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Mo-C合金的电沉积行为及成核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齐海东 郭昭 +3 位作者 卢帅 温林洁 李运刚 杨海丽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4,共6页
采用循环伏安、阴极极化曲线、旋转圆盘电极、电化学阻抗谱、计时电流等方法研究了Ni-Mo-C合金的电沉积行为及成核机制。结果表明:Ni-Mo-C合金的电沉积过程存在成核行为;电极反应是一个不可逆过程;随电极电位增大,电极反应速率加快;合... 采用循环伏安、阴极极化曲线、旋转圆盘电极、电化学阻抗谱、计时电流等方法研究了Ni-Mo-C合金的电沉积行为及成核机制。结果表明:Ni-Mo-C合金的电沉积过程存在成核行为;电极反应是一个不可逆过程;随电极电位增大,电极反应速率加快;合金的成核机制从连续成核转变为瞬时成核,合金的沉积受扩散控制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c合金 电沉积行为 成核机制 扩散控制
下载PDF
电沉积Ni-Mo-C合金电极析氢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齐海东 卢帅 +3 位作者 郭昭 张丽楠 李运刚 杨海丽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167,共6页
采用电沉积法在纯铜表面制备Ni-Mo-C合金电极材料,采用线性伏安扫描法(LSV)、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对Ni-Mo-C合金在1 mol/L NaOH溶液中的析氢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Mo-C电极表面发生的析氢反应(HER)是分步进行的,... 采用电沉积法在纯铜表面制备Ni-Mo-C合金电极材料,采用线性伏安扫描法(LSV)、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对Ni-Mo-C合金在1 mol/L NaOH溶液中的析氢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Mo-C电极表面发生的析氢反应(HER)是分步进行的,即H_(ads)的吸附和脱附,两步反应均为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反应;C元素可通过抑制H_(ads)的吸附,增强电极对H_(ads)的脱附能力,进而提高合金的析氢性能;高电极电位下,Mo会与Ni发生协同效应,增强合金的析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c合金 电极 电沉积 析氢反应 吸附 脱附
原文传递
镀液pH值对Ni-Mo-C合金镀层析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齐海东 郭昭 +3 位作者 卢帅 孟庆波 李运刚 杨海丽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7-181,共5页
通过电沉积法在纯铜表面制备Ni-Mo-C合金镀层,采用能谱仪(EDS)、扫描电镜(SEM)、线性伏安扫描法(LS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研究了镀液pH值对Ni-Mo-C合金镀层元素组成、沉积速率、表面形貌及析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镀液pH值... 通过电沉积法在纯铜表面制备Ni-Mo-C合金镀层,采用能谱仪(EDS)、扫描电镜(SEM)、线性伏安扫描法(LS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研究了镀液pH值对Ni-Mo-C合金镀层元素组成、沉积速率、表面形貌及析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镀液pH值的增大,镀层中Ni、C的含量先减小后增大,Mo的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当镀液pH=4.5时,电沉积速率最大;能量因素和几何因素的优化均可增强合金镀层的析氢性能,能量因素对析氢性能的促进作用大于几何因素;当镀液pH=4.5时,镀层中Mo含量最大,吸附氢的脱吸附能力最强,析氢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法 镀液pH值 ni-mo-c合金镀层 析氢性能
原文传递
非晶/米晶Ni-Mo-Ce合金镀层结构及其催化析氢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凝 高诚辉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2-447,共6页
在Ni-Mo合金镀液中添加适量的CeCl3溶液,获得了非晶+纳米晶混合结构的Ni-Mo-Ce合金镀层。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试技术研究镀层结构及其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e含量的增加,镀层中Mo元素含量有所提高,而Ni元素含量有... 在Ni-Mo合金镀液中添加适量的CeCl3溶液,获得了非晶+纳米晶混合结构的Ni-Mo-Ce合金镀层。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试技术研究镀层结构及其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e含量的增加,镀层中Mo元素含量有所提高,而Ni元素含量有所降低;镀层的显微硬度先增加后降低,当Ce加入量为2 g.L-1时,显微硬度最高。电解实验表明,Ni-Mo-Ce合金具有比Ni-Mo合金更优异的耐蚀性能和良好的催化析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非晶/纳米晶 ni-mo-ce合金 析氢性能 稀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