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化寨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分期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邸楠 翟霖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4,38,共7页
本文利用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的方法,将鱼化寨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分为三期六段,分属于仰韶文化的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遗存较为丰富,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小的发展阶段。其中的一期一段遗存,过去曾有不同认识,在本遗址中,内涵丰富、地层... 本文利用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的方法,将鱼化寨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分为三期六段,分属于仰韶文化的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遗存较为丰富,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小的发展阶段。其中的一期一段遗存,过去曾有不同认识,在本遗址中,内涵丰富、地层关系明确,通过分析其文化面貌,本文认为其仍未超出仰韶文化的范围,当属仰韶文化的最早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化寨遗址 仰韶文化 分期研究
下载PDF
试论水北遗址仰韶文化遗存的分期 被引量:3
2
作者 翟霖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92,共6页
水北遗址位于陕西省彬县炭店乡水北村(图一),面积为12万平方米。195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发现有钵、盆、罐、尖底瓶、缸、瓮等遗物[1][2]。
关键词 水北遗址 仰韶文化遗存 分期研究
下载PDF
2014年内蒙古托克托县海生不浪遗址发掘简报
3
作者 谭玉华 杨涵毓 +13 位作者 谢绪晴 李长圆 鲜晶 刘騻 王笑寒 杨荣佳 文安琪 梁陈美景 张萧 郭治中 翁进有 董少清 许永杰 朱雪菲 《草原文物》 2016年第1期19-39,共21页
海生不浪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双河镇海生不浪村北500米的沙丘上,东经111°16’01”,北纬40°10’32”,海拔1030米。遗址坐落于黄河北岸,南距黄河1800米,属于河岸三级台地,高于河床70余米,东西两侧为冲沟和沙丘... 海生不浪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双河镇海生不浪村北500米的沙丘上,东经111°16’01”,北纬40°10’32”,海拔1030米。遗址坐落于黄河北岸,南距黄河1800米,属于河岸三级台地,高于河床70余米,东西两侧为冲沟和沙丘,构成了遗址天然的界限(图一)。遗址东西宽约340米,南北长约340米,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①。遗址地表为20世纪90年代人工播种的防风固沙的沙棘类灌木丛覆盖,部分为近现代墓地所破坏,因开挖墓葬和水土流失,地表可见大量不同时期的陶片等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生不浪遗址 海生不浪文化 朱开沟文化 仰韶时代 房址 灰坑
下载PDF
碾子坡遗址仰韶文化遗存的初步分析
4
作者 翟霖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2,共6页
通过对碾子坡遗址地层关系的分析,并将出土器物与关中地区已知的典型遗址进行比较,认为遗址地层中的仰韶文化遗存并不单纯,而是包含了属于早期、中期等不同时期的遗存。原报告将碾子坡遗址仰韶文化遗存笼统地确定为"东庄村类型晚期... 通过对碾子坡遗址地层关系的分析,并将出土器物与关中地区已知的典型遗址进行比较,认为遗址地层中的仰韶文化遗存并不单纯,而是包含了属于早期、中期等不同时期的遗存。原报告将碾子坡遗址仰韶文化遗存笼统地确定为"东庄村类型晚期"的结论,不符合关中地区已经建立的年代序列,因而也是难以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子坡遗址 仰韶文化遗存 分期研究
下载PDF
湖北省郧县胡家窝遗址发掘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俊 余西云 龚鑫炳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7,共15页
胡家窝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青山镇胡家窝村一个临汉江的土台上,中心位置为东经110°57′53″,北纬32°46′00″。2006年10月~12月,武汉大学考古与博物馆系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出后冈一期文化、朱家台文化和战国时期... 胡家窝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青山镇胡家窝村一个临汉江的土台上,中心位置为东经110°57′53″,北纬32°46′00″。2006年10月~12月,武汉大学考古与博物馆系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出后冈一期文化、朱家台文化和战国时期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家窝 后冈一期文化 仰韶晚期遗存 楚文化遗存
下载PDF
陕西靖边五庄果墚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25
6
作者 孙周勇 徐雍初 +1 位作者 李文海 史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63,共11页
五庄果墚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黄蒿界乡小界村西北部,距离县城约30公里,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中心位于五个连绵的山峁上,相传该处曾有五户人家居住,因而得名"五庄果墚"。五庄果墚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以上,
关键词 靖边 五庄果墚 仰韶晚期 龙山早期 文化遗存
下载PDF
甘肃华池大梁峁遗址2017年试掘简报
7
作者 阎渭清 周静 +1 位作者 李文 景小庆(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25,共10页
2017年9至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对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大梁峁遗址进行试掘,清理龙山文化早期窑址1座、灰坑17个,出土陶器、玉石器、骨角器和贝类等各类不同质地遗物共94件。该遗址是近年来陇东地区为数... 2017年9至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对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大梁峁遗址进行试掘,清理龙山文化早期窑址1座、灰坑17个,出土陶器、玉石器、骨角器和贝类等各类不同质地遗物共94件。该遗址是近年来陇东地区为数不多的经科学发掘的龙山时代早期聚落址,尤其是发现的排水管等重要遗存对于揭示陇东地区在龙山时代早期聚落形态演进和文化发展演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庆阳 华池县 大梁峁遗址 仰韶文化中期 龙山文化早期
下载PDF
从东石寺遗址看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的动物利用
8
作者 戴玲玲 袁广阔 +2 位作者 韩长松 李晓敏 尤悦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40,共7页
进入仰韶文化晚期,中原地区的聚落分化逐渐加强,稻米、大豆数量的增加,为多种农作物种植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河南省焦作市东石寺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分析为基础,探讨仰韶文化晚期对动物资源的利用。东石寺遗址出土动物遗... 进入仰韶文化晚期,中原地区的聚落分化逐渐加强,稻米、大豆数量的增加,为多种农作物种植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河南省焦作市东石寺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分析为基础,探讨仰韶文化晚期对动物资源的利用。东石寺遗址出土动物遗存378件,以哺乳类动物为主。量化统计显示,鹿科动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最多,其次为猪,牛及其他野生动物的骨骼较少。猪的M3尺寸及死亡年龄分析表明猪群以家猪为主,包含少量野猪。除作为重要的肉食来源外,获取鹿角用于制作骨角器也是人们猎获鹿科动物的重要原因。结合西山等遗址已有研究可知,仰韶文化晚期,中原地区延续并发展了饲养家猪以获取肉食资源的传统,但不同遗址间在家猪的饲养和依赖上存在一定差异,这或许与遗址的规模和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石寺遗址 仰韶文化晚期 动物考古
原文传递
高庙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9
作者 曲新楠 王良智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9,共11页
通过对湖南高庙、千家坪、松溪口、征溪口等遗址出土典型陶器的类型学分析,可将高庙文化划分为三期5段。根据每期文化特征,并结合碳十四测年数据,高庙文化的绝对年代早期约为公元前6000—前5500年,中期约为公元前5500—4900年,晚期约为... 通过对湖南高庙、千家坪、松溪口、征溪口等遗址出土典型陶器的类型学分析,可将高庙文化划分为三期5段。根据每期文化特征,并结合碳十四测年数据,高庙文化的绝对年代早期约为公元前6000—前5500年,中期约为公元前5500—4900年,晚期约为公元前4900—前45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庙文化 高庙遗址 千家坪遗址 分期 年代
原文传递
东龙山遗址商代遗存分期与年代的再认识及相关问题
10
作者 祁翔 赵丛苍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66,共11页
东龙山遗址商代遗存为探讨商势力在关中东部及丹江上游的经略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遗存可分为四期五段。二里岗下层一期阶段,其文化面貌呈现一定过渡特征,或与商洛一带此前为二里头文化属域,被商人占据后文化特质形成相对滞后有关。... 东龙山遗址商代遗存为探讨商势力在关中东部及丹江上游的经略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遗存可分为四期五段。二里岗下层一期阶段,其文化面貌呈现一定过渡特征,或与商洛一带此前为二里头文化属域,被商人占据后文化特质形成相对滞后有关。这里作为商人战略要地兴盛于二里岗上层期,约于洹北花园庄早期明显衰败。其兴衰与商前期商文化中心区的发展节奏相近,当密切联系于商王朝在西土势力扩张及资源获取而关联的交通网络、防御体系的构建和瓦解。而陕东南等地商后期沉寂所暗示的商人经略模式的改变,还需在更大时空范围中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龙山遗址 商代遗存 分期与年代 文化因素 经略模式
原文传递
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南壕沟发掘简报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新伟 杨海青 +8 位作者 郭志委 张艺苑 王勇 权鑫 姜涛 赵云峰 侯彦峰 任潇 叶健美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3,共15页
2013年对西坡遗址的南部壕沟进行了发掘。壕沟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口部较宽,两侧斜收,近底部折收为小平台。壕沟内填满不同形状和性质的堆积,还发现灰坑、完整猪骨等遗迹,堆积年代应始于西坡遗址庙底沟类型遗存早、中期,延续至晚期。... 2013年对西坡遗址的南部壕沟进行了发掘。壕沟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口部较宽,两侧斜收,近底部折收为小平台。壕沟内填满不同形状和性质的堆积,还发现灰坑、完整猪骨等遗迹,堆积年代应始于西坡遗址庙底沟类型遗存早、中期,延续至晚期。壕沟的堆积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基本上与西坡聚落形态的演变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西坡遗址 南部壕沟 堆积过程 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
原文传递
河南淅川县沟湾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29
12
作者 靳松安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1,I0001-I0010,共25页
2007~2009年对沟湾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大批新石器时代的遗迹、遗物,尤其重要的是发现和探明了遗址外围仰韶文化不同时期的大、小两个环壕,填补了汉水中游地区史前聚落考古的一项空白。依据层位和出土遗物,该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大体分... 2007~2009年对沟湾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大批新石器时代的遗迹、遗物,尤其重要的是发现和探明了遗址外围仰韶文化不同时期的大、小两个环壕,填补了汉水中游地区史前聚落考古的一项空白。依据层位和出土遗物,该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大体分为四期,时代从仰韶文化早期晚段到晚期早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淅川县 沟湾遗址 仰韶文化 环壕聚落 分期 年代
原文传递
从平底瓶到尖底瓶--黄河中游新石器时期酿酒器的演化和酿酒方法的传承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莉 王佳静 邸楠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106,共13页
根据以往的类型学分析,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是从小口平底瓶发展而来,而后者的前身是小口鼓腹罐。近年来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尖底瓶和鼓腹罐都是酒器,但不清楚平底瓶是否也具有酿酒功能。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对陕西临潼零口遗址出土的20... 根据以往的类型学分析,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是从小口平底瓶发展而来,而后者的前身是小口鼓腹罐。近年来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尖底瓶和鼓腹罐都是酒器,但不清楚平底瓶是否也具有酿酒功能。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对陕西临潼零口遗址出土的20件零口期平底瓶和半坡期尖底瓶陶片进行了残留物分析,发现具有酿酒发酵特征的淀粉粒、谷物颖壳和植物茎叶及花序的植硅体,以及酵母细胞,证明这两种器物都是酒器。酿酒方法是以发芽的黍、稻谷和野生小麦族作为糖化剂来酿造谷芽酒;最主要的原料是黍,同时也包括粟、薏苡、水稻、小麦族、野豌豆、栝楼根、芡实及姜;另外还加入一些植物茎叶及花序。加入植物块根、茎叶和花序的目的,也许是利用其药用功能。使用芦苇吸管咂酒可能是当时饮酒的方法之一。零口陶器的分析结果有助于研究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酒器器形的演化以及酿酒方法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口遗址 零口期文化 仰韶文化 谷芽酒 酿酒方法 酒器
原文传递
二里头遗址发掘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27
14
作者 许宏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2-38,共7页
The year of 2004 is the 45^th anniversary of the beginning of field work on the Erlitou site. During the past 45 years, the drilling exploration and planned excavation of the site have been carried out continuously, t... The year of 2004 is the 45^th anniversary of the beginning of field work on the Erlitou site. During the past 45 years, the drilling exploration and planned excavation of the site have been carried out continuously, the excavated area has reached more than 40,000 sq m in total, and import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in many aspects. The present paper makes a brief review and summary on the course of excavation and study of this important site, dividing the researching course centered upon field work into four stages. Meanwhile, the author devot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to some related problems, such as the periodization of the site and the culture it represen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14C dating and archaeological chronology, as well as its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other human ecological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遗址 考古工作 遗址范围 文化遗存
原文传递
论兴隆洼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杜战伟 韩斐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80,共13页
兴隆洼文化分布于燕山南北地区。因缺乏明确层位关系,以往学术界对其分期与年代的认识分歧较大。从最近刊布的查海遗址材料出发,可将其划分为三期五段。据测年数据及与周边文化的比较,兴隆洼文化大体处于公元前6200~5000年,其早期年代... 兴隆洼文化分布于燕山南北地区。因缺乏明确层位关系,以往学术界对其分期与年代的认识分歧较大。从最近刊布的查海遗址材料出发,可将其划分为三期五段。据测年数据及与周边文化的比较,兴隆洼文化大体处于公元前6200~5000年,其早期年代为公元前6200~5600年,晚期年代为公元前5500~5000年,中期年代介于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兴隆洼文化 查海遗址 分期 年代
原文传递
灵宝底董仰韶文化遗存的分期与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魏兴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7,共11页
本文通过对河南灵宝底董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典型陶器的分类排序,将遗存分为两期五段,概括出各期遗存的基本特征及其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明确两期遗存应属于仰韶文化前后紧密相接的两个发展阶段。底董仰韶一期因早于通常所谓的仰韶早期,... 本文通过对河南灵宝底董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典型陶器的分类排序,将遗存分为两期五段,概括出各期遗存的基本特征及其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明确两期遗存应属于仰韶文化前后紧密相接的两个发展阶段。底董仰韶一期因早于通常所谓的仰韶早期,应为仰韶初期遗存,其明确的文化属性使以往学术界颇有争议的同类遗存的文化性质与年代得以准确定位。仰韶二期作为仰韶早期东庄类型遗存的辨识,则为正确认识该类型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契机,底董仰韶遗存的发现与分期,对研究仰韶文化相关问题具有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董遗址 仰韶文化 分期
原文传递
略论淅川沟湾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 被引量:6
17
作者 靳松安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4,共6页
淅川县沟湾遗址仰韶文化遗存,依据层位关系,结合出土器物的组合、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可将其大体分为四期,其年代分别与枣园类型晚段、后岗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大河村类型早段约略相当,基本包括了仰韶文化早期晚段至晚期早段的整个时期。遗... 淅川县沟湾遗址仰韶文化遗存,依据层位关系,结合出土器物的组合、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可将其大体分为四期,其年代分别与枣园类型晚段、后岗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大河村类型早段约略相当,基本包括了仰韶文化早期晚段至晚期早段的整个时期。遗址外围发现有仰韶文化不同时期大、小两条环壕,是一处保存比较好的环壕聚落遗址,填补了汉水中游地区史前聚落考古的一项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湾遗址 仰韶文化遗存 分期与年代 聚落形态分析
原文传递
河南罗山县擂台子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新平 张志清 《华夏考古》 CSSCI 2003年第2期11-27,共17页
擂台子遗址位于河南省罗山县城西偏北16公里处。1991年秋,为探讨淮河流域古代文化面貌及与周邻文化相互关系这一学术课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75平方米。其文化遗存可分三期,年代分别相当于仰韶文化晚期... 擂台子遗址位于河南省罗山县城西偏北16公里处。1991年秋,为探讨淮河流域古代文化面貌及与周邻文化相互关系这一学术课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75平方米。其文化遗存可分三期,年代分别相当于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中晚期、商末周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罗山县 擂台子遗址 文化遗存 遗物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原文传递
试论川西北高原仰韶时代晚期遗存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瑞波 陈苇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97,共14页
川西北高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主要包括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金川县为中心的大渡河上游地区和以县为中心的大渡河上游地区和以茂县、汶川县为中心的岷江上游地区。历年来在川西北高原发现了多处仰韶时代晚期遗存(图一)。早在1... 川西北高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主要包括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金川县为中心的大渡河上游地区和以县为中心的大渡河上游地区和以茂县、汶川县为中心的岷江上游地区。历年来在川西北高原发现了多处仰韶时代晚期遗存(图一)。早在1920年,澳大利亚传教士叶长青(J.H.Edgar)在汶川县威州姜维城遗址进行调查时就发现过马家窑文化彩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刘家寨遗址 仰韶时代晚期 姜维城文化
原文传递
河南灵宝市北阳平遗址考古勘探报告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兴涛 +3 位作者 李世伟 杨海青 郭九行 孙广贺(绘图)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4,97,F0002,共14页
为深入认识豫西灵宝盆地仰韶文化时期大型遗址的聚落内部情况,2018年3~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河南灵宝北阳平遗址进行了系统性考古勘探。本次工作明确这是一处以仰韶文化为主体的大型聚落遗址,发现的遗迹主要有房址、壕沟等... 为深入认识豫西灵宝盆地仰韶文化时期大型遗址的聚落内部情况,2018年3~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河南灵宝北阳平遗址进行了系统性考古勘探。本次工作明确这是一处以仰韶文化为主体的大型聚落遗址,发现的遗迹主要有房址、壕沟等,基本搞清了聚落范围、面积、重要遗迹分布、聚落布局和功能分区等,取得了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宝北阳平遗址 考古勘探 仰韶文化聚落 房址 壕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