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len型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1
作者 李金国 高露露 《有机化学研究》 2024年第2期343-352,共10页
Salen型配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化学性质,Salen型配合物在许多领域都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化学传感、发光和染料降解等方面,Salen型配合物已经取得... Salen型配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化学性质,Salen型配合物在许多领域都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化学传感、发光和染料降解等方面,Salen型配合物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随着Salen型配合物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为环境保护、疾病治疗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提供更多的选择。因此,对Salen型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应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en配合 合成 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配合物[Ni(Me_(3)en)(acac)]BPh_(4)合成、分析实验实施结果与讨论——第10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试题部分内容实施结果与讨论 被引量:1
2
作者 董志强 陈欣 +6 位作者 王凤彬 王庆 陶友荣 阮婵姿 张春艳 章文伟 任艳平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5期325-334,共10页
介绍南京大学为第10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设计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即“配合物[Ni(Me_(3)en)(acac)]BPh_(4)的合成及其溶剂/热致变色行为研究”实验中有关合成及组成测定部分实验实施过程、结果及其拓展问题的探讨内容。以... 介绍南京大学为第10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设计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即“配合物[Ni(Me_(3)en)(acac)]BPh_(4)的合成及其溶剂/热致变色行为研究”实验中有关合成及组成测定部分实验实施过程、结果及其拓展问题的探讨内容。以所展示的详细直观的合成实验流程为载体,围绕着合成两大目标“质”和“量”,即如何才能得到又“好”又“多”的[Ni(Me_(3)en)(acac)]BPh_(4)配合物的问题为导向,以设问、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合成过程中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现象的分析以及中间产物及杂质的分离、分析鉴定等对指导合成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II)配合 合成 组成测定 问题分析与探讨
下载PDF
配合物[Ni(Me3en)(acac)]BPh4合成过程优化的基本思路与初步实施结果——第10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合成过程优化的基本思路与初步实施结果
3
作者 董志强 阮婵姿 +9 位作者 张春艳 易波 陈欣 陈烨超 吕银云 许振玲 潘蕊 翁玉华 章文伟 任艳平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9期313-321,共9页
主要介绍有关配合物[Ni(Me3en)(acac)]BPh_(4)的合成过程优化的基本思路及初步实施的结果。在引导学生认识配合物[Ni(Me_(3)en)(acac)]BPh_(4)的合成原理、条件和过程的基础上,以原实验合成过程要吸干合成原料Ni(NO_(3))_(2)·6H_(... 主要介绍有关配合物[Ni(Me3en)(acac)]BPh_(4)的合成过程优化的基本思路及初步实施的结果。在引导学生认识配合物[Ni(Me_(3)en)(acac)]BPh_(4)的合成原理、条件和过程的基础上,以原实验合成过程要吸干合成原料Ni(NO_(3))_(2)·6H_(2)O固体表面的游离水为切入点,在探讨水对合成体系影响的实验过程中,结合实验原理以及合成过程和条件,提出了几条不完全相同的合成途径,并通过实验进行初步探究和验证,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这个实验面向不同层次、不同教学需求的学生的广泛开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II)配合 合成过程优化思路 初步实施结果 溶剂体系 固相合成
下载PDF
“配合物[Ni(Me_(3)en)(acac)]BPh_(4)的溶剂/热致变色行为研究”实验实施结果与讨论——第10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试题部分内容实施结果与讨论
4
作者 董志强 易波 +9 位作者 陈烨超 陈欣 阮婵姿 张春艳 许振玲 潘蕊 吕银云 翁玉华 章文伟 任艳平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8期333-340,共8页
介绍南京大学为“第10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设计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即“配合物[Ni(Me_(3)en)(acac)]BPh_(4)的合成及其溶剂/热致变色行为研究”实验中有关溶剂/热致变色行为研究部分实验实施过程、结果及其有关问题... 介绍南京大学为“第10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设计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即“配合物[Ni(Me_(3)en)(acac)]BPh_(4)的合成及其溶剂/热致变色行为研究”实验中有关溶剂/热致变色行为研究部分实验实施过程、结果及其有关问题探讨内容等。以所展示的详细直观的溶剂/热致变色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探讨和解释其溶剂/热致变色的原理,总结其溶剂/热致变色规律,让学生直观认识配合物的结构决定其性质的涵义,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Ⅱ)配合 溶剂/热致变色及原理 问题分析与探讨
下载PDF
金属(Ni、Co、Zn)——Salen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刘志昌 刘凡 +2 位作者 卢彦 谢明秀 张元勤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0-33,共4页
本文论述了水杨醛与乙二胺、丙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合成西佛碱及西佛碱与Co(II)、Ni(II)、Zn(II)合成Salen金属配合物 .这些化合物均被 1HNMR、IR和元素分析证实 .并讨论它们的电导、紫外
关键词 ni CO ZN 西佛碱 金属salen配合 摩尔电导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合成 水杨醛
下载PDF
二价金属镍磁性配合物的合成、单晶结构及磁性研究
6
作者 安燕燕 郭婷婷 +2 位作者 边建红 赵丹 闫娟枝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84-1790,共7页
本文以5-((4-羧基苯氧基)-甲基)间苯二甲酸(H_(3)L)为含氧主配体,通过含N辅配体1,4-二(1H-咪唑-1-基)苯(1,4-bib)的配位,与Ni(II)离子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一例具有三维框架结构的配合物[Ni_(3)(L^(3-))2(1,4-bib)_(4)(H_(2)O)_(2)]&#... 本文以5-((4-羧基苯氧基)-甲基)间苯二甲酸(H_(3)L)为含氧主配体,通过含N辅配体1,4-二(1H-咪唑-1-基)苯(1,4-bib)的配位,与Ni(II)离子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一例具有三维框架结构的配合物[Ni_(3)(L^(3-))2(1,4-bib)_(4)(H_(2)O)_(2)]·5H_(2)O(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结晶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晶体学参数:a=1.2605(7)nm,b=1.3491(7)nm,c=1.3648(7)nm,α=111.913(8)°,β=117.251(7)°,γ=90.732(8)°,V=1.8662(18)nm^(3),Z=1,M_(r)=1769.66,F(000)=916,μ=0.84 mm^(-1),D_(c)=1.575 mg·m^(-3),S=1.06,R_(1)=0.056,wR_(2)=0.159。半刚性三羧酸配体L^(3-)和刚性1,4-bib的共同贡献构筑了可预测的高维结构,Ni离子通过N、O原子的配位及配体的结构延伸促使配合物1形成三维网络。此外,研究了含单d电子中心Ni(II)配合物的磁性能:配合物1中羧基仅与一个阳离子结合,导致固体中的磁性由金属单离子行为决定。配合物1的变温磁化率χ_(m)T可以通过零场分裂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II)离子 配合 晶体结构 三维框架结构 磁性
下载PDF
不对称Salen配体的Ni(Ⅱ)/Cu(Ⅱ)/Mn(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奇龙 王家忠 +1 位作者 杨小生 朱必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将(1R,2R)-环己二胺与2-羟基-1-萘甲醛和3,5-二叔丁基水杨醛反应,得到非对称Salen配体H2L,然后将配体H2L与Ni(OAc)2·4H2O、Cu(OAc)2·H2O、Mn(OAc)2·4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3个单核配合物[Ni(L)]·CH2Cl2(1),[Cu(L)](2... 将(1R,2R)-环己二胺与2-羟基-1-萘甲醛和3,5-二叔丁基水杨醛反应,得到非对称Salen配体H2L,然后将配体H2L与Ni(OAc)2·4H2O、Cu(OAc)2·H2O、Mn(OAc)2·4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3个单核配合物[Ni(L)]·CH2Cl2(1),[Cu(L)](2),[Mn(L)(Cl)]·CH2Cl2(3),分别采用1H NMR、FT-IR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了配体和3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体H2L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而配合物2和配合物1的结构相似。配合物3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salen配体 配合 合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Salen金属配合物水解动力学拆分环氧氯丙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娜 梁光敏 +3 位作者 季久玉 周坤 罗根祥 李微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3-62,共10页
环氧氯丙烷通过水解动力学拆分可得到手性环氧氯丙烷。手性环氧氯丙烷是具有很高价值的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医药、材料等领域。Salen是指两个相同的醛分子和一个二胺分子缩合生成的碱,其与金属化合形成的配合物被称为Salen金属配合物,... 环氧氯丙烷通过水解动力学拆分可得到手性环氧氯丙烷。手性环氧氯丙烷是具有很高价值的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医药、材料等领域。Salen是指两个相同的醛分子和一个二胺分子缩合生成的碱,其与金属化合形成的配合物被称为Salen金属配合物,常用于手性环氧氯丙烷的合成。综述了近年来Salen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及其用于手性环氧氯丙烷合成的研究进展,探究了水解动力学拆分过程中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对以Salen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合成的手性环氧氯丙烷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环氧氯丙烷 salen金属配合 水解动力学拆分 对映体
下载PDF
Ni(Salen)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陶琼 包旭辉 +2 位作者 范慧阳 甘宁 刘艳萍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20期63-64,69,共3页
文章选择具有制备方法相对简单、结构易修饰、选择性好等优点的Salen催化剂进行研究,以水杨醛及乙二胺为原料制得席夫碱配体,再与金属离子配合制得Ni(Salen)配合物,对其进行结构分析,研究它在安息香绿色催化氧化合成苯偶酰反应中的催化... 文章选择具有制备方法相对简单、结构易修饰、选择性好等优点的Salen催化剂进行研究,以水杨醛及乙二胺为原料制得席夫碱配体,再与金属离子配合制得Ni(Salen)配合物,对其进行结构分析,研究它在安息香绿色催化氧化合成苯偶酰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Salen)配合物催化氧化安息香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5℃,最适时间为1 h,产率为26.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ni(salen)配合 安息香氧 化催化性能
下载PDF
手性Salen Zn配合物的合成及对咪唑类、吡啶类客体的分子识别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玉玲 阮文娟 +2 位作者 李瑛 南晶 朱志昂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合成并表征了手性Salen配体 1及其Zn配合物 2 .详细讨论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性质 .用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法测定了主体 2与 4种咪唑、5种吡啶客体轴向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 ,研究了主体分子 2的分子识别行为 .实验结果表... 合成并表征了手性Salen配体 1及其Zn配合物 2 .详细讨论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性质 .用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法测定了主体 2与 4种咪唑、5种吡啶客体轴向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 ,研究了主体分子 2的分子识别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各种客体的缔合常数 ,咪唑类按K(Im) >K( 2 MeIm) >K(SMIm ) >K(EMIm)顺序递减 ;吡啶类按K(Py) >K( 3 Py) >K( 3,5 Py) >K( 2 ,4 Py) >K( 2 ,4,6 Py)顺序递减 .测定了识别过程的ΔrG m ,ΔrH m ,ΔrS m ,发现该反应是放热、熵减小的过程 .采用分子力学的方法考察了主客体的最低能量构象 ,并对该构象进行量子化学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salen配合 合成 咪唑 吡啶 分子识别 量子化学计算
下载PDF
双核Salen锌配合物对含氮小分子的分子识别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必学 阮文娟 +2 位作者 高峰 曹小辉 朱志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2-417,共6页
合成并表征了由一定长度烷氧链桥连的新型双核 Salen Zn配合物 [简记为 C1 0 -(Salen Zn) 2 ],用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方法测定了主体 C1 0 -(Salen Zn) 2 与单齿客体咪唑 (Im)、吡啶 (Py)、双齿客体 DABCO(1 ,4-重氮双环 [2 .2 .2 ]辛烷 ... 合成并表征了由一定长度烷氧链桥连的新型双核 Salen Zn配合物 [简记为 C1 0 -(Salen Zn) 2 ],用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方法测定了主体 C1 0 -(Salen Zn) 2 与单齿客体咪唑 (Im)、吡啶 (Py)、双齿客体 DABCO(1 ,4-重氮双环 [2 .2 .2 ]辛烷 )及吡嗪 (Pyrazine)等 4种含氮客体间的轴向配位反应的配位数及缔合常数 .结果表明 ,双核主体与咪唑、吡啶和吡嗪的配位数均为 2 ,与 DABCO的配位数为 1 ;各主客体体系的缔合常数按K0 (Im) >K0 (DABCO) >K0 (Pyrazine) >K0 (Py)顺序递减 .各主客体缔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Δr H0m,Δr S0m和Δr G0m 结果表明 ,此类识别过程均为放热和熵减少的过程 .采用 1 H NMR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构象搜索方法对主体 C1 0 -(Salen Zn) 2 与双齿客体 DABCO间的分子识别行为及产物构型作了合理解释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进一步解释了主客体识别过程中光谱性质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salen ZN配合 客体 分子识别 构象分析
下载PDF
手性双核Salen配合物的合成与谱学性质 被引量:11
12
作者 袁瑞娟 阮文娟 +2 位作者 朱必学 南晶 朱志昂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450,共7页
Six novel chiral dinuclear Salen complexes[Cu 2 L 1 ·H 2 O(3a),Cu 2 L 2 (3b),Ni 2 L 1 ·2H 2 O(4a),Ni 2 L 2 (4b),Mn 2 Cl 2 L 1 ·H 2 O(5a),Mn 2 Cl 2 L 2 (5b)]have been synthesized(L 1 and L 2 are chiral d... Six novel chiral dinuclear Salen complexes[Cu 2 L 1 ·H 2 O(3a),Cu 2 L 2 (3b),Ni 2 L 1 ·2H 2 O(4a),Ni 2 L 2 (4b),Mn 2 Cl 2 L 1 ·H 2 O(5a),Mn 2 Cl 2 L 2 (5b)]have been synthesized(L 1 and L 2 are chiral dimeric Salen ligands with different chain length which were synthesized from(R,R) - diaminocyclohexane,salicylaldehyde,4,4 ’- (1,10 - decaneoxy)sali - cylaldehyde,4,4 ’- (1,6 - hexyloxy)salicylaldehyde).These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ed by elemental analysis,1 H NMR,FT - IR,UV - Vis and CD spectra.The FT - IR,UV - Vis and CD spectra we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monomeric ligand and complex in detail.It was found that the spectra properties of compounds of differ - ent chain length were almost alike,and the properties of dimeric and monomeric compound were similar too.Furthermore Cotton effect and Cotton split of CD spectra of these chiral compounds were explained by the exciton interaction theory.It seemed that the direction of Cotton split depend on the configuration of diaminohexane.(R,R) - diaminohexane determine the chirality of Salen compounds as negative,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mpo - nent of Cotton split lie at higher and lower energy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双核salen配合 合成 谱学性质 分子识别 不对称催化剂
下载PDF
基于季戊四胺席夫碱的Ni(Ⅱ)和Cu(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奇龙 王焕宇 +3 位作者 江峰 冯广卫 徐红 黄亚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4-468,共5页
以4-甲氧基水杨醛和季戊四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席夫碱化合物H_4L,然后将配体H_4L分别与Ni(Cl O_4)_2·6H_2O、Cu(Cl O_4)_2在乙醇溶液中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席夫碱配合物[Ni_2(L)]·DMF(1)和[Cu_4(L)_2(DMSO)_3]·2DMSO(2)... 以4-甲氧基水杨醛和季戊四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席夫碱化合物H_4L,然后将配体H_4L分别与Ni(Cl O_4)_2·6H_2O、Cu(Cl O_4)_2在乙醇溶液中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席夫碱配合物[Ni_2(L)]·DMF(1)和[Cu_4(L)_2(DMSO)_3]·2DMSO(2)。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都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1和2都为双核配合物。初步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及其配合物1和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ni(Ⅱ)配合 Cu(Ⅱ)配合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手性双核Salen配合物的谱学性质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国航 阮文娟 +2 位作者 张玉玲 韩华 朱志昂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0-325,共6页
合成了四个新型的手性双核(R,R)Salen配合物犤(Cu)2L·H2O(2),(Ni)2L(3),(Zn)2L·H2O(4),(MnCl)2L·2H2O(5)犦,(其中L是由(R,R)环己二胺、3,5-叔丁基水杨醛、5,5'-亚甲基二水杨醛为原料合成的手性二聚Salen配体(1)).用... 合成了四个新型的手性双核(R,R)Salen配合物犤(Cu)2L·H2O(2),(Ni)2L(3),(Zn)2L·H2O(4),(MnCl)2L·2H2O(5)犦,(其中L是由(R,R)环己二胺、3,5-叔丁基水杨醛、5,5'-亚甲基二水杨醛为原料合成的手性二聚Salen配体(1)).用元素分析、NMR、FT-IR、UV-Vis、CD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与单核的Salen配体和配合物比较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圆二色光谱性质.发现双核配体和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与单核的配体和配合物基本一致,而吸收峰的强度有近似两倍的关系.另外,用激子偶合理论解释了此类手性化合物圆二色谱的Cotton效应和Cotton分裂.Cot-ton分裂的方向依赖于环己二胺的构象.(R,R)环己二胺决定了Salen化合物的手征性为负,Cotton分裂的正负两部分分别处于高能区和低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双核salen配合 谱学性质 催化性能 不对称催化剂 手性金属配合
下载PDF
手性Salen金属配合物与咪唑类客体分子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阮文娟 刘涛 +2 位作者 李瑛 骆树新 朱志昂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00-1005,共6页
用光谱滴定法研究了手性Salen金属配合物(SalenFe~Ⅲ,SalenCo~Ⅱ)与四种咪唑类客体在CH_2Cl_2中的分子识别行为,发现手性Salen金属配合物与咪唑,N-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的配位数为2,与克霉唑的配位数为1.各识别体系缔合常数的顺序对Salen... 用光谱滴定法研究了手性Salen金属配合物(SalenFe~Ⅲ,SalenCo~Ⅱ)与四种咪唑类客体在CH_2Cl_2中的分子识别行为,发现手性Salen金属配合物与咪唑,N-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的配位数为2,与克霉唑的配位数为1.各识别体系缔合常数的顺序对SalenFe~Ⅲ为:K(Im)>K(2-MeIm)>K(N-MeIm)>K(GMZ),对SalenCo~Ⅱ为:K(Im)>K(2-MeIm)>K(N-MeIm).测定的识别反应的△_rG_m^0,△_rH_m^0,△_rS_m^0表明此类识别反应为放热、熵减少的过程,反应体系中存在焓-熵补偿关系.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方法进行的理论研究对实验结果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salen金属配合 咪唑类客体 分子识别 理论研究 配合 配合 配位数 缔合常数
下载PDF
手性Salen金属配合物水解拆分环氧氯丙烷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涛 阮文娟 +2 位作者 张玉玲 朱志昂 陈荣悌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7-500,共4页
The reaction kinetics of hydrolysis resolution of racemic epichlorohydrin to chiral chloropropandiol and optically active epichlorohydrin, catalyzed by chiral salen metal complexes, was studied by using gas chromatogr... The reaction kinetics of hydrolysis resolution of racemic epichlorohydrin to chiral chloropropandiol and optically active epichlorohydrin, catalyzed by chiral salen metal complexes, was studied by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catalyst type and catalyst concentration on the reaction rate were explor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ome kinetic regularity for the reaction has been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salen金属配合 水解拆分 环氧氯丙烷 反应动力学 催化剂
下载PDF
新型Salen型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及轴向配位热力学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莉芹 史秀丽 +2 位作者 阮文娟 张晓红 朱志昂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95-1201,共7页
采用金属模板法合成了四个新型Salen型单、双核金属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1HNMR)、电喷雾质谱(ESI-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使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滴定法和圆二色(CD)光谱研究了主体金属镍配合物... 采用金属模板法合成了四个新型Salen型单、双核金属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1HNMR)、电喷雾质谱(ESI-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使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滴定法和圆二色(CD)光谱研究了主体金属镍配合物与咪唑类含氮小分子的轴向配位反应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主体与咪唑(Im)和N-甲基咪唑(N-MeIm)的配位数是2,而与2-Et-4-MeIm和2-MeIm的配位数是1;轴配体系的热力学数据显示主体与咪唑类配体的平衡常数按K苓(Im)>K苓(N-MeIm)>K苓(2-Et-4-MeIm)>K苓(2-MeIm)顺序依次减小;测得的△rHm苓和△rSm苓数据表明该轴向配位反应为放热、熵增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模板法 新型salen配合 合成表征 轴向配位热力学 圆二色光谱
下载PDF
Ln(Ⅲ)-Ni(Ⅱ)与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异核配合物的合成与波谱 被引量:3
18
作者 鲁桂 姚克敏 +2 位作者 陈德余 沈联芳 袁汉珍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7-333,共7页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SALEN)与镍的配合物Ni3(SALEN)2(NO3)6·H2O及镧系镍的异核配合物Ln2Ni3(SALEN)6(NO3)12·H2O(Ln=La,Nd,Sm,Gd,Yb,Y...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SALEN)与镍的配合物Ni3(SALEN)2(NO3)6·H2O及镧系镍的异核配合物Ln2Ni3(SALEN)6(NO3)12·H2O(Ln=La,Nd,Sm,Gd,Yb,Y).以紫外、红外光谱、磁化率,特别是1HNMR及EPR波谱等方法研究了它们在组成、结构和配位等方面的异同.GdNiSALEN配合物的EPR谱表明其在低温THF中呈“单峰效应”.文中讨论了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峰宽的相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 异核配合 席夫碱 EPR波谱 salen
下载PDF
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催化NaOCl不对称环氧化苯乙烯反应 被引量:9
19
作者 何乐芹 赵继全 张雅然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8-690,共3页
合成了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以NaOC l为氧源考察了反应体系pH值、溶剂以及轴向配体对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较佳的反应条件下:苯乙烯5 mmol,催化剂0.1 mmol,缓... 合成了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以NaOC l为氧源考察了反应体系pH值、溶剂以及轴向配体对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较佳的反应条件下:苯乙烯5 mmol,催化剂0.1 mmol,缓冲液pH值为11.30,以CH2C l2为溶剂并加入1 mmol 4-苯基吡啶氧化物作轴向配体,0℃反应,苯乙烯转化率达100%,产物对映体过量值(ee)为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环氧化 salen Mn(Ⅲ)配合 苯乙烯 NAOCL
下载PDF
Salen型双肟铜(Ⅱ)和钴(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性质(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文魁 吕忠武 +3 位作者 孙银霞 许力 王莉 董秀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27-1634,共8页
一种新的Salen型双肟配体H2L(H2L=4,4′-二溴-6,6′-二氯-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分别与一水合乙酸铜或四水合乙酸钴反应,合成了2种配合物即[Cu(L)](1)和[Co(L)(H2O)2]n(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单核结构,由1... 一种新的Salen型双肟配体H2L(H2L=4,4′-二溴-6,6′-二氯-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分别与一水合乙酸铜或四水合乙酸钴反应,合成了2种配合物即[Cu(L)](1)和[Co(L)(H2O)2]n(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单核结构,由1个Cu2+离子和1个四齿配位的L2-单元组成。中心CuⅡ原子的配位数为4,配合物的几何构型为扭曲的四面体。配合物2含有1个Co2+离子、1个配体L2-单元(提供N2O2给予体)、2个配位的水分子,其中心CoⅡ原子具有六配位的稍微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该配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线性延伸的金属-水链状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salen型双肟配体 合成 晶体结构 热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