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小麦新种质陇矮1号矮秆性状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文雄 介晓磊 张怀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13,共3页
为了深入了解春小麦新创种质陇矮1号的矮秆性遗传规律,2000~2001年对"陇矮1号"的矮秆遗传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陇矮1号"分别与三个高秆亲本"老芒麦"、"和尚头"和"高原602"... 为了深入了解春小麦新创种质陇矮1号的矮秆性遗传规律,2000~2001年对"陇矮1号"的矮秆遗传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陇矮1号"分别与三个高秆亲本"老芒麦"、"和尚头"和"高原602"的杂种F1代株高表现可知,其F1代株高介于高亲值与中亲值之间,且D为负值,说明"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受隐性矮秆基因控制。"陇矮1号"与"老芒麦"、"和尚头"和"高原602"的F2代株高分离表明,"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受2对或2对以上隐性基因控制。此外,超亲分离表明"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还受到一些微效基因的影响。对各组合回交世代BC1和BC2株高分离结果进行χ2测验,BC1的矮秆株数与半矮秆株数之比为3∶1,而BC2的半矮秆株数与高秆株数之比为1∶3。因此,推断"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受2对主效隐性矮秆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种质资源 陇矮l号 矮秆性状 遗传规律 主效隐性矮秆基因
下载PDF
水稻新种质──沈农89-366特性遗传研究(Ⅰ)──沈农89-366种质F_1代亲和性、优势和矮秆性状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龙步 陈温福 +2 位作者 徐正进 高士杰 杨守仁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沈阳89-366是偏矮秆粳稻,与粳、籼、爪哇3种类型品种杂交,F1代结实率与亲本无显著差异,具有广亲和性,与爪哇型品种杂交F1代优势性状多而强,与偏矮秆品种杂交F1代株高半矮秆,是水稻超高产杂交育种有应用前景的新种质。
关键词 沈农89-366 新种质 水稻 特性遗传 粳稻
下载PDF
冬小麦新种质开95016矮秆基因遗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玉琴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83-785,790,共4页
为了更深入了解冬小麦矮源开95016矮秆性状的遗传规律,在2004年度研究的基础上(“开95016”为隐性矮秆基因控制),2005~2006年对“开95016”的矮秆遗传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开95016”与7个高秆亲本“豫麦2号”、“郑麦902... 为了更深入了解冬小麦矮源开95016矮秆性状的遗传规律,在2004年度研究的基础上(“开95016”为隐性矮秆基因控制),2005~2006年对“开95016”的矮秆遗传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开95016”与7个高秆亲本“豫麦2号”、“郑麦9023”、“豫麦18”、“周麦17”、“小冰麦”、“豫麦49”、“周麦13”的杂交F2代分离表明,“开95016”株高受2对以上矮秆基因控制,对各组合回交世代BC1和BC2的株高分离结果进行x^2检验,BC1的矮秆株数与半矮秆株数之比为3:1,BC2的半矮秆株数与高秆株数之比1:3。因此,“开95016”的矮秆性状受2对主效隐性矮秆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种质 隐性矮秆基因 绝对株高 相对株高
下载PDF
大麦新矮源华矮11的耐寒性研究
4
作者 韩永璞 雷成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56-60,共5页
以母本华矮11、父本华大麦6号和华矮11/华大麦6号122个株系的DH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耐寒相关形态指标来选择耐寒性强的大麦株系。结果表明,大麦苗期幼苗匍匐性越好,其耐寒性也越强,更能安全度过低温寒害;返青期前,SPAD值与其耐寒程... 以母本华矮11、父本华大麦6号和华矮11/华大麦6号122个株系的DH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耐寒相关形态指标来选择耐寒性强的大麦株系。结果表明,大麦苗期幼苗匍匐性越好,其耐寒性也越强,更能安全度过低温寒害;返青期前,SPAD值与其耐寒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成熟期空秕率、产量与SPAD值相关性不显著,说明该株系的耐寒性遗传受多种数量基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新矮源 华矮11 耐寒性 匍匐性 SPAD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