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首都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农科职业教育体系 被引量:3
1
作者 高秀清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3-81,共9页
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和人才的基础性支撑极其重要。北京农业农村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掌握现代农业先进技术技能、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专业化人才的重要使命。针对北京郊区的发展定位及现代农业发展特点,以及职业教... 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和人才的基础性支撑极其重要。北京农业农村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掌握现代农业先进技术技能、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专业化人才的重要使命。针对北京郊区的发展定位及现代农业发展特点,以及职业教育办学现状和社会需求,提出构建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首都“三农”及乡村振兴的新农科“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农业农村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培养造就更多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涉农专业人才,有效增加京郊发展所需人才的储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推广效率,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质量,促进京郊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效推进首都乡村的绿色、低碳、数字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农科 职业教育体系 北京郊区乡村发展
下载PDF
具有农科特色的城郊新建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实践探索
2
作者 刘传俊 侯妍 李清丰 《科教文汇》 2023年第13期180-184,共5页
文章以江苏省南京市城郊一所新建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实践为例,分析如何通过发挥自身及周边资源优势,破解当前城郊新建小学在劳动教育中存在的空间规划缺乏特色、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学习方式较为单调等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借助农业高校的... 文章以江苏省南京市城郊一所新建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实践为例,分析如何通过发挥自身及周边资源优势,破解当前城郊新建小学在劳动教育中存在的空间规划缺乏特色、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学习方式较为单调等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借助农业高校的高水平学科平台,建设兼具学校和农科特色的劳动教育新场域;二是通过内容整合和创新,架构起具有“三段、四维、六度”特点的“小秾人劳动课程”体系,并针对高中低不同学龄段的学生提供不同深度的学习内容;三是搭建项目化学习平台,秉承素质教育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农科特色 项目化学习 城郊新建小学
下载PDF
新时代村落共同体的生成——石家庄城郊曲寨村的民族志考察
3
作者 赵艳娇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42,160,共12页
与传统中国村落共同体相比,新时代中国村落共同体的生成,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有其特殊的逻辑和机制。作为石家庄城郊“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重演变进程中的一个汉族村落,曲寨村基于共同的集体经济的不断营造,基于新时代共同的... 与传统中国村落共同体相比,新时代中国村落共同体的生成,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有其特殊的逻辑和机制。作为石家庄城郊“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重演变进程中的一个汉族村落,曲寨村基于共同的集体经济的不断营造,基于新时代共同的社会规范和象征体系的不断互构而逐渐生成一种新时代的村落共同体。曲寨村之所以具有日渐生成过程中的村落共同体的性质,关键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基于逐步发展壮大的集体经济的经济共同体,而且是一种融合时代精神在内的具有内在村落认同基础的精神共同体。曲寨村的发展有其特殊性,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时代村落共同体生成的一种重要发展趋势。曲寨村案例为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村落共同体的生成机制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样本,也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中国村落共同体性质的理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共同体 新时代 石家庄城郊 曲寨村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以来京郊农村人居环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周侃 蔺雪芹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6-82,共7页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北京市首批市级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村的问卷调查,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以来京郊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变化特征,并运用因子分析和有序多分类逻...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北京市首批市级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村的问卷调查,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以来京郊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变化特征,并运用因子分析和有序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解析。研究表明:京郊农村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多元化态势明显,但农民收入地域差异显著,源自经济环境的压力较大;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升显著,但公共服务质量有待改善,公共设施管理维护亟需跟进;社会氛围、文娱生活、村容村貌、生产成本、生活成本、服务配套等因素是影响京郊农村人居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社会氛围是核心因素,生活成本、服务配套因素是制约京郊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满意度评价 特征 影响因素 新农村 京郊
下载PDF
建立科研人员服务郊区长效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建强 刘月焕 +1 位作者 秦向阳 杨国航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0-133,共4页
通过系统分析当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面临的新局面,提出了要建立科研人员服务郊区长效机制的新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效机制的几种模式。
关键词 郊区服务 新型服务体系 长效机制
下载PDF
城郊新村民族文化重构及价值:以南宁市郊留肖壮族新村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秦红增 王淇楸 毛筱倩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2-77,共6页
从社会整体转型看,随着中国内地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郊区在未来社会中居于重要位置,也面临文化重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甚至被忽略。本文借助留肖壮族新村个案,研究剖析了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地方政... 从社会整体转型看,随着中国内地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郊区在未来社会中居于重要位置,也面临文化重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甚至被忽略。本文借助留肖壮族新村个案,研究剖析了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地方政府、精英人物、当地民众的协同努力下,一点一滴地融入新的社区之中,因之城镇化与文化保护与传承并不矛盾,"新型"城镇化之新也正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郊新村 民族文化 地方政府
下载PDF
保障性住房的选址策略研究 被引量:80
7
作者 杨靖 张嵩 汪冬宁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3-58,86,共7页
针对目前保障性住房选址不当而带来的诸多问题,本文从五方面研究了在城市老城区、城市新市区与近郊区保障性住房的选址策略。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选址 策略 新市区与近郊区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武汉近郊区规划管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之凌 汪云 夏巍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98,共5页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对城乡规划管控提出新的要求。在特大城市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紧邻主城的近郊区是矛盾与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也是对特大城市未来空间结构产生最大影响的区域,亟待建立一套完善的规划管控体系予以有效引导。研究以...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对城乡规划管控提出新的要求。在特大城市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紧邻主城的近郊区是矛盾与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也是对特大城市未来空间结构产生最大影响的区域,亟待建立一套完善的规划管控体系予以有效引导。研究以武汉为例,从构建城镇空间发展整体格局,确立"两线三区"空间管控模式,完善集中发展区规划管控体系,建立生态框架区域管控制度保障,形成规划管理"一张图"平台等,探索"图""底"规划编制同步、规划与政策跟进同步的特大城市近郊区规划管控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近郊区 规划管控 武汉
下载PDF
新城市主义的理论探索和设计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袁雁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89-293,共5页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的改革运动。从新城市主义对郊区蔓延的批判出发,介绍了新城市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和在各领域的实践活动及产生的学术争议与社会影响,并探讨了新城市主义在中国可能产生的...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的改革运动。从新城市主义对郊区蔓延的批判出发,介绍了新城市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和在各领域的实践活动及产生的学术争议与社会影响,并探讨了新城市主义在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和中国建筑师在面对这一思潮所应采取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主义 郊区蔓延式发展 可持续发展 建筑类型
下载PDF
中国区域轨道交通发展的宏观政策思考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永平 赵东 +1 位作者 边颜东 周晓勤 《城市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1,共5页
区域轨道交通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在规划、审批、跨区域和跨部门协调、行业管理以及投融资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已不能适应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要求。通过分析区域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上述问... 区域轨道交通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在规划、审批、跨区域和跨部门协调、行业管理以及投融资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已不能适应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要求。通过分析区域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上述问题,提出应统筹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创新规划审批机制,建立跨行政区划、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轨道交通行业管理,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等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具体的宏观发展政策,以便理顺区域轨道交通发展关系、完善区域轨道交通发展政策、促进区域轨道交通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轨道交通 宏观政策 发展策略 新型城镇化 城际铁路 市域(郊)铁路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研究——基于京郊农村的调查 被引量:62
11
作者 钟真 谭玥琳 穆娜娜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8-48,共11页
在新型经营体系的基本框架下,以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兼具生产和服务的双重功能,其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将有助于我国农业的"新四化"转型。本文基于北京市新型经营主体的调... 在新型经营体系的基本框架下,以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兼具生产和服务的双重功能,其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将有助于我国农业的"新四化"转型。本文基于北京市新型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对经营规模、盈利能力、政府支持、经营者特征等四个方面可能影响其服务功能发挥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纠正了政府支持的内生性和控制了经营类型、产业类型等因素之后,劳动力使用数量、政府支持、本地人特征对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土地和资本投入规模、盈利能力、政治身份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这将为政府在培育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并提高其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方面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经营主体 农业社会化服务 政府支持 北京郊区
下载PDF
上海郊区新城建设体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汪泓 孙建平 +22 位作者 石明虹 于宁 庄木弟 董川远 艾薇 史健勇 严运楼 赵鉴 陈心德 孟勇 孙伟 张玉利 张琼 顾佾 李鹏举 梁鑫 胡斌 邱羚 罗娟 郭丽娜 刘世栋 朱君璇 金玉兰 《科学发展》 CAS 2011年第12期47-69,共23页
基于上海郊区新城建设体制机制现状,分析新城建设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当前遇到的发展瓶颈,重点提出上海郊区新城建设中体制机制优化和完善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郊区新城 体制机制
下载PDF
上海新郊区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忆邵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7-32,共6页
“十五”期间上海郊区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十一五”期间上海新郊区建设采取“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期聚焦,分步实施;政策搭桥,协调配套;多方联动,稳妥推进”的战略思路,将全面实现上海“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 “十五”期间上海郊区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十一五”期间上海新郊区建设采取“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期聚焦,分步实施;政策搭桥,协调配套;多方联动,稳妥推进”的战略思路,将全面实现上海“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在上海新郊区建设中,应努力做到统一规划与分类指导、长远规划与近期建设、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特别是在“以工补农”、“土地换保障”等政策问题上,需要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上海新郊区 “以工补农” “土地换保障”
下载PDF
上海新郊区建设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及实现途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德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3-79,共7页
上海郊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等等;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带来不少新问题等等。地方政府在郊区建设... 上海郊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等等;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带来不少新问题等等。地方政府在郊区建设中既发挥了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郊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在新郊区建设中的作用,就应当对地方政府职能进行定位,并选择实现政府职能的合适途径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郊区建设 地方政府 职能定位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天津市与北京市郊区农民素质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淑杰 卢树昌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72,共4页
大都市郊区农民素质培养对新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天津市和北京市郊区农民素质与培养现状,指出农民素质培养的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农民素质培养的立法、培训工程、培训师资、教育环境、投资... 大都市郊区农民素质培养对新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天津市和北京市郊区农民素质与培养现状,指出农民素质培养的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农民素质培养的立法、培训工程、培训师资、教育环境、投资机制、监管协调机制、培训新模式与农业科技推广等角度探讨了相应对策,旨在为大都市郊区农民素质培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大都市郊区 农民素质培养 对策
下载PDF
走向“新自然”:“自然”概念的现代变迁与重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小明 杨刚 +11 位作者 荣艳 宋娴 孟惠普 张云飞 胡永红 刘夙 王天厚 裴恩乐 任文伟 王本耀 袁常青 王正寰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2年第6期1-7,共7页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自然是全人类社会演变的基础,自然禀赋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作为一种常识性概念,“自然”源远流长,但关于“自然是什么”在学术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讨,...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自然是全人类社会演变的基础,自然禀赋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作为一种常识性概念,“自然”源远流长,但关于“自然是什么”在学术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讨,人类应当怎样修复自然、修复何种自然还存在争议。从自然科学视角系统梳理“自然”概念的特征与来龙去脉,发现“自然”的现代概念经历了荒野自然、郊野自然、城市自然等框架性的演变,其含义实际上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变动不居。在反思当前“城市自然”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自然”概念,尝试超越“发展—保护”二元框架,构建一种充分体现以人为中心、多物种共存、有不同生态位的完整、可循环的新自然生态系统,以此回应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之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荒野自然 城市自然 郊野自然 新自然
下载PDF
福建沿海郊区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以莆田市后黄村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标文 王丰 郑百龙 《南方农村》 2013年第8期39-43,共5页
根据福建省莆田市西天尾镇后黄村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现状,针对区域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历史传承、产业发展、游憩空间整合"三位一体的郊区新农村建设模式。在确定规划原则的基础上,对后黄村用地进行布局,确定功能分区,配套农... 根据福建省莆田市西天尾镇后黄村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现状,针对区域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历史传承、产业发展、游憩空间整合"三位一体的郊区新农村建设模式。在确定规划原则的基础上,对后黄村用地进行布局,确定功能分区,配套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建设,构建文化浓郁、产业配套、功能完善的宜居、宜业、宜游的郊区新农村。最后,从4个方面指出后黄村规划编写和建设实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传承 产业发展 游憩空间 郊区新农村
下载PDF
上海新城区构建湿地处理污水的经济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新山 汪永辉 +2 位作者 秦艳 刘振鸿 吴应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1期88-91,共4页
根据上海市郊新城区发展规模以及绿地规划,从构建湿地处理污水的效果、投资和运行费用以及与市郊新城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相容性方面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郊新城区利用构建湿地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基本可以满足... 根据上海市郊新城区发展规模以及绿地规划,从构建湿地处理污水的效果、投资和运行费用以及与市郊新城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相容性方面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郊新城区利用构建湿地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基本可以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不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更节省,而且能够与新城区绿地系统、亲水景观的规划建设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郊新城区 构建湿地 污水处理 可行性
下载PDF
大都市郊区新城居住空间的发展、问题与对策——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卡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60,共7页
为了明确我国大都市郊区的新城住区发展模式,寻找有效的调控手段来促进新城居住空间的健康发展,本文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对南京的东山、仙林和江北3个新城进行了深入考察和访问.研究表明:新城居住空间的社会演变经历了初步侵入、多元变... 为了明确我国大都市郊区的新城住区发展模式,寻找有效的调控手段来促进新城居住空间的健康发展,本文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对南京的东山、仙林和江北3个新城进行了深入考察和访问.研究表明:新城居住空间的社会演变经历了初步侵入、多元变动和空间分化的3个阶段,在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包括配套滞后、空间失配、住房空置问题,以及空间资源分配不公和空间边缘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新城 建设模式 居住空间 演变
下载PDF
工业化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发展比较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与宁波市鄞州区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立元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67-77,共11页
以"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研究不同工业化模式对"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比发现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管理与利用方面均存... 以"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研究不同工业化模式对"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比发现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管理与利用方面均存在差异。探究其内在的逻辑机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下,"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在企业型政府主导下,通过开发区建设吸引大型外资企业入驻,实现了产业嫁接跨越式发展,表现出增长友好与财政友好特点,以区层面为主的空间管理集权和产业空间利用集中是自我强化的结果。"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政府干预较弱,表现为以本地小微企业为主的产业渐进发展,这有利于就业机会创造和财富分配,而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空间管理向街镇单元分权更多,产业空间利用也更为分散。最后针对各自的优势与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 新苏南模式 浙江模式 江宁 鄞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