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Opinion on Zhang Zhidong and Preparations for Constitutionalism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1
作者 孔祥吉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6年第2期130-142,192,共14页
关键词 ZHANG A new Opinion on Zhang Zhidong and Preparations for Constitutionalism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原文传递
清末基层治理模式的嬗变——以城镇乡地方自治选举问题为中心
2
作者 朱淑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
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是近代国家基层治理变革的重要内容,这场制度变革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基层治理模式和政治生态。选举制度是城镇乡地方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移植而来的西式票选制度对当时中国基层政治生态产生的冲击和影响... 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是近代国家基层治理变革的重要内容,这场制度变革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基层治理模式和政治生态。选举制度是城镇乡地方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移植而来的西式票选制度对当时中国基层政治生态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不容低估。“居民”等地缘主义视角的治理概念取代了传统“臣民”等身份视角的旧政治话语。“选民”观念确立的背后则是西式选举制度的移植,基层治理中的权力来源和权力结构也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基层治理 城镇乡地方自治 选举制度
下载PDF
“迷信”话语和“庙产兴学”政策的联动--清末新政时期四川禁止迎神赛会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0-288,共9页
晚清推广新式教育,既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晚清新政改革的目标之一。因财力不足,筹款困难,清政府提出“庙产兴学”,即利用包括迎神赛会等常年祭祀活动的各种会社产业,筹办新教育或转用于新政中的其他领域;而这成为1901至1... 晚清推广新式教育,既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晚清新政改革的目标之一。因财力不足,筹款困难,清政府提出“庙产兴学”,即利用包括迎神赛会等常年祭祀活动的各种会社产业,筹办新教育或转用于新政中的其他领域;而这成为1901至1911年的新政时期官方禁止迎神赛会的直接诱因。同时,迎神赛会被视作“迷信”,禁止迎神赛会开始成为破除迷信、开启民智实践之一。四川地区禁止迎神赛会,呈现了“迷信”话语和“庙产兴学”政策在清末新政时期的结合与走向政治实践的历史过程。这成为此后政权常常使用的策略。“国家”推动“破除迷信”是清末新政时期禁止迎神赛会与传统禁令的不同之处。对这一时期禁止迎神赛会的考察,有助于把握清末新政在近代国家建设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迎神赛会 清末新政 破除迷信 “庙产兴学”
下载PDF
乘时建树:北方桐城派与清末直隶新政 被引量:1
4
作者 许曾会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8,共9页
后期桐城派领袖吴汝纶在直隶为官为教三十年,门下弟子数千人,直隶地区由此形成北方桐城派。直隶一批年轻辈的桐城派人士既有科举功名又有海外留学经历,视野开阔,思想开放。他们在清末新政运动中,主导直隶教育近代化的改革,推动直隶立宪... 后期桐城派领袖吴汝纶在直隶为官为教三十年,门下弟子数千人,直隶地区由此形成北方桐城派。直隶一批年轻辈的桐城派人士既有科举功名又有海外留学经历,视野开阔,思想开放。他们在清末新政运动中,主导直隶教育近代化的改革,推动直隶立宪运动的发展,参与直隶警政的建设,还通过倡导不缠足、禁烟、官话简字等引导直隶地区社会风俗的改良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清末直隶的桐城派不以文章为务,而是讲求读书致用、经世济民,为新政改革做出了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桐城派 直隶
下载PDF
庚子事变后南洋华人对新政改革的评议与倡导——以新加坡华文报刊《叻报》为中心的探讨(1900-1901)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立朋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4-121,共8页
义和团运动后,为了挽回声誉,重振民心,维护清廷的继续统治,刚刚逃至西安的慈禧太后就颁布诏令启动变法,让社会各界各抒己见,由此拉开十年新政序幕。华文报刊《叻报》在1900年前后紧跟清廷的时局,积极报道义和团的动向和战争的进程,并对... 义和团运动后,为了挽回声誉,重振民心,维护清廷的继续统治,刚刚逃至西安的慈禧太后就颁布诏令启动变法,让社会各界各抒己见,由此拉开十年新政序幕。华文报刊《叻报》在1900年前后紧跟清廷的时局,积极报道义和团的动向和战争的进程,并对运动的失败和时局的败坏痛心疾首。当1901年初两宫诏令新政后,《叻报》仍然紧密关注清廷的动向,大量转载国内与改革变法相关的奏折和文章,并为新政建言献策,其中隐含着南洋华人群体希望国家民族自立与强大的爱国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叻报》 清末新政 改革 自立
下载PDF
近代中国基层治理变革的设计、争议与困境——以城镇乡地方自治区域问题为中心
6
作者 朱淑君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3-30,共8页
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是近代国家基层治理变革的重要内容,这场制度变革改变了中国基层治理的政治结构和政治生态。城镇乡三种自治区域的界定,事实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县以下没有建制化治理空间存在的现实。在自治区域的划分上,基本的原则依... 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是近代国家基层治理变革的重要内容,这场制度变革改变了中国基层治理的政治结构和政治生态。城镇乡三种自治区域的界定,事实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县以下没有建制化治理空间存在的现实。在自治区域的划分上,基本的原则依然是尊重传统,依照基层社会的“固有境界”而划分各级自治区域,这事实上将传统的治理传统和自然聚落制度化和正式化。城镇乡三个层次的自治区域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基层治理空间,对后世的基层治理制度和治理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基层治理 城镇乡地方自治:治理空间
下载PDF
清末新政中的保甲整顿与乡镇巡警建设
7
作者 朱淑君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近代警察制度的移植是清末新政中国家治理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而县级以下乡镇巡警的建设亦是清末警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的制度更迭之中,新式的乡镇巡警制度建立也并非一蹴而就,一贯被目为低效无用的保甲制度在此间又被重新强... 近代警察制度的移植是清末新政中国家治理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而县级以下乡镇巡警的建设亦是清末警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的制度更迭之中,新式的乡镇巡警制度建立也并非一蹴而就,一贯被目为低效无用的保甲制度在此间又被重新强调。整顿保甲而为巡警之先导,在当时也是乡镇巡警建设的一种折中办法,传统的旧制度资源在新的历史环境之下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调适。乡镇巡警的创设,使得国家权力对于基层社会治安控制的触角得以进一步延伸,参与基层乡镇警政建设的地方士绅在警权扩张的过程中也实现了绅权的扩张,这或许又会形成与官权的另一种内在紧张。乡镇巡警制度的创建和推行也正是现代国家治理在中国生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的经验对当下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保甲制度 乡镇巡警 基层治理
下载PDF
清末新政与中国警政近代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玉家 马学春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91-93,共3页
20世纪初 ,内外交困的晚清政府进行了具有自救意义的新政改革。编练巡警是其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其根本目的在于建立一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准军事力量。清政府警政改革的措施客观上也推进了中国警政的近代化 。
关键词 清末新政 警政 近代化
下载PDF
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的兴起、发展及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棉 李新亮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44-50,共7页
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的兴起与发展是20世纪社会变革的产物,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变革。甲午战败之后,白话报刊兴起,至维新运动时期,白话报刊掀起第一次高潮。百日维新的失败使白话报刊的发展陷入低谷。清末新政以后,清政府推行兴学堂、办报... 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的兴起与发展是20世纪社会变革的产物,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变革。甲午战败之后,白话报刊兴起,至维新运动时期,白话报刊掀起第一次高潮。百日维新的失败使白话报刊的发展陷入低谷。清末新政以后,清政府推行兴学堂、办报馆等措施,推动了白话报刊的发展。其间,以留日学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革命派知识分子和其他人士担任了一些重要报刊的主编和主笔,他们借助白话报刊这一平台,传播革命思想和先进文化,不仅将白话报刊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促进了辛亥革命,也因为自身的白话报刊编撰实践,为此后的五四文学革命做了必要的人才储备和语言文学变革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清末新政 留学生 白话报刊
下载PDF
清末东北新政与东北城市早期近代化的发展趋向 被引量:2
10
作者 荆蕙兰 薛桂芬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28-132,共5页
以赵尔巽、徐世昌和锡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当局领导的清末东北新政改革,是东北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改革。虽然最终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但这场变迁推动了东北城市经济体系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促使东北城市文化形态与习俗风... 以赵尔巽、徐世昌和锡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当局领导的清末东北新政改革,是东北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改革。虽然最终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但这场变迁推动了东北城市经济体系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促使东北城市文化形态与习俗风尚向近代化转变,也促进了东北城市行政机构与市政建设的近代化转型,特别是对东北城市早期近代化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同时,清王朝本身所具有的封建性,决定了东北城市社会文化的近代化进程必然受到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东北新政 东北城市 近代化
下载PDF
晚清新政时期中央与各省关系初探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49,共10页
晚清新政,包括洋务新政、甲午新政、20世纪初年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四个互相联系而又逐步递进的过程。在晚清新政的过程中,清政府最初以下放给督抚事权的方式推进改革,最后又力图通过集权来加强中央权威。所以,晚清新政的历史,就是中央与... 晚清新政,包括洋务新政、甲午新政、20世纪初年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四个互相联系而又逐步递进的过程。在晚清新政的过程中,清政府最初以下放给督抚事权的方式推进改革,最后又力图通过集权来加强中央权威。所以,晚清新政的历史,就是中央与各省不断调整关系的历史,也是中央权力与各省权力此消彼长的历史,还是晚清中央集权体制不断衰弱的历史。总结这一历史,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将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新政 中央 各省 关系
下载PDF
论清末农业政策的近代化趋向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泉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7,共7页
新政期间 ,清政府推出了“振兴农务”的新政策 ,并出台了一系列政令或措施 ,如农务行政机构专门化、引进近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制度安排、放垦及奖励公司等。这些作为来自于政府方面的制度供给 ,显示了政府在政策制定的目标和视野上的根本... 新政期间 ,清政府推出了“振兴农务”的新政策 ,并出台了一系列政令或措施 ,如农务行政机构专门化、引进近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制度安排、放垦及奖励公司等。这些作为来自于政府方面的制度供给 ,显示了政府在政策制定的目标和视野上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方面标志着国家干预经济方式的改变 ;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国家在组织和发挥农业生产方面职能的进化 ,是国家对农业管理的开端 ,符合时代之需要 ,因而构成了中国农业经济近代化及农业经济制度近代化的重要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供给 晚清新政 农业政策 社会绩效
下载PDF
近代重庆书院改制述评——纪念书院改制115周年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洪成 王培培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06-113,共8页
近代重庆书院改制是一种必然趋势,是整个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社会剧变背景下书院制度自身演变的结果,同时也带有重庆地域社会文化的个性特点。近代重庆书院改制作为中国内陆典型区域样本的教育改革事件,经历了思想宣传、戊戌改制与新政改... 近代重庆书院改制是一种必然趋势,是整个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社会剧变背景下书院制度自身演变的结果,同时也带有重庆地域社会文化的个性特点。近代重庆书院改制作为中国内陆典型区域样本的教育改革事件,经历了思想宣传、戊戌改制与新政改制三个时段。重庆书院改制的结果是有效地将传统教育资源转化为新教育的部分力量,并对区域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书院改制115周年之际,回顾这一重大教育事件,对其中的部分历史事实加以考辨,对当代的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近代重庆 书院教育 书院改制 新教育制度
下载PDF
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国庆 乔志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77-82,共6页
试图运用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理论 ,将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置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动态历史过程中加以剖析。我们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 ,对新政的实施起了促进作用。辛亥革命中断... 试图运用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理论 ,将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置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动态历史过程中加以剖析。我们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 ,对新政的实施起了促进作用。辛亥革命中断了清末新政 ,却并未中断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 社会转型
下载PDF
试述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及其特点——以清末为时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华腾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6-132,共7页
袁世凯是清末一个新军将领,他的军事思想颇为丰富。学习西方,变革军制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培养各种新式军事人才,以适应编练新军的需要,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重视军纪建设、关怀士兵和对士兵人格的尊重,在袁世凯军事思... 袁世凯是清末一个新军将领,他的军事思想颇为丰富。学习西方,变革军制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培养各种新式军事人才,以适应编练新军的需要,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重视军纪建设、关怀士兵和对士兵人格的尊重,在袁世凯军事思想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重视武器装备,是袁世凯军队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技术,致力于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袁世凯的军事思想还有着务实性和片面性的特点,即重技艺而轻战略,重训练而轻理论,重陆军而轻海军。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对清末陆军近代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世凯 军事思想 清末 新军 近代化
下载PDF
近代以来中外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谈判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保刚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7-51,共5页
国人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 ,萌生于甲午战争前后。在知识产权中 ,专利权最早为国人所认识。但国人真正地比较广泛地关注知识产权 ,并对其有比较清晰、深刻的理解 ,却是在清末新政时期。此时 ,中外首次就保护知识产权进行了谈判。在保护知... 国人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 ,萌生于甲午战争前后。在知识产权中 ,专利权最早为国人所认识。但国人真正地比较广泛地关注知识产权 ,并对其有比较清晰、深刻的理解 ,却是在清末新政时期。此时 ,中外首次就保护知识产权进行了谈判。在保护知识产权谈判中 ,保护商标的谈判最为顺利。保护专利权、版权的谈判 ,比较艰难。经过谈判 ,中国与各方还是达成了一个互赢的结果。然而对保护知识产权 ,特别是保护版权 ,国人认识还是比较模糊。这也说明 ,保护知识产权 ,在中国还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清末新政时期 中外关系
下载PDF
有关清末财政问题的两点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苏全有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8,共8页
对于清末财政问题,学界有两种趋向,之一是强调其中的现代性,其实,清末财政投向新政中的现代性固然应该为我们所关注,而时效性方才是评判的根本标准,毕竟史学需要站在当时的情境中予以"理解之同情";之二是学界较为普遍地认为... 对于清末财政问题,学界有两种趋向,之一是强调其中的现代性,其实,清末财政投向新政中的现代性固然应该为我们所关注,而时效性方才是评判的根本标准,毕竟史学需要站在当时的情境中予以"理解之同情";之二是学界较为普遍地认为清末财政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事实上清末财政并非山穷水尽、无药可救,其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了成功逆转的可能,建立在政治史范式之上的否定认知,既不符合史实,也是智慧的缺失,难以为现实提供资鉴,只能使史学日趋边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财政危机 现代性 新政 政治史范式
下载PDF
清末新政与黑龙江新式教育 被引量:4
18
作者 隋丽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6-120,共5页
清末新政时期 ,黑龙江各民族的新式教育蓬勃兴起。这不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黑龙江各民族的文化素质 ,而且在边疆危机日益深重的情形之下 ,有巩固国防、共御外侮的意义。本文探讨了黑龙江各民族新式教育兴起的原因、发展历程 ;剖析了黑龙... 清末新政时期 ,黑龙江各民族的新式教育蓬勃兴起。这不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黑龙江各民族的文化素质 ,而且在边疆危机日益深重的情形之下 ,有巩固国防、共御外侮的意义。本文探讨了黑龙江各民族新式教育兴起的原因、发展历程 ;剖析了黑龙江少数民族新式教育的意义及发展的不足。其中所反映出的新式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固守边疆的作用与意义 ,于今仍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各民族 新式教育
下载PDF
清末“新政”与近代法学教育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48,共5页
在长达 1 0年的清末“新政”中 ,教育改革是各项改革中进行的最广泛深入的一项 ,它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因素的增长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反映。 1 90 6年 9月清政府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法律学堂———京师法律学堂 ,中国近代的专... 在长达 1 0年的清末“新政”中 ,教育改革是各项改革中进行的最广泛深入的一项 ,它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因素的增长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反映。 1 90 6年 9月清政府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法律学堂———京师法律学堂 ,中国近代的专门法学教育开始了新的阶段。本文主要论述了京师法律学堂的创办背景 ;体制、学制与课程设置 ;教员与教学内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末年 近代 法学教育 教育改革 办学体制 教学内容 日本 留学教育 政治改革 京师法律学堂
下载PDF
清末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放垦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之恒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10,共6页
 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逐渐调整了对蒙政策。清末新政期间,禁垦蒙地政策被"放垦蒙地"所取代。放垦蒙地与新政的"裕度支"密切相关,它的推行是对内蒙古西部地区蒙汉各族人民的疯狂掠夺。清末对蒙地...  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逐渐调整了对蒙政策。清末新政期间,禁垦蒙地政策被"放垦蒙地"所取代。放垦蒙地与新政的"裕度支"密切相关,它的推行是对内蒙古西部地区蒙汉各族人民的疯狂掠夺。清末对蒙地放垦开了不顾当地自然环境、大兴垦务的先例,后人纷纷效尤,超出了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放垦蒙地 “裕度支” 生态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