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表面Ni2Al3涂层高温抗氧化性能与组织转变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红星 盛晓波 +2 位作者 储成林 董寅生 林萍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6-170,共5页
以铜为基体,采用电镀镍和浆料包渗铝法制备出Ni2Al3渗层。研究了900℃下空气中不同氧化时间,Ni2Al3渗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与组织转变行为。结果表明:经电镀Ni及随后800℃×12h浆料包渗铝,可在铜表面获得厚度为250μm、物相单一的致密... 以铜为基体,采用电镀镍和浆料包渗铝法制备出Ni2Al3渗层。研究了900℃下空气中不同氧化时间,Ni2Al3渗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与组织转变行为。结果表明:经电镀Ni及随后800℃×12h浆料包渗铝,可在铜表面获得厚度为250μm、物相单一的致密Ni2Al3渗层。900℃氧化实验过程中,氧化时间在100h内,渗层表面X射线衍射分析中,没有Al2O3相衍射峰产生,Ni/Ni2Al3界面的Ni2Al3相首先转变为NiAl相,并且NiAl相随时间延长而增厚;超过150h后,在渗层中Al2O3相出现衍射峰,同时Ni2Al3相全部转变成NiAl相。在高温氧化过程中渗层无明显剥落现象,到250h时渗层仍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渗层表面由NiAl相和Al2O3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al3渗层 高温抗氧化性 NIAL金属间化合物
下载PDF
Cu基体电镀Ni层表面渗Al组织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红星 盛晓波 +2 位作者 储成林 林萍华 董寅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16-1621,共6页
以纯Al粉为渗剂、NHCl4作为活化剂、鸡蛋清为粘结剂、Cu基体镀Ni层表面渗Al。研究经800℃保温12 h后的渗铝层的表面形貌、组织、厚度和截面元素分布,分析渗铝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渗铝处理后Cu-Ni界面结合良好。渗铝层组织为单一的富Al... 以纯Al粉为渗剂、NHCl4作为活化剂、鸡蛋清为粘结剂、Cu基体镀Ni层表面渗Al。研究经800℃保温12 h后的渗铝层的表面形貌、组织、厚度和截面元素分布,分析渗铝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渗铝处理后Cu-Ni界面结合良好。渗铝层组织为单一的富Al的Ni2Al3金属间化合物。渗铝层厚度为200μm,平均显微硬度HV达到1 100。Al的沉积和运输主要依靠AlCl2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ni2al3金属间化合物 浆料包渗法
下载PDF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microstructure change of aluminized coating on copper substrate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红星 张炎 +1 位作者 成家林 李玉山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84-190,共7页
The outermost coating with single phase Ni2Al3 was obtained on copper surface by electrodepositing nickel followed by slurry pack aluminizing at 800 °C for 12 h.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The outermost coating with single phase Ni2Al3 was obtained on copper surface by electrodepositing nickel followed by slurry pack aluminizing at 800 °C for 12 h.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ating oxidized in ambient air at 1000 °C for 25-250 h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EM, X-ray diffraction and optical microscope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pper with single phase Ni2Al3 coating possesses the best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the mass gain of the coating is 1/15 that of pure copper and 1/2 that of nickel coating, respectively. The specimen surface after being oxidized for 25 h still comprises Ni2Al3 phase. However, when the time of oxidizing treatment increases to 50 h, the Ni Al phase is formed.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Ni2Al3 phase completely turns into Ni Al phase after oxidizing treatment for 100 h and above. The Ni Al coating shows excellent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when oxidation time is 25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ni2al3 coating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NiAl phase pack aluminizing
下载PDF
包渗时间对Cu表面Ni-Al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红星 盛晓波 +2 位作者 储成林 董寅生 林萍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2-56,共5页
在Cu基表面电镀Ni层上采用料浆包渗法渗铝,研究了800℃下,保温时间对渗层的成分、组织、厚度、显微硬度和Al原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Ni镀层表面经过活性渗铝后,形成了单相Ni2Al3金属间化合物渗层。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Ni2Al3相中... 在Cu基表面电镀Ni层上采用料浆包渗法渗铝,研究了800℃下,保温时间对渗层的成分、组织、厚度、显微硬度和Al原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Ni镀层表面经过活性渗铝后,形成了单相Ni2Al3金属间化合物渗层。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Ni2Al3相中的Ni元素含量增加,Al元素的含量减少,同时,Ni2Al3相晶粒长大,渗铝层增厚,Al原子在渗铝层中的扩散系数下降,渗层显微硬度先降低后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Ni 料浆包渗铝 ni2al3金属间化合物 扩散系数
下载PDF
浆料包渗温度对Cu基体Ni镀层表面渗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红星 盛晓波 +2 位作者 储成林 林萍华 董寅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0-62,共3页
采用浆料包渗法在Cu基体Ni镀层表面渗铝,制备出了Ni2Al3金属间化合物渗层,研究了包渗温度对渗层组织、厚度、扩散系数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900℃渗铝12h,均形成了单相Ni2Al3金属间化合物渗层。随着温度升高,Ni2Al3晶粒尺... 采用浆料包渗法在Cu基体Ni镀层表面渗铝,制备出了Ni2Al3金属间化合物渗层,研究了包渗温度对渗层组织、厚度、扩散系数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900℃渗铝12h,均形成了单相Ni2Al3金属间化合物渗层。随着温度升高,Ni2Al3晶粒尺寸增大,渗层厚度和扩散系数增加,显微硬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料包渗 ni2al3金属间化合物 Ni镀层
下载PDF
氩离子轰击感生Ni_2Al_3和NiAl_3成分变化的TEM/EDS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丽 陈厚文 王蓉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在能量为3,5和7 keV的氩离子轰击下,对激冷Ni-50%Al(质量分数)合金薄膜进行减薄,用配备有超薄窗口能谱仪的高分辨电镜观察分析了减薄后样品中两种合金相Ni2Al3和NiAl3的结构和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在离子轰击下,合金相Ni2Al3和NiAl3的成... 在能量为3,5和7 keV的氩离子轰击下,对激冷Ni-50%Al(质量分数)合金薄膜进行减薄,用配备有超薄窗口能谱仪的高分辨电镜观察分析了减薄后样品中两种合金相Ni2Al3和NiAl3的结构和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在离子轰击下,合金相Ni2Al3和NiAl3的成分均有变化,Ni含量明显高于合金相化学配比.随着离子能量的降低,轰击后合金相中Ni含量增加.在3 keV氩离子轰击下两个相的含Ni量均高达87%(原子分数)左右,在离子轰击过程中初始的NiAl3相点阵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而Ni2Al3的初始结构在3和5 keV氩离子轰击减薄后部分转变为体心立方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轰击 ni2al3 NIAL3 择优溅射 TEM EDS 结构 成分
下载PDF
机械化学合成Ni_2Al_3/Al_2O_3去合金化制备Raney-Ni/Al_2O_3复合粉体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第强 贾建刚 +1 位作者 高昌琦 王建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7-960,共4页
以NiO粉和Al粉为原料,采用机械球磨诱发化学反应制备了Ni_2Al_3/Al_2O_3复合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附带能量色散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粉体球磨过程中的固态反应过程、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将Ni_2Al_3/Al_2O_3复合... 以NiO粉和Al粉为原料,采用机械球磨诱发化学反应制备了Ni_2Al_3/Al_2O_3复合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附带能量色散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粉体球磨过程中的固态反应过程、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将Ni_2Al_3/Al_2O_3复合粉体用浓度为20%的NaOH溶液腐蚀2h,可得到纳米晶结构的Ni/Al_2O_3复合粉体。利用XRD和TEM对其物相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球磨1h后混合粉末仍为NiO粉和Al粉,球磨3h后NiO粉和Al粉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反应形成Ni_2Al_3和Al_2O_3粉体,机械力诱发的NiO和Al之间的反应属于突发型反应,继续球磨10h后形成Ni_2Al_3/Al_2O_3复合粉体。Ni_2Al_3/Al_2O_3复合粉体在70℃、质量比为20%NaOH溶液中刻蚀2h,可获得Ni/Al_2O_3复合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EY-NI 去合金化 机械化学合成 ni2al3
下载PDF
TiO_2对Ni/Al_2O_3催化剂CO甲烷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詹吉山 郭翠梨 +1 位作者 张俊涛 张金利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9-59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TiO2含量的TiO2-Al2O3复合载体,并通过浸渍法制备了NiO/TiO2-Al2O3催化剂。分别考察了不同TiO2含量的NiO/TiO2-Al2O3催化剂及反应温度对CO甲烷化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复合载体中TiO2质量分数...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TiO2含量的TiO2-Al2O3复合载体,并通过浸渍法制备了NiO/TiO2-Al2O3催化剂。分别考察了不同TiO2含量的NiO/TiO2-Al2O3催化剂及反应温度对CO甲烷化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复合载体中TiO2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为350~450℃时,催化剂催化活性较高。利用N2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及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TiO2能抑制镍铝尖晶石NiAl2O4物种的生成,改善NiO的表面分散性能,避免大晶粒NiO的形成,也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从而提高催化剂的CO甲烷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甲烷化 TiO2助剂 NI/AL2O3
下载PDF
MgO助剂对甲烷部分氧化Ni/Al_2O_3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邱业君 陈吉祥 张继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0-455,共6页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MgO改性的N i/A l2O3催化剂,采用BET、XRD、H2-TPR、TEM和活性评价等研究方法,考察了MgO助剂对N i/A l2O3催化剂物化性质和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gO助剂提高了催化剂镍物种的均一性,...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MgO改性的N i/A l2O3催化剂,采用BET、XRD、H2-TPR、TEM和活性评价等研究方法,考察了MgO助剂对N i/A l2O3催化剂物化性质和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gO助剂提高了催化剂镍物种的均一性,抑制了N iA l2O4尖晶石的形成,并且增强了镍物种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这与MgO、N iO形成固溶体及与A l2O3形成MgA l2O4有关。同时,适量的MgO助剂可以提高N i物种在催化剂中分散度,并提高其有效利用率,改性后的催化剂在甲烷部分氧化反应中显示出较好的反应性能。过量的MgO助剂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产生负面影响,MgO的碱性可以促进逆水煤气变换反应,从而导致H2选择性降低和CO选择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2O3催化剂 氧化镁 甲烷部分氧化 合成气
下载PDF
抗积炭CH_4/CO_2重整用Ni/Al_2O_3催化剂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基涛 严前古 +2 位作者 陈明旦 万惠霖 蔡启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0-532,共3页
The Ni/Al2O3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two impregnation methods: common and promoted with support salt, for CH4/CO2 reforming and studied by using TPR, TPD, TPMC(Temperature programmed methane decomposition carbon d... The Ni/Al2O3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two impregnation methods: common and promoted with support salt, for CH4/CO2 reforming and studied by using TPR, TPD, TPMC(Temperature programmed methane decomposition carbon deposition) and activity test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ke formation of the catalysts promoted with support salt(aluminium nitrate) was reduced to one sixth and the dispersion increased by 72.7% in comparison with catalyst prepared by common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Ni and Al with O on the surface of the support salt promoted catalyst appeared strong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2O3催化剂 积炭 甲烷 三氧化碳重整 合成气
下载PDF
SiO_2和Al_2O_3负载的Ni基催化剂在甲烷干重整中的催化性能差异(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艳 堵锡华 +6 位作者 李靖 王鹏 朱捷 葛奉娟 周俊 宋明 朱文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9-208,共10页
CH4与CO_2干重整反应对于环境保护和天然气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SiO_2和Al_2O_3是适用于甲烷干重整反应的两种典型的催化剂载体。为了阐明这两种载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Al_2O_3和Ni/SiO_2催化... CH4与CO_2干重整反应对于环境保护和天然气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SiO_2和Al_2O_3是适用于甲烷干重整反应的两种典型的催化剂载体。为了阐明这两种载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Al_2O_3和Ni/SiO_2催化剂,并利用BET、TEM、H2-TPR、XRD、TG和Raman等技术对还原和反应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载体的性质不同,Ni基催化剂在甲烷干重整中的催化性能也不同。Ni/SiO_2催化剂的初始活性较高,但由于其金属-载体相互作用较弱,催化稳定性较差,在800℃下反应15 h其催化活性急剧下降;较弱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使得Ni/SiO_2催化剂上的Ni颗粒较大,有利于积炭前驱物种的生成,导致催化剂快速失活。而对于Ni/Al_2O_3催化剂,金属-载体相互作用较强,Ni颗粒较小,但由于Ni与Al_2O_3生成了NiAlxOy物种,有效活性位减少,其催化活性相对较低,但催化稳定性较好,干重整反应进行50 h其活性保持稳定; Ni与Al_2O_3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形成小且稳定的Ni粒子,能减少积炭,因而具有优异的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干重整 镍基催化剂 构效关系 载体效应 NI/AL2O3 Ni/SiO2
下载PDF
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光束堆焊层的成形及析出相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迪 单际国 +1 位作者 陈武柱 任家烈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3-488,共6页
采用X射线衍射、SEM、EDXS及显微硬度等方法,研究了光束堆焊Ni,Al混合粉末制备的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成形和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堆焊层的成形与堆焊材料的比热容量和熔点有关。采用Al含量(原子分数)高于50%或不超过25%的堆焊材料,... 采用X射线衍射、SEM、EDXS及显微硬度等方法,研究了光束堆焊Ni,Al混合粉末制备的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成形和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堆焊层的成形与堆焊材料的比热容量和熔点有关。采用Al含量(原子分数)高于50%或不超过25%的堆焊材料,均可获得成形良好的光束堆焊层,但Al含量过高将使堆焊金属的致密度降低。当堆焊材料中Al含量为50%—75%时,堆焊层全部由金属间化合物(Al_(1.1)Ni_(0.9),Al_3Ni_2和Al_3Ni)组成;当采用富Ni堆焊材料(不超过25%Al)时,堆焊层中将析出较多的γ—Ni固溶体,得到由γ—Ni和Ni_3Al金属间化合物组成的显微组织;而采用富Al堆焊材料(80%Al)将导致堆焊层中析出大量α—Al,其显微组织为在α—Al+(α—Al+Al_3Ni)亚共晶基底上分布有Al_3Ni_2金属间化合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堆焊 NI3AL Al1.1Ni0.9 Al3Ni2 Al3Ni
下载PDF
Al_2O_3负载镍基催化剂上CO_2氢甲烷化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费金华 侯昭胤 +1 位作者 齐共新 郑小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57-460,共4页
通过对 Ni/Al2 O3及添加 Ce O2 的 Ni/Al2 O3催化剂上 CO2 氢甲烷化反应的研究发现 ,在反应过程中 ,该体系的催化剂上并不产生 CO,添加 Ce O2 后能显著提高甲烷产率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发现 ,甲烷可通过表面 CO- 2 物种加氢或表面... 通过对 Ni/Al2 O3及添加 Ce O2 的 Ni/Al2 O3催化剂上 CO2 氢甲烷化反应的研究发现 ,在反应过程中 ,该体系的催化剂上并不产生 CO,添加 Ce O2 后能显著提高甲烷产率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发现 ,甲烷可通过表面 CO- 2 物种加氢或表面甲酸盐加氢两种途径产生 ,且第二种途径更有效 ;添加 Ce O2 可通过在较低温度时形成较多的表面甲酸盐来提高 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2O3 CEO2 催化剂 CO2 加氢 甲烷 二氧化碳 甲烷化 催化活性 氧化铈 三氧化二铝 负载 镍基催化剂 助剂
下载PDF
载体盐助分散Ni/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基涛 严前古 +1 位作者 陈明旦 万惠霖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9-412,共4页
用 TPR、TPD、TPMC(程序升温甲烷解离积炭 )和活性评价等方法研究载体盐助分散浸渍法与普通浸渍法制备的 Ni基催化剂对 CH4 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载体盐助分散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其 Ni- O- Al间作用较强 ,分散度增加 2 ... 用 TPR、TPD、TPMC(程序升温甲烷解离积炭 )和活性评价等方法研究载体盐助分散浸渍法与普通浸渍法制备的 Ni基催化剂对 CH4 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载体盐助分散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其 Ni- O- Al间作用较强 ,分散度增加 2 6 % ,抗积炭能力增加 4 .4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部分氧化 浸渍法 NI/AL2O3催化剂 合成气
下载PDF
Ni/Al_2O_3催化剂上CH_4三重整反应-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洪涛 李会泉 张懿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8,共7页
在连续流动的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Ni/Al2O3催化剂上CH4三重整反应中催化剂床层的温度分布。实验在常压、750℃~950℃、2000h^-1~20000h^-1下进行,研究了外控炉温、空速和进料组成对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 在连续流动的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Ni/Al2O3催化剂上CH4三重整反应中催化剂床层的温度分布。实验在常压、750℃~950℃、2000h^-1~20000h^-1下进行,研究了外控炉温、空速和进料组成对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床层中的温度梯度较甲烷部分氧化反应平缓,在CH4/CO2/H2O/O2=50/12.5/12.5/25(摩尔比)、20000h^-1下,催化剂床层中入口处温度比炉温高约80℃,出口处温度与器壁温度相当。空速越低,催化剂床层入口处温度(tmax)与炉温之差△tmax越小(20000h^-1时,Δtmax=80℃;2000h^-1时,Δtmax=30℃)。当原料气中不含O2时,催化剂床层入口处没有观测到温度骤升的现象。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出现“低谷”现象,温度最低点(tmin)比炉温低30℃~40℃。根据温度分布曲线,大体可将催化剂床层分为三个区域:富氧区、贫氧区和无氧区。富氧区内只发生燃烧反应,贫氧区内发生重整反应和部分氧化反应,无氧区内只发生重整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三重整 温度分布 NI/AL2O3催化剂
下载PDF
功率超声在电沉积Ni/纳米Al_2O_3复合镀层中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包胜华 吴蒙华 +1 位作者 刘正宁 李智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5,共3页
研究功率超声在纳米电沉积技术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在电沉积Ni/纳米Al2 O3 复合镀层过程中 ,引入功率超声可有效解决纳米Al2 O3 粒子在镀液中的分散问题 ,使纳米Al2 O3 粒子均匀分布在复合镀层中 ,促进纳米Al2 O3 粒子与镀层基质... 研究功率超声在纳米电沉积技术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在电沉积Ni/纳米Al2 O3 复合镀层过程中 ,引入功率超声可有效解决纳米Al2 O3 粒子在镀液中的分散问题 ,使纳米Al2 O3 粒子均匀分布在复合镀层中 ,促进纳米Al2 O3 粒子与镀层基质金属的共沉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超声 电沉积Ni/纳米Al2O3 复合镀层
下载PDF
铜基表面铸渗法Ni/Al_2O_3复合渗层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贵荣 宋文明 +1 位作者 郝远 任虎平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75-278,292,共5页
为了提高铜合金表面的耐磨性和抗高温氧化性,用负压铸渗工艺,在铜基表面制备了不同Al2O3含量的Ni/Al2O3复合渗层,渗层厚度0.5~2mm。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EPMA)等方法,测定了渗层的显微结构、化学成分分布... 为了提高铜合金表面的耐磨性和抗高温氧化性,用负压铸渗工艺,在铜基表面制备了不同Al2O3含量的Ni/Al2O3复合渗层,渗层厚度0.5~2mm。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EPMA)等方法,测定了渗层的显微结构、化学成分分布、硬度、结合强度等。结果表明:渗层包括复合渗层和过渡层,Al2O3颗粒分布均匀,渗层组织致密,界面结合良好,在Al2O3颗粒之间以及渗层与基体之间无裂纹产生;渗层主要由Ni基固溶体、Al2O3颗粒、Ni3Si12、Ni3B相组成,能显著地提高铜合金表面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负压铸渗 Ni/Al2O3颗粒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Ni/Al_2O_3催化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振中 李铁虎 +1 位作者 艾艳玲 宋发举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9-692,共4页
提出了催化化学气相渗透(CCVI)法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新工艺,即在针刺碳布预制体中添加3.5%~4%Ni/Al2O3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以丙烯作碳源气体,在750~900℃下,经过100h的沉积,碳/碳复合材料的密度达到1.68 g/cm3.该材料经高温处理后,氧... 提出了催化化学气相渗透(CCVI)法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新工艺,即在针刺碳布预制体中添加3.5%~4%Ni/Al2O3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以丙烯作碳源气体,在750~900℃下,经过100h的沉积,碳/碳复合材料的密度达到1.68 g/cm3.该材料经高温处理后,氧化失重率低、氧化起始温度高.应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偏光显微镜(PLM)观察了基体碳的形貌,初步探讨了催化沉积碳和抗氧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气相渗透 碳/碳复合材料 NI/AL2O3 催化沉积
下载PDF
Ni/Al_2O_3-M_xO_y催化剂催化松香加氢的催化性能及产物组成 被引量:7
19
作者 蒋丽红 王亚明 易海波 《化工科技》 CAS 2008年第6期13-16,共4页
研究了Ni/Al_2O_3-M_xO_y催化剂催化松香氢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Al_2O_3-M_xO_y催化剂催化松香氢化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枞酸转化率可达98%以上,氢化产物达到国家普通氢化松香(特级)标准。产物主要组分与Pd/C催化剂催化所得的氢... 研究了Ni/Al_2O_3-M_xO_y催化剂催化松香氢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Al_2O_3-M_xO_y催化剂催化松香氢化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枞酸转化率可达98%以上,氢化产物达到国家普通氢化松香(特级)标准。产物主要组分与Pd/C催化剂催化所得的氢化产物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氢化 组成 Ni/Al2O3-MxOy 催化剂 性能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Ni/Al_2O_3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春晖 于海斌 +2 位作者 陈永生 许岩 刘伟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6-78,共3页
油脂加氢催化剂是以金属镍为活性组分、氧化铝为载体制备的Ni/Al2O3催化剂。在制备催化剂过程中,其合成条件直接影响着催化剂的最终活性。以工业硝酸镍、碳酸钠和自制氧化铝粉为原料,利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加氢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 油脂加氢催化剂是以金属镍为活性组分、氧化铝为载体制备的Ni/Al2O3催化剂。在制备催化剂过程中,其合成条件直接影响着催化剂的最终活性。以工业硝酸镍、碳酸钠和自制氧化铝粉为原料,利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加氢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液p H及反应过程中搅拌转速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汇总分析,最终确定制备Ni/Al2O3油脂加氢催化剂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85℃、反应结束时溶液p H=8.0、反应时间为1.5 h、搅拌转速为600 r/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Ni/Al2O3催化剂,经棕榈油加氢评价后测定的碘值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加氢催化剂 氧化铝 NI/AL2O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