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晶和多晶LiNi0.8Co0.1Mn0.1O2性能对比分析
1
作者 张亚兰 白一含 +3 位作者 饶韫诚 王洪波 王利丹 李发闯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2期79-83,共5页
【目的】对不同晶体特征的LiNi0.8Co0.1Mn0.1O2(NCM811)进行分析,深入了解高镍三元锂电池的特点。【方法】将不同前驱体与氢氧化锂混合,并通过高温烧结合成单多晶NCM811(SC-811和PC-811),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在0.5 C倍率... 【目的】对不同晶体特征的LiNi0.8Co0.1Mn0.1O2(NCM811)进行分析,深入了解高镍三元锂电池的特点。【方法】将不同前驱体与氢氧化锂混合,并通过高温烧结合成单多晶NCM811(SC-811和PC-811),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在0.5 C倍率下,PC-811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204.5 mAh/g优于SC-811的189.4 mAh/g;PC-811在低倍率时比容量较高,而SC-811在高倍率时比容量较高;此外,低温放电时,SC-811的容量保持率比PC-811高,说明SC-811具有更好的低温耐受性。【结论】SC-811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良好的循环性能和低温性能,而PC-811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能量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8Co0.1Mn0.1O2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高镍三元
下载PDF
LiClO_(4)预氧化Ni_(0.8)Co_(0.17)Al_(0.03)(OH)_(2)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赖福林 王玉琴 +4 位作者 马全新 周翎飞 杨梦倩 钟盛文 Sydorov Dmytro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6,共10页
层状高镍正极材料(LiNi_(0.8)Co_(0.17)Al_(0.03)O_(2))因为具有高的镍含量,相比于LiCoO2拥有更高的比容量和更低的成本,受到了大众的欢迎。然而,循环过程中容量的快速衰退阻碍了LiNi_(0.8)Co_(0.17)Al_(0.03)O_(2)的进一步商业化使用... 层状高镍正极材料(LiNi_(0.8)Co_(0.17)Al_(0.03)O_(2))因为具有高的镍含量,相比于LiCoO2拥有更高的比容量和更低的成本,受到了大众的欢迎。然而,循环过程中容量的快速衰退阻碍了LiNi_(0.8)Co_(0.17)Al_(0.03)O_(2)的进一步商业化使用。其中,Li+/Ni^(2+)混排现象是造成材料不良循环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中,使用具有强氧化性的LiClO_(4)对Ni_(0.8)Co_(0.17)Al_(0.03)(OH)_(2)前驱体进行预氧化处理。X射线衍射(XRD)测试和精修结果显示,LiClO_(4)处理后的LiNi_(0.8)Co_(0.17)Al_(0.03)O_(2)(LiClO4-NCA)样品有着更低的Li+/Ni^(2+)混排程度,这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得到的正极材料中Ni^(2+)/Ni^(3+)结果相一致。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LiClO_(4)-NCA相比于原始样品LiNi_(0.8)Co_(0.17)Al_(0.03)O_(2)(NCA)具有更优异的循环性能,1 C倍率循环100圈后,LiClO4-NCA的容量保持率(94.3%)明显高于NCA(82.4%)。LiClO_(4)-NCA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LiClO_(4)促进了材料中的Ni^(2+)转化为Ni^(3+),减少了阳离子混排现象,保持了更完整的层状结构。因此,LiClO_(4)对Ni_(0.8)Co_(0.17)Al_(0.03)(OH)_(2)前驱体进行预氧化处理可以改善材料中的Li+/Ni^(2+)混排现象,优化层状高镍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高镍正极材料 预氧化改性 li+/ni2+混排 循环稳定性
下载PDF
原位掺杂的高镍正极材料LiNi_(0.92)Co_(0.039)Mn_(0.038)Zr_(0.003)O_(2)的烧结工艺与性能
3
作者 张昊霖 陶志军 +5 位作者 孟凡博 左业展 韩旗英 伍儒锋 袁斌 胡仁宗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58,共12页
采用共沉淀-固相烧结法成功制备了锆离子原位掺杂的高镍正极LiNi_(0.92)Co_(0.039)Mn_(0.038)Zr_(0.003)O_(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化学阻抗(EIS)、循环伏安(CV)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探究了不同烧结温度、烧结时间以及... 采用共沉淀-固相烧结法成功制备了锆离子原位掺杂的高镍正极LiNi_(0.92)Co_(0.039)Mn_(0.038)Zr_(0.003)O_(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化学阻抗(EIS)、循环伏安(CV)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探究了不同烧结温度、烧结时间以及锂配比对高镍正极材料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720℃、烧结时间为18 h、锂配比为1∶1.02时,烧结得到的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30℃、0.1 C的测试条件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34.5 mAh·g^(-1),首次库伦效率为89.9%;其在1 C倍率下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镍正极材料 原位掺杂 共沉淀法 电化学性能 锂配比
下载PDF
层状Li(Ni_(1-x)Co_x)O_2结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谷亦杰 吴惠康 +3 位作者 麻向阳 周恒辉 魏清 常文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4-497,共4页
LiNi1-xCoxO2 with x=0.1, 0.2, 0.3, 0.5 and 1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of mixed solution of Ni- and Co-salt in NaOH. The structure of LiNi1-xCoxO2 was analyzed by X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t cell const... LiNi1-xCoxO2 with x=0.1, 0.2, 0.3, 0.5 and 1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of mixed solution of Ni- and Co-salt in NaOH. The structure of LiNi1-xCoxO2 was analyzed by X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t cell constants a and c decrease as the Co content increases. Although the change of unit cell constants can reflect the substitution of Co ions with Ni ions in the lab, the splits of the pairs of (006), (102) and (108), (110) in the XRD pattern can not reflect the presence of Ni2+ in the lithium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li(ni1-xCox)O2 ni^2+与li^+有序性 ni-O八面体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Li-Ni-Co-Mn-O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唐爱东 王海燕 +2 位作者 黄可龙 谭斌 王晓玲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13-1321,共9页
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层状Li-Ni-Co-Mn-O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其合成方法、电化学性能以及掺杂、包覆改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其中,LiNi1/3Co1/3Mn1/3O2材料已成功实现商业化,凭借优异的性价比,该材料将取代LiCoO2。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层状li-ni-Co-Mn-O
下载PDF
Removal of aqueous Ni(Ⅱ) with carbonized leaf powder: Kinetics and equilibrium 被引量:3
6
作者 唐强 王恒宇 +1 位作者 唐晓武 王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778-786,共9页
Nickel is a heavy metal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threaten to human's health and attracts public concern recently. The carbonized leaf powder is expected as suitable adsorbent for Ni(II) removal became of the composi... Nickel is a heavy metal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threaten to human's health and attracts public concern recently. The carbonized leaf powder is expected as suitable adsorbent for Ni(II) removal became of the composition of some beneficial groups. In this work, carbonized leaf powder was evaluated for its adsorption performance towards Ni(II).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dsorbent component, dosage, initial solute concentration, solution pH, temperature and contact time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Ni(II) removal. Sips model fits the test results best, an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towards Ni(II) is determined around 37.62 mg/g. The thermodynamic behaviors reveal the endothermic and spontaneous nature of the adsorption. The free adsorption energy (fluctuate around 8 kJ/mol) predicted by D-R model indicates that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riginated from both physical and chemical adsorption. Room temperature (15-25 ℃) is suitable for Ni(II) removal as well as low energy consumption for temperature enhancement. Further conclusions about the mechanism of chemical adsorption are obtained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FT-IR test and XRD spectra,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ccurs predominantly between amine, carbonate, phosphate and nickel 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ized leaf powder ni(li) physical adsorption chemical adsorp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层状结构Li[Ni,Co,Mn]O_2正极材料制备与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何雨石 裴力 马紫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7-344,共8页
介绍了层状结构的Li[Ni,Co,Mn]O2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良好发展潜力,制备过程与条件对Li[Ni,Co,Mn]O2的结构、性能与生产成本有重要的影响,表面修饰与改性是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途径。归纳了Li[Ni,Co,Mn]O2正极材料的... 介绍了层状结构的Li[Ni,Co,Mn]O2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良好发展潜力,制备过程与条件对Li[Ni,Co,Mn]O2的结构、性能与生产成本有重要的影响,表面修饰与改性是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途径。归纳了Li[Ni,Co,Mn]O2正极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并对各种改性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了层状结构Li[Ni,Co,Mn]O2正极材料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 Co Mn]O2 层状结构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Co-Mn-O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樊勇利 唐致远 +1 位作者 王瑞忠 钱德祥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418,共5页
3G时代的数码产品和电动汽车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容量、高循环性能、低成本和环保的特点,Li-Ni-Co-Mn-O化合物就是在这种趋势下开发出来潜在替代LiCoO2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且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Li-Ni-Co-Mn-O化合物作为锂... 3G时代的数码产品和电动汽车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容量、高循环性能、低成本和环保的特点,Li-Ni-Co-Mn-O化合物就是在这种趋势下开发出来潜在替代LiCoO2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且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Li-Ni-Co-Mn-O化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同时以LiNi1/3Co1/3Mn1/3O2为例介绍该系列化合物的结构研究情况。重点阐述了Li-Ni-Co-Mn-O化合物的合成方法、Li:M(eMe=Ni+Co+Mn)对其性能的影响、Me在该化合物中的作用,最后介绍了Li-Ni-Co-Mn-O化合物的表面处理与掺杂研究进展情况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Co-Mn-O化合物 lini1/3CO1/3MN1/3O2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浅析共沉淀法合成锂电池层状Li-Ni-Co-Mn-O正极材料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翔 王春雷 +3 位作者 孔继周 周飞 唐州 李军秀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91-2999,共9页
锂电池层状Li-Ni-Co-Mn-O正极材料凭借其低成本、高容量的优势,已实现产业化并开始取代传统正极材料LiCoO2。合成该材料的方法很多,共沉淀法因经济性与稳定性受到人们亲睐。本文定性地分析了共沉淀法合成Li-Ni-Co-Mn-O涉及的颗粒过程及... 锂电池层状Li-Ni-Co-Mn-O正极材料凭借其低成本、高容量的优势,已实现产业化并开始取代传统正极材料LiCoO2。合成该材料的方法很多,共沉淀法因经济性与稳定性受到人们亲睐。本文定性地分析了共沉淀法合成Li-Ni-Co-Mn-O涉及的颗粒过程及热力学过程,详细探讨了共沉淀的工艺参数,如陈化时间、反应温度、pH值等对产物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分析与统计结果,明确了部分工艺参数的取值范围,提出了"有效加料速度"的概念,并引出完整描述加料过程所需要的全部变量,指出合成择优取向的一次颗粒、探索利于共沉淀的流体环境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Co-Mn-O 共沉淀 颗粒过程 热力学 工艺参数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Li-Ni-Co-Mn-O]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徐群杰 周罗增 +2 位作者 刘明爽 潘红涛 邓先钦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从制备性能、改性和安全性能3个方面,论述了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Li-Ni-Co-Mn-O]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其产业化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三元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镍钴锰酸锂
下载PDF
锂电池正极材料Li(Co,Ni)O_2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改霞 赵纪军 +2 位作者 孙厚谦 成海英 王保林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3-1188,共6页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存储密度和优良的循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其正极材料成为储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LiCoO_2,LiNiO_2和Li(Co_(0.5)Ni_(0.5))O_2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化学...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存储密度和优良的循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其正极材料成为储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LiCoO_2,LiNiO_2和Li(Co_(0.5)Ni_(0.5))O_2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化学键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i(Co_(0.5)Ni_(0.5))O_2化合物中主要是氧和过渡金属之间成键,锂原子对晶体总态密度贡献很少.Ni/Co混合后将导致Li(Co_(0.5)Ni_(0.5))O_2中Co的3d轨道和O的2p轨道之间成键得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o ni)O2化合物 锂电池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活性正极材料 LiCo_(0.5)Ni_(0.5)O_2 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人敏 罗江山 +1 位作者 吴国良 金维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4-106,114,共4页
采用热重分析方法并配合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X射线衍射物相鉴定,研究了LiCo1-xNixO2合成过程机理及产物的结构和性能。揭示了由碳酸锂和钴、镍的碱式碳酸盐共混后热合成LiCo1-xNixO2的过程基本上分两步进行... 采用热重分析方法并配合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X射线衍射物相鉴定,研究了LiCo1-xNixO2合成过程机理及产物的结构和性能。揭示了由碳酸锂和钴、镍的碱式碳酸盐共混后热合成LiCo1-xNixO2的过程基本上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碱式碳酸镍(钴)盐的热分解(<300℃),第二步(>300℃)为碳酸锂与上述分解产物反应合成LiCo1-xNixO2。生成物为LiCoO2和LiNiO2固溶体。随着LiCo1-xNixO2中x值的增加,晶格参数增大。合成过程中碳酸盐分解产生的CO对Co2+、Ni2+氧化成Co3+、Ni3+产生影响,因此合成的气氛和原料对产物有明显影响。实验表明在空气下合成LiCo0.05Ni0.5-O2的热重曲线与合成LiCoO2的热重曲线最相近,生成物的容量和循环性能可达到LiCoO2的水平,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其材料成本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电池 正极材料 电极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Co,Mn)O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冀川 王海滨 +1 位作者 刘树信 王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23,共3页
Li(Ni,Co,Mn)O2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综述了Li(Ni,Co,Mn)O2正极材料的结构特点,以及近几年国内的研究现状,包括材料的制备与合成方法和表面修饰与掺杂改性。并展望了Li(Ni,Co,Mn)O2正极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 Co Mn)O2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LiNi_(0.8)Co_(0.2)O_2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劲 赵浩 +2 位作者 胡国荣 曾雷英 方正升 《电池工业》 CAS 2006年第4期232-236,共5页
在氧气气氛下,以乙酸盐为原料,以柠檬酸为螯合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研究了不同合成温度和Li/(Ni+Co)配比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检测结果表明:合成温度为750℃、合成时间为18h、Li/(... 在氧气气氛下,以乙酸盐为原料,以柠檬酸为螯合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研究了不同合成温度和Li/(Ni+Co)配比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检测结果表明:合成温度为750℃、合成时间为18h、Li/(Ni+Co)=1.10的正极材料LiNi0.8Co0.2O2具有完整的晶型结构;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在0.5C下,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为230.0m Ah/g和192.6m 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3.73%,经过50次循环仍有170.5m Ah g/,容量保持率为9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8CO0.2O2 溶胶凝胶法 li/(ni+Co)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前驱体粒径对锂电三元材料LiNi0.8Co0.1Mn0.1O2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刚 戴仲葭 +2 位作者 杨文胜 杜泽学 宗保宁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用共沉淀反应合成了五种不同粒径的Ni0.8Co0.1Mn0.1(OH)2(NCM811-OH)前驱体,并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LiNi0.8Co0.1Mn0.1O2(NCM811)材料。通过研究前驱体的粒径对成品材料物化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当NCM811-OH前驱体的中粒径D50... 用共沉淀反应合成了五种不同粒径的Ni0.8Co0.1Mn0.1(OH)2(NCM811-OH)前驱体,并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LiNi0.8Co0.1Mn0.1O2(NCM811)材料。通过研究前驱体的粒径对成品材料物化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当NCM811-OH前驱体的中粒径D50大于6μm时,NCM811材料具有小的一次颗粒尺寸、小的比表面积和高的振实密度。电化学测试数据表明,由中粒径为10.04μm的前驱体制备的NCM811材料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2.75~4.3V(vs. Li+/Li)电压范围内,0.1 C充放电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为202.0 mAh/g,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6.9%;此外,高倍率放电时,NCM811-10在8 C/0.1 C的容量保持率为7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镍正极材料 粒径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Ni-Cu-Li/SiO2催化剂中镍铜锂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丽敏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4,共5页
准确测定Ni-Cu-Li/SiO2催化剂中镍、铜、锂含量,对Ni-Cu-Li/Si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影响因素研究意义重大。试验采用5mL盐酸-3mL硝酸-4mL氢氟酸消解体系,于160℃密闭消解样品100min后,选择Ni231.604nm、Cu327.396nm、Li670.784nm为分析谱... 准确测定Ni-Cu-Li/SiO2催化剂中镍、铜、锂含量,对Ni-Cu-Li/Si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影响因素研究意义重大。试验采用5mL盐酸-3mL硝酸-4mL氢氟酸消解体系,于160℃密闭消解样品100min后,选择Ni231.604nm、Cu327.396nm、Li670.784nm为分析谱线,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镍、铜、锂,建立了Ni-Cu-Li/SiO2催化剂中镍、铜、锂的测定方法。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镍、铜、锂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6%、0.0002%和0.00005%,定量限分别为0.002%、0.0007%和0.0002%。按照实验方法测定两个Ni-Cu-Li/SiO2催化剂样品中镍、铜、锂,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小于4.0%;加标回收率为90%~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ni-Cu-li/SiO2催化剂
下载PDF
Ni-Ti合金在熔融(Li,K)_2CO_3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潮流 吴维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7-520,共4页
 研究了Ni,Ni-5Ti, Ni-10Ti及 Ni-15Ti(质量分数,%,下同)合金在 650℃熔融(62Li-38K)2CO3(摩尔分数,%)中,空气气氛下的腐蚀行为.Ni-5Ti合金的腐蚀速度小于纯镍,表面形成...  研究了Ni,Ni-5Ti, Ni-10Ti及 Ni-15Ti(质量分数,%,下同)合金在 650℃熔融(62Li-38K)2CO3(摩尔分数,%)中,空气气氛下的腐蚀行为.Ni-5Ti合金的腐蚀速度小于纯镍,表面形成Ni和Ti的混合氧化膜,Ni-10Ti和Ni-15Ti合金的腐蚀速度却明显高于纯镍,表面也形成了 Ni和 Ti的混合氧化膜,但沿原始合金中的TiNi3相发生了严重的Ti的内氧化.和纯镍相比, Ni-Ti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讨论了合金腐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合金 (li K)2CO3 腐蚀 燃料电池
下载PDF
Li_2O-(Mg、Zn、Ni)O-V_2O_5三元体系的相平衡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辅亚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18-225,共8页
对Li_2O-(Mg、Zn、Ni)O-V_2O_5三元体系在500—800℃相图的研究表明,在每个系统内部都出现了一个依端员组分摩尔比为1:2:1的化合物。即橄榄石型的LiMgVO_4,硅铍石型的LiZnVO_4和尖晶石型的LiNiVO_4。不同的是,Li_2O-MgO-V_2O_5中发现了... 对Li_2O-(Mg、Zn、Ni)O-V_2O_5三元体系在500—800℃相图的研究表明,在每个系统内部都出现了一个依端员组分摩尔比为1:2:1的化合物。即橄榄石型的LiMgVO_4,硅铍石型的LiZnVO_4和尖晶石型的LiNiVO_4。不同的是,Li_2O-MgO-V_2O_5中发现了第二个三元相和一个固溶体。LiO_2-NiO-V_2O_6中得出一个固溶体,而LiZnNO_4中未得固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图 钒酸盐
下载PDF
Li(Ni,Co,Mn)O_2合成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19
作者 张建 杨传铮 +2 位作者 张熙贵 李佳 夏保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4-828,共5页
根据Li(Ni,Co,Mn)O2晶体中Li+和Ni2+的阳离子混排占位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建立了(I003/I104)1/2、(I101/I012)1/2(、I101/I104)1/2等特征衍射线强度比与混排占位参数x的线性方程式。结合实验测得的X-射线衍射谱和混排占位模型研究了Li(Ni,... 根据Li(Ni,Co,Mn)O2晶体中Li+和Ni2+的阳离子混排占位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建立了(I003/I104)1/2、(I101/I012)1/2(、I101/I104)1/2等特征衍射线强度比与混排占位参数x的线性方程式。结合实验测得的X-射线衍射谱和混排占位模型研究了Li(Ni,Co,Mn)O2合成过程中的结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 CO Mn)O2 阳离子混排 结构演变 X-射线衍射
下载PDF
煅烧温度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正国 吴建波 +3 位作者 侯春平 王利民 张嘉玮 龚波林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4期82-86,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iNi1/3Co1/3Mn1/3O2的前驱体,把真空干燥的前驱体置于空气气氛下的马弗炉中,分别控制温度为850℃,900℃,950℃,对该前驱体进行煅烧。对所得样品进行XRD、SEM表征、电性能测试,根据XRD图、SEM图和充放电循环曲线,探...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iNi1/3Co1/3Mn1/3O2的前驱体,把真空干燥的前驱体置于空气气氛下的马弗炉中,分别控制温度为850℃,900℃,950℃,对该前驱体进行煅烧。对所得样品进行XRD、SEM表征、电性能测试,根据XRD图、SEM图和充放电循环曲线,探讨了不同煅烧温度对产物的影响,并分析了Li2MnO3固溶体杂相生成的原因和在充放电过程可能发生的变化,最后得到900℃下煅烧的材料形貌和电化学性能最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煅烧温度 三元镍钴锰 固溶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