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价值旨归和逻辑内蕴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曼 邓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100,共8页
工农城乡关系是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生产关系之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和基础。“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其内在逻辑包含了历史、理论与实践三个维度。在此... 工农城乡关系是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生产关系之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和基础。“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其内在逻辑包含了历史、理论与实践三个维度。在此视域下,扎实推进城乡平衡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推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迈向共同富裕的核心要求,构建和谐的“劳动-资本”关系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关键问题。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要“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指引,共同富裕为实践归宿,实现资本服务劳动、劳动创造价值、价值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促进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性前提向更高层次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共同富裕 以人民为中心 “劳动-资本”关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路径建设探讨
2
作者 龙珍罗尔依 《特区经济》 2023年第5期59-62,共4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能够从工农相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三重维度夯实共同富裕制度基础。为此,应优...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能够从工农相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三重维度夯实共同富裕制度基础。为此,应优化工农相促的产业制度,健全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引入现代化管理;完善城乡互补的区域制度,在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共享制度、区域空间规划等方面进行变革;提升共同繁荣的整体制度,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共同富裕理念,并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提供积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共同富裕 工农相促 城乡互补 共同繁荣
下载PDF
“新四化”协同发展倍增效用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君 张娜 王育红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3年第12期1287-1290,共4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诠释了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基于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论证了"新四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了协同发展状态下的"新四化"互动关系模型,分析了"新四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诠释了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基于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论证了"新四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了协同发展状态下的"新四化"互动关系模型,分析了"新四化"之间的协同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指出政府部门在"新四化"协同发展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信息化 倍增效应 循环累积因果论
下载PDF
中国百年城乡关系: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城乡融合发展——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制胜法宝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大伟 孔翠芳 徐勤贤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2,共8页
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成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对中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处理和引领,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 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成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对中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处理和引领,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政策和城乡关系的处理有其不同的阶段特征,其最重要的成就是,使中国城乡关系从对立割裂走向融合发展,最重要的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城乡关系的“两着眼、三坚持”,对新时代更好地处理城乡关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农关系 城乡关系 城乡融合发展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关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几个问题的探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被引量:8
5
作者 庄晋财 鲁燊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21-28,共8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旨在“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旨在“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要以“美化村庄,优化乡镇,强化县城”的“三化”实现乡村空间合理布局为前提;以“创造价值模块,创建产业平台,创新跨界融合”的“三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为基础,以“发展数字农业,培育数字农民,建设数字乡村”的“三数”提升乡村能力为保障,以“工业与农业融合,城镇与乡村融合,市民与农民融合”的“三融”实现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目标,不断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现代化
下载PDF
要素流动视角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症结与突破 被引量:24
6
作者 罗明忠 刘子玉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8,共9页
构建要素自由交互与平等交流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所在,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基于要素流动视角,发现劳动力要素双向流动梗阻、土地要素流动城乡有别、资本要素双向流动动力不足... 构建要素自由交互与平等交流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所在,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基于要素流动视角,发现劳动力要素双向流动梗阻、土地要素流动城乡有别、资本要素双向流动动力不足以及数据信息要素交换传递不畅是影响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的症结。因此,需要以新思维,寻求新突破,以城乡一元化思维,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以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双循环”为抓手,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以县域城镇化为重点,完善城乡要素统一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流动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城乡要素统一市场 乡村建设行动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主要形式与运行机制——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钟真 蒋维扬 赵泽瑾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101,F0002,176,共13页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由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成的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其组织性质和目标、成员构成与治理结构等多个方面相较于以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均有着明显的特殊性。从生产经营和政策引导的实践看,现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主要可以...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由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成的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其组织性质和目标、成员构成与治理结构等多个方面相较于以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均有着明显的特殊性。从生产经营和政策引导的实践看,现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主要可以分为主体集合型、园区集聚型和产业集群型三类模式。尽管不同类型的联合体在分工协作关系、资源要素利用和收益风险处置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它们均面临着法人地位不具备、内部治理不健全、支持政策不完善等共性问题的挑战,急需在顶层设计、内部治理、配套措施、人才储备等方面完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分工协作关系 资源要素利用 收益风险处置
下载PDF
城市农业: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选项 被引量:5
8
作者 崔红志 芦千文 刘亚辉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1期27-39,共13页
城市农业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集合体,是满足城市居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城市农业的主要业态有以休闲农业、科普农业、设施农业、社区支持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城郊特色农业,以阳台、屋顶、居室农... 城市农业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集合体,是满足城市居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城市农业的主要业态有以休闲农业、科普农业、设施农业、社区支持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城郊特色农业,以阳台、屋顶、居室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庭院”农业,以绿化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城市绿化农业,以基础科研、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科普宣传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科技农业。在从全面小康向共同富裕过渡的发展新阶段,城市农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体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天然载体,重构农业内生循环的关键举措,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战略支撑,满足城市美好生活的有效选择。目前,城市农业处于业态自我发育、市场随机生长的“萌发”阶段,尚未成为独立的产业门类,受到认识误区、政策滞后、市政建设、服务缺位等多重因素的限制,难以实现顺利起步和高质量发展。未来,要把城市农业作为城市产业体系和社会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前瞻研究、明晰战略、更新理念、配置要素、完善服务、加强监管,加快推动城市农业发展,使其成为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有效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农业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城乡融合发展 农业现代化
下载PDF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研究进展与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影 池泽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57-261,共5页
在梳理学术界关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及目标、重大意义、形成思路与路径以及国外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关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问题的研究概况,并作简要述评。主要观点包括:(1)城乡... 在梳理学术界关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及目标、重大意义、形成思路与路径以及国外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关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问题的研究概况,并作简要述评。主要观点包括:(1)城乡关系是一种利益分配关系和社会规范体系,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核心内涵及目标要求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2)现阶段城乡关系仍然表现出农业基础薄弱、城乡收入差距大、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民市民化脱节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以解决;(3)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是事关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经济体制改革;(4)农业龙头企业是促进城乡交流、互动、融合的重要载体,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有效途径;(5)国外学者对城乡关系研究经历"非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三个阶段,其中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理论观点对我国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启发和参考意义;(6)建立健全与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目标要求相一致的政策制度和法律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学术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城乡一体化 综述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任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8,共9页
纵观新中国建立70年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从生产要素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不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以“要素汲取型”为主要目的的工农城乡分割与制度化阶段;改革开放后以“放权让利型”为主要手段的工农城乡关系缓和与农村体制改革阶段... 纵观新中国建立70年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从生产要素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不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以“要素汲取型”为主要目的的工农城乡分割与制度化阶段;改革开放后以“放权让利型”为主要手段的工农城乡关系缓和与农村体制改革阶段;新世纪以来以“资源赋予型”为主要内容的工农城乡关系转型和政策支持阶段;新时代以来以“还权赋能型”为主要方式的工农城乡融合与要素市场化阶段。回顾工农城乡关系四个阶段,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经验:工农城乡关系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其中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交换是工农城乡关系的主线,而未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更有赖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从而建立农业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工农城乡关系 生产要素 中国现代化 农村改革
下载PDF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视角下的县域乡村建设
11
作者 卞春林 程海梅 徐玉祺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93-97,共5页
在新发展阶段,县域是城乡关系从“分割”走向“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和地域内外循环的重要节点。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视角下的县域乡村建设研究,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研究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并分析其系统框架。在此框架下,从价值和实践两... 在新发展阶段,县域是城乡关系从“分割”走向“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和地域内外循环的重要节点。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视角下的县域乡村建设研究,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研究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并分析其系统框架。在此框架下,从价值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视角下的县域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建构了实施县域乡村建设行动的实践模型。提出以解决好公共性问题为重点,深化改革、加强制度供给创新推进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 县域高质量发展 实践模型
下载PDF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从“以工促农”到“工农互促”的战略转变与动力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小瑛 赖海榕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1-177,共7页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以工促农"到"工农互促"的战略转变是当前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区别于传统工农城乡关系的一大特征,这一政策的转变具有现实必然性。"工农互促"在中...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以工促农"到"工农互促"的战略转变是当前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区别于传统工农城乡关系的一大特征,这一政策的转变具有现实必然性。"工农互促"在中国的实践具有地域差别,其关键在于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更多时候表现为产业关系,这也使得建立"工农互促"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面临一系列困境。如工农产业关联存在链接"断点"、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城乡联动互促尚未形成、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受限,农业农村人才缺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等。因此,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需要以新思维寻求新突破,不断构建"工农互促"实现的动力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应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工农互促"的市场环境;促进城乡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构建"城—镇—村"融合共生体系,强化城乡空间辐射;加大人才激励机制,畅通城乡人才流动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工促农” “工农互促”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原文传递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与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被引量:19
13
作者 范根平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95,共12页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原理批判资本主义城乡关系异化以及对前人的城乡理念进行"扬弃"的结果。其主体内容包括城乡融合的逻辑必然、本质内涵和实现条件,最终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原理批判资本主义城乡关系异化以及对前人的城乡理念进行"扬弃"的结果。其主体内容包括城乡融合的逻辑必然、本质内涵和实现条件,最终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成功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从理论层面、价值层面和实践层面创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有助于从根本上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