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建设与中国美术史书写的“破”与“立” 被引量:1
1
作者 程波涛 贾峰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52-160,共9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中国美术史书写维度,应该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文化传统生成的语境下,通过学科交叉和跨界融通,在原有学科体系基础上不断升华与拓展,从学科交叉的边界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与新的知识领域,以包容的姿态和学科新理念,进一步激...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中国美术史书写维度,应该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文化传统生成的语境下,通过学科交叉和跨界融通,在原有学科体系基础上不断升华与拓展,从学科交叉的边界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与新的知识领域,以包容的姿态和学科新理念,进一步激活中国美术历史写作范式的多种可能和可行性,构筑更加完备的美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与此同时,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如其他人文学科研究一样,在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的同时,强化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新文科教育以文化人等方面的新动能,进而对塑造新时代人的精神品格、美育素养和价值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中国美术史 书写维度 问题意识 价值引领
下载PDF
新时代民族精神的视觉凝固——十年美术走出自主发展的新路
2
作者 尚辉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7期23-35,I0002,共14页
新时代十年美术与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潮美术,与世纪之交的艺术全球化思潮,都发生了根本性改观。宏大叙事再度成为中国美术的当代性课题,架上艺术持续平衡发展显现出西方艺术世界所未有的另一种当代艺术景观,新艺科建设、美术馆发展、新型... 新时代十年美术与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潮美术,与世纪之交的艺术全球化思潮,都发生了根本性改观。宏大叙事再度成为中国美术的当代性课题,架上艺术持续平衡发展显现出西方艺术世界所未有的另一种当代艺术景观,新艺科建设、美术馆发展、新型展览机制与科技艺术探索共同形成了当代中国美术的新业态。显然,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变化不再以西方所定义的“当代艺术”为唯一路标,对艺术“当代性”的解读与实践,更着眼于适应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体现中国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着眼于对人民这个中国现代社会的主体的精神塑造。本文试图从新时代十年美术的发展中,以理论话语勾勒出中国美术探索自主发展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美术 宏大叙事 自主发展 人民性
下载PDF
在文明互鉴中建构中国当代美术话语体系——“五星出东方:‘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大展论坛”综述
3
作者 傅梦妮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8期102-109,I0004,共9页
2023年10月,“五星出东方:‘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大展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国内外二十余位艺术史家、美术理论家和十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专家们回顾了数千年来丝绸之路美术跨文化交流与互鉴的盛况,分析了其精神内核与当代价值;... 2023年10月,“五星出东方:‘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大展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国内外二十余位艺术史家、美术理论家和十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专家们回顾了数千年来丝绸之路美术跨文化交流与互鉴的盛况,分析了其精神内核与当代价值;围绕全球化视野下现当代艺术观念、创作的发展,现当代艺术批评、教育和策展等诸多方面,论述了中国现当代美术从西学启蒙到本土自觉的发展历程;青年学者们从不同的主题、角度分享了近年来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出新一代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方向以及所运用的方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一带一路 现当代艺术 新时代 中国当代美术话语体系
下载PDF
大历史的图典新时代的史诗——从“五星出东方:‘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大展”看中国当代美术的价值指向
4
作者 张晓凌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10期90-105,I0003,I0004,共18页
近年来,一系列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美术展览如“五星出东方:‘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大展”“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譬如青春——第十七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无问西东2023:中国当代艺术学术研究展”先后面世,这些展览不仅以... 近年来,一系列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美术展览如“五星出东方:‘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大展”“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譬如青春——第十七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无问西东2023:中国当代艺术学术研究展”先后面世,这些展览不仅以多元的形态与风格昭示着当代美术创作的繁荣,还提出了多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命题。本文从展览的主题、作品与学理层面上,对这些展览尤其是“五星出东方:‘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大展”予以系统性的评价。本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跨文化、跨国别的创作提供了机遇与可能,其代表性作品印证了一个真理:“丝绸之路精神”将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惠及全球,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同时,本文还较为深入地讨论了各个展览所提出的学术命题,如“新中国画”“新水墨”的历史属性与当代意义,“中国油画学派”主张的建立,版画、雕塑的当代性探索,科技与艺术的关系等。本文最后将各个展览的意义指向了“文化主体性建构”这一重大理论课题上。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当代美术的价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 新时代史诗 文化主体性建构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与设计学科关联的思考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星 陆希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5-91,共7页
新文科建设已成为当下教育界的重要研究命题和工作方向,然对于新文科建设存有种种的疑惑,故廓清其概念和内涵十分必要。但在新文科建设中强调并非革故鼎新,而是守正出新、学科交叉及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特别是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文社... 新文科建设已成为当下教育界的重要研究命题和工作方向,然对于新文科建设存有种种的疑惑,故廓清其概念和内涵十分必要。但在新文科建设中强调并非革故鼎新,而是守正出新、学科交叉及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特别是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家和艺术的创造者。设计学科是特别具有学科交叉特性的学科,它和新文科建设有必然的呼应,理应首当其冲开拓,以便更好地促进设计学科在时代进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艺术设计 学科交叉 守正出新 面向未来
下载PDF
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 被引量:4
6
作者 尚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48,共5页
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呈现的诸多兴变与重要的新特征都值得关注与深究。新世纪中国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从传统切入当代中国现实的当代性探索、整体创作实力与水准的"高原"式构成和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载体在当代世界文化格局... 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呈现的诸多兴变与重要的新特征都值得关注与深究。新世纪中国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从传统切入当代中国现实的当代性探索、整体创作实力与水准的"高原"式构成和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载体在当代世界文化格局中形成的富有新的创造活力的绘画种类这三个方面。新世纪中国油画的本土化,已穿越歧路彷徨、剧烈冲突和激烈论辩的历史过程,开始在新的起点上构建中国油画的审美价值,续写世界油画史的中国篇章。新现实中中国美术的其他媒介也实现了当代性转换。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版画已和上世纪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开始转换到主体精神的自觉、观念形态的创造和新媒材的试验这个当代性审美品格的确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艺术史 新世纪 中国美术 文化视点 本土意蕴 当代转换
下载PDF
新媒介情境下我国综合性大学美术通识课程的开发路径 被引量:6
7
作者 许身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42,共5页
在对综合性大学美术通识教育目前面临的新媒介情境进行介说的基础上,辩证而全面地分析传统美术通识课程的优长及问题,揭示传统美术通识课程现存问题的成因,进而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探究我国综合性大学美术... 在对综合性大学美术通识教育目前面临的新媒介情境进行介说的基础上,辩证而全面地分析传统美术通识课程的优长及问题,揭示传统美术通识课程现存问题的成因,进而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探究我国综合性大学美术通识课程开发的新路径。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为契机,运用科技进步手段革新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推进我国高校美术通识课程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情境 高等学校 美术通识教育 课程开发 路径选择
下载PDF
工业文明背景下民间美术的存在样态与保护——以中国木版年画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耿涵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9-323,共5页
工业文明进程正在威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层次民间文化传统的断裂终将导致全民族在工业化生产中对自己"身份"的遗忘。当下的民间美术呈现着濒危化、产业化与自生自发传承等多样化的生存样态。在对其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当既... 工业文明进程正在威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层次民间文化传统的断裂终将导致全民族在工业化生产中对自己"身份"的遗忘。当下的民间美术呈现着濒危化、产业化与自生自发传承等多样化的生存样态。在对其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当既遵循文化自身的规律,不破坏传统文化本质性的精神内核;同时也注重当代生活中人的精神需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不断保护、重建传统。只有这样,才能使民间美术持续焕发活力,传承民族的文化基因,一如既往地通向全民的精神故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文明 民间美术 木版年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论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之新课程理念三维度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明 张志强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7期77-79,共3页
美术课程改革为美术教学呈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崭新的课程体系,促生了新的教学策略。美术课堂教学策略要保证新课程"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在新课程理念下,从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生评价三个维度进行创新... 美术课程改革为美术教学呈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崭新的课程体系,促生了新的教学策略。美术课堂教学策略要保证新课程"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在新课程理念下,从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生评价三个维度进行创新,构建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中学美术 教学策略
下载PDF
论美术新课程与美术教学改革 被引量:4
10
作者 祁国荣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07-109,共3页
随着我国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美术教师应该树立新的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导引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美术教学 教学改革 教师素质 终身学习 课外兴趣小组
下载PDF
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衔接应是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3
11
作者 化铉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深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为基础美术教育培养、输送师资的高师美术教育,理应跟上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步伐、顺应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需要,尽快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努力为基础美术教育... 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深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为基础美术教育培养、输送师资的高师美术教育,理应跟上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步伐、顺应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需要,尽快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努力为基础美术教育培养合格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 美术教育 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 新课程改革
下载PDF
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美术创作和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文浩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76,共3页
新媒体时代对人们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美术创作和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文章试图依托自身的体会和认识,简要阐述我国当前美术创作和教学的现状,探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 新媒体时代对人们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美术创作和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文章试图依托自身的体会和认识,简要阐述我国当前美术创作和教学的现状,探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学该如何顺应时代潮流调整自己的发展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艺术教育 美术创作 美术教育 艺术作品 学科建设 发展
下载PDF
“领袖与群众”——新中国文艺政策影响下的一种绘画题材的图像转换 被引量:2
13
作者 贺万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5,77,共8页
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始终和文化政策有着不解之缘,领袖题材的创作以其题材的敏感性、前沿性和探索性,成为反映文化政策和主流文艺思想变迁的晴雨计。本文把新中国美术分为建国至1976年、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三个时期,分别通过对这三个时期... 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始终和文化政策有着不解之缘,领袖题材的创作以其题材的敏感性、前沿性和探索性,成为反映文化政策和主流文艺思想变迁的晴雨计。本文把新中国美术分为建国至1976年、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三个时期,分别通过对这三个时期的四种典型类型的领袖题材美术作品的图像分析。文章认为,随着文艺方针以及艺术家与文化体制之间关系的变化,领袖题材的美术图像经历了文革时期图解政策的图像表达、1980年代“写真实”的新现实主义探索,至1990年代的“我观”式表达和作为符号的“他观”式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政策 新中国美术 图像分析 文革美术 我观 他观
下载PDF
“新工艺运动”说辨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工 《东南文化》 2001年第9期48-53,共6页
1875~1910年间新工艺运动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新工艺运动如何从中国文化内部寻找现代美术的变革途径,并从非主流的工艺技术层面开辟对内和对外交换的资源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中国传统美术的文化价值观。
关键词 中国近代美术史 现代化运动 新工艺
下载PDF
鲁迅的新美术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新雨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6-149,180,共5页
鲁迅的新美术观是以坚持启蒙理想、批判国粹派为前提的。由《新青年》发起的"美术革命"口号所开启的"革新派"与"民粹派"之争并非那么二元对立。与此不同,鲁迅所塑造的新兴木刻运动,不拘泥写实主义,其源... 鲁迅的新美术观是以坚持启蒙理想、批判国粹派为前提的。由《新青年》发起的"美术革命"口号所开启的"革新派"与"民粹派"之争并非那么二元对立。与此不同,鲁迅所塑造的新兴木刻运动,不拘泥写实主义,其源头既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苏俄革命艺术,以及以《北平笺谱》为标志的对汉唐艺术、金石木刻传统的挖掘,寄托的正是继承与创新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新美术论 新兴木刻运动 《北平笺谱》
下载PDF
1919:《新青年》与一场未遂的“革命”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荣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4-90,共7页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划发起者,《新青年》同人(陈独秀、蔡元培、鲁迅等)在倡导"文学革命"的同时,对于另一场虽经提出但未能贯彻实现的"美术革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态度和立场。通过对这场未遂&qu...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划发起者,《新青年》同人(陈独秀、蔡元培、鲁迅等)在倡导"文学革命"的同时,对于另一场虽经提出但未能贯彻实现的"美术革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态度和立场。通过对这场未遂"革命"的始末及相关人事的细致辨析,可以揭示出在中国现代先锋艺术发展之初文学与美术两大领域各自境遇的先天差别和微妙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美术革命 先锋艺术
下载PDF
新式美术教育:作为专业性院校的兴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1,共4页
针对新式美术教育兴起源头的不同认识,本文试图从教育学的角度探讨专业美术院校在清末民初兴起的轨迹、线索,认为从课程到专业的准备,从理论到实践的酝酿,基本上为专业性院校的兴起提供了教育观念的铺垫和办学框架的演练,进而指出上海... 针对新式美术教育兴起源头的不同认识,本文试图从教育学的角度探讨专业美术院校在清末民初兴起的轨迹、线索,认为从课程到专业的准备,从理论到实践的酝酿,基本上为专业性院校的兴起提供了教育观念的铺垫和办学框架的演练,进而指出上海美专是我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专业美术院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专业 院校 新式美术教育 上海美专
下载PDF
美术革命与新文化运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62,共9页
作为20世纪初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美术革命”以批判旧艺术和输入西方绘画写实精神为主要内容,通过价值重构的方式,推动了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由于其发起者是新文化的思想家,使得它更兼具了学术思想和社会变革方面的多... 作为20世纪初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美术革命”以批判旧艺术和输入西方绘画写实精神为主要内容,通过价值重构的方式,推动了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由于其发起者是新文化的思想家,使得它更兼具了学术思想和社会变革方面的多种意义。它对于旧艺术的批判不仅是针对美术领域的批评,而且体现出一种总体上文化变革的诉求;对于写实主义的提倡也不只是立足于绘画技法本身,更是将其作为社会、政治变革的一个有效工具。由于受科学主义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简化和夸大了写实主义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忽视了对西方现代艺术和现代科学的认知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美术革命 写实主义 批判旧艺术 西方绘画 科学主义
下载PDF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绘画思想变革(1900-1917)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祖良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46,216,共4页
中国近代绘画思想变革是在西学东渐的形势下发生的。讲西学东渐,不只是从绘画的层面看,更应从政治的维度和文化思想的维度考量。20世纪初叶,推动中国绘画思想变革的动因有三个方面:出国留学生的培养是其人才准备;新美术院校的创办是其... 中国近代绘画思想变革是在西学东渐的形势下发生的。讲西学东渐,不只是从绘画的层面看,更应从政治的维度和文化思想的维度考量。20世纪初叶,推动中国绘画思想变革的动因有三个方面:出国留学生的培养是其人才准备;新美术院校的创办是其教育基础;新的美术社团与刊物是其传播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史 西学东渐 绘画思想变革 留学生 新美术院校 美术社团与刊物
下载PDF
对刘家琨四川美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的两种阅读 被引量:8
20
作者 邓敬 钟文凯 《时代建筑》 2008年第1期94-103,共10页
文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场阅读",邓敬基于在场的直接观感,从背景、现场内外空间、材料等多方面文章详细介绍了对刘家琨设计的四川美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建筑群做了详尽的报道和解读。第二部分"不在场阅读",... 文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场阅读",邓敬基于在场的直接观感,从背景、现场内外空间、材料等多方面文章详细介绍了对刘家琨设计的四川美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建筑群做了详尽的报道和解读。第二部分"不在场阅读",钟文凯从对工业建筑的"再现"、个性的表达、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对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馆进行了分析,从中观察到刘家琨的这一新作品在设计构思和表现形式上有意识地趋向多元,复杂的变化,和一种关注点从内到外的转移。这种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偏离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些基本信条,反映了刘家琨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并在实践中寻找"另一条路"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家琨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 工业建筑 多样性 材料 现代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