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4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valence of Spinal Metastasis in Neurosurgical Procedures: A Descriptive Study
1
作者 Jefferson Walter Daniel José Carlos Esteves Veiga 《Ope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6年第4期191-197,共8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sought to identify the prevalence of operations for spinal epidural neoplastic metastases relative to other spine and neurosurgical operative procedures. Methods: This study was descriptive and i... Objective: This study sought to identify the prevalence of operations for spinal epidural neoplastic metastases relative to other spine and neurosurgical operative procedures. Methods: This study was descriptive and involved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data collected from patients who underwent neurosurgeries between February 1997 and January 2015 at a single quaternary hospital. The examined population was distributed across five descriptive categories to perform numerical distributions among neurosurgical operative procedures. Results: A total of 12,802 neurosurgical procedures were identified. These procedures were classified as follows: Skull and brain, 11,192 (87.42%);spinal column and spinal nervous tissue, 1462 (11.42%);and peripheral nerves, 148 (1.16%).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the 1462 (100%) cases of spinal column and spinal nervous tissue diseases were distributed by nosology as follows: Degenerative intervertebral disk and spondylosis, 768 (52.54%);neoplastic, 279 (19.08%);traumatic, 221 (15.11%);congenital, 163 (11.14%);infectious and inflammatory, 27 (1.85%);and vascular, 4 (0.28%). With respect to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279 (100%)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spinal column and spinal nervous tissue neoplastic diseases, 124 (44.44%) procedures were for intradural neoplasms, and 155 (55.56%) procedures were for epidural spinal column neoplasms. The 155 (100%) operations for epidural neoplastic diseases were distributed into two groups: Primary epidural neoplasms, 42 (27.10%);and secondary epidural neoplasms, 113 (72.90%). Spinal column epidural neoplastic metastases (secondary neoplasms) represented 0.88% of the 12,802 neurosurgical procedures. Conclusions: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spinal metastasis are uncommon with respect to all neurosurgical operative procedures. Trend analysis reveals an unchanging trend of prevalence for these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MIOLOGY Neoplasm Metastasis neurosurgical procedures PREVALENCE SPINE
下载PDF
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笑 银锐 +3 位作者 李鹏涛 常健博 孙思帅 魏俊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460,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8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别予以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内镜...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8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别予以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内镜组,19例)和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钻孔组,19例),计算血肿腔厚度变化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BI)评估神经功能预后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录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和脑脊液漏发生率。结果内镜组与钻孔组血肿腔厚度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8,P=0.396)。内镜组和钻孔组出院时mRS评分低于入院时(Z=⁃4.116,P=0.000;Z=⁃4.195,P=0.000),BI指数较入院时无明显变化(Z=⁃1.557,P=0.119;Z=⁃0.091,P=0.928);出院时两组mRS评分(Z=⁃0.502,P=0.616)和BI指数(Z=⁃0.853,P=0.3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镜组术后引流时间长于钻孔组(t=2.488,P=0.018),但术后住院时间短于钻孔组(t=⁃3.894,P=0.000);而两组总住院费用(t=1.175,P=0.248)和脑脊液漏发生率(Fisher确切概率法:P=0.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无论采取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还是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均安全、有效,可清除血肿,改善神经功能;神经内镜手术具有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更快、术后住院时间更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神经内窥镜检查 引流术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应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外科干预
3
作者 佟小光 施铭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理学改变,常同时累及心血管和脑血管,需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外科同时手术干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采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理学改变,常同时累及心血管和脑血管,需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外科同时手术干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采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尚未形成一致性意见。随着对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深入、手术技术的改进和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为外科手术同时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心血管疾病 神经外科手术 心血管外科手术 综述
下载PDF
心脑血管疾病的“脑心同治”
4
作者 施铭岗 佟小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二者为同源性疾病,可共病,这也是“脑心同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近年随着药物治疗和手术技术改进,“脑心同治”得以实现并提高临床疗效。本文综述“脑心同治”策略,以为心脑血...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二者为同源性疾病,可共病,这也是“脑心同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近年随着药物治疗和手术技术改进,“脑心同治”得以实现并提高临床疗效。本文综述“脑心同治”策略,以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心血管疾病 神经外科手术 心血管外科手术 综述
下载PDF
儿童胶质瘤诊断与治疗要点及进展
5
作者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5-700,共6页
儿童胶质瘤异质性突出,具有独特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并非成人胶质瘤的“缩小版”。本文强调儿童胶质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的基本要点,介绍其与成人胶质瘤靶向治疗的异同,阐述儿童胶质瘤涉及的重要驱动基因异常及其对应的靶向治... 儿童胶质瘤异质性突出,具有独特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并非成人胶质瘤的“缩小版”。本文强调儿童胶质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的基本要点,介绍其与成人胶质瘤靶向治疗的异同,阐述儿童胶质瘤涉及的重要驱动基因异常及其对应的靶向治疗策略,重点描述组蛋白H3突变致儿童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的表观遗传学治疗策略,并展望儿童胶质瘤诊断与治疗的未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神经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分子靶向治疗 表观基因组学 儿童 综述
下载PDF
宫颈超声弹性成像对有LEEP史的单胎妊娠孕妇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研究
6
作者 邓笛 吴青青 +1 位作者 李菁华 黄瑞贞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82-285,291,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超声弹性成像对有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史的单胎妊娠孕妇自发性早产(spontaneous preterm birth,sPTB)预测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 目的探讨宫颈超声弹性成像对有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史的单胎妊娠孕妇自发性早产(spontaneous preterm birth,sPTB)预测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有LEEP史的单胎妊娠孕妇60例,根据分娩孕周是否<37周分为早产组(17例)和对照组(43例)。采用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测量各项参数,比较两组患者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CL)、超声弹性对比指数(elasticity contrast index,ECI)、宫颈硬组织弹性占比(cervical hardness ratio,CHR)、闭合段宫颈内口组织区域应变率(closed internal cervical os strain rate,CIS)、宫颈外口组织区域应变率(external cervical os strain rate,ES)及CIS/ES比值,采用ROC曲线评估宫颈超声弹性成像对有LEEP史的单胎妊娠孕妇sPTB的预测价值。结果60例孕妇年龄25~44岁,平均(33.4±4.4)岁。早产组CL、CHR低于对照组[(2.4±0.9)cm比(2.9±0.6)cm、(58.1±18.6)%比(69.3±15.8)%],CIS高于对照组[(0.3±0.1)%比(0.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L+CIS联合指标对有LEEP史的单胎妊娠孕妇sPTB风险预测的AUC为0.746,灵敏度为0.7059,特异性为0.7674,优于单独应用。结论经阴道宫颈超声弹性成像可有效用于有LEEP史的单胎妊娠孕妇sPTB风险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超声弹性成像 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 单胎妊娠 孕妇 自发性早产 宫颈长度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进展
7
作者 陈天懿 赖伊杰 +4 位作者 张小小 刘伟 曹春燕 孙伯民 占世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0-576,共7页
在癫痫患者中,药物难治性癫痫一直占据相当比例。这部分患者在经过精确的评估后或可通过外科治疗的手段达到发作缓解。本文阐述了难治性癫痫的术前神经电生理和影像评估方法,并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进展,针对不同类型癫痫总结手术治疗方案,... 在癫痫患者中,药物难治性癫痫一直占据相当比例。这部分患者在经过精确的评估后或可通过外科治疗的手段达到发作缓解。本文阐述了难治性癫痫的术前神经电生理和影像评估方法,并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进展,针对不同类型癫痫总结手术治疗方案,补充阐述了无创治疗方法,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癫痫外科治疗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神经诊断技术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舒巴坦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国专家共识
8
作者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 +4 位作者 石广志 赵经纬 左玮 徐明 胡付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7-424,共18页
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舒巴坦是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具有穿透炎性血脑屏障的优势,适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近年随着鲍曼不动杆菌对舒巴坦的耐药趋势日益严... 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舒巴坦是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具有穿透炎性血脑屏障的优势,适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近年随着鲍曼不动杆菌对舒巴坦的耐药趋势日益严峻,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药物剂量、给药途径、联合方案等缺乏规范化标准。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通过梳理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形成《舒巴坦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国专家共识》,涵盖28条共识建议,为舒巴坦在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可行的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危重病人医疗 鲍氏不动杆菌 舒巴克坦 诊疗指南
下载PDF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管理策略
9
作者 王培健 魏铭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动脉壁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缺血性卒中和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诱因。心脏与脑这两个器官均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相似的危险因素;且二者共病病情更严重,预后更差。本文通过综述心脑血...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动脉壁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缺血性卒中和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诱因。心脏与脑这两个器官均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相似的危险因素;且二者共病病情更严重,预后更差。本文通过综述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危险因素防治策略以及“脑心同治”策略,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药物疗法 神经外科手术 心血管外科手术 综述
下载PDF
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10
作者 邹福建 蒋登志 李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 探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和开颅手术对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 目的 探讨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和开颅手术对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内镜组82例和开颅组68例,观察2组临床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和预后情况(重症监护时间,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术后再出血,院内死亡)。结果 内镜组与开颅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及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颅组比较,内镜组血肿清除率明显增高[(84.73±6.49)%vs(78.94±7.12)%,P=0.000]。与开颅组比较,内镜组重症监护时间明显缩短[(5.38±1.48)d vs(7.32±1.26)d,P=0.000],术后7 d和3个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明显增高[(12.66±0.83)分vs(11.82±0.97)分,P=0.000;(13.72±1.27)分vs(13.05±0.98)分,P=0.001]。与开颅组比较,内镜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4.9%vs 16.2%,P=0.022)。结论 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新型简易徒手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
11
作者 韩若东 张亚飞 +2 位作者 颜秀侠 李博文 钱贝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1-470,共10页
目的探讨新型简易徒手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共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收治的10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行传统锥颅血肿引流术(传统锥颅组,51例)和新型锥颅血肿引流术(新型锥颅组,52... 目的探讨新型简易徒手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共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收治的10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行传统锥颅血肿引流术(传统锥颅组,51例)和新型锥颅血肿引流术(新型锥颅组,52例)。根据手术前后头部CT图像计算血肿清除率,评价引流管置入精准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预后。结果新型锥颅组血肿清除率[(45.54±24.23)%对(35.08±6.49)%;t=3.008,P=0.004]和引流管置入精准度[90.38%(47/52)对68.63%(35/51);χ2=7.509,P=0.006]均高于传统锥颅组。新型锥颅组与传统锥颅组血肿量(F=9.157,P=0.003)和mRS评分(F=4.412,P=0.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新型锥颅组血肿量(t=⁃4.625,P=0.000)和mRS评分(t=⁃2.712,P=0.008)均低于传统锥颅组;两组手术前后血肿量(F=280.635,P=0.000)、NIHSS评分(F=443.320,P=0.000)和mRS评分(F=552.781,P=0.000)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新型锥颅组和传统锥颅组术后血肿量(t=10.233,P=0.000;t=19.906,P=0.000)、NIHSS评分(t=14.576,P=0.000;t=15.286,P=0.000)和mRS评分(t=20.201,P=0.000;t=13.511,P=0.000)均低于术前。结论新型简易徒手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血肿 引流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Cl^-含量测定方法的修正意见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利山 常连玉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80,94,共3页
现场经验证明,沿用行业标准进行Cl-含量测定时,往往出现测定数值低于实际含量值的情况,例如在高Cl-含量下测定值与真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可以达到4.5%~5.3%。笔者就“Cl-测定”方法所涉及的全部内容进行了逐一实验验证,最终发现误差主要出... 现场经验证明,沿用行业标准进行Cl-含量测定时,往往出现测定数值低于实际含量值的情况,例如在高Cl-含量下测定值与真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可以达到4.5%~5.3%。笔者就“Cl-测定”方法所涉及的全部内容进行了逐一实验验证,最终发现误差主要出在滤液脱色的操作中。提出了对标准操作方法“ZB/TE 13 004-90”中关于“Cl-含量的测定”一节中的“滤液脱色”和“试液的过滤”的修正意见。测定结果表明采用修正方案可以很好地消除这种操作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含量 钻井液测试程序 饱和盐水 测定 修正
下载PDF
外视镜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陈勇 郑新 +2 位作者 张晓青 李松 杨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06-1912,共7页
目的探讨外视镜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神经外科同一医疗组接受手术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外视镜组(22例)和显微镜组(28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外视镜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神经外科同一医疗组接受手术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外视镜组(22例)和显微镜组(28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以及术者体验。结果外视镜组与显微镜组患者性别(男/女:10/12 vs 12/16)、年龄[(50.7±10.2)vs(52.3±11.1)岁]、肿瘤大小[(20.79±25.04)vs(20.60±21.38)cm^(3)]均相似;2组手术时间[(217.73±59.66)vs(220.54±56.82)min]、术中出血量[(181.82±105.27)vs(189.29±103.06)mL]、肿瘤全切率(90.9%vs 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感染率等并发症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外视镜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能显示显微镜难以观察到的矢状窦旁硬膜缘下等大角度区域。外视镜系统下操作的舒适度优于显微镜,术中教学展示较显微镜更好。结论外视镜下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安全有效,具有舒适的人体工程学姿势、良好的手术团队参与度、优秀的教学效果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视镜 显微镜 矢状窦旁脑膜瘤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一种脑外科手术用扩张切口装置的设计
14
作者 韩雨薇 陈立刚 +4 位作者 杨新宇 巩顺 梁国标 金海 赖杰宇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10期37-40,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在脑外科手术中能够提供稳定支撑和灵活调节功能的扩张切口装置,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方法:该装置由支板、调节组件、脑部支撑环、转动组件、电动机、扩张组件和颈部支撑环等组成。其中支板采用高强度不锈钢制作;调节组件... 目的:设计一种在脑外科手术中能够提供稳定支撑和灵活调节功能的扩张切口装置,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方法:该装置由支板、调节组件、脑部支撑环、转动组件、电动机、扩张组件和颈部支撑环等组成。其中支板采用高强度不锈钢制作;调节组件由第一螺杆、升降槽、滑杆和螺母组成;脑部支撑环通过支撑杆固定在调节组件上,外层为医用级硅胶,内层为不锈钢骨架;转动组件连接脑部支撑环与扩张组件,由转轴、连接杆和转动耳块组成;电动机选用高精度直流伺服电动机;扩张组件由弹簧、扩张板和移动板组成,通过弹簧的压力自动实现扩张或收缩;颈部支撑环外层为柔性聚氨酯泡沫,内层为不锈钢骨架。通过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评估该装置在不同高度(50、100、150 mm)和角度(0°、30°、60°)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与传统固定装置进行对比测试,验证该装置的应用效果。结果: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在不同高度和角度下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与传统固定装置的对比测试表明,该装置的稳定性更高、操作更为便捷、手术视野显露效果更佳。结论:该装置能够满足不同脑外科手术的需求,提高脑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科手术 扩张切口装置 神经外科器械 手术切口
下载PDF
介入栓塞结合显微开颅手术在儿童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中的应用
15
作者 吴水华 陈朝晖 +4 位作者 范双石 张津维 伍添 邹欣 沈沉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endovascular surgery)结合显微开颅手术(microsurgery)的复合手术(hybrid surgery)在儿童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儿童颅内巨大富...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endovascular surgery)结合显微开颅手术(microsurgery)的复合手术(hybrid surgery)在儿童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儿童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并接受复合手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患儿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例患儿,其中后颅窝非典型畸胎瘤/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2例(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Ⅳ级);后颅窝毛细胞型星型细胞瘤(WHOⅠ级)、颞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型细胞瘤(WHOⅠ级)、多型性黄色星型胶质细胞瘤(WHOⅡ级)各1例。患儿均接受复合手术。5例术后均神志清楚,其中4例四肢活动可,术后复查CT均未见颅内出血。出院后3个月随访,MRI复查提示肿瘤未见复发或进展。结论术前介入栓塞治疗可阻断肿瘤主要供血血管,显著减少显微手术切除病变时出血,保持术野清晰,栓塞材料在术中有定位与导航功能,为完整切除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并尽可能保留正常脑组织、保护脑功能提供了保障。介入栓塞治疗结合显微开颅手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血管内操作 神经外科手术 脑肿瘤 血管肿瘤 儿童
下载PDF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颅底外科医师
16
作者 洪涛 唐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71-574,共4页
颅底外科是神经外科的重要分支,专注于颅底病变的外科手术治疗,该领域要求高度专业化和高技术水平,因此颅底外科医师应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手术技术,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本文拟以颅底外科手术技术和设备更新为出发... 颅底外科是神经外科的重要分支,专注于颅底病变的外科手术治疗,该领域要求高度专业化和高技术水平,因此颅底外科医师应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手术技术,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本文拟以颅底外科手术技术和设备更新为出发点,结合自身经验,阐述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颅底外科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神经外科手术 内窥镜检查 神经外科医师 综述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协作机器人系统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熊若楚 陈晓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前常用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定位移动依靠传统光学导航,体积较大且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逐渐向协作机器人系统方向发展,协作机器人系统可配合术者操作,提高手术效率,确保手术操作更准确、... 目前常用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定位移动依靠传统光学导航,体积较大且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逐渐向协作机器人系统方向发展,协作机器人系统可配合术者操作,提高手术效率,确保手术操作更准确、更安全。相比监视控制系统和主从系统,协作机器人系统构造和操作更简单,成本更低,与人类感知觉的联合更紧密,可直接整合入手术场景。本文综述Evolution 1、ROVOT-m、RoboticScope、iArmS、Craniostar原型机和基于3D机器视觉的新型手术协作机器人共6种用于稳定操作和辅助术野观察的手术协作机器人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以促进其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综述
下载PDF
内镜下颅缝条状切除术治疗矢状缝早闭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民 詹琪佳 +3 位作者 蒋文彬 李森 刘晨 肖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21-626,共6页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颅缝条状切除术联合术后颅骨矫形头盔治疗矢状缝早闭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0例矢状缝早闭患儿,均行神经内镜下颅缝条状切除术,术后订制颅骨矫形头盔辅助治疗,手术前...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颅缝条状切除术联合术后颅骨矫形头盔治疗矢状缝早闭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0例矢状缝早闭患儿,均行神经内镜下颅缝条状切除术,术后订制颅骨矫形头盔辅助治疗,手术前后根据头部CT检查测量颅骨横径、前后径、眉间至横径距离以计算头颅指数(CI)和最大宽度点(PMW)。结果 共2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区域均未留置引流管,术后无一例出现骨瓣移位、脑脊液鼻漏、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以及颅骨截骨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骨片游离导致的继发性损伤。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19例患儿头型预后良好;1例2月龄女性患儿头型预后不良(术后6和12个月CI分别为72%和74%)。本组患儿手术前后CI(F=230.542,P=0.000)和PMW(F=112.166,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CI(t=-14.231,P=0.000;t=-21.041,P=0.000)和PMW(t=-8.068,P=0.000;t=-16.109,P=0.000)均高于术前,末次随访亦高于术后6个月(t=-6.810,P=0.000;t=-8.040,P=0.000)。结论 神经内镜下颅缝条状切除术联合术后颅骨矫形头盔治疗可以改善矢状缝早闭患儿头型预后,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缝早闭 神经外科手术 内窥镜检查 矫形外科固定装置 婴儿
下载PDF
长程皮下通道脑室外引流术在神经外科的可行性分析
19
作者 罗凯 朱晟 +3 位作者 卢科 吴声田 姚洁民 符黄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9-514,共6页
目的 探讨长程皮下通道脑室外引流术(LTEVD)应用于神经外科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脑室外引流术的187例患者,分别行LTEVD(82例)和短程皮下通道脑室外引流术(STEVD,105例),详细记... 目的 探讨长程皮下通道脑室外引流术(LTEVD)应用于神经外科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脑室外引流术的187例患者,分别行LTEVD(82例)和短程皮下通道脑室外引流术(STEVD,105例),详细记录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引流管移位、引流管堵塞、脑脊液漏、继发性颅内感染和引流管留置天数继发性颅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LTEVD组引流管留置时间长于STEVD组[23.00(14.00,33.50)d对7.00(5.00,10.00)d;Z=-10.126,P=0.000],引流管留置天数继发性颅内感染发生率低于STEVD组[1.92‰(4/2087)对16.35‰(13/795);χ^(2)=187.000,P=0.000]。结论 LTEVD可显著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天数继发性颅内感染发生率可明确引流管留置时间对继发性颅内感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引流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髓液
下载PDF
内镜下经鼻入路联合显微镜下开颅手术治疗复杂鼻颅沟通颅底肿瘤初探
20
作者 张晨 张延铭 佟小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75-579,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入路联合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同期切除复杂鼻颅沟通颅底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血管吻合技术对颈内动脉的保护作用。方法与结果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内镜下经鼻入路联合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同...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入路联合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同期切除复杂鼻颅沟通颅底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血管吻合技术对颈内动脉的保护作用。方法与结果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内镜下经鼻入路联合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同期治疗9例复杂鼻颅沟通颅底肿瘤患者,6例通过开颅手术中辨识、显露、移位颈内动脉的方式保护颈内动脉,3例在颈内动脉保护的基础上行颈内动脉岩骨段⁃桡动脉⁃颈内动脉床突段搭桥术。8例肿瘤全切除,1例肿瘤大部切除。术后2周,8例恢复日常生活与工作[Glasgow预后分级(GOS)5级],1例视力减退但生活可自理(GOS分级4级);仅1例术后3 d发生颅内感染。结论内镜下经鼻入路联合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同期切除复杂鼻颅沟通颅底肿瘤疗效确切,且无严重并发症;术中颈内动脉保护及血管吻合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内窥镜检查 神经外科手术 颈内动脉 脑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