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4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Ni-Fe基高温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与蠕变行为
1
作者 徐堃 操光辉 +3 位作者 严靖博 张鹏 刘鹏 袁勇 《上海金属》 CAS 2024年第4期40-46,52,共8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GH4070P合金在725℃/180 MPa和725℃/150 MPa条件下的蠕变行为,分析了合金在不同条件下蠕变后的微观组织和晶体学特征,揭示了合金蠕变过程中析出相的演变规律及断裂机制...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GH4070P合金在725℃/180 MPa和725℃/150 MPa条件下的蠕变行为,分析了合金在不同条件下蠕变后的微观组织和晶体学特征,揭示了合金蠕变过程中析出相的演变规律及断裂机制。结果表明:在725℃/180 MPa和725℃/150 MPa蠕变条件下,位错通过Orowan机制绕过γ′析出相;725℃/150 MPa蠕变合金由于γ′相的粗化产生位错塞积。蠕变期间,合金晶界应力集中较为明显,产生了蠕变孔洞和微裂纹,最终导致沿晶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 基合金 γ′相 蠕变 微观组织
下载PDF
Fe、Ni元素微合金化对Al-11Si铝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清 王若超 +2 位作者 晁延吉 齐志峰 刘洪涛 《轻金属》 2024年第4期44-49,共6页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X射线光谱(EDS)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Ni(1.2及1.6wt.%)和Fe(0.6及0.8wt.%)含量对Al-11Si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及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的Ni元素对于Al-11Si合金中富含Fe相...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X射线光谱(EDS)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Ni(1.2及1.6wt.%)和Fe(0.6及0.8wt.%)含量对Al-11Si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及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的Ni元素对于Al-11Si合金中富含Fe相的类型、形态和分布具有积极作用。在Al-11Si铝合金中添加1.2wt.%Ni和0.6wt.%Fe可以生成一种类似“汉字状”的富Fe强化相。当进一步增加到1.6wt.%Ni和0.8wt.%Fe后,富Fe相变为了长针状,对Al基体产生严重的割裂作用,降低了合金力学性能。由于含有1.2wt.%Ni和0.6wt.%Fe的Al-11Si铝合金中生成了“汉字状”富Fe强化相,合金的高温拉伸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在350℃的测试温度下,Al-11Si铝合金的抗拉强度(UTS)达到了13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11Si铝合金 ni含量 fe含量 fe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煅烧温度对钠离子电池P2-Na_(0.67)Ni_(0.1)Fe_(0.1)Mn_(0.8)O_(2)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吴奇峰 谭磊 +3 位作者 任延杰 邹康宇 宁天翔 李灵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4-1892,共9页
层状氧化物材料因其容量高被认为是钠离子电池(SIBs)的候选正极材料,其中,锰基P2型层状氧化物因成本低、稳定性好,是具有发展前景的钠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本文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一种P2-Na_(0.67)Ni_(0.1)Fe_(0.1)Mn_(0.8)O_(2)正极... 层状氧化物材料因其容量高被认为是钠离子电池(SIBs)的候选正极材料,其中,锰基P2型层状氧化物因成本低、稳定性好,是具有发展前景的钠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本文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一种P2-Na_(0.67)Ni_(0.1)Fe_(0.1)Mn_(0.8)O_(2)正极材料,研究煅烧温度对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75℃下获得的Na_(0.67)Ni_(0.1)Fe_(0.1)Mn_(0.8)O_(2)正极材料具有结晶良好的P2纯相,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5~4.3 V的电压范围内,0.05C下所制备正极材料的初始放电容量为232 mA·h/g,且循环100次后,正极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为6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ni/fe/Mn基正极材料 煅烧温度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旋转锻造加工高比重W-Ni-Fe合金的退火工艺研究
4
作者 李天瑞 冯宏伟 +4 位作者 黄滢秋 刘晓彬 黄伟 周朝红 陈子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66,71,共6页
使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Ni/Fe为7∶3的W-Ni-Fe高比重钨合金,在使用旋转锻造方法进行形变强化后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锻造态W-Ni-Fe合金经过一定温度的锻后退火,强度有所提高,而塑性下降。样品的强度在一定的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范围内能... 使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Ni/Fe为7∶3的W-Ni-Fe高比重钨合金,在使用旋转锻造方法进行形变强化后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锻造态W-Ni-Fe合金经过一定温度的锻后退火,强度有所提高,而塑性下降。样品的强度在一定的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范围内能得到提升,更高温度和更高时间的保温会使样品强度下降。不同钨含量的W-Ni-Fe合金,强度提升最大的退火温度和时间条件不同。SEM图像显示,退火前样品钨颗粒因旋转锻造变形呈现长条状织构,退火后钨颗粒的形状无明显变化。这些现象说明,锻造变形的合金样品经过锻后退火发生应变时效现象,使强度得到提升。研究明确了不同钨含量的W-Ni-Fe合金最佳的锻后退火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重钨合金 W-ni-fe合金 旋转锻造 退火
下载PDF
负载型Fe-Ni纳米合金的制备及其催化丁二烯选择性加氢性能
5
作者 严永情 王朝 +5 位作者 刘思明 连天 王伟豪 金顺敬 陈丽华 苏宝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2,共10页
采用尿素沉积-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Fe-Ni纳米合金催化剂,通过调变Fe/Ni摩尔比,研究了金属组分对其还原温度、合金结构及催化丁二烯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Ni复合能有效降低Fe、Ni单金属催化剂的还原温度;随着Fe摩尔分数由0... 采用尿素沉积-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Fe-Ni纳米合金催化剂,通过调变Fe/Ni摩尔比,研究了金属组分对其还原温度、合金结构及催化丁二烯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Ni复合能有效降低Fe、Ni单金属催化剂的还原温度;随着Fe摩尔分数由0增加至100%,金属相结构逐渐由面心立方向体心立方结构转变;在催化加氢过程中,Fe的引入降低了Ni基催化剂活性,但丁烯选择性得到大幅提高;当Fe/Ni摩尔比为25/75时,Fe_(25)Ni_(75)/TiO_(2)-R催化剂中富Ni的Ni3Fe相在丁二烯催化活性(完全转化温度T_(100%)约95℃)和单烯烃选择性(>93%)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贵金属催化剂 fe-ni合金催化剂 丁二烯 选择性加氢 低碳烯烃 活性位点
下载PDF
Al-Cr-Fe-Mn-Ni高熵合金中的L2_(1)相的相稳定性及其性能研究
6
作者 易慧 吴长军 +3 位作者 周琛 刘亚 陆晓旺 苏旭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6-204,共9页
为开发兼具良好强度与塑性的BCC基高熵合金,可引入与基体共格的B2或L2_(1)相。L2_(1)相具有更好的抗蠕变性能,有望在高温环境中得到应用。但是,目前对BCC型高熵合金中L2_(1)相的存在规律、相稳定性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还缺乏深入的研... 为开发兼具良好强度与塑性的BCC基高熵合金,可引入与基体共格的B2或L2_(1)相。L2_(1)相具有更好的抗蠕变性能,有望在高温环境中得到应用。但是,目前对BCC型高熵合金中L2_(1)相的存在规律、相稳定性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为此,本工作研究了电弧熔炼制备的铸态Al_(0.5)Cr_(2.5-x)FeMn_(x)Ni(x=0.5~1.75)、Al_(0.75)Cr_(2.25-y)FeMn_(y)Ni(y=0.25~1.5)、AlCr_(2-z)FeMn_(z)Ni(z=0.5~1.5)高熵合金的相组成,及800℃或1000℃真空退火120 h对合金组织和相组成的影响。研究表明,这些合金中L2_(1)相的成分特征由40%~50%(原子分数)Ni和15%~20%(原子分数)Al、Mn组成。L2_(1)相只存在于Al含量为10%~15%(原子分数)的合金中,且多以BCC+L2_(1)两相共存,获得的组织为编织网状的调幅分解组织。当Al含量达到20%(原子分数)后,合金则由BCC+B2两相构成。L2_(1)相的存在会使BCC型XRD特征峰出现明显的峰分裂。经过800℃或1000℃退火后,合金中L2_(1)相仍能稳定存在,合金显微组织发生粗化并会形成σ或FCC相。铸态合金的硬度随Mn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含L2_(1)相的合金的硬度在463HV~558HV范围内。800℃退火会使含5%~15%(原子分数)Mn的合金硬度降低70HV~100HV,但由于硬质σ相的析出,含20%~30%(原子分数)Mn的合金硬度提高200HV以上;1000℃退火后,由于软质FCC相的形成,合金的硬度略有降低,这些结果将为BCC型高熵合金的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r-fe-Mn-ni 高熵合金 L2_(1)相 硬度 相稳定性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Fe-Ni基奥氏体合金耐点蚀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郑军宝 闫英杰 曹睿 《电焊机》 2024年第3期18-23,79,共7页
针对Fe-Ni基奥氏体合金在740℃时效处理后的析出相随时效时间的演变进行探究;并通过电化学腐蚀试验以及Mott-Schottky分析,研究了时效处理对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40℃时效处理可以促进γ′沉淀强化相[Ni_(3)(Al,Ti)]在合金... 针对Fe-Ni基奥氏体合金在740℃时效处理后的析出相随时效时间的演变进行探究;并通过电化学腐蚀试验以及Mott-Schottky分析,研究了时效处理对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40℃时效处理可以促进γ′沉淀强化相[Ni_(3)(Al,Ti)]在合金中的析出;随时效时间的增加,γ′析出相的密度和尺寸增加;同时,时效处理会增加合金表面点缺陷数量,降低合金钝化膜致密性,从而导致合金耐点蚀性降低;通过恒电位阳极极化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合金表面点缺陷数量,提高合金耐点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基奥氏体合金 时效处理 γ′析出相 耐点蚀性能 表面改性
下载PDF
超声波电沉积制备Fe-Ni-Co合金箔
8
作者 李颖 余瑜 +2 位作者 王子铭 钟怡玮 郭占成 《江西冶金》 2024年第2期128-135,共8页
Fe-Ni-Co合金箔是过渡金属合金的一种重要类型,在储氢和磁性材料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在氨基磺酸盐-氯化物电镀液体系中,采用电沉积法在纯钛基底上制备出铁基Fe-Ni-Co合金箔,考察pH值、温度、电流密度、超声波功率对Fe-Ni-Co... Fe-Ni-Co合金箔是过渡金属合金的一种重要类型,在储氢和磁性材料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在氨基磺酸盐-氯化物电镀液体系中,采用电沉积法在纯钛基底上制备出铁基Fe-Ni-Co合金箔,考察pH值、温度、电流密度、超声波功率对Fe-Ni-Co合金箔的形貌、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2.0、温度为60℃、电流密度为50 mA/cm^(2)、超声波功率为45 W时,合金箔表面平整且气孔较少,杂质元素含量低,截面成分分布较均匀;合金是以Ni为溶剂、Fe和Co为溶质的置换型固溶体,为面心立方的γ-(Fe, Ni)相,硬度及耐腐蚀性能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超声波 fe-ni-Co合金箔
下载PDF
利用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烧结矿制备Fe-Cr-Ni合金
9
作者 薛钰霄 朱德庆 +2 位作者 潘建 游志雄 吕学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494-1506,共13页
我国是不锈钢第一生产大国,但作为冶炼不锈钢主要原料的镍矿及铬铁矿资源贫乏,占红土镍矿资源总量60%以上的褐铁矿型红土镍矿与低品位铬铁矿愈发受到关注。同时,不锈钢冶炼通常需先分别生产铬铁和镍铁,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高。因此,本... 我国是不锈钢第一生产大国,但作为冶炼不锈钢主要原料的镍矿及铬铁矿资源贫乏,占红土镍矿资源总量60%以上的褐铁矿型红土镍矿与低品位铬铁矿愈发受到关注。同时,不锈钢冶炼通常需先分别生产铬铁和镍铁,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高。因此,本文基于烧结—高炉工艺,利用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烧结矿低成本地一步制备出了Fe-Cr-Ni合金。通过热力学分析及熔炼参数的优化,重点研究了不同Cr_(2)O_(3)含量的含镍烧结矿(S1:4.84 wt%;S3:7.72 wt%)的熔炼特性。在熔炼时间60 min(S1)/90 min (S3)、熔炼温度1600℃、焦粉用量20 wt%、炉渣碱度1.0的最佳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铬品位5.6 wt%~9.3 wt%、镍品位1.55 wt%~1.70 wt%、铁品位84 wt%~88 wt%的Fe-Cr-Ni合金,其铬、镍和铁的回收率分别在90%、98%和96%以上。研究表明,含镍烧结矿Cr_(2)O_(3)含量的提高会造成熔炼时间的延长,这不利于焦比的降低与不锈钢产量的提高。在后续研究中,将开发出由含镍烧结矿与含铬球团矿构成的综合炉料结构,以更有效地实现高铬镍铁的冶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炼特性 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烧结矿 fe-CR-ni合金 渣铁分离
下载PDF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glucose to sorbitol with tannic acid-based porous carbon sphere supported Ni-Ru bimetallic catalysts
10
作者 Ran Xi Yiwei Tang +3 位作者 Richard Lee Smith Jr Xiaoning Liu Le Liu Xinhua Qi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719-1727,共9页
Ni-Ru bimetallic porous carbon sphere(Ni-Ru@PCS) 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via formaldehyde-assisted, metal-coordinated crosslinking sol-gel chemistry, in which biomass-derived tannic acid and F127 surfactant were us... Ni-Ru bimetallic porous carbon sphere(Ni-Ru@PCS) 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via formaldehyde-assisted, metal-coordinated crosslinking sol-gel chemistry, in which biomass-derived tannic acid and F127 surfactant were used as carbon precursor and soft template, respectively, and Ni2+and Ru3+were used as cross-linkers. In the developed method, Ni-Ru particles became uniformly dispersed in the carbon skeleton due to strong coordination bonds between metal ions(Ni2+and Ru^(3+)) and tannic acid molecules and bimetal interactions. The as-synthesized Ni-Ru10:1@PCS catalyst with a loading Ni:Ru mole ratio of 10:1 was applied for the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glucose to sorbitol, and provided 99% glucose conversion with a sorbitol selectivity of 100% at 140℃ in 150 min reaction time and exhibited good stability and recyclability in which sorbitol yield remained at 98% after 4 cycles with little or no metal agglomeration. The catalyst was applied to glucose solutions as high as 20 wt% with 97% sorbitol yields being obtained at 140℃ in 20 h. The developed bimetallic porous carbon sphere catalysts take advantage of sustainably-derived materials in their structure and are applicable to related biomass conversion re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nic acid ni–Ru bimetal GLUCOSE SORBITOL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下载PDF
基于三氰基铁(Ⅲ)酸盐的Fe^(Ⅲ)_(4)Ni^(Ⅱ)_(2)六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国玲 王蒙蒙 +2 位作者 唐新学 张然 倪中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64-1570,共7页
利用三氰基铁酸盐(Bu_(4)N)[FeⅢ(Tp)(CN)_(3)](Tp=氢化三(1-吡唑基)硼酸)与配体2,9-二吡唑基-1,10-菲咯啉(dpzpen)以及高氯酸镍反应合成了一例氰根桥联的Fe^(Ⅲ)_(4)Ni^(Ⅱ)_(2)六核配合物[Fe_(4)Ni_(2)(Tp)_(4)(CN)_(12)(dpzpen)_(2)]... 利用三氰基铁酸盐(Bu_(4)N)[FeⅢ(Tp)(CN)_(3)](Tp=氢化三(1-吡唑基)硼酸)与配体2,9-二吡唑基-1,10-菲咯啉(dpzpen)以及高氯酸镍反应合成了一例氰根桥联的Fe^(Ⅲ)_(4)Ni^(Ⅱ)_(2)六核配合物[Fe_(4)Ni_(2)(Tp)_(4)(CN)_(12)(dpzpen)_(2)]·12H_(2)O·3CH_(3)OH (1)。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具有近似菱形的Fe^(Ⅲ)_(2)Ni^(Ⅱ)_(2)骨架结构,另外2个Fe则通过氰根延伸在菱形的外侧。磁性研究表明在配合物1中氰根桥联的Fe和Ni表现出铁磁相互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基于配合物1的结构模型,对它的变温磁化率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Fe-Ni之间的磁耦合常数,得到的最佳磁耦合常数J3d(15.73 cm^(-1))>J2d(3.53 cm^(-1))≈J1d(3.50 cm^(-1))与Ni-N键的键长以及Ni-N≡C键角的变化趋势有关(J3d:0.206 5 nm,169.8°;J2d:0.206 2 nm,163.1°;J1d:0.198 7 nm,161.6°)。以上结果表明Ni-N键长越短,Ni-N≡C键角越大,Fe与Ni之间的铁磁耦合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氰基铁酸盐 feni配合物 晶体结构 磁性 磁性-结构相互关系
下载PDF
解聚凹凸棒土负载纳米Fe/Ni材料对水中2,4-二氯酚的脱氯降解性能
12
作者 刘红 向金蓉 +1 位作者 王珺雯 范先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08,共8页
采用球磨-冷冻工艺对凹凸棒土进行解聚处理,分别以解聚前后的凹凸棒土为载体负载纳米Fe/Ni,对比研究了所制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对水中2,4-二氯酚(2,4-DCP)的脱氯降解性能,并考察了环境温度、溶液初始pH值对材料脱氯降解2,4-DCP性能的... 采用球磨-冷冻工艺对凹凸棒土进行解聚处理,分别以解聚前后的凹凸棒土为载体负载纳米Fe/Ni,对比研究了所制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对水中2,4-二氯酚(2,4-DCP)的脱氯降解性能,并考察了环境温度、溶液初始pH值对材料脱氯降解2,4-DCP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解聚处理后,以棒晶束聚集体存在的凹凸棒土分散形成单独的纳米棒晶,纳米Fe/Ni颗粒团聚情况得到改善,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增大,对水中2,4-DCP的脱氯降解性能显著提升,适当提升环境温度和合理的溶液pH值(3.0~9.0)均有利于复合材料对2,4-DCP的脱氯降解,其主要途径是直接脱除2个氯原子生成苯酚,次要途径为2,4-DCP先脱去1个氯原子生成2-氯酚或4-氯酚,再脱去另一个氯原子生成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解聚 纳米fe/ni 2 4-二氯酚 脱氯降解 球磨处理 冷冻干燥
下载PDF
Co-Ni-Fe-Cr系红外辐射材料自蔓延燃烧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健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9-293,共5页
采用溶液自蔓延燃烧合成法及煅烧法制备了Co-Ni-Fe-Cr系红外辐射粉体材料,对前驱体和煅烧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红外发射率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自蔓延燃烧得到的燃烧产物呈无定形态,显微结构为多孔薄片状。燃烧产物经800~100... 采用溶液自蔓延燃烧合成法及煅烧法制备了Co-Ni-Fe-Cr系红外辐射粉体材料,对前驱体和煅烧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红外发射率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自蔓延燃烧得到的燃烧产物呈无定形态,显微结构为多孔薄片状。燃烧产物经800~1000℃煅烧处理后转变为尖晶石相,随煅烧温度升高晶粒长大并趋近尖晶石相八面体形貌。1000℃煅烧得到的粉体团聚较少且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0.6μm)。获得的Co0.5Ni0.5(Fe0.375Cr0.625)2O4粉体全波段法向红外发射率为0.92,添加质量分数20%的Ca-Mg-Zr-Al-Si玻璃粉配制成丝网印刷浆料,经施釉、干燥和800℃釉烧在氧化铝黑瓷基板表面形成致密釉层,釉层红外发射率达到0.87,材料可用于氧化铝陶瓷基红外加热器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材料 红外加热器 Co-ni-fe-Cr尖晶石 自蔓延燃烧合成 红外发射率
下载PDF
核电厂液态流出物中^(55)Fe和^(63)Ni的联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春鸣 姜冬 马元晨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1-344,共4页
^(55)Fe和^(63)Ni的测量对核电厂液态流出物的排放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工作建立了一种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样品中^(55)Fe和^(63)Ni的联合分析方法,通过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镍沉淀富集^(55)Fe和^(63)Ni,再以TRU树脂和镍树脂分离^(55)Fe... ^(55)Fe和^(63)Ni的测量对核电厂液态流出物的排放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工作建立了一种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样品中^(55)Fe和^(63)Ni的联合分析方法,通过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镍沉淀富集^(55)Fe和^(63)Ni,再以TRU树脂和镍树脂分离^(55)Fe和^(63)Ni,用低本底液体闪烁谱仪进行测量,并对相关测量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当样品用量为1.0 L、测量时间为60 min时,该方法对^(55)Fe的探测下限为0.06 Bq/L,对^(63)Ni的探测下限为0.02 Bq/L,满足核电厂液态流出物中^(55)Fe和^(63)Ni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流出物 ^(55)fe ^(63)ni 液闪计数法
下载PDF
海洋工程及船用ZCuAl9Fe4Ni4Mn2铜合金的腐蚀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一帆 郭桦 +4 位作者 苑伟 刘乐乐 王军亮 马江南 郁炎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70-74,共5页
研究了海洋工程及船用主干材料ZCuAl9Fe4Ni4Mn2铜合金的腐蚀疲劳性能。采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电液伺服材料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和测试ZCuAl9Fe4Ni4Mn2铜合金的腐蚀疲劳强度、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路... 研究了海洋工程及船用主干材料ZCuAl9Fe4Ni4Mn2铜合金的腐蚀疲劳性能。采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电液伺服材料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和测试ZCuAl9Fe4Ni4Mn2铜合金的腐蚀疲劳强度、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路径和腐蚀疲劳断口形貌。得到在1×10^(7)循环周次下,ZCuAl9Fe4Ni4Mn2铜合金的条件疲劳强度为204 MPa;在90%置信度、10%失效概率下,ZCuAl9Fe4Ni4Mn2铜合金的腐蚀疲劳强度为185.91 MPa;在载荷比(R)=0.1条件下,ZCuAl9Fe4Ni4Mn2铜合金的Paris公式为da/dN=1.7670×10^(-12)×ΔK^(5.8899)。腐蚀疲劳裂纹萌生于试样表面腐蚀坑处,以河流状花样扩展,扩展路径上会出现二次裂纹,裂纹扩展会经历第Ⅰ阶段、第Ⅱ阶段、高速扩展直至断裂阶段。疲劳条带一般出现在裂纹的第Ⅱ扩展阶段,这个阶段裂纹扩展速率中等,服从Pairs幂律关系,疲劳裂纹的扩展方向垂直于疲劳条带。该研究可为评估海洋工程及船用ZCuAl9Fe4Ni4Mn2铜合金构件的使用寿命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CuAl9fe4ni4Mn2铜合金 腐蚀疲劳 裂纹扩展 断口形貌
下载PDF
Fe元素微量添加对Al-5Ni高导热合金性能及流变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钟扬霖 胡永俊 +3 位作者 王康 李文芳 王志玉 廖忠淼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4-48,53,共6页
Al-Ni近/共晶合金兼具高强韧和高导热性能,Ni在Al中的共晶成分点较其他常见过渡族元素更高,其铸件在热管理材料领域具有可观的应用潜力。研究了微量添加Fe元素对Al-5wt%Ni合金的微观组织、导热系数、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Al-Ni近/共晶合金兼具高强韧和高导热性能,Ni在Al中的共晶成分点较其他常见过渡族元素更高,其铸件在热管理材料领域具有可观的应用潜力。研究了微量添加Fe元素对Al-5wt%Ni合金的微观组织、导热系数、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Al-5wt%Ni中添加0.1wt%Fe元素可实现α-Al晶粒的显著细化,(α-Al+Al3Ni)共晶组织球化且第二相分布更为均匀。当Fe元素添加量在0.1wt%时,Al-5wt%Ni合金导热系数和力学性能同步提升,导热系数由211.4 W/(m·K)提升到218.8 W/(m·K),抗拉强度由132.5 MPa提升到170.9 MPa。通过高温熔体库埃特粘度仪表征合金熔体流变行为,发现添加0.5wt%Fe元素在Al-5wt%Ni合金中会导致该液态熔体粘度上升,但645℃时其剪切稀薄特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5ni合金 fe元素 微观组织 导热系数 流变行为
下载PDF
Ni、Fe含量对90Mo-Ni-Fe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俊汝 张国华 周国治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2-803,共12页
为改善95Mo-Ni-Fe合金烧结致密化过程中晶间脆性的现象,本文研究合金中Ni、Fe含量对90Mo-Ni-Fe合金的影响,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少量MoB进行性能强化。以Mo、Ni、Fe的金属氧化物为原料,制备了微米级的90Mo-Ni-Fe复合粉体,并采用粉末... 为改善95Mo-Ni-Fe合金烧结致密化过程中晶间脆性的现象,本文研究合金中Ni、Fe含量对90Mo-Ni-Fe合金的影响,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少量MoB进行性能强化。以Mo、Ni、Fe的金属氧化物为原料,制备了微米级的90Mo-Ni-Fe复合粉体,并采用粉末冶金法烧结,对比了不同Ni、Fe含量90Mo-Ni-Fe合金的致密化程度、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Fe含量的增加可以抑制90Mo-Ni-Fe合金中Mo晶粒的长大,同时减少晶间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90Mo-5Ni-5Fe合金的硬度和弯曲强度最高可达到655HV和613 MPa。结合合金断口形貌分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存在恶化了界面性能,导致材料的弯曲强度降低。另外,添加2%MoB后,90Mo-5Ni-5Fe合金的相对密度和硬度分别提高为98.00%和861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Mo-ni-fe合金 MoB 结构演变 力学性能
下载PDF
Al-7.5Ni-xFe合金的组织演变与热物性能
18
作者 江民浩 莫丽玲 杜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01-2812,共12页
利用普通铸造法制备了Al-7.5Ni-xFe(x=0,1,2,5,7)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SEM-EDS和XRD等手段观测其组织特征,并测试导热率和热膨胀系数,揭示组织演变机制,讨论组织与热物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e加入后,合金的组织特征改变,由(α(Al)... 利用普通铸造法制备了Al-7.5Ni-xFe(x=0,1,2,5,7)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SEM-EDS和XRD等手段观测其组织特征,并测试导热率和热膨胀系数,揭示组织演变机制,讨论组织与热物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e加入后,合金的组织特征改变,由(α(Al)+Al_(3)Ni)共晶组织转变为Al_(9)Fe_(2-y)Ni_(y)相和α(Al)组成的混合组织。随Fe含量增大,Al_(9)Fe_(2-y)Ni_(y)相中Fe/Ni比(摩尔比)逐渐增加并趋于等比,Al_(9)Fe_(2-y)Ni_(y)相逐渐粗化且体积分数增加,其形态由针状向板状转变,并呈现定向排列特征。Fe含量增至7%后有星状Al_(13)Fe_(4)相析出,并在其表面由Al_(9)Fe_(2-y)Ni_(y)包覆。Fe加入后,合金的凝固进程发生变化,存在初生相析出、共晶进程缩短甚至产生分段共晶。Al_(9)Fe_(2-y)Ni_(y)由反应L+Al_(13)Fe_(4)→Al_(9)Fe_(2-y)Ni_(y)生成,分段共晶反应包括L+Al_(13)Fe_(4)→α(Al)+Al_(9)FeNi和L→Al_(3)Ni+α(Al)+Al_(9)FeNi。随Fe含量增加,热膨胀系数逐渐降低同时导热也逐渐恶化。利用有效介质模型(GEMT)可有效预测其导热系数,模型特征参数k_(0)最优值为38。通过Turner模型预测的合金热膨胀系数与实验值具有较大偏差,且共晶组织体积分数越大,偏差越显著;将共晶组织视为整体相对Turner模型进行修正,修正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ni合金 导热系数 热膨胀系数 量化分析
下载PDF
沉积电压对Ni-Fe-Sn镀层组织结构及析氢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袁绍武 吴艺辉 +3 位作者 王宇鑫 张原 孙泽生 何震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24,共5页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水技术低成本、高效率地制备氢气,是当前国际科研的热点之一.发展高性能、低成本、高活性的析氢催化剂是电解水技术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文中采用恒电位电沉积法在泡沫镍表面合成了菜花状结构的N...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水技术低成本、高效率地制备氢气,是当前国际科研的热点之一.发展高性能、低成本、高活性的析氢催化剂是电解水技术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文中采用恒电位电沉积法在泡沫镍表面合成了菜花状结构的Ni-Fe-Sn镀层.研究了不同沉积电位对镀层的物相、形貌及析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沉积电位的减少,Ni-Fe-Sn镀层表面逐渐生成了菜花状结构,镀层中Sn含量逐渐增加,而Fe含量则逐渐减少.当沉积电位为-0.9 V时,Ni-Fe-Sn镀层获得最佳的析氢性能,其在10 mA·cm^(-2)电流密度时的析氢过电位仅为62 mV.同时,该镀层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Ni-Fe-Sn镀层优良的析氢性能归因于菜花状结构提供了较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能够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同时适量的Sn和Fe含量减小电荷转移电阻,加快电荷转移速率,增强了镀层的析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Sn镀层 析氢反应 电沉积 碱性电解液
下载PDF
Fe掺杂NiSe@NiS复合材料电子调制和界面协同促进析氧性能研究
20
作者 阴雪利 代小平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70-1477,共8页
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在泡沫镍(NF)基底上原位合成出Fe掺杂的硒化镍和硫化镍复合材料(Fe-NiSe@NiS/NF)。得益于Fe掺杂优化的电子结构、NiSe和NiS间的协同效应以及高效的电荷转移速率,Fe-NiSe@NiS/NF在1 mol/L KOH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OER... 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在泡沫镍(NF)基底上原位合成出Fe掺杂的硒化镍和硫化镍复合材料(Fe-NiSe@NiS/NF)。得益于Fe掺杂优化的电子结构、NiSe和NiS间的协同效应以及高效的电荷转移速率,Fe-NiSe@NiS/NF在1 mol/L KOH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OER性能。在过电位为330 mV时可实现电流密度150 mA/cm^(2),且电压在稳定40 h后没有发生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e@niS复合材料 fe掺杂 协同效应 电子调制 析氧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