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study on calculation methods of bending behavior of Chines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from 1912 to 1949 被引量:1
1
作者 淳庆 Van Balen Koenraad 韩宜丹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5年第4期529-534,共6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bending behavior of Chines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from 1912 to 1949, tests on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66 rebars from different modem Chinese concrete buildings, t... In order to study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bending behavior of Chines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from 1912 to 1949, tests on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66 rebars from different modem Chinese concrete buildings, the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12 modem Chinese concrete buildings, and the concrete cover thickness of 9 modem Chinese concrete buildings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actual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conformations of modem Chinese concrete buildings are obtained. Then, the comparison on calculation methods of bending behavior including the original Chinese calcul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Chinese calcul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American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present European calculation method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iginal Chinese calculation method of bending behavior is based on the allowable stress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design safety factors are 3.55 to 4. 0. In term of the calculation area of longitudinal rebar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without considering earthquake action, the original Chinese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ethod is safer than the present Chinese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European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present American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structural safety assessments of modem Chinese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from 1912 to 1949 bending behavior calculation method comparative study
下载PDF
The Two Urban Planning Efforts of Shantou in the City Hall Era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2
作者 Zheng Li Li Min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CSCD 2015年第4期72-77,共6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Shantou's two urban planning efforts in the City Hall era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evealing how the two efforts help Shantou to become a modern city by analyzing the planning processes inclu... This paper discusses Shantou's two urban planning efforts in the City Hall era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evealing how the two efforts help Shantou to become a modern city by analyzing the planning processes including data collection, planning analysis, functional zoning, road system design, and old city redevelopment. As pioneers of urban planning practice, the city executives and technical experts of Shantou set a goal to build the city into a "perfect region" and "Garden City," aiming to create a precedent for "civil c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urban planning theories and experience, the rebirth of Shantou City with business characteristics had been gradually achieved by modifying and improving its city pl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tou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ity Hall era urban planning
原文传递
Comparative Studies on Calculation Methods of Shear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of Chinese Modern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被引量:1
3
作者 Qing Chun Koenraad Van Balen Yidan Han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6年第2期1-8,共8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shear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of Chinese modern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this paper carried out tests on the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12 Chinese ... In order to study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shear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of Chinese modern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this paper carried out tests on the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12 Chinese modern concrete buildings,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66 rebars from different Chinese modern concrete buildings,and the concrete cover thickness of 9 Chinese modern concrete buildings,and the actual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s have been obtained. Then,the comparison on calculation methods include the Chinese original calculation method,the Chinese present calculation method,the American present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European present calculation method is studied with case analysis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inese original calculation method of shear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is based on the allowable stress calculation method,and the design safety factors are 3. 55- 4. 00. The standard value of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cubes is 8. 48 MPa,the standard value of the concrete tensile strength is 1.20 MPa,the standard value of the yield strength of rectangular rebars is 229. 56 MPa,and the standard value of the yield strength of round rebars is 276. 82 MPa.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concrete cover thickness of beams and columns is 35.96 mm. In term of calculation area of hoop rebar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without considering earthquake loads,the Chinese original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ethod is safer than the Chinese present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ethod,but is more unsafe than the American present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European present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the support for structural safety assessments and repair designs of Chinese modern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from 1912 to 1949 SHEAR behavior calculation method COMPARATIVE study
下载PDF
民国时期报刊术语研究——以“Literary Criticism”(文学批评)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诗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0-18,共9页
民国时期是中西文化、观念交互的热潮时期。国外的教育体系、学科分治以及理论术语都渐进国内,“Literary Criticism”(文学批评)便是其中之一。报刊作为当时信息负载量最大、传播速度及范围最广的媒介,术语初始的引入、争论、内涵、变... 民国时期是中西文化、观念交互的热潮时期。国外的教育体系、学科分治以及理论术语都渐进国内,“Literary Criticism”(文学批评)便是其中之一。报刊作为当时信息负载量最大、传播速度及范围最广的媒介,术语初始的引入、争论、内涵、变革踪迹在报刊记载中较后人追述的更为鲜活,更具历史真实感。文章通过阅览近300余篇以“文学批评”为主题的民国报刊,从“文学、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家”命名之辨;“新旧、中外、文论早期转型”以及“科学、权力、话语言说启示”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时期语境中的“文学批评”中国之旅,之特征,之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报刊术语研究 LITeraRY CRITICISM 文学批评 文学评论
下载PDF
民国二三十年代上海阅读指导述评
5
作者 王晶晶 蒋秀丽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4年第4期14-19,共6页
阅读推广在民国文献中的表现形式为阅读指导。民国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图书馆数量居于全国之首,但一般民众对于阅读图书感觉并不需要。为培养民众阅读兴趣,图书馆突破传统藏书楼“重藏轻用”桎梏,兴起“开放潮流”,吸引民众到图书馆来,推... 阅读推广在民国文献中的表现形式为阅读指导。民国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图书馆数量居于全国之首,但一般民众对于阅读图书感觉并不需要。为培养民众阅读兴趣,图书馆突破传统藏书楼“重藏轻用”桎梏,兴起“开放潮流”,吸引民众到图书馆来,推送图书到民众中去,指导民众阅读。文章从原始资料入手,对这一时期上海图书馆界的阅读推广与指导实践进行梳理,以期对当今阅读推广工作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阅读指导 图书馆 上海
下载PDF
民国时期高校教学活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
6
作者 邹加倪 王文杰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08-116,共9页
民国时期,在相关政策与制度设计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是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入学考试及学生日常学业考评中,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也是考核的重要方面,传统经典被列为教科书与参考书,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潜移默化地影... 民国时期,在相关政策与制度设计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是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入学考试及学生日常学业考评中,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也是考核的重要方面,传统经典被列为教科书与参考书,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民国时期大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体现在教学考核、教科书编选以及课堂教学等方方面面,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在西方文化强力东渐、传统文化遭受冲击之时,民国时期的大学没有摒弃本土立场,而是根据时代变化和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坚守且推动其发展,彰显出珍贵的文化自省和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大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活动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民初新式知识分子重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论
7
作者 赵炎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4,共9页
民初一些知识分子以报刊为阵地大声疾呼并努力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赋予此一流行话语以时代新义,其中“天下”与“国家”由异趋同聚合为近代共和国,而“匹夫”则由传统臣民一跃而为近代国民。“天下”与“匹夫”的关系遂转变... 民初一些知识分子以报刊为阵地大声疾呼并努力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赋予此一流行话语以时代新义,其中“天下”与“国家”由异趋同聚合为近代共和国,而“匹夫”则由传统臣民一跃而为近代国民。“天下”与“匹夫”的关系遂转变为国家与国民的新关系。而近代语境下的“匹夫有责”的“责”则凸显为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道义精神,视其为天赋人权精神中应有之义,具体外现为职责、责任、良心与诚信等道德素养,蕴含着浓郁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文化等价值诉求。这从一个侧面透露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渐成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代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 新式知识分子 报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下载PDF
近代读书会教育功能的需求分布、形式延展与价值回归——基于民国报纸的讨论
8
作者 张赟玥 凌冬梅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梳理民国报纸文献中的读书会主题史实,从组织者、对象、功能、举措等维度解析了近代读书会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三大功能,揭示了近代读书会在提升国民素质、深化学术研究、增进职业技能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宣扬爱... 梳理民国报纸文献中的读书会主题史实,从组织者、对象、功能、举措等维度解析了近代读书会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三大功能,揭示了近代读书会在提升国民素质、深化学术研究、增进职业技能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宣扬爱国主义教育、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正面导向意义,同时辨析了国民政府借文化之名推动国内反动斗争及由此引发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揭露了帝国主义借文化之名实施意识形态侵略的史实,并探索了新时代背景下以读书会推动进步共读、提升文化自信的教育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读书会 教育功能 民国报纸 民国文献
下载PDF
观念、方法与取向——余上沅与熊佛西民国时期戏剧教育思想之比较
9
作者 袁联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8,共7页
作为民国时期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两位戏剧教育家,余上沅与熊佛西尽管早年经历相似,但戏剧观念及戏剧教育观念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余上沅的戏剧教育观念更具连续性,熊佛西的戏剧教育观念则更具发展性。两人都兼顾办刊与办学,注重培养学生... 作为民国时期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两位戏剧教育家,余上沅与熊佛西尽管早年经历相似,但戏剧观念及戏剧教育观念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余上沅的戏剧教育观念更具连续性,熊佛西的戏剧教育观念则更具发展性。两人都兼顾办刊与办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素质。在教育实践中,对于话剧中国化问题,余上沅更偏重借鉴戏曲艺术,而熊佛西则似乎更偏爱吸收民间戏剧形式。抗战促使二人的戏剧功能观发生转变,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的戏剧教育观念。在主持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期间,熊佛西凭借军事化管理将该校同一般意义上的戏剧学校区分开来。余上沅则选择了话剧科和高职科的分类培养方式,从而既坚守了戏剧的艺术性,也实现了戏剧的抗战宣传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熊佛西 民国时期 戏剧教育思想 观念与取向
下载PDF
民国时期吉林地域《伤寒论》的研究与应用——基于《医林》杂志研究的探讨
10
作者 李萍 丁子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81-484,共4页
民国时期,吉林地域中医的发展受到了西医盛行的强烈的冲击,在中西医并存的发展的背景下,吉林地区的中医们传承并研究中医经典,在当时吉林地区出版发行的中医学杂志《医林》杂志中发表了大量的中医经典研究内容,其中以《伤寒论》研究的... 民国时期,吉林地域中医的发展受到了西医盛行的强烈的冲击,在中西医并存的发展的背景下,吉林地区的中医们传承并研究中医经典,在当时吉林地区出版发行的中医学杂志《医林》杂志中发表了大量的中医经典研究内容,其中以《伤寒论》研究的内容最为广泛,本文通过考证《医林》杂志中发表的《伤寒论》研究文献,认为当时的《伤寒论》研究文献具有篇目连载较多,内容连续强的特点,在研究内容上推崇原文,注重经典,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医汇通的特点,研究形式多样,代表了当时中医的学术发展水平,对于研究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民国时期 吉林地域 《医林》
下载PDF
晚清民国报刊《阿房宫赋》拟作述论
11
作者 管新福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77-85,共9页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效仿西方办设报刊,文学创作纷纷依托报刊发表,传统辞赋等旧体文学也时有见刊,但原创性作品极少,大多是对经典赋篇的模拟和戏仿。其中以杜牧《阿房宫赋》的拟作最具代表性。虽然这些拟作在艺术体式上未取得突破和创新,...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效仿西方办设报刊,文学创作纷纷依托报刊发表,传统辞赋等旧体文学也时有见刊,但原创性作品极少,大多是对经典赋篇的模拟和戏仿。其中以杜牧《阿房宫赋》的拟作最具代表性。虽然这些拟作在艺术体式上未取得突破和创新,但其关注世界历史变迁,书写现代题旨,阐发新的价值理念,批判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不良社会风气,拓宽了传统辞赋的阐释空间,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文献史料意义,值得学界认真梳读汲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 报刊 《阿房宫赋》 拟作
下载PDF
晚清民国报刊《滕王阁序》拟作考论
12
作者 管新福 《阴山学刊》 2024年第5期13-19,共7页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效仿西法兴办报刊,不但刊发时评政论、世界大事、商业广告,也刊载文人创作的旧体文学。骈文也有不少篇目见刊,但大都不是原创,而是对经典篇目的模拟和戏仿。其中仿王勃《滕王阁序》的拟作最具代表性,虽然这些拟作在艺...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效仿西法兴办报刊,不但刊发时评政论、世界大事、商业广告,也刊载文人创作的旧体文学。骈文也有不少篇目见刊,但大都不是原创,而是对经典篇目的模拟和戏仿。其中仿王勃《滕王阁序》的拟作最具代表性,虽然这些拟作在艺术上未有突破和创新,但其书写新的时代,关注新的题旨,批判不良现象,对传统旧体文学的表达空间有所拓展,具有较高的社会认识价值和文献史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 报刊 《滕王阁序》 拟作
下载PDF
企事业单位参与提供托育服务的历史经验及启示——基于民国时期工厂托儿所的分析
13
作者 洪秀敏 刘友棚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梳理分析民国时期工厂托儿所的政策实践,总结其关键经验,对于当前探寻新时代企事业单位参与提供托育服务的适切路径具有重要价值。20世纪20—4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围绕工厂托儿所施行了一系列政策实践:明确工厂托儿所的法律定位,观照劳... 梳理分析民国时期工厂托儿所的政策实践,总结其关键经验,对于当前探寻新时代企事业单位参与提供托育服务的适切路径具有重要价值。20世纪20—4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围绕工厂托儿所施行了一系列政策实践:明确工厂托儿所的法律定位,观照劳动妇女育儿权益;关注工厂托儿所的规范运行,遵循托育服务专业要求;施行工厂、家庭、社会和政府的成本共担模式,回应托育服务资金需求。这些政策实践促使当时工厂托儿所逐渐兴起,为工人安心工作提供了一定保障,但也存在相应不足,如托儿所的规范化严重堪忧。当前,我国正积极部署推进企事业单位参与提供托育服务,民国工厂托儿所的一些政策经验可供借鉴:推进托育服务法治建设,筑牢企事业单位办托的法律保障;加强托育服务规范化监管,提升企事业单位办托的专业质量;加大托育服务资金支持,建立企事业单位办托的成本共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事业单位 托育服务 工厂托儿所 职工福利 民国时期
下载PDF
民国时期各省旅黔同乡组织与学校教育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才蕊 严奇岩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8-75,112,共9页
民国时期贵阳是五方杂处之地,外省的移民群体于此成立了许多同乡组织,如会馆、同乡会等。“崇文重教”与“族群聚合”传统的影响、保全会产的需要以及移民来黔背景下政府的提倡共同构成了民国时期各省旅黔同乡组织兴学办学的动因。在时... 民国时期贵阳是五方杂处之地,外省的移民群体于此成立了许多同乡组织,如会馆、同乡会等。“崇文重教”与“族群聚合”传统的影响、保全会产的需要以及移民来黔背景下政府的提倡共同构成了民国时期各省旅黔同乡组织兴学办学的动因。在时局动荡下,同乡组织充分利用与乡籍网络获得各种资源,较为成功地兴学办学,其开办的中小学数量约占贵阳中小学校的13%,大大补充了贵阳公办中小学教育的不足。贵州省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及报刊等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为研究奠定了史料基础。总的来说,同乡组织办学对于移民教育、贵阳教育的发展以及抗战大后方的稳定有着积极作用,推动了贵阳乃至贵州的近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 同乡组织 学校教育 民国时期
下载PDF
民国时期儿童科普读物视觉设计问题与启示
15
作者 任绍阳 李轶南 玄家琦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5-263,共9页
目的探究民国时期儿童科普读物在当时社会场域中,如何通过视觉设计达到儿童的科普教育与“新民”培养使命,以期这种设计经验为当下儿童科普读物提供宝贵镜鉴。方法通过回归当时语境,对儿童科普杂志视觉与精英人士论述原始材料进行统计分... 目的探究民国时期儿童科普读物在当时社会场域中,如何通过视觉设计达到儿童的科普教育与“新民”培养使命,以期这种设计经验为当下儿童科普读物提供宝贵镜鉴。方法通过回归当时语境,对儿童科普杂志视觉与精英人士论述原始材料进行统计分类,借用场域与接受美学理论对儿童科普读物中的视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在民国时期社会场域中,儿童科普读物通过童趣视觉美学构成了读物的召唤结构、满足了儿童的“期待视域”与“审美经验”,并为儿童植入新一代公民意识与深沉的救国使命,使之成为被建构的结构。儿童也在这一时期伴随近现代物质、制度层面的转变而被发现和塑造,养成新的科学惯习,最终共同建构了救国论叙事。结论儿童科普读物的视觉转变,其本质上是受到精英人士提倡的兴趣观、平等观、救国观,以及未来新民培养的国家资本所推动,是国家为改变被动局面而主动进行的一场观念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科普读物 视觉设计 设计特征 观念转变
下载PDF
何以本位:民国时期儿童读物中装帧问题的改良与启示
16
作者 任绍阳 李轶南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5,共8页
民国时期,儿童读物的装帧设计发生了从“家长本位”到“儿童本位”的转变,通过考察当时的社会语境及精英话语,发掘出民国时期儿童读物通过引导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封面与版式设计,激活富有童趣的汉字图案化设计,贯穿美育意识的插图设计等... 民国时期,儿童读物的装帧设计发生了从“家长本位”到“儿童本位”的转变,通过考察当时的社会语境及精英话语,发掘出民国时期儿童读物通过引导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封面与版式设计,激活富有童趣的汉字图案化设计,贯穿美育意识的插图设计等,共同构建了儿童读物的召唤结构,满足了儿童的“期待视域”与“审美经验”需求,传达出“儿童本位”的设计表征。文章认为,这一转变本质上是受到精英人士倡导的儿童健康观、功能观、美育观以及着眼于培养未来新民的观念所推动,是为改变陈腐、落后的儿童读物出版局面而主动进行的革故鼎新。这些经验对于当下某些儿童读物中存在的成人化现象,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装帧艺术 儿童本位 设计改良 观念转变
下载PDF
民国时期劳动思想传播及其样态分布
17
作者 檀向群 《西部学刊》 2024年第4期135-138,共4页
民国时期劳动思想传播发端于中国传统与现代社会交替之际,是一场劳动思想传播、讨论和实践的大汇集,对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时,理论研究热点聚焦于劳动本质、劳动价值等方面;传播区域分布广泛,传播载体、体裁和主题... 民国时期劳动思想传播发端于中国传统与现代社会交替之际,是一场劳动思想传播、讨论和实践的大汇集,对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时,理论研究热点聚焦于劳动本质、劳动价值等方面;传播区域分布广泛,传播载体、体裁和主题内容丰富多样;展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局限性与不彻底性、变动性与分离性并存的样态表征。其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中国化进程和推动劳动者走向历史舞台过程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也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经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劳动思想 传播 样态
下载PDF
近代外交转型视域下的南海海疆交涉
18
作者 张莉媛 刘永连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12,共10页
近代以来,海疆危机频发,海疆交涉频繁。先后有清末中日东沙主权交涉、民国中日东沙海产纠纷交涉、中法西沙群岛主权交涉以及南海九小岛交涉等。南海海疆交涉仰赖外交部门主持大局,更离不开广东地方政府的参与和支持。随着地方外交权限... 近代以来,海疆危机频发,海疆交涉频繁。先后有清末中日东沙主权交涉、民国中日东沙海产纠纷交涉、中法西沙群岛主权交涉以及南海九小岛交涉等。南海海疆交涉仰赖外交部门主持大局,更离不开广东地方政府的参与和支持。随着地方外交权限的削弱,海疆交涉一度呈现出中央、地方分别主导或互相合作的复杂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诸岛 外交交涉 晚清 民国时期
下载PDF
从医籍出版到期刊编印——民国时期浙江中医药出版物的跨境互动与海外影响
19
作者 李露芳 徐艳 张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80-684,共5页
[目的]以出版物为视角探讨民国时期浙江中医药海外传播的样貌,揭示中医药海外传播的浙江贡献。[方法]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方法,梳理民国时期浙江中医药著作和期刊的出版特征与代表性成果,分析这一时期浙江中医药学术出版物境外传播... [目的]以出版物为视角探讨民国时期浙江中医药海外传播的样貌,揭示中医药海外传播的浙江贡献。[方法]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方法,梳理民国时期浙江中医药著作和期刊的出版特征与代表性成果,分析这一时期浙江中医药学术出版物境外传播的状况。[结果]民国时期浙江医家通过编撰中医学教材、出版中西汇通著作、编纂中医大型丛书、互译中医药代表性著作等形式提振中医药海外影响,通过推动浙江中医药期刊的境外发售、境外广告刊登、海外存藏等途径加强中医药海外传播。[结论]民国时期浙江中医药出版物对中医药的对外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促进了中医药知识的跨境传播,并且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对中医学科学价值的肯定,对构建新时代浙江特色的中医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具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中医药出版物 学术出版 图书 期刊 对外传播 浙江 民国时期
下载PDF
近代汉方医学杂志视域中的民国中医药行业
20
作者 陈静 任玉兰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9-73,共5页
民国时期是中医药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重要阶段,通过梳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汉方杂志的报道,刻画日本人视角下的中医药业态面相,揭示中日传统医界在近代转型期的探索与思考。民国时期的中医行业文化积淀深厚,药材贸易繁荣,制药工艺精湛... 民国时期是中医药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重要阶段,通过梳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汉方杂志的报道,刻画日本人视角下的中医药业态面相,揭示中日传统医界在近代转型期的探索与思考。民国时期的中医行业文化积淀深厚,药材贸易繁荣,制药工艺精湛,医界同仁锐意革新。这些认识颠覆了明治维新以来中医药落后保守的形象,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具特色的一面,同时奋进创新的中医界也给经历了漫长低谷期的汉方医学界极大的鼓励,为中日传统医学界的现代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中医药 日本 汉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