2 位作者 范亚苇 余永红 吴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0-53,共4页
本文对粗壮脉纹孢菌(Neurosporacrassa)所产纤维素酶的一般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该酶的最适催化反应pH为4.8~5.3,最适催化反应温度为45~50℃,在50℃及pH为4.8时该酶稳定。CMC、C1和β-葡萄糖苷酶活力变化范围有一定差别... 本文对粗壮脉纹孢菌(Neurosporacrassa)所产纤维素酶的一般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该酶的最适催化反应pH为4.8~5.3,最适催化反应温度为45~50℃,在50℃及pH为4.8时该酶稳定。CMC、C1和β-葡萄糖苷酶活力变化范围有一定差别。锰离子对该酶活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而铜离子和铝离子对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产酶培养基中加入洗衣粉可以促进产纤维素酶活力,而洗洁精则会抑制产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壮脉纹孢菌(Neurospora crassa) 纤维素酶 酶性质
下载PDF
好食脉孢霉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鉴定、抗氧化性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邓永平 车鑫 +3 位作者 艾瑞波 刘晓兰 辛嘉英 王晓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20,共6页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好食脉孢霉(Neurospora sitophila)固态发酵生产的类胡萝卜素进行初步鉴定,研究了类胡萝卜素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N.sitophila来源的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成分之一为β-胡萝卜素;当质量浓度为6μg/mL时...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好食脉孢霉(Neurospora sitophila)固态发酵生产的类胡萝卜素进行初步鉴定,研究了类胡萝卜素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N.sitophila来源的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成分之一为β-胡萝卜素;当质量浓度为6μg/mL时,类胡萝卜素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α-生育酚、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lanisole,BHA)和β-胡萝卜素(P<0.05),羟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α-生育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 hydroquinone,TBHQ)和β-胡萝卜素(P<0.05),总还原力显著高于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P<0.05);类胡萝卜素在避光、低温及不含K^+、Na^+、Mg^2+、Ca^2+、Ba^2+、Cu^2+、Fe^3+的条件下较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好食脉孢霉类胡萝卜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食脉孢霉 类胡萝卜素 液相色谱-质谱技术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好食脉孢菌液体发酵产脂肪酶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邓永平 郭建华 +3 位作者 艾瑞波 马占春 刘晓兰 王晓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5-141,共7页
本文以脂肪酶活力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好食脉孢菌液体发酵产脂肪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由麸皮和豆粕组成,比例为5∶3,培养基中添加1.0%的tween80以及0.1 g/L的KCl,培养基初始p H为6.0,250 m L... 本文以脂肪酶活力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好食脉孢菌液体发酵产脂肪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由麸皮和豆粕组成,比例为5∶3,培养基中添加1.0%的tween80以及0.1 g/L的KCl,培养基初始p H为6.0,250 m L三角瓶装液量50 m L,接种量为1%,摇床转速150 r/min,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72 h,优化后脂肪酶活力达到377.51 U/m L,较优化前提高了约6倍。通过优化有效的提高了好食脉孢菌产脂肪酶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食脉孢菌 脂肪酶 液体发酵 培养基优化 培养条件
下载PDF
好食脉孢霉产纤维素酶液态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邓永平 吴耘红 +2 位作者 刘晓兰 艾瑞波 张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2-64,共3页
对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好食脉孢霉产纤维素酶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以FPA和CMC酶活力为指标,确定了适宜的培养基主要成分由豆渣和麸皮组成,培养基起始pH值为5.0。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150 r/m in,培养时间72h,此时... 对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好食脉孢霉产纤维素酶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以FPA和CMC酶活力为指标,确定了适宜的培养基主要成分由豆渣和麸皮组成,培养基起始pH值为5.0。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150 r/m in,培养时间72h,此时摇瓶发酵液中的FPA酶活力达到790.2U/mL,CMC酶活力达到459.4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食脉孢霉 纤维素酶 液态发酵条件 优化
下载PDF
好食脉孢霉纤溶酶的纯化及体外纤溶活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邓永平 车鑫 +2 位作者 艾瑞波 刘晓兰 郭建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37-1942,1919,共7页
从公认安全真菌好食脉孢霉(Neospora sitophila)代谢产物中纯化了一种纤溶酶,纯化倍数为86.6倍,比活力为519.59 U/mg。该酶由两个分子量分别为30.0 kDa和15.5 kDa的亚基构成,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能依次水解人血纤维蛋白原的Aα、Bβ和γ... 从公认安全真菌好食脉孢霉(Neospora sitophila)代谢产物中纯化了一种纤溶酶,纯化倍数为86.6倍,比活力为519.59 U/mg。该酶由两个分子量分别为30.0 kDa和15.5 kDa的亚基构成,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能依次水解人血纤维蛋白原的Aα、Bβ和γ链,具有直接水解纤维蛋白以及激活纤溶酶原的双重功能。该酶不水解人血清白蛋白。结果表明,好食脉孢霉纤溶酶可能在治疗血栓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食脉孢霉 纤溶酶 纯化 体外纤溶活性
下载PDF
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木糖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潇 朱冬青 +3 位作者 王丹 林建强 曲音波 余世袁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6-472,共7页
研究了不同通氧条件和培养基初始pH等对粗糙脉孢菌 (Neurosporacrassa)AS 3 1 60 2木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 ,粗糙脉孢菌具有较强的发酵木糖产生乙醇及木糖醇的能力。通气量对木糖发酵有较大的影响。乙醇发酵适合在半好氧条件下进行 ,... 研究了不同通氧条件和培养基初始pH等对粗糙脉孢菌 (Neurosporacrassa)AS 3 1 60 2木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 ,粗糙脉孢菌具有较强的发酵木糖产生乙醇及木糖醇的能力。通气量对木糖发酵有较大的影响。乙醇发酵适合在半好氧条件下进行 ,此时乙醇的转化率达到63 2 %。木糖醇发酵适合在微好氧的条件下进行 ,转化率达到 31 8%。木糖醇是在培养基中乙醇达到一定浓度后才开始积累。培养基的初始pH对木糖发酵产物有较大的影响 ,乙醇产生最适pH5 0 ,木糖醇产生最适pH4 0。在培养基pH为碱性条件时 ,木糖发酵受到很大的抑制。初始木糖浓度对产物乙醇及木糖醇的产率有很大的影响。葡萄糖的存在会抑制木糖的利用 ,对乙醇和木糖醇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脉孢菌 木糖发酵 乙醇 木糖醇
下载PDF
粗糙脉孢菌基因组分泌蛋白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0
10
作者 周晓罡 李成云 +6 位作者 赵之伟 苏源 张绍松 李进斌 杨静 刘林 业艳芬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0-207,共8页
利用信号肽预测软件SignalPv3.0和PSORT,跨膜螺旋结构预测软件TMHMMv2.0和THUMBUP,GPI锚定位点预测软件bigPIPredictor和亚细胞器中蛋白定位分布预测软件TargetPv1.01对粗糙脉孢菌全基因组数据库中已公布的10082个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分... 利用信号肽预测软件SignalPv3.0和PSORT,跨膜螺旋结构预测软件TMHMMv2.0和THUMBUP,GPI锚定位点预测软件bigPIPredictor和亚细胞器中蛋白定位分布预测软件TargetPv1.01对粗糙脉孢菌全基因组数据库中已公布的10082个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粗糙脉孢菌中有437个蛋白为分泌蛋白,编码这些蛋白最小的可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为252bp,最大为6604bp,平均1433bp,分泌蛋白信号肽长度介于15~59个氨基酸之间。在437个分泌蛋白中,205个具有功能描述,主要包括各种酶类、细胞能量生成、运转以及自身修复、防卫等多种功能。这些蛋白所参与的生化过程可能发生在膜外的周质空间或是菌体外的场所,为该物种营养的摄取,以及对环境做出响应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脉孢菌 信号肽 分泌蛋白
下载PDF
丝状真菌直接转化纤维素生成酒精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丹 张志华 +3 位作者 张潇 林建强 曲音波 余世袁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本文对 4株Neurosporacrassa和 4株Fusariumoxysporum菌的纤维素酶生产以及它们直接转化纤维素生成酒精的能力进行了研究 ,筛选出 1株酒精产量较高的菌株 (N .crassaAS 3.16 0 2 ) ,并对该菌株的生长、纤维素酶生产和转化纤维素生成酒... 本文对 4株Neurosporacrassa和 4株Fusariumoxysporum菌的纤维素酶生产以及它们直接转化纤维素生成酒精的能力进行了研究 ,筛选出 1株酒精产量较高的菌株 (N .crassaAS 3.16 0 2 ) ,并对该菌株的生长、纤维素酶生产和转化纤维素生成酒精的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结果表明 :N .crassaAS 3.16 0 2具有较好的直接转化纤维素生产酒精的能力 ,经过初步优化后 ,酒精产量和转化率分别达到 6 .7g L和 33.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脉孢菌 直接生物转化 纤维素 酒精
下载PDF
小桐子抑菌成分粗提工艺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伍保龙 易弋 +2 位作者 夏杰 廖春文 田玉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07-1909,共3页
目的探索小桐子综合开发利用的价值。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对小桐子树叶中的抑菌成分进行粗提,以好食脉孢霉和粗糙脉孢霉为对象,检验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纯水作为提取液,料液比为1∶15,30℃恒温搅拌提取10 h,此... 目的探索小桐子综合开发利用的价值。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对小桐子树叶中的抑菌成分进行粗提,以好食脉孢霉和粗糙脉孢霉为对象,检验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纯水作为提取液,料液比为1∶15,30℃恒温搅拌提取10 h,此时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 g/L,粗提液经醇沉后,最低抑菌浓度下降为0.5 g/L。结论小桐子提取物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在植物源抑菌剂的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 抑菌 粗糙脉胞霉 好食脉胞霉
下载PDF
脉孢霉发酵豆渣产纤溶酶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许爱清 刘晓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79,共3页
以好食脉孢霉为产纤溶酶菌种,选用廉价物料新鲜豆渣和麸皮为初始发酵底物(15g(干重)/500 mL三角瓶),试验确定发酵培养基的组成是:豆渣:麸皮(4:1)+CaCl2(0.75%)+FeSO4·7H2O(0.045%)。每瓶培养基接种3.4×10^5个... 以好食脉孢霉为产纤溶酶菌种,选用廉价物料新鲜豆渣和麸皮为初始发酵底物(15g(干重)/500 mL三角瓶),试验确定发酵培养基的组成是:豆渣:麸皮(4:1)+CaCl2(0.75%)+FeSO4·7H2O(0.045%)。每瓶培养基接种3.4×10^5个孢子,在28℃恒温箱培养48h,然后用生理盐水(100 mL/瓶)浸提4~6 h。摇瓶优化后的酶产量约为220 U/g,浅盘发酵放大结果为330 U/g,10倍于初始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脉孢霉 固体发酵 纤溶酶
下载PDF
Neurospora crassa LY03菌株在客家“红菌豆渣”营养物质转化中转录组及转化产物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标声 陈冠羲 +3 位作者 张清霁 林彬 陈小红 黎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97-205,共9页
分析接种Neurospora crassa菌株“红菌豆渣”不同发酵时间的营养成分,通过RNA-seq转录组学测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非靶标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方法寻找影响菌株发酵的主要差异表达基因、关键代谢物和代谢通路... 分析接种Neurospora crassa菌株“红菌豆渣”不同发酵时间的营养成分,通过RNA-seq转录组学测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非靶标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方法寻找影响菌株发酵的主要差异表达基因、关键代谢物和代谢通路,探究其中重要基因cellulase(纤维酶基因)的转录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发酵2 d是“红菌豆渣”营养物质转化的关键时期,基因表达最活跃,cellulase基因表达量也最高,发酵原料豆渣碳水化合物通过“淀粉和蔗糖代谢”、“碳代谢”途径代谢生成D-阿拉伯糖、山梨醇、D-木糖、岩藻糖、亚油酸、γ-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糖醇类和有机酸类化合物;发酵3 d,主要进行氨基酸代谢,豆渣原料中的蛋白质成分通过“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生成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等各类氨基酸;发酵4 d,主要进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成,发酵原料豆渣中原有的大豆苷、染料木苷、染料木素等成分通过“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生成新橙皮苷、番木鳖碱、角鲨烯等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物质,产品菌丝开始老化,出现了一些指示食品腐败的油脂如溶血磷脂酰胆碱(18:4/18:1)、溶血磷脂酰胆碱(18:1)。总体上,“红菌豆渣”接种Neurospora crassa菌株发酵2 d是营养物质转化最活跃时期,发酵3 d样品成熟,发酵4 d样品开始老化、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spora crassa 红菌豆渣 营养物质 转录组 转化产物
下载PDF
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crassa)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冯炘 王丹 +1 位作者 辛丽霞 宋文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本文对粗糙脉胞菌Neurosporacrassa1602摇瓶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液初始pH5.5,培养温度28℃,摇瓶转速150r/min,培养96h,诱导产酶碳源为3%玉米芯粉+0.5%麸皮酸水解液(0.6mol/L),有机氮源为黄豆粉或无机氮源为NH... 本文对粗糙脉胞菌Neurosporacrassa1602摇瓶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液初始pH5.5,培养温度28℃,摇瓶转速150r/min,培养96h,诱导产酶碳源为3%玉米芯粉+0.5%麸皮酸水解液(0.6mol/L),有机氮源为黄豆粉或无机氮源为NH4HSO4时为最佳产酶条件。其纤维素酶活力CMCase为10.34IU/ml,FPase为0.71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脉胞菌 纤维素酶 发酵 条件
下载PDF
粗糙脉孢菌产黑色素条件优化及黑色素物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建波 宋欣 +1 位作者 田敏 曲音波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0-124,共5页
优化了粗糙脉孢菌 (Neurosporacrassa)AS 3.16 0 2生产黑色素的条件 ,结果表明 ,在葡萄糖 0 .5g L、(NH4 ) 2 SO48g L、NaCl 3g L、CaCl2 0 .1g L、酪氨酸取饱和浓度时 ,有相对高的产量 .对所产黑色素进行了分离纯化 ,并研究了其理化性质 .
关键词 黑色素 粗糙脉孢菌 优化
下载PDF
产胞外黑色素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30
17
作者 李建波 宋欣 曲音波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4,共5页
对不同来源获得的 47株菌株在酪素培养基上生长、产色素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中选取了T4和NeurosporacrassaAS 3 1 60 2 ,比较了二者利用 5种不同培养基产黑色素的能力。对T4菌株产生的黑色素做了初步研究 ,并初步鉴定T4菌株为奇异变... 对不同来源获得的 47株菌株在酪素培养基上生长、产色素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中选取了T4和NeurosporacrassaAS 3 1 60 2 ,比较了二者利用 5种不同培养基产黑色素的能力。对T4菌株产生的黑色素做了初步研究 ,并初步鉴定T4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 (Proteusmirabi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筛选 奇异变形杆菌 粗糙脉孢菌
下载PDF
一种脉孢霉的分离鉴定及拮抗菌筛选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珊珊 杨佳玥 +3 位作者 袁雪 张国庆 陈青君 田昆利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1期157-161,共5页
对黑木耳栽培中的污染杂菌进行分离鉴定及拮抗菌筛选,为进一步研究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培养菌株,基于ITS鉴定其分类学地位,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生防放线菌。获得纯培养菌株,编号CP-1。ITS序列扩增,得到一条571 bp... 对黑木耳栽培中的污染杂菌进行分离鉴定及拮抗菌筛选,为进一步研究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培养菌株,基于ITS鉴定其分类学地位,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生防放线菌。获得纯培养菌株,编号CP-1。ITS序列扩增,得到一条571 bp的序列(Gen Bank No.KP027411);与好食脉孢霉和粗糙脉孢霉的相似度分别为99%和98%;结合形态学特征,CP-1与好食脉孢霉的相似性更高。生防链霉菌BUAS13-03菌株抗性最佳,抑菌圈直径为2.8±0.3 cm。确定菌株CP-1为好食脉孢霉;生防菌BUAS13-03对CP-1的拮抗效果较好。本研究对黑木耳好食脉孢霉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好食脉孢霉 ITS 拮抗效果
下载PDF
粗壮脉纹孢菌发酵豆渣所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红艳 邓泽元 +1 位作者 范亚苇 余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0-162,199,共4页
通过浓硫酸显色、TLC分析、紫外扫描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传统发酵豆渣食品中分离出的目标菌株粗壮脉纹孢菌(Neurospora.crassa)所产类胡萝卜素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结论如下:豆渣经粗壮脉纹孢菌发酵后,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大增加,且主要... 通过浓硫酸显色、TLC分析、紫外扫描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传统发酵豆渣食品中分离出的目标菌株粗壮脉纹孢菌(Neurospora.crassa)所产类胡萝卜素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结论如下:豆渣经粗壮脉纹孢菌发酵后,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大增加,且主要为β-胡萝卜素,紫外扫描测得孢子中β-胡萝卜素含量达158.50μg/g孢子,产量为8.06μg/g培养基干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含量达140.98μg/g孢子,产量为7.14μg/g培养基干重,两者结论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壮脉纹孢菌 豆渣 β-胡萝卜紊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产纤维素酶菌种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余永红 邓泽元 +2 位作者 范亚苇 刘文群 邓胜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3,共2页
从江西生产豆渣菌的作坊采样,检测到一株分解纤维素的真菌(MC1),分离纯化后,再利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根据形态特征可鉴定为面包串珠霉(MoniliasitophilaMont.)。摇床发酵产酶实验表明,在30℃、160r/min的条件下摇... 从江西生产豆渣菌的作坊采样,检测到一株分解纤维素的真菌(MC1),分离纯化后,再利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根据形态特征可鉴定为面包串珠霉(MoniliasitophilaMont.)。摇床发酵产酶实验表明,在30℃、160r/min的条件下摇瓶培养6d后,其所产纤维素酶系中的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底物的CMC酶活为4119U/mL,以微晶纤维素为底物的C1酶活为6833U/mL,以水杨素为底物的βG酶活为451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串珠霉 分离 鉴定 纤维素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