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China's Major-Country Diplomacy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1
作者 Xu J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8年第4期1-25,共25页
The victorious convening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has indicated China’s major-country diplomacy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Rooted in China’s diplomati... The victorious convening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has indicated China’s major-country diplomacy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Rooted in China’s diplomatic practices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and the report to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elaborate on the issues relating to 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China’s major-country diplomacy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in a bid to establish a basic framework for their studies.The core concepts of China’s major-country diplomacy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include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humanity;inclusive development;amity,sincerity,mutual benefit,and inclusiveness;and the correct view on righteousness and interests.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hina’s major-country diplomacy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include being enthusiastic and pressing on;bottom-line thinking;win-win cooperation;and mutual consultation,joint construction and co-sharing.Thes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should be applied in China’s concrete diplomatic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 中国共产党 考试 CPC 惯例 人类
下载PDF
China’s New Age of Public Diplomacy
2
作者 Zhang Hui 《ChinAfrica》 2012年第10期54-54,共1页
Zhao Qizheng records dialogues with political heavyweights on China's image altHoUGH public diplomacy is not a new term in political and academic circles, it may still sound abstract and alien to the general public. ... Zhao Qizheng records dialogues with political heavyweights on China's image altHoUGH public diplomacy is not a new term in political and academic circles, it may still sound abstract and alien to the general public. Discussion of public diplomacy is often confined to serious seminars and academic publications. Published by New World Press in april this year, The Wisdom of Public Diplomacy: Cross-B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new Age of Public diplomacy World
下载PDF
New Direction for China’s Diplomacy
3
《ChinAfrica》 2012年第4期10-11,共2页
China is now experiencing growing pains as its economic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re on the rise. In the meantim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higher expectations of China.
关键词 new Direction for chinas diplomacy
下载PDF
New Development in Global Politics and Rethinking on China's Multilateral Diplomacy
4
作者 CHEN Dongxiao Vice President of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Dr 《国际展望》 2010年第1期1-21,95,共22页
The new developments in global politics exert three systemic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Global issues, vital to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rise to the top agenda of national governments. The epicenter of global... The new developments in global politics exert three systemic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Global issues, vital to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rise to the top agenda of national governments. The epicenter of global power is shifting from U.S. and Europe to the rest of the regions. The global "political excitement and zeal" is rolling on. All exact more on the competence of global governance.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multilateral mechanisms are in "competence deficit", worsening either in terms of adequacy, validity or legitimacy. The call for the reform of it is ever soaring. China by the way is at once engaging in the multilateral diplomacy transforming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facing the growing pressure of assuming "leadership" and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China needs to continuously adapt to the changed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multilateral diplomacy, to reconcile the multilateral mechanisms that deal with regions and domains in China's strategic planning and laying-out, to organically associate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goals and to upgrade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world in the practice of multilateral diplom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Development in Global Politics and Rethinking on chinas Multilateral diplomacy
下载PDF
“中等强国”在全球体系中生存策略的理论分析--兼论中澳战略伙伴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于镭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49-60,共12页
在全球和次全球(区域)体系中,中国作为全球性经济和地缘政治新兴大国,其上升态势有力地推动了与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大周边邻国的经济融合,以及政治和战略合作。在全球"复合依存"架构下,这种日益增强的经济融合与多领域的合作... 在全球和次全球(区域)体系中,中国作为全球性经济和地缘政治新兴大国,其上升态势有力地推动了与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大周边邻国的经济融合,以及政治和战略合作。在全球"复合依存"架构下,这种日益增强的经济融合与多领域的合作反映了中国地缘政治新趋势,即将自20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经济外交和针对中国大周边邻国的"外交魅力攻势"紧密结合。这种新的地缘政治战略推动中国和澳大利亚采取"和解"策略,增进经济合作和政治磋商,并最终促使双方构建战略伙伴关系。中澳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推动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扩大,而且也有利于双方构筑政治和战略互信。中澳战略伙伴关系还有助于确保当中国凭借其新增的财富和力量获取相应的全球性大国地位时,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其他盟友不要视中国的"和平崛起"为威胁,并进行自我约束,避免卷入美国遏制中国的任何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地缘政治新战略 经济外交 外交魅力攻势 中等强国 平衡战略
下载PDF
中国崛起与东亚安全困境:界定、解析及应对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浩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50,共11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崛起、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与二者密切相关的东海、南海争端不断升温,东亚地区陷入了明显的安全困境。然而,由于学界目前对东亚以中国为中心并日趋复杂的安全困境图景缺乏清晰界定,不少讨论呈现出... 近年来,随着中国崛起、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与二者密切相关的东海、南海争端不断升温,东亚地区陷入了明显的安全困境。然而,由于学界目前对东亚以中国为中心并日趋复杂的安全困境图景缺乏清晰界定,不少讨论呈现出相互矛盾的特征。究其根源,主要是这些讨论过于简单化和静态化地理解了安全困境这一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此,本文将从对理论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入手,对安全困境进行明确和严格的定义,并对相关理论进行拓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东亚地区目前出现的主要安全困境,按照学理标准将其分为低度安全困境(中国同东南亚部分国家)、中度安全困境(中美)和高度安全困境(中日)三层次;最后,针对上述三层次的安全困境,本文将分别提出中国的应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困境 中国崛起 中美关系 亚太再平衡 新型大国关系
下载PDF
进攻性现实主义与中国外交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波 朱世龙 《东疆学刊》 2006年第1期57-61,共5页
进攻性现实主义是一种具有较强政策内涵的理论。一旦美国依进攻性现实主义思维行事,则会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为此,中国应该转换国家安全战略,加快中国国际身份建构和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还必须发展必要的保护自己... 进攻性现实主义是一种具有较强政策内涵的理论。一旦美国依进攻性现实主义思维行事,则会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为此,中国应该转换国家安全战略,加快中国国际身份建构和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还必须发展必要的保护自己战略利益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攻性现实主义 和平崛起 安全战略 中国外交
下载PDF
论新世纪中国崛起与文化安全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加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8-160,F0003,共4页
新世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国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科技文化等国家软力量的增强也为我国崛起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文化安全屏障,但西方文化和本土庸俗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制约影响中国崛起的文化安全因素。因此,要弘扬社会... 新世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国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科技文化等国家软力量的增强也为我国崛起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文化安全屏障,但西方文化和本土庸俗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制约影响中国崛起的文化安全因素。因此,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力,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为新世纪中国的崛起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中国崛起 文化安全
下载PDF
朝鲜半岛核问题与新世纪中国外交 被引量:4
9
作者 朴键一 《东疆学刊》 2007年第2期1-6,共6页
朝鲜半岛核问题是当前世界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新世纪中国的外交思想、外交思维和外交走向。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实质是大国关系,对此,可以从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定位、相关现状、发展趋势及中国新世... 朝鲜半岛核问题是当前世界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新世纪中国的外交思想、外交思维和外交走向。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实质是大国关系,对此,可以从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定位、相关现状、发展趋势及中国新世纪外交努力的方向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半岛 核问题 新世纪中国外交 大国关系
下载PDF
以“理”为本,构建“和谐崛起”的中国新范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勉 周慎 《阴山学刊》 2011年第4期5-11,共7页
国际体系的转型正由量变转向质变。新兴大国成功替代旧霸权国的范式必须与时代的精神与物质本质相符合。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给中国提出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中国面临"被"负责任的境地,中国必须善于应对,变被动为主... 国际体系的转型正由量变转向质变。新兴大国成功替代旧霸权国的范式必须与时代的精神与物质本质相符合。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给中国提出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中国面临"被"负责任的境地,中国必须善于应对,变被动为主动。中国外交正处于从"和平"向"和谐"深化的新出发点,如果中国希望在21世纪的角逐中胜出,就必须跳出大国权力博弈的陈旧逻辑,超越西方的"权力"价值,以"理"为本,用特色鲜明的新话语、新手段、新路径,构建中国"和谐崛起"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崛起外交新范式 理本主义 权本主义 “理”外交
下载PDF
刘少奇与1950—1954年新中国的援越政策
11
作者 肖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30,共7页
援越抗法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对外援助的重点内容,也是新中国早期政党外交的重要内容。作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越援助政策的直接领导者,在刘少奇的推动下,新中国很快建立起了对越南的援助机制,并广泛开展对越南学生和革命干部的培训... 援越抗法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对外援助的重点内容,也是新中国早期政党外交的重要内容。作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越援助政策的直接领导者,在刘少奇的推动下,新中国很快建立起了对越南的援助机制,并广泛开展对越南学生和革命干部的培训工作,并通过多种形式对越进行了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推动越南抗法斗争不断深入。越南抗法斗争取得胜利后,在刘少奇的具体指导下,新中国在城市接收、越南土地改革、战后重建援助等方面也对越共进行了巨大的援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新中国外交 对越援助
下载PDF
构建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新理念的深层解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满振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4,共4页
和谐世界理念是一种充满民主精神、具有全球眼光的全新的世界发展观,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三个层次的渊源。第一个层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第二个层次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和平外交思想在新的国际... 和谐世界理念是一种充满民主精神、具有全球眼光的全新的世界发展观,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三个层次的渊源。第一个层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第二个层次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和平外交思想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的发展,第三个层次是直接来源于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化。要建立和谐世界,需要各国和各种政治力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付出共同努力,同时也要对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进行改革。共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外交理论的更加成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如何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认识更加丰富、更加深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锦涛 和谐世界 中国外交 新理念
下载PDF
简论中国对美公共外交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辛懿 《学术探索》 CSSCI 2014年第12期33-37,共5页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是中国对美公共外交实践的重要背景,公共外交是中国开展对美外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结合对美公共外交实践现状,并以孔子学院、媒体为例,开展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背景下的对美公共外交作用的分析。中...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是中国对美公共外交实践的重要背景,公共外交是中国开展对美外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结合对美公共外交实践现状,并以孔子学院、媒体为例,开展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背景下的对美公共外交作用的分析。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积极推进与落实,对于中美关系的顺利发展、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公共外交 对美公共外交
下载PDF
中美两国在东亚区域的影响力——受众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云汉 肖唐镖 黄旻华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50,126,共13页
对东亚14个国家或地区的多数民众而言,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若考虑到对未来十年发展的预期,东亚民众对中国影响力的认同则更强。大多数东亚民众倾向于对中美两国都给予正面评价,并认为中美在东亚具有广泛的合作与互惠... 对东亚14个国家或地区的多数民众而言,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若考虑到对未来十年发展的预期,东亚民众对中国影响力的认同则更强。大多数东亚民众倾向于对中美两国都给予正面评价,并认为中美在东亚具有广泛的合作与互惠的基础,而非对立或零和关系。对东亚民众而言,经济优势在个体与总体层面均是中国在亚洲软实力的重要助力,而美国则具有中国所不具备的现状优势。制度差异在个体和总体层面都显示出"同类相近"的现象,但中美并未被东亚民众视为对立关系。文化解释在个体上具有解释力,其影响方向并不因评价对象是中国或美国而有所不同;在总体层次上则表现为,与中国文化价值越近似的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影响力评价就越正面,反之则更倾向于正面评价美国。来自东亚社会的调查资料印证了"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的论断,表明中美两国在东亚合作共赢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中国在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方面具有良好的周边环境与发展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中国崛起 大国政治 竞合关系 新型国际关系
原文传递
近代中国宪法史上的两院制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聂鑫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7-169,共13页
国会两院制是近代中国宪法史上一个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国会两院的权力关系与单一制或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密切相关;而由两院的对立所造成的国会运作失灵,还给总统权力的扩张制造了可乘之机,甚至可能造成政体形式由议会制转... 国会两院制是近代中国宪法史上一个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国会两院的权力关系与单一制或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密切相关;而由两院的对立所造成的国会运作失灵,还给总统权力的扩张制造了可乘之机,甚至可能造成政体形式由议会制转向总统制。近代中国的国会体制经历了辛亥革命之初参议院一院制、民国北京政府前十年对称式两院制、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下的非对称式两院制、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的立法院一院制与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下的"一个半议院"体制等多个阶段。总的来说,近代中国制宪者能够在参众两院于政治实践中尚未发生严重对立的情况下,摈弃对称式两院制;进而在中西结合的五权宪法新范式下,设计出类似阿克曼所谓"一个半议院"的模式;并且在单一制国家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半议院"的模式兼容了联邦制的因子。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式两院制 一个半议院 联邦主义 代议制
原文传递
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逻辑建构--基于新中国70年来党领导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
16
作者 粟锋 《理论界》 2019年第12期1-7,共7页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外交事业的思想精粹。从理论逻辑而言,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历史逻辑而言,是中国社会主义外交历史经验的升华与发展;从实践逻辑而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行动指...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外交事业的思想精粹。从理论逻辑而言,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历史逻辑而言,是中国社会主义外交历史经验的升华与发展;从实践逻辑而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行动指南。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必须精准把握其逻辑建构:始终坚持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独立自主、天下为公的大国气度;坚守公平正义、互利共赢的道义准则;坚持服务发展、外交为民的政策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成立70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