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CRP,WBC与Nst比值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振忠 汪永强 +1 位作者 袁平宗 张丹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比值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7~11月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患儿54例(细菌组)、非细菌性感染患儿103... 目的探讨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比值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7~11月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患儿54例(细菌组)、非细菌性感染患儿103例(非细菌组)以及健康体检儿童56例(对照组),对所有选取对象进行CRP,WBC以及Nst比值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组CRP,WBC和Nst比值水平分别为25.27±27.13mg/L,(11.06±5.89)×109/L和(8.87±4.29)%,明显高于非细菌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检测(CRP+Nst组合)ROC曲线下面积为0.955,与WBC+CRP+Nst组合ROC曲线下面积相当,优于单独检测CRP,WBC和Nst比值和其它联合检测组合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CRP+Nst组合)诊断细菌性感染的灵敏度为96.3%,高于其它单独及WBC+CRP+Nst联合检测组合指标。结论联合检测(CRP+Nst组合)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诊断价值较大,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细菌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高本底放射性饮水对矿区职工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文戈 巴月 +7 位作者 王晓 史志长 洪玲 耿敏学 邬明莉 张翠兰 刘威 赵秋枝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81-284,共4页
选用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和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测定方法,对长期饮用高本底放射性饮水矿区职工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高本底放射性饮水对暴露人群井上职工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增强,... 选用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和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测定方法,对长期饮用高本底放射性饮水矿区职工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高本底放射性饮水对暴露人群井上职工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增强,T淋巴细胞总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调查同时也发现,井下职工的细胞免疫功能则有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T4/T8比值降低,作者认为这可能主要与矿井下特殊的作业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本底放射性 饮用水 细胞免疫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分类计数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汉超 庄泽吟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8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分类计数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的78例无感染征... 目的探讨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分类计数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的78例无感染征象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新生儿hs-CRP、PCT以及Nst水平,并分析计算hs-CRP、PCT、Nst以及三者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患儿的hs-CRP、PCT、N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PCT、Nst三者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高于其他三组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PCT以及Nst分类计数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快速的检测指标,三者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新生儿 败血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中炎症因子IL-8与RhoA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李高峰 崔晴晴 王跃嗣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油酸型急性肺损伤模型中IL-8与RhoA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大鼠油酸急性肺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肺湿/干重比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中性粒细胞比例,比较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匀浆Rho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 目的探讨油酸型急性肺损伤模型中IL-8与RhoA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大鼠油酸急性肺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肺湿/干重比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中性粒细胞比例,比较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匀浆Rho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IL-8的变化。结果肺W/D损伤组在2、6、12、24h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并且损伤组2h比值最高;损伤组各时间点BALF中中性粒细胞计数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24h中性粒细胞细胞比例达峰值;损伤组个时间点血浆及BALF中IL-8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两者具有相关性;损伤组各时间点Rho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油酸型急性肺损伤大鼠中存在RhoA的高表达,RhoA表达增加可致IL-8的表达增加,进而引起炎症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中性粒细胞 白介素8 小G蛋白
下载PDF
肾移植术前、后的NGAL、补体C1q、sd-LDL、Cys-C等各指标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丁修冬 张翼 +4 位作者 白光亮 梅雪 金兆佳 周南南 佟爱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773-778,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补体C1q、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小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d-LDL)、视黄醇... 目的研究血清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补体C1q、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小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d-LDL)、视黄醇(retinol blinding protein,RB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尿蛋白(urinary protein,PRO)、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inary retinol blinding protein,U-RBP)、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urinary N-acetyl-β-D glucosidase,NAG)水平在肾移植术前、后及术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肾移植术前与20例健康体检者的NGAL、补体C1q、sd-LDL、Cys-C、HCY和RBP进行比较;检测各15例的肾移植术后感染与感染恢复中各指标水平;检测20例肾移植Cre异常和术后稳定的各指标水平;检测各18例的肾移植术前尿液、术后稳定尿液及健康查体者尿中NAG、PRO和RBP的水平;连续测定19例肾移植患者从术前、术后1d、3d、1周、2周、1月、2月、3个月后NGAL、补体C1q、sd-LDL、Cys-C、HCY和RB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肾移植术前组与对照组的NGAL、Cys-C、Hcy、BUN、Cre、RBP、补体C1q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GAL P<0.01);肾移植术后与术前NGAL、Cys-C、RBP、Cre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AL、Cys-C、RBP及Cre的术后1 d与术后3 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周~2个月间各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术后感染与感染恢复患者中NGAL、Cys-C、Hcy、Cre、RB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GAL、RBP P<0.01)。肾移植术后感染时NGAL、Cys-C的升高幅度及感染恢复时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Cre(P<0.05);肾移植术后Cre异常与稳定患者的NGAL、Cys-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GAL P<0.01);术后1 d NGAL、Cys-C分别与Cre下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NGAL、Cys-C分别与Cre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移植术前尿液组、术后稳定尿液组与对照组的NAG、尿RBP、尿PRO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术前尿液组与术后稳定尿液组相比中NAG、尿RBP、尿PR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NGAL与Cre均呈很好的相关性,特别是Cys-C与Cre相关性好于NGAL;但是RBP与Cre不相关。结论在反映肾移植术前、后的肾功能变化时,NGAL、Cys-C在灵敏度、准确度、时效性及可靠性上均优于传统监测指标尿素氮、肌酐。NGAL、Cys-C在肾移植术后感染和移植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尿中NAG、RBP与PRO可用来评估肾移植术后的肾功能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补体C1Q 小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视黄醇 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 尿蛋白 感染 感染恢复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NE、α1-AT、CRP、PCT的表达及与肺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继雷 姚秀叶 +5 位作者 袁晓飞 谷伟 王存美 黄攀登 董立平 刘晓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5期2966-2969,295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α1-抗胰蛋白酶(α1-A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α1-抗胰蛋白酶(α1-A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加重期(急性组)患者49例,稳定期(稳定组)患者38例,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急性组、稳定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清NE、α1-AT、CRP、PCT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并分析COPD患者NE、α1-AT、CRP、PCT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急性组与稳定组患者的NE、CRP、PCT水平均明显升高,α1-A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急性组患者的NE、CRP、PCT水平高于稳定组,α1-AT水平低于稳定组(P<0.05);急性组与稳定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且急性组FEV1%、FEV1/FVC低于稳定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E、CRP、PCT与FEV1%及FEV1/FVC均呈负相关,α1-AT与FEV1%及FEV1/FVC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患者血清NE、CRP、PCT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α1-AT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NE、α1-AT、CRP、PCT均与肺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加强对此类指标的监测有助于对COPD患者病情判断及治疗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Α1-抗胰蛋白酶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肺功能
原文传递
PCT、hs-CRP和Nst分类计数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惠卿 陈日炳 唐万兵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507-509,共3页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分类计数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35例败血症组与30例对照组血中PCT、hs-CRP和Nst比值的差异。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PCT、hs-CRP和Nst比值水...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分类计数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35例败血症组与30例对照组血中PCT、hs-CRP和Nst比值的差异。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PCT、hs-CRP和Nst比值水平分别为(23.51±10.02)ng/ml、(19.54±8.92)mg/L、(20±8.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hs-CRP及Nst高,但联合检测PCT、hs-CRP和Nst的灵敏度比单独PCT高。结论 PCT、hs-CRP和Nst比值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快速有效诊断的检测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原文传递
慢性前列腺感染病原体诊断中CD_(64)定量检测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鄢鸿 马鸿雁 +2 位作者 张冬艳 杨滨 徐长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4368-4370,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前列腺液(EPS )中性粒细胞CD64定量检测,为慢性前列腺感染病原体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100例慢性前列腺炎(C P )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的EPS标本,对其... 目的:观察和分析前列腺液(EPS )中性粒细胞CD64定量检测,为慢性前列腺感染病原体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100例慢性前列腺炎(C P )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的EPS标本,对其中的病原体分布及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EPS标本中共检出病原体75株,其中检出细菌58株占77.34%,检出解脲脲支原体(Uu)13株、沙眼衣原体(Ct)4株,分别占17.33%和5.33%;Ct和Uu感染患者EPS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EPS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q=9.067~42.116,P<0.05),其中,以模仿葡萄球菌和耳葡萄球菌感染患者EPS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溶血葡萄球菌、华纳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最低为表皮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人型亚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q=7.034~31.208, P<0.05)。结论革兰阳性菌是引发慢性前列腺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患者EPS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量的升高提示细菌性感染的出现,可作为慢性前列腺感染病原体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液 中性粒细胞CD64 病原体分布 菌种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