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ransformation of Old Literature into New and the Seeds of New Fiction in Hong Kong
1
作者 袁良骏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9年第2期162-171,192,共11页
关键词 The Transformation of Old Literature into new and the Seeds of new fiction in Hong Kong
原文传递
血缘·文化·政治:晚清新小说的父子伦理叙事
2
作者 赵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在20世纪初“道德革命”和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中,晚清新小说父子伦理叙事一方面批判中国传统父为子纲的伦理文化,另一方面又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新学中汲取话语资源建构父子关系,呈现出血缘亲情、伦理文化和国族政治相互交织的文... 在20世纪初“道德革命”和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中,晚清新小说父子伦理叙事一方面批判中国传统父为子纲的伦理文化,另一方面又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新学中汲取话语资源建构父子关系,呈现出血缘亲情、伦理文化和国族政治相互交织的文学景观。从审父叙事与慈父想象、子承父志、子报父仇三个方面分析晚清新小说父子伦理叙事内容和写作策略,可以看到晚清新小说父子伦理叙事与晚清伦理变革、救亡革命思潮之间交汇互动和互为生发的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新小说 父子伦理 血缘 文化 政治
下载PDF
从新媒体、科幻创意到通用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的艺术革命
3
作者 黄鸣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作为一种前沿技术,脑机接口不仅为科学家探索人类意识和思维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途径,而且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创作手段和表达方式。在新媒体艺术领域,脑机接口给开拓者带来了新思路、新机遇,脑控绘艺、脑波音乐、脑控游戏等由此... 作为一种前沿技术,脑机接口不仅为科学家探索人类意识和思维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途径,而且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创作手段和表达方式。在新媒体艺术领域,脑机接口给开拓者带来了新思路、新机遇,脑控绘艺、脑波音乐、脑控游戏等由此诞生。在科幻艺术领域,脑机接口赋予主创人员电光石火的灵感。相关作品想象如何通过这种技术在生理层面增强大脑能力、修改记忆或治疗疾病,在信息层面破译思想活动、深入赛博世界、实现灵明转移,在意向层面发挥自家大脑的主动性、利用他人大脑的受动性、增强多个大脑的交融性。脑机接口与通用人工智能的结合则为探索艺术创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无限可能性。人们有可能通过纯思维与AI系统交互、超越传统肢体限制开展艺术活动,在梦境、冥想等特殊意识状态下配合AI抒情写照,共同经历丰富而深刻的艺术体验,形成前所未有的集体创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新媒体艺术 科幻 通用人工智能
下载PDF
多元面相与都市“怪物”:论柴纳·米耶维的都市“新怪谭”
4
作者 王一平 温馨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5-104,共10页
英国作家柴纳·米耶维是当代科幻“新怪谭”潮流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米耶维的《鼠王》《伪伦敦》《新巴黎的最后时光》等作品中,作者或想象了伦敦的鼠族等非人族群,或描绘了由被弃之物构成的“伪伦敦”,或展示了在巴黎获得生命... 英国作家柴纳·米耶维是当代科幻“新怪谭”潮流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米耶维的《鼠王》《伪伦敦》《新巴黎的最后时光》等作品中,作者或想象了伦敦的鼠族等非人族群,或描绘了由被弃之物构成的“伪伦敦”,或展示了在巴黎获得生命的“超现实主义艺术”中的“怪物”。由此,米耶维展现了怪诞可怖的都市面貌,展示了被隔离在人类的认知之外却又无处不在的“怪物他者”,破除了人类对城市的绝对占有式的、否弃多面性的观念,也迫使人们直面和承认内生的他者。同时,作品又赋予了这一多元混杂的都会以某种合法性,给予被科学和艺术等所催化出的怪物以生命——这些不被接受的怪物,往往与真正的“恶”进行着对抗。由此,米耶维提供了对多元都市面相的新奇审美体验,并否弃了托尔金式的作品中逃避现实的“抚慰”意味,强调通过对“多面世界”“怪物他者”的书写,来观照甚至改变现实,达成某种乌托邦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纳·米耶维 科幻 怪谭 《鼠王》 《伪伦敦》 《新巴黎的最后时光》
下载PDF
以诗意为旨归——论作为诗人的汪曾祺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荻荻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4-83,共10页
诗在汪曾祺的艺术生命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自述中,汪曾祺的文学创作是从诗歌起步的。20世纪40年代,汪曾祺的新诗创作多种风格并存,除了自称“有点朦胧”、多受象征主义影响的现代主义风格外,还有平实通俗的现实主义风格,以及重抒情的... 诗在汪曾祺的艺术生命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自述中,汪曾祺的文学创作是从诗歌起步的。20世纪40年代,汪曾祺的新诗创作多种风格并存,除了自称“有点朦胧”、多受象征主义影响的现代主义风格外,还有平实通俗的现实主义风格,以及重抒情的浪漫主义风格。这些诗融入了汪曾祺个体化和私密化的生命体验,展现了被小说、散文盛名所遮蔽的诗情和才气,同时富有试验特征的“少作”也为他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此外,诗歌之于汪曾祺,不只是意味着文学生涯的起点,更重要的是感受和思考的起点,他不仅将诗意视作贯穿一生的追求,并且将诗歌的理念和技巧融入小说创作,使小说呈现出“向诗倾斜”的特征,积极推动了小说体式的多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诗人 新诗创作 诗化小说
下载PDF
美国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美学范式与谱系
6
作者 李松 陈国伟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140,159,160,共16页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思想多元,成就斐然。其书写路径最具代表性的是夏志清的新批评美学、许芥昱的政治美学以及王德威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不同时期美学范式的变迁反映了中美关系变迁、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冲击以及...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思想多元,成就斐然。其书写路径最具代表性的是夏志清的新批评美学、许芥昱的政治美学以及王德威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不同时期美学范式的变迁反映了中美关系变迁、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冲击以及汉学史的内在流变等诸多因素。内外因素交织的历史语境生成了文学性历史与历史性文学的辩证以及解构主义思路。通过考察三位华裔学者不同的美学范式与交叉谱系,可以更好地揭示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整体脉络,为国内文学史研究提供互鉴与交流的跨文化阐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美学范式 文学史谱系
下载PDF
新世纪儿童科幻小说男性向创作的缺憾
7
作者 马皓哲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1-77,共7页
儿童科幻小说近年来发展势头看好。基于儿童科幻小说发展大背景,在女性主义视域下对男性向创作的缺憾进行分析研究。从创作者、主角到受众,讨论儿童科幻小说创作的男性权力话语。新世纪儿童科幻小说女性作家群人数稀少但是有较强的独特... 儿童科幻小说近年来发展势头看好。基于儿童科幻小说发展大背景,在女性主义视域下对男性向创作的缺憾进行分析研究。从创作者、主角到受众,讨论儿童科幻小说创作的男性权力话语。新世纪儿童科幻小说女性作家群人数稀少但是有较强的独特性,属于作家群中的独特分支,男性作者在其潜意识的表达中呈现出对女性的忽视。总体而言女性在儿童科幻小说中形象单一、数量偏少,儿童科幻小说的作家群与形象群仍然存在着一片尚未开发完全的女性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科幻文学 女性主义 新世纪 权力话语
下载PDF
社会化话语转型:叙事学视域下“腾讯谷雨”非虚构新闻的叙事伦理创新
8
作者 蔡绍硕 汪亚林 《喀什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通过文本分析腾讯新闻“谷雨实验室”的非虚构新闻叙事,发现其立足于当下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在新闻话语社会化转型中叙事题材偏向社会生活领域、关注社会底层民生,叙事原型聚焦社会特殊个体、倾向于典型人物的塑造,形成了“叙事时间上... 通过文本分析腾讯新闻“谷雨实验室”的非虚构新闻叙事,发现其立足于当下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在新闻话语社会化转型中叙事题材偏向社会生活领域、关注社会底层民生,叙事原型聚焦社会特殊个体、倾向于典型人物的塑造,形成了“叙事时间上妙用叠合时序方式”“根据文本的叙事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叙事者进行讲述”“采用以放射式和沙漏式为主的表层叙事结构”等叙事伦理上的技巧特色,以及“多元视角丰富长篇叙事呈现,公开叙事者建构公正客观表达”“叠合叙事时序增强叙事起伏感,混合叙事结构提升叙事层次”等叙事伦理上的经验策略。在新闻话语权开始分散化和平民化的社会化生产下,以腾讯新闻“谷雨实验室”为代表的非虚构新闻叙事平台在改革新时代想要更好地讲述中国社会故事,则可以从新闻文本上引入媒介变革技术实现多元化叙事表达等方面,改进叙事模式固化等生产掣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新闻 叙事策略 谷雨实验室 叙事创新 社会化话语
下载PDF
美国华裔女性新生代英文小说家族书写中的叙述声音
9
作者 周肖肖 《华文文学》 2024年第4期31-41,共11页
20世纪90年代以后登上美国文坛的华裔女性作家群体,虽然以英文为创作媒介,却都选择将自己的华裔家庭作为书写对象。新生代作家笔下的叙述者通常是华裔家庭中的女性,她们会以第一人称“我”、“她”或“我们”的身份指称出现,有着鲜明的... 20世纪90年代以后登上美国文坛的华裔女性作家群体,虽然以英文为创作媒介,却都选择将自己的华裔家庭作为书写对象。新生代作家笔下的叙述者通常是华裔家庭中的女性,她们会以第一人称“我”、“她”或“我们”的身份指称出现,有着鲜明的女性叙述声音的表征,由此华裔女性对华裔家族命运以及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思考得以呈现。在充分考虑时间性和社会性范畴的基础之上,本文将张岚、翟梅莉、刘恺悌、伍美琴等作为代表,并借用苏珊·兰瑟等有关叙述声音的理论,分析美国华裔女性新生代英文小说家族书写中的作者型声音、个人型声音以及集体型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 女性新生代 英文小说 家族书写 叙述声音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中国网络小说兴起研究
10
作者 杨兴春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
依据文化人类学的理论,网络小说的产生、发展、繁荣与我国独特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小说经过多次量变到质变,转换成了网络时代的“新民间文学”。人们或以作者或以读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网络小说的... 依据文化人类学的理论,网络小说的产生、发展、繁荣与我国独特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小说经过多次量变到质变,转换成了网络时代的“新民间文学”。人们或以作者或以读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网络小说的生产中来,充分展现了写作以及阅读的民间性、大众性。网络小说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其类型多样化的兴起缘于对我国文学传统和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化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网络小说 兴起 新民间文学
下载PDF
论翟永明新世纪以来的“新白夜”书写——以诗集《全沉浸末日脚本》为例
11
作者 但凯南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翟永明的诗歌写作日渐从“黑夜”书写向“白夜”书写转化。21世纪以后,诗人迈入社会现实多方面,将对个体生命思索延伸至对人类整体的关怀。近期出版的诗集《全沉浸末日脚本》中,诗人拓展“白夜”范围,在题材选择、内... 20世纪90年代以来,翟永明的诗歌写作日渐从“黑夜”书写向“白夜”书写转化。21世纪以后,诗人迈入社会现实多方面,将对个体生命思索延伸至对人类整体的关怀。近期出版的诗集《全沉浸末日脚本》中,诗人拓展“白夜”范围,在题材选择、内容表现和写作技巧应用上,对以往写作有所继承,又有开拓的新意,展现“新白夜”特色。经由文本分析,诗人注重写作的多变和吸引力,以创造科幻空间想象人类未来情境,以女性情怀思考人类整体命运境况,以跨界的写作实践和生动的语言建构诗性的空间,在历史、现今和未来的穿越里树立诗歌写作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翟永明 “新白夜”书写 科幻空间 女性情怀 跨界写作
下载PDF
从“外国”资源论《小说世界》中的“新”“旧”交融
12
作者 吕书彦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8-62,共5页
在茅盾、鲁迅等新文学大家对通俗期刊《小说世界》的评价中,因其刊发“礼拜六派”等通俗作品,从而处于恶俗、“旧”、落后的位置。为重申《小说世界》在现代文学期刊中的定位,本文以“外国”这一期刊内的文化资源作为切口,进行具体的文... 在茅盾、鲁迅等新文学大家对通俗期刊《小说世界》的评价中,因其刊发“礼拜六派”等通俗作品,从而处于恶俗、“旧”、落后的位置。为重申《小说世界》在现代文学期刊中的定位,本文以“外国”这一期刊内的文化资源作为切口,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和横向对比。通过分析可知,“外国”资源具体体现在《小说世界》中编者与读者的互动以及外国作品的刊登上。在阅读上,编者和读者对外国作品有明显的期待视野上的差异;在实际刊发上,外国作品体现了期刊“新”“旧”混杂的特点。对《小说世界》中“外国”资源的考察,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此刊在新文学语境下“旧”“落后”等片面标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世界》 通俗期刊 “外国”资源 “旧”与“新”
下载PDF
意识、媒介与科幻:现实主义的多维考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鸣奋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5-81,共17页
“现实主义”是意蕴丰富、构词能力强大的范畴,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考察。意识、媒体与科幻就是可供选择的三种角度。现实主义在内容定位上可能和意识相联系,关系到人们对存在什么现实、如何看待现实、何以改造现实所持的观念,在新媒介... “现实主义”是意蕴丰富、构词能力强大的范畴,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考察。意识、媒体与科幻就是可供选择的三种角度。现实主义在内容定位上可能和意识相联系,关系到人们对存在什么现实、如何看待现实、何以改造现实所持的观念,在新媒介时代与第五次信息革命爆发、后人类理念流行和信息化艺术崛起等历史现象相联系。现实主义在形式定位上可能和媒介相联系,它以现实通过媒体中介表明其存在、媒介通过映射现实显示其功能、现实与媒介通过融合推陈出新等认识为前提。现实主义在功能定位上可能和科幻相联系,相关命题主要有三个:存在不同于生活现实的科幻现实,应当用穿越的方式看待科幻现实,通过交互性建构创造科幻现实。对于“现实主义”通过分化、渗透和融合产生的各种新范畴,可置于属人的社会层面、属物的产品层面、属事的运营层面加以考察,梳理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演变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新媒介 科幻语境
下载PDF
《理解小说》: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批评
14
作者 王有亮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8-96,共9页
“新批评”理论已被国内学界标签化、简单化了。一般认为,由于割断了文本与社会、文本与作者、文本与读者的联系,它已堕入纯粹的形式主义泥淖。本文认为,对“新批评”的认识,除了概论式的宏观研究以外,还要对其众多的经典文本作深入细... “新批评”理论已被国内学界标签化、简单化了。一般认为,由于割断了文本与社会、文本与作者、文本与读者的联系,它已堕入纯粹的形式主义泥淖。本文认为,对“新批评”的认识,除了概论式的宏观研究以外,还要对其众多的经典文本作深入细致的微观分析。通过系统考察布鲁克斯、沃伦的《理解小说》,我们发现:作为“新批评”的经典文本,《理解小说》并未“堕入纯粹的形式主义泥淖”,在强调文学内部因素的同时,它还特别注重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对作家个人经验和创作意图的考察,注重小说与读者关系的研究。《理解小说》是一种从形式到内容的批评,是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批评” 布鲁克斯 沃伦 《理解小说》 形式主义批评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海外经典化传播机制探析
15
作者 张立友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67-72,共6页
新世纪科幻小说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生存关切、生态关怀、赛博格伦理等当代世界科幻经典主题的创造性表达观照了海外读者的阅读兴趣;域外深度阅读评论打造其海外经典声誉;知名科幻文学出版社、权威专业科幻杂志、网络... 新世纪科幻小说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生存关切、生态关怀、赛博格伦理等当代世界科幻经典主题的创造性表达观照了海外读者的阅读兴趣;域外深度阅读评论打造其海外经典声誉;知名科幻文学出版社、权威专业科幻杂志、网络媒体等多元化出版流通渠道的综合传播效应促成了其海外广泛接受,延展了作品的经典性。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的海外经典化传播在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得以生成。其机制展示了中国文学在异质文化语境中的文本再造与价值重塑,对推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 海外经典化传播 建构 机制
下载PDF
新媒介话语与跨文明传播:基于网络玄幻小说“走出去”的考察
16
作者 张恒军 张芷汀 《新媒体与社会》 2023年第3期39-50,387,388,共14页
中国网络小说“出海”多年,硕果累累,其中网络玄幻小说格外突出。网络玄幻小说作为一种民族化、特色化的新媒介话语,积极参与了跨文明传播。本研究试图在明确新媒介话语跨文明传播意义的基础上,把握网络玄幻小说的新媒介话语属性,以及... 中国网络小说“出海”多年,硕果累累,其中网络玄幻小说格外突出。网络玄幻小说作为一种民族化、特色化的新媒介话语,积极参与了跨文明传播。本研究试图在明确新媒介话语跨文明传播意义的基础上,把握网络玄幻小说的新媒介话语属性,以及网络玄幻小说参与跨文明传播之可能性,总结网络玄幻小说作为新媒介话语参与跨文明传播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话语 跨文明传播 网络玄幻小说 国际传播
下载PDF
非虚构写作视野下的“新山乡巨变”——以罗伟章《凉山叙事》《下庄村的道路》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良博 《写作》 2023年第4期38-46,共9页
“新山乡巨变”是罗伟章《凉山叙事》《下庄村的道路》两部非虚构作品的主要内容。他坚持以事实抵达真实的写作伦理,有效介入到当下的乡村现场。同时,其在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的跨领域叙述,多维度地展现了乡村现实的复杂,也让文... “新山乡巨变”是罗伟章《凉山叙事》《下庄村的道路》两部非虚构作品的主要内容。他坚持以事实抵达真实的写作伦理,有效介入到当下的乡村现场。同时,其在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的跨领域叙述,多维度地展现了乡村现实的复杂,也让文学承载起更为真实的社会历史现象。而他对小说、散文等文体写作手法的借用,则熔铸文学性的审美品格于中国“新山乡巨变”的民族史诗之中,弥补了非虚构国家叙事中审美的缺失。罗伟章的非虚构写作有效避免了宏大叙事“主题先行”的弊病,其真实性与文学性兼具的写作方式,或可为当代中国民族史诗叙事提供经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山乡巨变 非虚构写作 罗伟章 《下庄村的道路》 《凉山叙事》
下载PDF
论刘慈欣科幻小说“启蒙精神”的三个维度
18
作者 王佳伟 夏雨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9-74,共6页
刘慈欣的作品继承了五四启蒙所强调的救亡、解放、反叛等主题,以期打破人性的麻木。此外,他还试图剥离“启蒙”所带有的工具性、实用性特质,去高扬一种基于现实社会发展之上的科学理性精神。这是从后现代理论的角度,对启蒙以来的现代体... 刘慈欣的作品继承了五四启蒙所强调的救亡、解放、反叛等主题,以期打破人性的麻木。此外,他还试图剥离“启蒙”所带有的工具性、实用性特质,去高扬一种基于现实社会发展之上的科学理性精神。这是从后现代理论的角度,对启蒙以来的现代体系提出质疑而产生的思辨策略,是“不屈服于‘启蒙的讹诈’”态度。刘慈欣借“未来”观照“当下”,将个体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联系,对科学技术发展造成的人性“异化”与人类生存危机这一宏观问题进行了反思。刘慈欣以科学和人性为根本构建起了其小说宇宙背景下的宏大叙事,并以科幻文学为底构建起了一套后现代启蒙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新科幻小说 启蒙精神
下载PDF
论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中的民俗书写
19
作者 袁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1-28,共8页
相比于以往的中国科幻小说作品,不少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更多着笔于关于传统民俗事项的书写,在对民俗集体记忆的表达中唤起读者的生活经验。对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民俗书写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书写方法:书写传统民... 相比于以往的中国科幻小说作品,不少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更多着笔于关于传统民俗事项的书写,在对民俗集体记忆的表达中唤起读者的生活经验。对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民俗书写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书写方法:书写传统民俗标志地域文化空间,书写传统民俗在技术世界的变形状态。借助书写传统民俗标志地域文化空间,作者有效利用读者前置生活经验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民俗体验,用有限的文字实现了文本向现实生活场景的延展,克服了科幻小说叙事中缺乏与现实记忆和历史记忆连接通道的固有缺陷。作者借助书写传统民俗在技术世界的变形状态,表述传统民俗场域经历技术世界冲击后,民俗精神内涵发生变化,组合重塑为全新的民俗场域。在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为我们展示的当下现实与未来想象交错的图景中,民俗被科学和技术解构与重构,折射出关于未来民俗想象的投影。同时,从民俗学研究意义上说,科幻小说民俗书写为学者思考未来的民俗变迁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可以作为分析未来民俗发展趋势的重要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科幻小说 民俗书写 未来民俗 日常生活
下载PDF
《纽约2140》与气候变化的物叙事策略
20
作者 唐伟胜 刘希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83-90,共8页
气候变化超越时空,难以描述或预测,因而基于人类经验的传统叙事学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解读。本文认为,可借鉴近20年来欧美学界兴起的“思辨实在论”的代表性观点“面向物的本体学”,将气候变化看作一种“超物体”,从物叙事的角度考察小... 气候变化超越时空,难以描述或预测,因而基于人类经验的传统叙事学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解读。本文认为,可借鉴近20年来欧美学界兴起的“思辨实在论”的代表性观点“面向物的本体学”,将气候变化看作一种“超物体”,从物叙事的角度考察小说如何呈现气候变化。气候小说《纽约2140》体现了气候变化的典型物叙事策略,包括时空书写、神秘性和黑暗性书写,以及主体性、施动性和意图性书写,这些策略有助于解构人类中心主义,推动人们正视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叙事 面向物的本体学 气候小说 《纽约2140》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