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文学出版与阅读(1949—1966)
1
作者 魏玉山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8,共14页
新中国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阅读极为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先后创办了一批文学图书出版机构,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其间对私营文学出版机构进行了改造,均为文学出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49年至1966... 新中国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阅读极为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先后创办了一批文学图书出版机构,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其间对私营文学出版机构进行了改造,均为文学出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49年至1966年,我国文学图书出版数量经历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变化,先后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文学图书,数量颇丰,汗牛充栋,这与我国当时社会背景有关,也是基于对读者喜爱程度的考量。在文学图书出版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国家层面开展了对古典文学出版与阅读的舆论引导,为文学出版与阅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1949—1966) 文学出版 文学阅读
下载PDF
女娲原型:1949-1976新中国文艺女性形象解读 被引量:2
2
作者 田蓉辉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139,共5页
采用西方原型理论解读1949-1976新中国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发现在该时期女性形象塑造中存在中国远古女娲原型:她们被赋予了代表丰收、繁衍的文化含义;在人物塑造上按照女英雄的人物模式进行;她们身上都有造福集体主义事业的无私情怀;... 采用西方原型理论解读1949-1976新中国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发现在该时期女性形象塑造中存在中国远古女娲原型:她们被赋予了代表丰收、繁衍的文化含义;在人物塑造上按照女英雄的人物模式进行;她们身上都有造福集体主义事业的无私情怀;以及作为压迫阶级代言人所表现的悲苦精神。女娲原型在该时期文艺中再现的原因与社会环境、延安文艺的影响、艺术家的民间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9-1976新中国文艺 女性形象 女娲原型
原文传递
文学“神话”与社会现实之间──“五四”新文学运动与民国社会简论
3
作者 王如青 《四川三峡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38-41,共4页
将“五四”新文学运动放到民国社会的大背景中考察,就不难发现,它是应时应运而生,并随着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相应变化的。以往的研究主要从思想与文化方面切入,强调的也多是这两方面的价值重估。本文侧重从社会角度对... 将“五四”新文学运动放到民国社会的大背景中考察,就不难发现,它是应时应运而生,并随着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相应变化的。以往的研究主要从思想与文化方面切入,强调的也多是这两方面的价值重估。本文侧重从社会角度对新文学运动加以观照,着重分析其在文学“神话”与社会现实之间一以贯通的时代特征,并简单分析其历史成因与时代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运动 民国社会 文学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