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 parameters for the dissimilar welding between AISI 304 and AISI 201 stainless steels 被引量:5
1
作者 Wichan Chuaiphan Loeshpahn Srijaroenpramo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70-178,共9页
This present study applied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 in order to join AISI 304 and AISI 201 stainless steels.The objective was to find the optimum welding condition that gave a weld bead in accordance with DIN EN ISO 2... This present study applied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 in order to join AISI 304 and AISI 201 stainless steels.The objective was to find the optimum welding condition that gave a weld bead in accordance with DIN EN ISO 25817 quality level B, pitting corrosion potential of the weld metal of not less than that of the AISI304 base metal and a ratio of delta-ferrite in austenite matrix of the weld metal of not lower than 3%.Such a ratio is a criterion widely accepted to protect the weld metal from solidification cracking. At the welding current of 75 A and by using pure argon as a shielding gas 0 to 8 vol.% and applying a welding speed in the range of 2-3.5 mm·s^(-1) was found to give a complete weld bead with an increased depthper-width ratio(promote weldability). For welding speed in the range of 3 and 3.5 mm·s^(-1)(promote corrosion resistance). Increasing the welding speed in such a range decreased the amount of delta-ferrite in the austenite matrix, and increased the pitting corrosion potential of the weld metal to be 302 mV_(SCE).This value was still lower than the pitting corrosion potential of the AISI 304 base metal. Mixing nitrogen in argon shielding gas increased the nitrogen content in the weld. The optimum condition was found when using a welding speed of 3 mm· s^(-1) and mixing 1 vol.% of nitrogen in the argon shielding gas(promote weldabilit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Pitted areas after potentiodynamic test were observed in the austenite in which its Cr content was relatively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similar WELDMENT AISI 304 stainless steel AISI 201 stainless steel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 Nitrogen Corrosion BEHAVIOR Mechanical BEHAVIOR
下载PDF
201不锈钢点焊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芳芳 李萌盛 +1 位作者 王洋 赵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4,114,共4页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201不锈钢电阻点焊过程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模拟,分析了点焊加热及冷却过程的特点和温度分布规律,探讨了点焊过程的应力变化以及分布特点.模拟发现,随着点焊加热的进行,逐渐形成以贴合面对称的椭圆形熔核,熔...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201不锈钢电阻点焊过程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模拟,分析了点焊加热及冷却过程的特点和温度分布规律,探讨了点焊过程的应力变化以及分布特点.模拟发现,随着点焊加热的进行,逐渐形成以贴合面对称的椭圆形熔核,熔核内部以压应力为主;冷却过程中工件内等温线保持椭圆形收缩,熔核内部的应力逐渐转化为拉应力.通过试验测定了实际点焊条件下的接头熔核尺寸.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201不锈钢 温度场 应力场
下载PDF
201不锈钢的点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洋 李萌盛 严红丹 《焊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52,共3页
选用四类不同规范对201不锈钢进行点焊试验,对其接头外观、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不锈钢点焊工艺性能良好,具有较宽的规范参数选择范围,但软规范下接头的拉剪强度较低。当采用回火电流双脉冲时熔核中发生再... 选用四类不同规范对201不锈钢进行点焊试验,对其接头外观、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不锈钢点焊工艺性能良好,具有较宽的规范参数选择范围,但软规范下接头的拉剪强度较低。当采用回火电流双脉冲时熔核中发生再结晶,形成细小的等轴晶,使接头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不锈钢 接头性能 点焊
下载PDF
201不锈钢点焊工艺优化与焊点质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辉 王海东 +1 位作者 张晓庆 李采文 《电焊机》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8-81,共4页
针对电阻点焊过程非线性、多变量耦合和存在随机不确定因素的特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科学安排点焊试验,研究电极压力、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对201不锈钢点焊接头拉剪强度及焊点熔核直径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焊接电流对焊点质量影响... 针对电阻点焊过程非线性、多变量耦合和存在随机不确定因素的特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科学安排点焊试验,研究电极压力、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对201不锈钢点焊接头拉剪强度及焊点熔核直径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焊接电流对焊点质量影响最大,电极压力次之,焊接时间的影响最小。试验范围内的最佳焊接规范参数为:焊接电流6.4 kA、电极压力3.6 kN、焊接时间8周波,点焊接头拉剪强度可达8.92kN。201不锈钢点焊接头中的主要焊接缺陷为缩孔和结晶裂纹,采用较大的电极压力和较小的焊接电流焊接可减少焊接缺陷的形成,使接头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不锈钢 正交试验 点焊 拉剪强度 熔核直径
下载PDF
渗碳气体对201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宇 赵程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用不同的渗碳气体对201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低温离子渗碳(DCPC)处理。实验证明,甲烷和乙炔均可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无碳化铬析出的碳的过饱和固溶体(Sc相),使其表面的硬度和耐蚀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用甲烷作为渗碳气体处理的不锈... 用不同的渗碳气体对201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低温离子渗碳(DCPC)处理。实验证明,甲烷和乙炔均可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无碳化铬析出的碳的过饱和固溶体(Sc相),使其表面的硬度和耐蚀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用甲烷作为渗碳气体处理的不锈钢表面有一层黑膜,破坏了不锈钢原有的光泽;而用乙炔作为渗碳气体不仅可以获得较为光亮的表面色泽,同时其硬度和耐蚀性也有进一步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奥氏体不锈钢 低温离子渗碳 渗碳气体 硬度 耐蚀性
下载PDF
SUS201奥氏体不锈钢表面低温盐浴硬化处理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厚杉 赵程 江亮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58-161,共4页
为了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硬度,在不降低不锈钢耐蚀性的前提下,采用盐浴氮碳共渗技术对SUS 201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低温硬化处理,对不同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下硬化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硬化层的组... 为了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硬度,在不降低不锈钢耐蚀性的前提下,采用盐浴氮碳共渗技术对SUS 201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低温硬化处理,对不同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下硬化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硬化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在正确的工艺条件下,才能获得无氮(碳)化合物析出的硬化层,表面硬度可达1000HV0.025以上,而且还能提高不锈钢表面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201奥氏体不锈钢 低温盐浴硬化处理 硬化层 硬度 耐蚀性能
下载PDF
稀土元素Ce对201不锈钢耐腐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崔朝宇 赵莉萍 +1 位作者 钦祥斗 张慧敏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04-308,共5页
实验以含不同量稀土元素Ce的201不锈钢为研究对象,经由冶炼、锻造、热处理,并用交流阻抗法测试其交流阻抗谱,以研究稀土元素Ce对201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经分析得出:在本实验范围内,当稀土Ce的质量分数为0.012%时,其耐蚀性最佳,且其耐蚀... 实验以含不同量稀土元素Ce的201不锈钢为研究对象,经由冶炼、锻造、热处理,并用交流阻抗法测试其交流阻抗谱,以研究稀土元素Ce对201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经分析得出:在本实验范围内,当稀土Ce的质量分数为0.012%时,其耐蚀性最佳,且其耐蚀性随时间的延长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奥氏体不锈钢 稀土元素CE 极化曲线
下载PDF
201无镍不锈钢溅射沉积金属钛膜研究
8
作者 蓝德均 黄双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23-28,共6页
采用常温直流磁控溅射法在廉价201无镍不锈钢表面沉积了纯钛薄膜.通过XRD和SEM分析了201上钛薄膜的结构和形态受沉积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溅射功率为78.4 W时钛薄膜由紧密排列的柱状晶构成,但功率过大薄膜反而疏松.多种工艺参数下,钛... 采用常温直流磁控溅射法在廉价201无镍不锈钢表面沉积了纯钛薄膜.通过XRD和SEM分析了201上钛薄膜的结构和形态受沉积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溅射功率为78.4 W时钛薄膜由紧密排列的柱状晶构成,但功率过大薄膜反而疏松.多种工艺参数下,钛薄膜具有高度的择优取向,但其择优取向的晶面并不固定.XRD结果还表明:由于钛原子的渗入,基底会发生较严重的晶格畸变.并探讨了以沉积量表征膜厚的可能性及工艺参数对薄膜沉积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无镍不锈钢 磁控溅射 钛薄膜 择优取向 沉积量
下载PDF
无镍201不锈钢表面溅射钛膜的沉积厚度与耐蚀性
9
作者 蓝德均 赖奇 +1 位作者 邹敏 黄双华 《全面腐蚀控制》 2013年第8期58-63,共6页
采用常温直流磁控溅射法在廉价201无镍不锈钢表面沉积了纯钛薄膜。通过SEM分析了201上钛膜的沉积厚度受沉积条件的影响,也探讨了工艺参数对薄膜沉积量的影响。应用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测试评估钛膜的耐腐蚀性,据此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优... 采用常温直流磁控溅射法在廉价201无镍不锈钢表面沉积了纯钛薄膜。通过SEM分析了201上钛膜的沉积厚度受沉积条件的影响,也探讨了工艺参数对薄膜沉积量的影响。应用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测试评估钛膜的耐腐蚀性,据此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优化了钛膜的溅射工艺参数。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均匀试验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溅射功率对钛膜耐蚀性的影响可以表述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关系,并获得了膜耐蚀性的优化工艺条件。进一步讨论了沉积膜厚对覆钛不锈钢耐腐蚀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镍201不锈钢 磁控溅射 钛膜 沉积量 均匀设计 耐腐蚀性 DPS数据处理系统
下载PDF
热浸镀铝对201不锈钢恒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建永 刘爱莲 李凤春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32-535,共4页
为改善201不锈钢的恒温抗氧化性能,采用溶剂法对201不锈钢进行820℃热浸镀铝,借助SEM和XRD分析201不锈钢热浸镀铝前后的镀层形貌、厚度和其表面物的相组成。结果表明:热浸镀铝201不锈钢表面镀铝层光滑致密,厚约360μm,由外向内依次为富... 为改善201不锈钢的恒温抗氧化性能,采用溶剂法对201不锈钢进行820℃热浸镀铝,借助SEM和XRD分析201不锈钢热浸镀铝前后的镀层形貌、厚度和其表面物的相组成。结果表明:热浸镀铝201不锈钢表面镀铝层光滑致密,厚约360μm,由外向内依次为富铝层、扩散层和基体层;800℃下恒温氧化40 h后,热浸镀铝201不锈钢的单位面积氧化增重量仅为未热浸镀铝的八分之一。热浸镀铝可显著提高201不锈钢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不锈钢 热浸镀铝 恒温氧化 溶剂法
下载PDF
201不锈钢冷轧带脱皮缺陷的成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11
作者 朱丽军 周世锋 +3 位作者 尚广浩 刘杰 马伟杰 刘明会 《材料科学》 2019年第2期184-188,共5页
通过宏观形貌观察、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对201不锈钢带表面脱皮缺陷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铁皮和保护渣的压入是造成公司产品出现脱皮缺陷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善加热炉工艺、改进除鳞系统、优化炼钢成分... 通过宏观形貌观察、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对201不锈钢带表面脱皮缺陷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铁皮和保护渣的压入是造成公司产品出现脱皮缺陷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善加热炉工艺、改进除鳞系统、优化炼钢成分、减轻振痕深度和控制夹杂物的来源,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不锈钢带 表面脱皮 压入缺陷 夹杂物 振痕
下载PDF
201不锈钢产品横裂纹缺陷分析
12
作者 陈小龙 吴海林 《柳钢科技》 2018年第6期18-19,62,共3页
检测分析中金公司201不锈钢产品横裂纹缺陷试样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缺陷微区成分认为:缺陷的主要产生原因是钢中存在较严重的脆性夹杂物和显微气泡。
关键词 201不锈钢 横裂纹 脆性夹杂物 显微气泡
下载PDF
Al-Cr急冷合金薄带与不锈钢接触反应行为分析
13
作者 张舟永 凌国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112,118,共4页
用急冷Al-Cr合金薄带在201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含Al,Cr元素的涂层.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对界面进行了微观分析,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分析法(DTA)对薄带的组织结构及相转变进行了检测.同时还对反应机理... 用急冷Al-Cr合金薄带在201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含Al,Cr元素的涂层.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对界面进行了微观分析,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分析法(DTA)对薄带的组织结构及相转变进行了检测.同时还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720℃温度下,Cr元素含量高于8%(质量分数)的急冷Al-Cr合金薄带中含有Al45Cr7析出相,阻止了与不锈钢基体接触反应的进行;而8%Cr及以下的薄带可与基体发生反应,形成冶金结合.表面合金层由表及里依次为含Cr,Ni,Mn元素的FeAl3,Fe2Al5,FeAl等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铬合金薄带 201不锈钢 接触反应 涂层
下载PDF
不锈钢电化学着色工艺改进研究
14
作者 禹练英 李忠英 李继睿 《江西化工》 2021年第6期79-82,共4页
提供一种新的不锈钢电化学着色工艺,可以在较低的着色液浓度下对不锈钢进行阳极电解着色。通过改良着色液配方,以水为溶剂,在钼酸盐的基础上,增加硫酸锰、硫酸锌、硝酸锑和硝酸镧等化合物,同时优化控制着色电流及着色时间,进一步提高着... 提供一种新的不锈钢电化学着色工艺,可以在较低的着色液浓度下对不锈钢进行阳极电解着色。通过改良着色液配方,以水为溶剂,在钼酸盐的基础上,增加硫酸锰、硫酸锌、硝酸锑和硝酸镧等化合物,同时优化控制着色电流及着色时间,进一步提高着色效果和效率。经过改良后的不锈钢电化学着色工艺,设备及操作简单,不含有毒物质,有利于环境保护,着色膜均匀性较好且着色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不锈钢 着色液 电化学
下载PDF
轴心受压带剪力键的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短柱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岳鹏 何建 +1 位作者 李豪强 周燕 《应用科技》 CAS 2022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钢管混凝土具有非常优越的力学性能,为了研究轴心受压作用下带剪力键的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短柱工作性能和极限承载能力,试验以钢管的截面形式和钢管壁厚为控制参数,共设计了6个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短柱试件。通过对6个短柱试件进行轴压试验,... 钢管混凝土具有非常优越的力学性能,为了研究轴心受压作用下带剪力键的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短柱工作性能和极限承载能力,试验以钢管的截面形式和钢管壁厚为控制参数,共设计了6个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短柱试件。通过对6个短柱试件进行轴压试验,得到了圆形和方形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作用下的荷载-位移、荷载-应变等力学特性曲线,分析了不锈钢管壁厚和截面形式对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与已有相关文献和既有试验的对比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同截面的钢管混凝土短柱在轴压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均是向外的屈曲破坏;圆形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承载力和约束作用要优于方形不锈钢钢管混凝土短柱,钢管上部焊接的剪力键对混凝土起到了很好的约束效应;短柱的钢管壁厚与其极限承载力并非线性关系,随着壁厚增加,短柱的承载力先减小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心受压 不锈钢钢管混凝土 201奥氏体不锈钢 剪力键 承载力 壁厚 截面形式 力学特性曲线
下载PDF
两种不锈钢在氯化物熔盐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16
作者 徐贵钰 殷海青 +1 位作者 王广乐 祝永强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4期32-36,共5页
以盐湖水氯镁石资源化利用为目的,研究了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中,NaCl、KCl、MgCl_(2)·6H_(2)O和CaCl_(2)四种氯化物熔盐储热介质在900℃下对201不锈钢和304不锈钢的腐蚀行为。采用SEM分析手段对腐蚀产物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 以盐湖水氯镁石资源化利用为目的,研究了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中,NaCl、KCl、MgCl_(2)·6H_(2)O和CaCl_(2)四种氯化物熔盐储热介质在900℃下对201不锈钢和304不锈钢的腐蚀行为。采用SEM分析手段对腐蚀产物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种金属材料在4种氯化物熔盐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在MgCl_(2)·6H_(2)O熔盐中的腐蚀程度均较低,可将MgCl_(2)·6H_(2)O作为传热蓄热介质加以利用;与201不锈钢相比,304不锈钢在同种氯化物熔盐腐蚀过程中质量损失较小,腐蚀速率较慢,其主要原因是304不锈钢中的Cr、Ni含量较高,表面生成的Cr2O3和NiCr2O4氧化膜有效降低了其腐蚀程度,因此304不锈钢较201不锈钢更耐蚀。研究结果为盐湖水氯镁石的有效利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储热介质的选择及金属腐蚀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物熔盐 腐蚀 201不锈钢 304不锈钢
下载PDF
201不锈钢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豪 夏琴香 +1 位作者 方铭 周驰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1,共7页
201不锈钢塑性变形过程中会发生马氏体相变,相变改变了材料力学性能,使201不锈钢拉深成形后易产生时效开裂现象。为探明201不锈钢因马氏体相变导致的时效开裂原因,通过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201不锈钢马氏体相变特性、温度和应变速率对马... 201不锈钢塑性变形过程中会发生马氏体相变,相变改变了材料力学性能,使201不锈钢拉深成形后易产生时效开裂现象。为探明201不锈钢因马氏体相变导致的时效开裂原因,通过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201不锈钢马氏体相变特性、温度和应变速率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马氏体相变量随拉伸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变形温度与应变速率,均会抑制马氏体相变;当温度达到100℃时,不再有相变发生;在同一温度下,随应变速率的增大,屈服强度和屈强比均增大,伸长率减小;但因马氏体相变,201不锈钢在50℃以下和100℃以上的抗拉强度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在不同温度下,201不锈钢在应变速率为0.001 s-1时的塑性变形能力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不锈钢 单向拉伸试验 马氏体相变 变形温度 应变速率 时效开裂
原文传递
AISI 201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程 王宇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97,共3页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辉光放电技术对AISI 201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低温离子渗碳(DCPC)处理,处理后的不锈钢表面可以形成一层无碳化铬析出的碳的过饱和固溶体(SC相)。由于渗入钢中的过饱和碳原子引起奥氏体晶格发生畸变,结果使渗层的硬度和耐蚀...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辉光放电技术对AISI 201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低温离子渗碳(DCPC)处理,处理后的不锈钢表面可以形成一层无碳化铬析出的碳的过饱和固溶体(SC相)。由于渗入钢中的过饱和碳原子引起奥氏体晶格发生畸变,结果使渗层的硬度和耐蚀性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I201奥氏体不锈钢 低温离子渗碳 S相 硬度 耐蚀性
原文传递
201不锈钢形变规律研究
19
作者 汪荣 韩斌 +2 位作者 赵隆崎 刘洋 汪水泽 《钢铁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30-33,共4页
使用Thermecmastor-Z(300kN)型热加工模拟实验机,研究了201不锈钢在变形温度1 000~1 250℃、变形速率0.1~50s^(-1)条件下的形变规律,绘制了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该钢的变形抗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变形速率的增大而增... 使用Thermecmastor-Z(300kN)型热加工模拟实验机,研究了201不锈钢在变形温度1 000~1 250℃、变形速率0.1~50s^(-1)条件下的形变规律,绘制了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该钢的变形抗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变形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变形速率为10s^(-1)、变形温度1 000~1 250℃条件下,变形抗力随应变增加出现明显峰值。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变形抗力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特性,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可为生产工艺参数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不锈钢 变形抗力 热模拟实验 变形规律
原文传递
不锈钢表面溅射沉积氮化钛薄膜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学萍 赖奇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56,共5页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通过改变溅射时间在不锈钢表面溅射氮化钛薄膜。采用分析天平、SEM、XRD和显微硬度计等对薄膜的质量增加率、微观结构、外观形貌和显微硬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溅射时间增加,薄膜的质量增大,厚度逐渐增加。XR...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通过改变溅射时间在不锈钢表面溅射氮化钛薄膜。采用分析天平、SEM、XRD和显微硬度计等对薄膜的质量增加率、微观结构、外观形貌和显微硬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溅射时间增加,薄膜的质量增大,厚度逐渐增加。XRD分析表明,TiN薄膜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溅射沉积氮化钛膜具有择优取向性:随溅射时间增加,由混合晶面生长向(111)择优取向变化;随着溅射时间增加,显微硬度总体呈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无镰不锈钢 磁控溅射 氮化钛 薄膜 择优取向 显微硬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