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2015年广西钦州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HIV1型分子传播网络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全略 陈荣凤 +4 位作者 梁冰玉 林兆森 劳飞翔 梁浩 叶力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865-869,共5页
目的分析2014~2015年广西钦州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HIV1型(HIV-1)分子传播网络特征。方法 2014~2015年在广西钦州市招募新报告且未治疗的355例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取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中HIV-1 RNA进行扩增... 目的分析2014~2015年广西钦州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HIV1型(HIV-1)分子传播网络特征。方法 2014~2015年在广西钦州市招募新报告且未治疗的355例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取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中HIV-1 RNA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HIV-1流行重组亚型。基于最适基因距离构建分子传播网络,并分析入网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获得264条pol区序列,主要亚型为CRF08_BC(52.27%),其次为CRF01_AE(39.77%),再次为CRF07_BC(6.06%)。CRF01_AE亚型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异性性传播(84.76%),CRF07_BC和CRF08_BC亚型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在1.65%最适基因距离阈值下,构建HIV-1分子传播网络,总共有154条序列入网,总入网率为58.33%; CRF01_AE、CRF07_BC、CRF08_BC彼此独立成簇。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传播途径、CD4^+细胞计数和亚型均非HIV-1进入分子传播网络的影响因素(均P>0.05)。分子传播网络中不同HIV-1基因亚型的关联程度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RF08_BC的关联程度均高于其他亚型。结论广西钦州市新报告未治疗HIV/AIDS人群的HIV-1流行亚型以CRF08_BC为主。应构建分子传播网络对该地区CRF08_BC亚型进行长期监测,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阻断其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未治疗人群 新报告病例 分子传播网络 广西 钦州
下载PDF
淮安市新报告HIV-1感染者的分子传播网络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燕清丽 周莹 +5 位作者 杨鹏飞 方娟 张芹 庞艺秀 董正远 王美琦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64-1268,共5页
目的 了解淮安市新报告人感染HIV-1毒株的流行特征、亚型及分子传播网络特征。方法 采集淮安籍HIV-1确证阳性感染者血液标本,利用巢式(RT-)PCR方法扩增pol基因片段,测序并构建分子传播网络。结果 淮安市新报告人感染的HIV-1基因亚型有9... 目的 了解淮安市新报告人感染HIV-1毒株的流行特征、亚型及分子传播网络特征。方法 采集淮安籍HIV-1确证阳性感染者血液标本,利用巢式(RT-)PCR方法扩增pol基因片段,测序并构建分子传播网络。结果 淮安市新报告人感染的HIV-1基因亚型有9种,分别为CRF01_AE (38.5%,47/122)、CRF07_BC (38.5%,47/122)、CRF67_01B (8.2%,10/122)、CRF68_01B (4.9%,6/122)、B (3.3%,4/122)、CRF08_BC (3.3%,4/122)、CRF55_01B (1.6%,2/122)、CRF85_BC (0.8%,1/122)和CRF52_01B (0.8%,1/122)。60条pol基因序列形成10个分子传播簇,入网率为49.2%,其中最大的分子传播网络由CRF07_BC基因型构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已婚有配偶(与丧偶相比,OR=0.242,95%CI:0.006-0.972)、同性传播(与异性传播相比,OR=2.113,95%CI:1.020-4.377)、基因型CRF07_BC (与其他重组型相比,OR=5.972,95%CI:1.655-21.554)更容易进入HIV-1分子传播网络并传播流行。结论 淮安市新报告人感染HIV-1的基因型具有多样性,分子传播网络中存在耐药株传播风险,因此应加强HIV-1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全面开展基线耐药监测,防止耐药毒株在人群中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报告感染者 基因亚型 进化树 hiv-1分子传播网络
原文传递
依托'军字一号'工程实现医院感染病例报告
3
作者 杨燕红 刘国伟 徐玲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7期2-2,共1页
针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需要,依托'军字一号'工程开发应用了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系统。按照军队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格式要求,实现了院内感染病例计算机网络化上报、查询与统计。
关键词 '军字一号'工程 感染病例报告 医院感染控制 数据库 计算机网络 HIS
下载PDF
福建省新报告HIV/AIDS中HIV-1原发耐药状况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颜苹苹 刘峰 +1 位作者 王征桦 吴守丽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福建省HIV-1原发耐药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福建省2015—2016年新报告且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个案信息903例,采用in-house基因型耐药检测法分析耐药突变位点。用logistic回归... 目的研究福建省HIV-1原发耐药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福建省2015—2016年新报告且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个案信息903例,采用in-house基因型耐药检测法分析耐药突变位点。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IV原发耐药传播的危险因素。结果 903例研究对象以男性为主(85.7%);20~39岁组居多(56.9%);以性接触传播为主(97.1%);HIV-1感染者中40例被检出耐药突变,原发耐药率为4.4%。针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突变位点共11个,常见是V179D/E/F/T、E138G/A和G190A/E/D;针对核苷类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耐药突变位点共8个,常见是T215D/A/P/S、A62V和M184V/R/L/W;针对蛋白酶抑制剂(PI)耐药突变位点共12个,常见是L33F、Q58E和M46I。结论福建省新报告HIV-1感染者中HIV-1原发耐药率尚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应继续保持对HIV耐药株传播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原发耐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新报告感染者
原文传递
浙江省义乌市2015-2016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感染来源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蒋均 查琏琦 +7 位作者 阮建军 杨介者 朱碧香 陈琳 何林 陈婉君 傅涛 潘晓红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 分析2015-2016年浙江省义乌市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感染来源及特征,为当地开展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义乌市新报告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调... 目的 分析2015-2016年浙江省义乌市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感染来源及特征,为当地开展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义乌市新报告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调查问卷面对面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行为学、感染途径及感染来源等相关信息。采用EpiData 3.0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招募HIV/AIDS共393人,完成调查320人,主要以男性(268,83.8%)、未婚(141,44.1%)、外省户籍(217,67.8%)、初中文化程度(128,40.0%)和年龄25~44岁(166,51.9%)为主。新感染病例数占可判断感染时间研究对象的35.1%(107/305),本地感染病例占可判断感染地点研究对象的74.9%(200/267)。新感染病例以男男性行为感染、最近1年有临时性伴、主动检测发现为主;义乌市户籍的病例更有可能经在义乌本地发生的异性商业性行为感染HIV。结论 2015-2016年义乌市新报告HIV/AIDS主要以既往感染和本地感染为主。外省户籍、男男性行为感染、临时性行为对义乌市HIV的传播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新报告病例 感染来源
原文传递
北京市2009-2011年部分新报告HIV病例中新发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陈强 李洋 +3 位作者 苏雪丽 郝明强 卢红艳 贺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近年新报告HIV病例和HIV-1新发感染病例流行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2009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一季度、2011年第二季度新报告HIV阳性并符合BED捕获酶联免疫法(BED—CEIA)检测标准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根据社... 目的了解北京市近年新报告HIV病例和HIV-1新发感染病例流行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2009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一季度、2011年第二季度新报告HIV阳性并符合BED捕获酶联免疫法(BED—CEIA)检测标准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根据社会人口学特征对新报告HIV病例及BED阳性病例分组并计算构成比,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09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一季度、2011年第二季度北京市新报告HIV并符合BED—CEIA检测标准的病例分别为274、236、356例,BED阳性率分别为35.0%、31.8%、33.7%,各年度新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男性(89.1%、88.6%、91.9%)、20~39岁(77.4%、75.8%、82.O%)、汉族(77.7%、88.6%、85.7%)及外地户籍人口(74.1%、80.5%、2011年数据缺失),经性传播病例构成比呈上升趋势(67.5%、76.2%、86.8%),其中男男性行为者(MSM)传播上升明显(44.9%、45.3%、62.6%),注射吸毒出现一定的下降(15.3%、8.1%、9.0%)。各年度BED阳性与阴性新报告HIV病例在性别、传播途径及样本来源构成比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年龄及婚姻状况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年北京市MSM人群在新报告HIV病例及HIV-1新发感染病例中所占比重较大,呈继续上升趋势。MSM人群是北京市HIV感染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新发感染 新报告HIV BED捕获酶联免疫法
原文传递
2009年第1季度四川省报告HIV感染者中新近感染状况 被引量:4
7
作者 梁姝 魏东兵 +3 位作者 胡莹 袁丹 沈圣 蒋岩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75-176,共2页
目的使用BED捕获酶联免疫方法对四川省(除凉山州外)2009年第1季度新报告HIV感染人群进行检测,分析全省艾滋病新近感染状况。方法收集四川省20个市州2009年第1季度新报告HIV感染病例确证阳性样本,对其进行BED方法检测,计算HIV新近感染的... 目的使用BED捕获酶联免疫方法对四川省(除凉山州外)2009年第1季度新报告HIV感染人群进行检测,分析全省艾滋病新近感染状况。方法收集四川省20个市州2009年第1季度新报告HIV感染病例确证阳性样本,对其进行BED方法检测,计算HIV新近感染的构成比。结果全省20个市州2009年第1季度新报告HIV感染病例中有19.12%为新近感染病例。其中,男性所占比例为77.15%,18~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为65.25%,MSM人群所占比例为22.03%。结论四川省2009年第1季度HIV新近感染病例男性远远大于女性,以青壮年为主,MSM人群感染形式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新近感染 新报告感染者
原文传递
2011—2015年新疆伊犁州HIV新报告病例中新发感染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学玲 胡晓远 +3 位作者 马媛媛 张艺 金涛 倪明健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7年第1期31-33,63,共4页
目的分析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州)近五年HIV新发感染比例,为当地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伊犁州新报告的病例开展BED检测,结合艾滋病疫情库信息,比较分析不同人群中HIV新发感染比例。结果新报告病例以维吾尔族为... 目的分析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州)近五年HIV新发感染比例,为当地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伊犁州新报告的病例开展BED检测,结合艾滋病疫情库信息,比较分析不同人群中HIV新发感染比例。结果新报告病例以维吾尔族为主,男性、30岁以上和已婚状况居多,文化程度偏低;总体HIV新发感染比例为21.35%,5年数据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4,P=0.013);同性传播者比例最高,经异性传播次之,经注射毒品传播最低,不同传播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2,P=0.000);12~30岁病人比例最高,其次为50岁以上组,30~50岁最低,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5,P=0.000)。结论新疆伊犁州近五年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新发感染者比例增长显著,感染对象呈现年轻化和老年化两种趋势,可据此调整当地的现行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新报告病例 新发感染比例
原文传递
2017—2020年宁波市新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新近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慧 王海滨 +2 位作者 童思未 陈冰冰 李萍萍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5-450,共6页
目的分析2017—2020年宁波市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HIV感染者/AIDS患者)新近感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降低HIV新... 目的分析2017—2020年宁波市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HIV感染者/AIDS患者)新近感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降低HIV新近感染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2020年宁波市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调查问卷面对面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性行为特征、HIV抗体检测及HIV感染途径等相关信息。结果共完成调查335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6.64±14.31)岁,其中男性293例(87.46%)、未婚168例(50.15%)、本地户籍210例(62.69%)、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8例(47.16%)、在本市居住时间>5年131例(39.10%)。HIV感染者/AIDS患者新近感染186例(55.52%),其中本地感染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新近感染143例(62.45%),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感染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新近感染120例(68.57%)。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本地感染、年龄、感染途径和确证前是否做过HIV检测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新近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2017—2020年宁波市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感染时间以新近感染为主,本地感染、低年龄组(<50岁)和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新近感染的危险因素,需针对经交友软件寻找性伴等特定高危人群开展溯源调查,以查明并控制本地AIDS新近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新报告病例 新近感染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17—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新报告艾滋病感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慧 王海滨 +2 位作者 童思未 陈冰冰 李萍萍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545-550,共6页
【目的】分析2017—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本地感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AIDS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0年宁波市新报告HIV/AIDS本地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采... 【目的】分析2017—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本地感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AIDS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0年宁波市新报告HIV/AIDS本地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个案调查问卷面对面收集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性行为特征、HIV抗体检测及HIV感染途径等相关信息。【结果】共招募调查对象449人,完成调查399人,调查对象以男性(346,86.7%)、未婚(188,47.1%)、本地户籍(246,61.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95,48.9%)和年龄25~44岁(206,51.6%)为主。HIV/AIDS本地感染比例为68.4%(273/399),其中男男同性途径感染HIV/AIDS本地感染比例为74.9%(146/195)。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查对象为异性传播(OR=0.349,95%CI:0.201~0.606)、确证前一年在本地通过交友软件寻找同性非商业性伴(OR=2.133,95%CI:0.201~0.606)和确证前一年未获得过艾滋病宣教服务(OR=1.914,95%CI:1.196~3.063)是本地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宁波市新报告HIV/AIDS感染地点以本地感染为主,确证前艾滋病宣教覆盖力度不足,经同性传播及确证前在本地通过交友软件寻找性伴的HIV/AIDS本地感染比例高,须加强本地通过交友软件寻找性伴的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艾滋病宣教和互联网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新报告病例 本地感染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柳州两县新报告男性HIV感染者经异性性传播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欢欢 罗柳红 +9 位作者 蓝英源 李康 李珊珊 陈慧娜 陆华湘 沈智勇 邢辉 阮玉华 邵一鸣 蓝光华 《医学动物防制》 2023年第7期620-624,628,共6页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县和鹿寨县新报告的通过异性性传播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男性病例的影响因素,为当地重点人群HIV感染防控干预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选取2017—2018年柳州市柳江...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县和鹿寨县新报告的通过异性性传播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男性病例的影响因素,为当地重点人群HIV感染防控干预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选取2017—2018年柳州市柳江县和鹿寨县新报告的HIV感染病例开展对照研究,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相关人群开展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男性人群通过异性性途径感染HIV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34人,病例组198人,对照组236人,病例组平均年龄(53.0±13.0)岁,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2.7%(272/43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文化水平低、有城镇生活、有外出打工史、不知晓艾滋病知识、近1年与暗娼/商业性性伴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偶尔或从未从家人/亲戚/朋友获得支持和帮助等因素是男性人群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柳州市HIV男性感染者以中老年为主,此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外出务工男性人群HIV感染处于较高风险水平,相关卫生机构应加强该类人群随访,采取恰当的宣传方式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新报告病例 异性性传播途径 男性人群 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