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2+)-Al^(3+)-MoO_4^(2-)-LDHs防腐缓蚀剂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洁莹 党睿 +4 位作者 李梅 马向荣 刘丹 李小红 冯荣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0-384,390,共6页
以镍铝摩尔比为3∶1,尿素作为沉淀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Ni^(2+)-Al^(3+)-CO_3(2-)-LDHs层状材料。以Ni^(2+)-Al^(3+)-CO_3_(2-)-LDHs作为前驱体,分别与NaCl、钼酸钠(Na_2MoO_4·2H_2O)进行离子交换反应,成功构建了Ni^(2+)-Al^(3+... 以镍铝摩尔比为3∶1,尿素作为沉淀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Ni^(2+)-Al^(3+)-CO_3(2-)-LDHs层状材料。以Ni^(2+)-Al^(3+)-CO_3_(2-)-LDHs作为前驱体,分别与NaCl、钼酸钠(Na_2MoO_4·2H_2O)进行离子交换反应,成功构建了Ni^(2+)-Al^(3+)-MoO_4(2-)-LDHs防腐缓蚀剂。通过XRD、SEM、FT-IR、TG-DTG、ICP对样品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oO_4^(2-)插入LDHs层间,其层间距由0.769 nm增加到0.982 nm,样品晶相完整,并保持了良好的层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Al^3+-ldhs MoO4^2- 插层
下载PDF
Ni^(2+)-Fe^(3+)-CO_3^(2-)-LDHs和Ni^(2+)-Al^(3+)-CO_3^(2-)-LDHs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2
作者 党睿 马向荣 +3 位作者 白艳霞 张智芳 高立国 曹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0-193,共4页
采用络合剂协助均相沉淀法和传统均相沉淀法分别制备了镍铁类水滑石材料(Ni^(2+)-Fe^(3+)-CO_3^(2-)-LDHs)和镍铝类水滑石材料(Ni^(2+)-Al^(3+)-CO_3^(2-)-LDHs)光催化材料。对光催化剂材料的结构和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络合剂协助均相沉淀法和传统均相沉淀法分别制备了镍铁类水滑石材料(Ni^(2+)-Fe^(3+)-CO_3^(2-)-LDHs)和镍铝类水滑石材料(Ni^(2+)-Al^(3+)-CO_3^(2-)-LDHs)光催化材料。对光催化剂材料的结构和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i^(2+)-Fe^(3+)-CO_3^(2-)-LDHs和Ni^(2+)-Al^(3+)-CO_3^(2-)-LDHs均为六边形新貌的层状结构,层间距分别为0.768nm和0.770nm。光催化降解甲基蓝的动力学研究表明二者均为一级反应。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Ni^(2+)-Fe^(3+)-CO_3^(2-)-LDHs光催化活性优于Ni^(2+)-Al^(3+)-CO_3^(2-)-LDHs光催化剂。相比铝基LDHs,铁基LDHs(Ni^(2+)-Fe^(3+)-LDHs)具有较低禁带宽度(2.36eV),是理想的废水染料降解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Fe^3+-CO3^2--ldhs Ni^2+-Al^3+-CO3^2--ldhs 光催化 均相沉淀
下载PDF
Ni^(2+)-Al^(3+)类水滑石修饰玻碳电极对槲皮素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白小慧 邢艳 +4 位作者 杜芳艳 马向荣 何奇 高续春 宋小利 《化工科技》 CAS 2022年第4期56-59,共4页
首先合成了n(Ni^(2+))∶n(Al^(3+))=3∶1的类水滑石,后用滴涂法制备了Ni^(2+)-Al^(3+)类水滑石修饰玻碳电极(Ni^(2+)-Al^(3+)-LDHs/GCE).采用循环伏安扫描(CV)和交流阻抗(EIS)扫描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利用CV、方波伏安法(SWV)... 首先合成了n(Ni^(2+))∶n(Al^(3+))=3∶1的类水滑石,后用滴涂法制备了Ni^(2+)-Al^(3+)类水滑石修饰玻碳电极(Ni^(2+)-Al^(3+)-LDHs/GCE).采用循环伏安扫描(CV)和交流阻抗(EIS)扫描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利用CV、方波伏安法(SWV)研究测定槲皮素的最佳起点电位、振幅、测定频率、富集时间.结果表明,制备的Ni^(2+)-Al^(3+)-LDHs类水滑石成功修饰在了玻碳电极表面且其质量浓度为0.5mg/L时,修饰电极电催化活性明显提高.CV、SWV测定槲皮素的最佳条件为起点电位0.6V,振幅0.25V,测定频率20Hz,富集时间30s.修饰电极的重现性及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Al^(3+)类水滑石 槲皮素 修饰玻碳电极 伏安法
下载PDF
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亲油改性及其吸油性能
4
作者 王金玺 党睿 +4 位作者 马向荣 刘洁莹 张宇鑫 罗娇 张鑫玲 《工业催化》 CAS 2018年第9期30-34,共5页
Ni^(2+)与Al^(3+)物质的量比为3∶1,尿素为沉淀剂,通过水热合成技术制备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层状材料(Ni^(2+)-Al^(3+)-CO_3^(2-)-LDHs)。以Ni^(2+)-Al^(3+)-CO_3^(2-)-LDHs为前驱体,分别与Na Cl和十二烷基磺酸钠[CH_3(CH_2)_(11)SO_... Ni^(2+)与Al^(3+)物质的量比为3∶1,尿素为沉淀剂,通过水热合成技术制备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层状材料(Ni^(2+)-Al^(3+)-CO_3^(2-)-LDHs)。以Ni^(2+)-Al^(3+)-CO_3^(2-)-LDHs为前驱体,分别与Na Cl和十二烷基磺酸钠[CH_3(CH_2)_(11)SO_3Na]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得到Ni^(2+)-Al^(3+)-CH_3(CH_2)_(11)SO_3^--LDHs新型吸附剂材料。将CH_3(CH_2)_(11)SO_3^-亲油客体负载到Ni^(2+)-Al^(3+)-LDHs层状材料层间,实现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亲油改性。利用Ni^(2+)-Al^(3+)-CH_3(CH_2)_(11)SO_3^--LDHs复合材料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镍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亲油改性后增强了LDHs的亲油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改性 Ni^2+-Al^3+-CO3^2-ldhs 插层组装
下载PDF
二元镍铝水滑石制备、表征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5
作者 霍文兰 马向荣 《榆林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5-8,共4页
采用均相沉淀技术,制备Ni^(2+)-Al^(3+)LDHS层状材料,并对其热稳定性及电容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Ni^(2+)-Al^(3+)LDHS在低于200℃煅烧时,LDHs的层状结构依然保持;当在200℃-300℃之间煅烧时,LDHs层状结构开始坍塌分解生成复合金... 采用均相沉淀技术,制备Ni^(2+)-Al^(3+)LDHS层状材料,并对其热稳定性及电容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Ni^(2+)-Al^(3+)LDHS在低于200℃煅烧时,LDHs的层状结构依然保持;当在200℃-300℃之间煅烧时,LDHs层状结构开始坍塌分解生成复合金属氧化物;当煅烧温度达到500℃以上时,产物中有镍铝尖晶石晶相生成。Ni^(2+)-Al^(3+)LDHS制作的活性材料电极在碱性溶液(KOH,Na OH,Li OH)中有良好的电容性能,并且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大,比电容量呈现出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Al^3+ldhs 共沉淀技术 高结晶性 电容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