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OH)_(2)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进展
1
作者 饶冰莹 陈姿蕾 +3 位作者 胡亚凌 李柱柱 张正阳 陈萍华 《天津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28-130,共3页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合理设计和构建高比电容材料,对于超级电容器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具有高化学稳定性、高理论容量、高速率性能等优点的Ni(OH)_(2)材料在近年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其实际测试性能(尤其是速率...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合理设计和构建高比电容材料,对于超级电容器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具有高化学稳定性、高理论容量、高速率性能等优点的Ni(OH)_(2)材料在近年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其实际测试性能(尤其是速率能力)通常远低于理论值,这可能归因于活性位点的可接近性受限、反应动力学缓慢或电子转移能力不足,严重阻碍了其的实际应用。研究人员试图打破Ni(OH)_(2)固有结构的限制,探索提升其性能的方法。本文综述了Ni(OH)_(2)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溶剂热法、电沉积法、化学沉积法、微波水热合成法等,并将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总结。此外,本文指出了Ni(OH)_(2)及其复合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所面临的挑战和前景,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_(2) 复合材料 制备 超级电容器 进展
下载PDF
电沉积法制备Cu(OH)_(2)/Ni-Co-S复合电极及储能特性研究
2
作者 张志文 王润生 +1 位作者 刘泽仪 吕卅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本文采用两步电沉积技术,以泡沫铜为基底,原位制备了Cu(OH)_(2)/镍钴双金属硫化物(Ni-Co-S)复合电极材料。先采用恒电流沉积技术将泡沫铜表面氧化,得到Cu(OH)_(2),泡沫铜同时作为电极基底和铜的唯一来源,再通过恒电位沉积,将Ni-Co-S均... 本文采用两步电沉积技术,以泡沫铜为基底,原位制备了Cu(OH)_(2)/镍钴双金属硫化物(Ni-Co-S)复合电极材料。先采用恒电流沉积技术将泡沫铜表面氧化,得到Cu(OH)_(2),泡沫铜同时作为电极基底和铜的唯一来源,再通过恒电位沉积,将Ni-Co-S均匀覆盖在Cu(OH)_(2)表面。Cu(OH)_(2)一方面作为活性电极组分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作为底层材料,为顶层Ni-Co-S的沉积提供较大的沉积空间,进而形成了更丰富的电化学活性位。基于这种原位电沉积技术以及Cu(OH)_(2)与Ni-Co-S组分的协同作用,Cu(OH)_(2)/Ni-Co-S复合电极表现出增强的赝电容特性,在2mA·cm^(-2)的放电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为4.88 F·cm^(-2),库伦效率为88.12%,500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容量保持在初始值的86.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极 电沉积 Cu(oh)_(2) ni-Co-S
下载PDF
MgCo_(2)O_(4)@Ni(OH)_(2)纳米针的制备及其超电性能研究
3
作者 倪航 胡谭伟 +4 位作者 唐梦凡 丁悦 田玉 朱小龙 郑广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32-7138,共7页
采用水热和电沉积方法成功合成出超级电容器MgCo_(2)O_(4)@Ni(OH)_(2)(MCON)电极材料。在导电基底泡沫镍上,絮状的Ni(OH)_(2)包覆着针状的MgCo_(2)O_(4),改善了母体材料的结构,构成了有效的电连接,从而增强导电性能。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 采用水热和电沉积方法成功合成出超级电容器MgCo_(2)O_(4)@Ni(OH)_(2)(MCON)电极材料。在导电基底泡沫镍上,絮状的Ni(OH)_(2)包覆着针状的MgCo_(2)O_(4),改善了母体材料的结构,构成了有效的电连接,从而增强导电性能。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该MCON表现出优秀的电化学性能,其在1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高达2635.4 F/g,容量提高了72.4%,且以14 mA/cm^(2)循环1000周次后比电容保持原有容量的91.2%。将MCON与活性炭分别以正极和负极组装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其在电流密度1 A/g下,比电容达91.8 F/g。另外,该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2.1 kW/kg下,能量密度为28.7 Wh/kg,同时点亮红色发光二极管时长高达25 min。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复合材料拥有较强的储能能力,适合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MgCo_(2)O_(4)@ni(oh)_(2) 比电容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集成有CNTs和Ni-Ni(OH)_(2)异质结构的电解析氢自支撑薄膜催化剂
4
作者 赵万成 马加朋 +6 位作者 田栋 康宝涛 夏方诠 成婧 吴亚军 王梦遥 武刚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87-295,共9页
氢气是一种重要的能量储存载体.通过电解水析氢的方式,可以将其他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并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氢气中.为了提高电解析氢过程的能量转化效率、降低能耗,需要高活性的析氢催化剂.这些催化剂不仅应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还... 氢气是一种重要的能量储存载体.通过电解水析氢的方式,可以将其他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并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氢气中.为了提高电解析氢过程的能量转化效率、降低能耗,需要高活性的析氢催化剂.这些催化剂不仅应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还应具备适中的氢吸附能和较强的解离水的能力.铂基催化剂在电解析氢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而同族的镍基催化剂因其高性价比而备受关注.然而,在电解析氢过程中,镍基催化剂存在氢吸附强度高和解离水能力弱两个重要缺陷,这导致析氢过程动力学不理想.因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探索如何在镍基催化剂中引入功能性组分,以平衡氢吸附能和催化水解离的能力,从而实现析氢性能的提升.研究表明,碳纳米管(CNTs)可以改善催化剂的电解析氢性能,而Ni(OH)_(2)则可以提升催化剂解离水的能力.因此,本文采用复合电沉积法制得CNTs-Ni薄膜,并通过原位氧化在其表面形成Ni-Ni(OH)_(2)异质结构,构建了包含CNTs和Ni-Ni(OH)_(2)两种功能组分的CNTs-Ni-Ni(OH)_(2)薄膜.该薄膜展现出与Pt/C相当的析氢活性和更出色的稳定性.微观形貌分析显示,CNTs的引入使CNTs-Ni薄膜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镍以高度褶皱的微球形态均匀负载在CNTs表面,形成巨大的比表面积.电化学测试和模拟计算结果证实,CNTs-Ni薄膜的析氢活性较纯镍有显著提高,这归因于其巨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以及CNTs对析氢过程动力学的积极影响.当优化沉积时间和CNTs表面镍的负载量时,CNTs-Ni薄膜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和析氢活性均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氧化处理后,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证实了Ni-Ni(OH)_(2)异质结构的形成,并观察到电化学活性面积的增大和析氢活性的改善.此外,深入研究发现,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单位电化学活性面积上的析氢活性出现下降.结合析氢过程的背景电流分析推测,在析氢过程中CNTs-Ni-Ni(OH)_(2)表面发生氢氧化镍的还原,重新生成的镍活性位点对提升析氢过程动力学起到关键作用.但过长的氧化时间可能会破坏镍活性位点的再生.基于此理论构建的计算模型验证了CNTs和异质结构对析氢活性的协同增强作用,使氢的吸附自由能达到理想值,理论上氢在复合薄膜表面的析出过电位接近于0 V.因此,在碱性溶液中,集成有CNTs和Ni-Ni(OH)_(2)异质结构的CNTs-Ni-Ni(OH)_(2)析氢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其氢气起始析出电位为0 V,当阴极电流密度分别为10和50 mA/cm^(2)时,析氢过电位也仅为65和109 mV.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复合电沉积和原位氧化的方式获得了CNTs-Ni-Ni(OH)_(2)自支撑析氢催化剂,不仅体现出明显的几何效应,而且也对析氢过程的动力学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种整合多种功能性组分的方式,为未来设计和制备高活性、高性价比的电解析氢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ni(oh)_(2)异质结构 电解催化剂 析氢反应 碳纳米管 吸附自由能
下载PDF
Ni(OH)_(2)/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及其Cr(Ⅵ)吸附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梦奇 胡文莉 +2 位作者 陈德军 米红宇 廖银念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0-94,共5页
该文以石墨烯为支撑,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氢氧化镍/石墨烯(Ni(OH)_(2)/GNS)复合材料,其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热重和X-射线粉末衍射表明,在复合材料中平均粒径约1.5μm的花状微球Ni(OH)_(2)均一地生长在石墨烯表面,形成了特殊的三维结构,其... 该文以石墨烯为支撑,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氢氧化镍/石墨烯(Ni(OH)_(2)/GNS)复合材料,其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热重和X-射线粉末衍射表明,在复合材料中平均粒径约1.5μm的花状微球Ni(OH)_(2)均一地生长在石墨烯表面,形成了特殊的三维结构,其中石墨烯所占的质量分数约为20.1%;复合材料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其对Cr(Ⅵ)水溶液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最高去除率约达90%,实验饱和吸附量约为52.5 mg/g,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实验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和0.925,相差不大。吸附热力学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常温下吸附过程能自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ni(oh)_(2)/GNS 复合 Cr(Ⅵ)吸附
下载PDF
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用新型β-Ni(OH)_2/CNTs纳米复合物 被引量:6
6
作者 苏岳锋 吴锋 +2 位作者 包丽颖 徐斌 陈实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1-596,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一种新型β-Ni(OH)2/碳纳米管(CNTs)纳米复合物,Ni(OH)2微晶粒径控制在50~80nm之间,与CNTs直径相当,CNTs与Ni(OH)2质量比为1∶15.将纳米复合物应用于活性炭(AC)/NiOOH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电化学测试表明:在0.4A/g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一种新型β-Ni(OH)2/碳纳米管(CNTs)纳米复合物,Ni(OH)2微晶粒径控制在50~80nm之间,与CNTs直径相当,CNTs与Ni(OH)2质量比为1∶15.将纳米复合物应用于活性炭(AC)/NiOOH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电化学测试表明:在0.4A/g电流条件下,其放电比容量达279mAh/g,是β-Ni(OH)2理论容量的96.5%;当电流密度从0.4A/g增加至8A/g时,电容器的容量保持率在76.5%以上,高倍率充放电特性优异.此外,纳米复合物良好的电化学可逆性使AC/NiOOH电化学混合电容器更易活化,并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效率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β-ni(oh)2/CNTs纳米复合物 电化学混合电容器
下载PDF
珊瑚状Ag/Ni(OH)_(2)纳米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葡萄糖无酶传感
7
作者 裴苑娇 陈渊 +3 位作者 王瑞娟 景钇淇 王静 陈志林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5-531,共7页
本文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法在镍基底上制备珊瑚状Ag/Ni(OH)_(2)纳米复合电极,建立灵敏度优异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安培电流法(i~t)对该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5 V下,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电化学... 本文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法在镍基底上制备珊瑚状Ag/Ni(OH)_(2)纳米复合电极,建立灵敏度优异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安培电流法(i~t)对该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5 V下,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电化学传感性能,其灵敏度为1102μA·mmol·L^(-1)·cm^(-2),线性范围为0.002 mmol/L~10.11 mmol/L,检出限为0.29μmol/L(S/N=3),且重复性好,抗干扰性强,重现性和稳定性好,这主要是因为银、镍纳米复合材料间的相互协同效应,比表面积增大,使其具有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该传感器可用于检测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表明制备的Ag/Ni(OH)_(2)纳米复合电极具有检测葡萄糖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i(oh)_(2)纳米复合电极 电化学传感器 葡萄糖 电催化氧化
下载PDF
NiSe_(2)/Ni(OH)_(2)/TM异质一体电极促进碱性析氧
8
作者 卫学玲 郭宇晨 +3 位作者 贾飞宏 李妍 包维维 邹祥宇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07-5112,共6页
低廉、高效稳定的催化电极对碱性电解水意义重大。利用水热法在钛网(TM)上原位构筑前驱体Ni(OH)_(2),通过固相硒化法在350℃对前驱体进行不同时长的硒化反应,制备出NiSe_(2)/Ni(OH)_(2)/TM异质一体电极。利用XRD、XPS对电极的物相和表... 低廉、高效稳定的催化电极对碱性电解水意义重大。利用水热法在钛网(TM)上原位构筑前驱体Ni(OH)_(2),通过固相硒化法在350℃对前驱体进行不同时长的硒化反应,制备出NiSe_(2)/Ni(OH)_(2)/TM异质一体电极。利用XRD、XPS对电极的物相和表面元素价态进行分析;通过SEM和TEM对电极的形貌和元素分布进行表征。并在1 mol/L KOH电解液中对电极进行电催化析氧性能测试。XRD和SEM分析证实了电极的物相和形貌依赖于硒化时间。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了电极的形貌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较大。硒化2 h所得到的NiSe_(2)/Ni(OH)_(2)/TM电极具有最佳的异质形貌和最优的碱性析氧性能,驱动10 mA/cm^(2)电流密度仅需285 mV的过电位,Tafel斜率为50 mV/dec,100 h的恒电压测试中电流密度衰减率为16%。粗糙的表面显著地增多了有效活性位点,强化了异质界面上不同物种间的协调作用,中间产物的转换速率和电子的转移速率得以加快;该电极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析氧 异质结构 niSe_(2)/ni(oh)_(2) 一体电极 电催化
下载PDF
交流电电解制备NiO-Ni(OH)_(2)/石墨片及其电性能研究
9
作者 孙开莲 杨雯婷 +2 位作者 曹婷 王璇 毛倩倩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8-42,共5页
分别以镍条和石墨棒为电极、氢氧化钠为电解液,施加交流电进行电解合成NiO-Ni(OH)_(2)/石墨片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及(HR)TEM等对该材料进行物性表征,并研究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经电解进入溶液中的镍离子以NiO... 分别以镍条和石墨棒为电极、氢氧化钠为电解液,施加交流电进行电解合成NiO-Ni(OH)_(2)/石墨片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及(HR)TEM等对该材料进行物性表征,并研究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经电解进入溶液中的镍离子以NiO和Ni(OH)_(2)两种晶体形式,颗粒尺寸约为70 nm均匀分散在被剥离成石墨片形成的微米束中.该复合材料做成的电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综合性能,当充放电电流密度为20 A/g时,比容量高达1142 F/g;经2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接近96%.材料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归功于活性物质镍氧化合物颗粒纳米化以及石墨片层形成的微米束为离子和电子传输提供快速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 电解 niO-ni(oh)_(2)/石墨片 超级电容器电极 复合材料
下载PDF
Al与Zn复合取代α-Ni(OH)_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陈惠 王建明 +2 位作者 潘滔 肖慧明 张鉴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90,共6页
采用络合沉淀、并行低速加料法制备了Al取代和Al与Zn复合取代α Ni(OH) 2 样品 ,研究了其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 :用该种方法制备的α Ni(OH) 2 颗粒呈规则的球形且表面粗糙 ;与Al单独取代α Ni(OH) 2 相比 ,Al与Zn复合... 采用络合沉淀、并行低速加料法制备了Al取代和Al与Zn复合取代α Ni(OH) 2 样品 ,研究了其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 :用该种方法制备的α Ni(OH) 2 颗粒呈规则的球形且表面粗糙 ;与Al单独取代α Ni(OH) 2 相比 ,Al与Zn复合取代α Ni(OH) 2 颗粒的球形度和活化性能有所降低 ,放电电位和循环稳定性有所提高。α Ni(OH) 2 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样品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结果表明 ,复合添加Al和Zn提高了氢氧化镍的结构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ni(oh)2 结构 表面形貌 电化学性能 碱性蓄电池
下载PDF
沉淀转化法制备的纳米Ni(OH)_2-C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3
11
作者 庄新国 程杰 +2 位作者 杨冬平 曹高萍 杨裕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7-344,共8页
研究了用沉淀转化法、通过掺钴和纳米炭材料制备的Ni(OH)2-C和Ni0.96Co0.04(OH)2- C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Ni(OH)2-C和Ni0.96Co0.04(OH)2-C都是β-Ni(OH)2 晶体结构. Ni(OH)2电化学性能主要与其晶体粒径、晶体结构和导电性有... 研究了用沉淀转化法、通过掺钴和纳米炭材料制备的Ni(OH)2-C和Ni0.96Co0.04(OH)2- C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Ni(OH)2-C和Ni0.96Co0.04(OH)2-C都是β-Ni(OH)2 晶体结构. Ni(OH)2电化学性能主要与其晶体粒径、晶体结构和导电性有关.掺入纳米导电 炭黑,可以改善Ni(OH)2的电化学性能.掺入纺锤形颗粒的SPC比片状颗粒:HGC炭黑较明 显改善Ni(OH)2的电化学性能.掺入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不能改善Ni(OH)2电化学性能.掺 杂Co可以提高倍率放电能力和可逆性.掺杂Co和炭的Ni0.96Co0.04(OH)2-C复合材料,具有 高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超级电容器 ni(oh)2 炭材料 掺杂 纳米复合材料 特性
下载PDF
Ni(OH)_2/SBA-15分子筛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孔令斌 孙林林 +1 位作者 罗永春 康龙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6,共5页
以SBA-1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简单化学沉淀法制备Ni(OH)2/SBA-15分子筛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SEM、TEM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研究复合材料的物相和超级电容性能.结果表明,硫酸改性的SBA-15分子筛比纯SBA-15分子筛具有更高的均一性,孔道... 以SBA-1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简单化学沉淀法制备Ni(OH)2/SBA-15分子筛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SEM、TEM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研究复合材料的物相和超级电容性能.结果表明,硫酸改性的SBA-15分子筛比纯SBA-15分子筛具有更高的均一性,孔道发生显著变化,比表面积增大.Ni(OH)2/SBA-15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为纳米尺寸的蜂窝孔状结构,活性材料Ni(OH)2由层状结构的-αNi(OH)2构成.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Ni(OH)2/SBA-15复合材料的比容量随着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SBA-15分子筛在复合材料中所占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降低.采用硫酸改性SBA-15分子筛制备的Ni(OH)2/SBA-15复合材料比采用纯SBA-15分子筛制备的Ni(OH)2/SBA-15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超级电容性能和动力学性能,材料最高比容量为1 069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2 SBA-15 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性能
下载PDF
复合添加Lu_2O_3和Er_2O_3对镍氢电池Ni(OH)_2正极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樊晓光 吴伯荣 +2 位作者 朱磊 简旭宇 陈晖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85,共5页
通过在镍氢电池Ni(OH)2正极中复合添加稀土氧化物Lu2O3和Er2O3,研究了稀土氧化物的复合添加对Ni(OH)2正极高温性能的影响。充放电循环实验表明复合添加不同含量的Lu2O3和Er2O3都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正极高温充电效率。在55,60,65℃下,添... 通过在镍氢电池Ni(OH)2正极中复合添加稀土氧化物Lu2O3和Er2O3,研究了稀土氧化物的复合添加对Ni(OH)2正极高温性能的影响。充放电循环实验表明复合添加不同含量的Lu2O3和Er2O3都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正极高温充电效率。在55,60,65℃下,添加2.5%Lu2O3+1.5%Er2O3的正极充电效率最高。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复合添加2.5%Lu2O3+1.5%Er2O3能够较为明显的提高Ni(OH)2正极在高温环境下的析氧副反应电位,进而提高了电极在高温环境下的充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2正极 稀土氧化物 析氧电位 高温充电效率
下载PDF
复合光催化剂Cu_2(OH)PO_4/Ni(OH)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姬磊 于瑞敏 +1 位作者 陈丽铎 姜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102,11-12,共8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在Cu2(OH)PO4表面原位沉积Ni(OH)2,制备异质结型的复合光催化剂Cu2(OH)PO4/Ni(OH)2;利用X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DR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相结构、光吸收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 采用水热合成法在Cu2(OH)PO4表面原位沉积Ni(OH)2,制备异质结型的复合光催化剂Cu2(OH)PO4/Ni(OH)2;利用X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DR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相结构、光吸收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吸收特性,是一类新型的光催化剂.复合光催化剂在紫外光下可以有效降解亚甲基蓝(MB)溶液,当Cu2(OH)PO4与Ni(OH)2的摩尔比为0.2时,Cu2(OH)PO4/Ni(OH)2具有最大催化活性.根据光催化中加入不同活性物种牺牲剂的实验,推测该异质结型材料光催化过程中光生载流子的传输方向及活性物种.Cu2(OH)PO4/Ni(OH)2的催化活性增强主要归结为复合时在两者之间形成有效的异质结,结区的内建电场能够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同时·OH和h+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是主要的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oh)PO4 ni(oh)2 光催化 异质结 光催化性能
下载PDF
复合掺杂稀土Ce和Al的α-Ni(OH)_2电极材料的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长久 宋莎 +1 位作者 刘爱芳 李广燕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540-543,共4页
采用化学反应共沉淀法制备出稀土Ce和金属Al复合掺杂的α-Ni(OH)2粉体样品,利用XRD,EDS,TG-DTG和IR手段对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循环伏安法和多次充放电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并讨论了其相应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掺杂稀土铈和铝的α... 采用化学反应共沉淀法制备出稀土Ce和金属Al复合掺杂的α-Ni(OH)2粉体样品,利用XRD,EDS,TG-DTG和IR手段对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循环伏安法和多次充放电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并讨论了其相应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掺杂稀土铈和铝的α-Ni(OH)2具有较大的层间距,晶格层间有较多的结晶水分子。同时掺杂10mol%的Al和5mol%的铈制备的α-Ni(OH)2样品,在强碱溶液中陈化一个月仍保持稳定的α型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电极反应具有较好的可逆性,放电比容量达到363.2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铈和铝 复合掺杂 Α-ni(oh)2 结构特征 电化学性能 作用机理
下载PDF
Ni(OH)2/Ni/g-C3N4复合材料:一种高效的析氢电催化剂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杰 赵煜 +2 位作者 武爱莲 李佳 王玉雪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8-204,共7页
高效析氢催化剂的制备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采用液相浸渍原位还原法制备了Ni(OH)2/Ni/g-C3N4复合催化剂,并与碳纸(CP)组合作为微生物电解电池(MEC)的阴极。采用SEM、TEM、XRD、XPS和电化学分析等技术对所制备的催化剂样... 高效析氢催化剂的制备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采用液相浸渍原位还原法制备了Ni(OH)2/Ni/g-C3N4复合催化剂,并与碳纸(CP)组合作为微生物电解电池(MEC)的阴极。采用SEM、TEM、XRD、XPS和电化学分析等技术对所制备的催化剂样品的结构性质和析氢电催化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i(OH)2/Ni/g-C3N4催化剂在100 A/cm2的电流密度驱动下具有优秀的析氢过电位(1881 mV)、较低的电荷转移电阻(10.86Ω)和较低的塔费尔斜率(44.3 mV/dec),其电化学活性优于纯g-C3N4催化剂和CP,甚至可与Pt催化剂媲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2/ni/g-C3N4 析氢反应 微生物电解电池
下载PDF
Y(Ⅲ)和Co(Ⅱ)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_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世娟 刘长久 黄良花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8-272,共5页
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出Y(Ⅲ)和Co(Ⅱ)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2电极活性粉体材料样品。采用XRD、SAED、SEM、EDS和Raman光谱对其结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分析,同时将样品组装成碱性MH-Ni电池,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发现,Y(... 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出Y(Ⅲ)和Co(Ⅱ)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2电极活性粉体材料样品。采用XRD、SAED、SEM、EDS和Raman光谱对其结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分析,同时将样品组装成碱性MH-Ni电池,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发现,Y(Ⅲ)和Co(Ⅱ)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2样品材料内部微结构缺陷较多,无序性强,作为活性物质合成镍电极材料,其在电极反应过程中电荷转移电阻较低,导电能力增强,其样品电极以80 mA.g-1恒流充电6 h,40 mA.g-1恒流放电,终止电压为1.0 V的充放电制度下,放电平台电压为1.278 V,放电容量高达335.7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Y(Ⅲ) Co(Ⅱ) 复合掺杂 非晶态ni(oh)2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Ni(OH)_2/USY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孔令斌 吴维金 +3 位作者 郎俊伟 刘敏 罗永春 康龙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31,共5页
以USY分子筛为模板,用液相共沉淀方法合成出Ni(OH)2/USY复合材料.用XRD、TEM对Ni(OH)2/USY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级高分散、疏松填充的Ni(OH)2材料具有良好的电解质OH-离子电化学可及性和快的扩散速率,循环伏安... 以USY分子筛为模板,用液相共沉淀方法合成出Ni(OH)2/USY复合材料.用XRD、TEM对Ni(OH)2/USY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级高分散、疏松填充的Ni(OH)2材料具有良好的电解质OH-离子电化学可及性和快的扩散速率,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均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超级电容特性,该材料的单电极比电容高达1 670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比电容 ni(oh)2/USY
下载PDF
Cl^-和Al^(3+)复合掺杂α-Ni(OH)_2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爱芳 刘长久 +1 位作者 谷得龙 宋莎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9-211,共3页
采用化学反应共沉淀法制备出Cl-和Al3+阴阳离子复合掺杂的α-Ni(OH)2粉体材料。对其进行了微结构表征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样品材料具有较多的微结构缺陷,用作MH-Ni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时,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化学阻抗较小、质子... 采用化学反应共沉淀法制备出Cl-和Al3+阴阳离子复合掺杂的α-Ni(OH)2粉体材料。对其进行了微结构表征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样品材料具有较多的微结构缺陷,用作MH-Ni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时,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化学阻抗较小、质子迁移能力强。电池在以80 mA/g恒电流充电5 h,40 mA/g恒电流放电,终止电压为1.0 V的充放电制度下,其放电比容量达344.3 mAh/g,且放电工作电压稳定,循环可逆性较好,表现出较高的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ni(oh)2 阴阳离子复合掺杂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复合掺杂PO_4^(3-)和Al^(3+)的α-Ni(OH)_2电极材料稳定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长久 刘爱芳 宋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169-172,共4页
采用化学反应共沉淀法制备出PO43-和Al3+阴阳离子复合掺杂的α-Ni(OH)2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能谱(EDS),红外光谱(IR)和热重分析技术(TG-DSC)表征了其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添加PO43-和Al3+离子的α-Ni(OH)2增加了层间距,充放... 采用化学反应共沉淀法制备出PO43-和Al3+阴阳离子复合掺杂的α-Ni(OH)2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能谱(EDS),红外光谱(IR)和热重分析技术(TG-DSC)表征了其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添加PO43-和Al3+离子的α-Ni(OH)2增加了层间距,充放电循环测试表明复合掺杂的α-Ni(OH)2在15次循环结束后没有发生相变,循环伏安曲线呈现较好的重现性,表明了复合掺杂的α-Ni(OH)2在碱性电解液中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放电容量达348.51m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板材料 Α-ni(oh)2 复合掺杂 结构性能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