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sis, metallogenic model, and prospecting prediction of the Nibao gold deposit in the Guizhou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Weifang Song Lulin Zheng +2 位作者 Jianzhong Liu Shengtao Cao Zhuojun Xie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36-152,共17页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is one of China’s most important distribution areas of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The Nibao deposit is a typical gold deposit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To elucidate the genesis of the Nib...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is one of China’s most important distribution areas of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The Nibao deposit is a typical gold deposit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To elucidate the genesis of the Nibao gold deposit, establish a metallogenic model, and guide prospecting prediction, we systematically collected previously reported ge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dating data and discussed the genesis of the Nibao gold deposit,based on which we proposed the metallogenic model.Earlier works show that the Nibao anticline, F1 fault, and its hanging wall dragged anticline(Erlongqiangbao anticline) were formed before or simultaneously with gold mineralization, while F2, F3, and F4 faults postdate gold mineralization. Regional geophysical data showed extensive low resistivity anomaly areas near the SBT(the product of tectonic slippage and hydrothermal alteration)between the P2/P3 and the strata of the Longtan Formation in the SSE direction of Nibao anticline in the lower plate of F1 and hanging wall dragged anticline(Erlongqiangbao anticline), and the anomaly areas are distributed within the influence range of anticlines. Simultaneously, soil and structural geochemistry show that F1, Nibao anticline,Erlongqiangbao anticline, and their transition areas all show good metallogenic elements(Au, As, and S) assemblage anomalies, with good metallogenic space and prospecting possibilities. There are five main hypotheses about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fluids and Au in the Nibao gold deposit:(1) related to the Emeishan mantle plume activity;(2) source from the Emeishan basalt;(3) metamorphic fluid mineralization;(4) basin fluid mineralization;(5) related to deep concealed magmatic rocks;of these, the mainstream understanding is the fifth speculation. It is acknowledged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are hydrothermal fluids with medium–low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medium–low salinity, low density, low oxygen fugacity, weak acidity, weak reduction, and rich in CO_(2)and CH_(4). The fluid pressure is 2–96.54 MPa, corresponding to depths of 0.23–3.64 km. The da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allogenic age is ~141 Ma, the extensio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related to the 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Based on the above explanation, the genetic model related to deep concealed magmatic rocks of the Nibao gold deposit is established, and favorable prospecting areas are outlined;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gional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studying the genesis of gold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bao gold deposit Source of ore-forming fluids and Au GENESIS Metallogenic model Prospecting prediction
下载PDF
In-situ sulfur isotope and trace element of pyrite constraints o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Nibao Carlin-type gold deposit in SW China 被引量:8
2
作者 Jinxiang Li Chenghai Zhao +2 位作者 Yong Huang Yuzhou Zhuo Jinwei Li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555-575,共21页
The fault-controlled Nibao Carlin-type gold deposit,together with the strata-bound Shuiyindong deposit,comprise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the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China.Five main t... The fault-controlled Nibao Carlin-type gold deposit,together with the strata-bound Shuiyindong deposit,comprise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the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China.Five main types and two sub-types of pyrite at the Nibao deposit(Py1a/Py1b,Py2,Py3,Py4,Py5)wer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detailed mineralogical work.Py1,Py2and Py3 are Au-poor,whereas Py4 and Py5 are Au-rich,corresponding to a sedimentary and hydrothermal origin,respectively.Through systematic in situ analyses of NanoSIMS sulfur isotopes,the framboid pyrite Py1a with negative δ^34S values(-53.3 to-14.9%)from the Nibao deposit were found to originate from bacterial sulfate reduction(BSR)processes in an open and sulfate-sufficient condition while the superheavy pyrite Py1b(73.7–114.8%)is probably due to th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closed-system Rayleigh fractionation or the lack of preservation of deepsea sediments.Data of Py2 and Py3 plot within the area of S isotope compositions from biogenic and abiogenic sulfate reduction.In view of few coeval magmatic rocks in the mining district,the near zero δ^34S values of the Au-rich pyrites(Py4 and Py5)may discount the potential involvement of magmatic but metamorphic or sedimentary origin.LA-ICP-MS and TEM work show that Au in ore-related pyrite is present as both nanoparticles and structurally bound.LA-ICP-MS analyses show that the Au-rich pyrite also contains higher As,Cu,Sb,Tl and S than other types of pyrite,which inferred a distal manifestation of deep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bao CARLIN-TYPE gold deposit PYRITE NANOSIMS LA-ICP-MS Sulfur ISOTOPES
下载PDF
贵州泥堡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平 雷志远 +4 位作者 叶德书 李克庆 金华英 韦胜永 吕天权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8-85,共8页
泥堡金矿具多层含矿特征,各层金矿体均与二叠系火山碎屑岩密切相关。根据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多方面研究认为,火山碎屑岩与大厂石英岩之间的假整合面是最主要的容矿空间;金矿的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金矿的形成与峨眉山地... 泥堡金矿具多层含矿特征,各层金矿体均与二叠系火山碎屑岩密切相关。根据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多方面研究认为,火山碎屑岩与大厂石英岩之间的假整合面是最主要的容矿空间;金矿的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金矿的形成与峨眉山地幔柱残留部分在燕山期的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堡 金矿 火山碎屑岩 贵州
下载PDF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大型隐伏金矿体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郑禄林 杨瑞东 +3 位作者 刘建中 高军波 陈军 李俊海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9-699,共11页
泥堡金矿区Ⅲ号金矿体是近年来发现的受断裂控制的大型隐伏矿体,是泥堡金矿区找矿勘探工作的重大突破。该矿体受F1断层控制,其容矿岩石为蚀变沉凝灰岩。蚀变沉凝灰岩普遍发育粘土化、碳酸盐化,而与金矿化密切关联的蚀变类型为黄铁矿化... 泥堡金矿区Ⅲ号金矿体是近年来发现的受断裂控制的大型隐伏矿体,是泥堡金矿区找矿勘探工作的重大突破。该矿体受F1断层控制,其容矿岩石为蚀变沉凝灰岩。蚀变沉凝灰岩普遍发育粘土化、碳酸盐化,而与金矿化密切关联的蚀变类型为黄铁矿化、硅化,次为毒砂化。对泥堡金矿床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Ⅲ号矿体明显受构造(F1断层)、地层(P3l2)和岩性(蚀变沉凝灰岩)控制。结合矿床赋矿岩石、矿物组合和控矿因素分析,认为泥堡金矿的形成与晚二叠世沉积火山凝灰质密切相关,F1断层活动及燕山期热水(液)作用是Ⅲ号金矿体成矿的关键。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区域上车榔-泥堡-三道沟-潘家庄一线是寻找类似金矿体(断控型)的重要区域,龙潭组二段及蚀变沉凝灰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隐伏金矿体 卡林型金矿 地质特征 泥堡金矿床 黔西南
下载PDF
贵州泥堡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疆丽 林方成 +4 位作者 侯林 张锦让 彭正 朱斯豹 吴松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8-699,共12页
为揭示泥堡金矿床的成因机制,本文对泥堡金矿床两类矿体中的萤石、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热力学和单个包裹体成分的激光拉曼显微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层控型矿体为早期成矿阶段的产物,其中的脉石矿物萤石中发育了气液两... 为揭示泥堡金矿床的成因机制,本文对泥堡金矿床两类矿体中的萤石、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热力学和单个包裹体成分的激光拉曼显微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层控型矿体为早期成矿阶段的产物,其中的脉石矿物萤石中发育了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220~260℃,盐度为0.00%~2.00%NaCleq,密度为0.54~1.03g/cm3;断裂带型矿体方解石中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主要为100~200℃,盐度为3.00%~6.00% NaCleq,密度为0.69~1.00 g/cm3.计算得到早期成矿阶段流体捕获压力为40~80MPa,成矿深度为1.5~3.0 km;断裂带型矿体中流体的捕获压力为30~40MPa,成矿深度为1.0~2.5 km.反映出初始流体的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并含CO2及CH4、N2等有机气体成分的特点.流体混合是导致成矿早期阶段矿质初步富集形成层控型矿体的原因,后期的断裂带活动引发的流体沸腾是形成断裂带型矿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卡林型金矿 成矿流体 泥堡金矿床 滇黔桂
下载PDF
黔西南泥堡特大型金矿床的新发现及其控矿因素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俊海 刘建中 +4 位作者 张双菊 何彦南 杨天才 张应国 张丞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4-149,共6页
为了在黔西南泥堡金矿区获得找矿突破,进一步厘清矿床控矿因素,近年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五地质大队根据其积累的黔西南地区金矿找矿经验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结合该区地表已知金矿体赋存特征,通过对以往大量地质资料再研究,... 为了在黔西南泥堡金矿区获得找矿突破,进一步厘清矿床控矿因素,近年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五地质大队根据其积累的黔西南地区金矿找矿经验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结合该区地表已知金矿体赋存特征,通过对以往大量地质资料再研究,并通过大量深部钻探工程验证,获得了一些新发现:二龙抢宝背斜是一次级褶皱,为隐伏的F1断层上盘的牵引褶皱;新发现了F1断层破碎蚀变带中的厚大金矿体,单矿体达大型矿床规模,从而使泥堡金矿达特大型矿床规模,并新发现了深部泥堡背斜核部的层控型矿体;在黔西南地区,首次在泥堡金矿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中的断层破碎带内发现了金矿体。进一步研究得出泥堡金矿床的控矿因素是:1地层,泥堡金矿体主要产于中二叠统茅口组,上二叠统龙潭组一段、二段和三段;2构造,泥堡金矿体产于泥堡背斜南翼,主要受F1逆断层控制,其次受二龙抢宝背斜核部附近的构造蚀变体控制;3岩性,当岩石为角砾岩或砾屑砂岩、沉凝灰岩、不纯碳酸盐岩时有利于成矿,特别是岩层厚度较薄,成分复杂,孔隙多,其顶、底板为透水性差的黏土岩、粉砂质黏土岩时易富集形成金矿(化)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现 控矿因素 地质特征 泥堡金矿床 特大型
下载PDF
金矿床二次找矿的控矿因素研究与物探找矿方法试验——以贵州普安泥堡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侯林 彭惠娟 +3 位作者 张锦让 朱思豹 吴松洋 王家俊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5-912,共18页
贵州普安泥堡金矿床位于右江盆地北西缘,其矿床特征、成矿作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此次研究通过实测剖面、构造研究以及载金矿物原位成分分析,确定泥堡金矿体的产出主要受3个因素的影响:①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与上二叠统龙潭组碎屑岩之间... 贵州普安泥堡金矿床位于右江盆地北西缘,其矿床特征、成矿作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此次研究通过实测剖面、构造研究以及载金矿物原位成分分析,确定泥堡金矿体的产出主要受3个因素的影响:①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与上二叠统龙潭组碎屑岩之间的不整合界面及其上下蚀变岩;②F1逆冲断层破碎带及其牵引二龙抢宝背斜;③分布于不整合面、断层破碎带和牵引褶皱内的含砷环带黄铁矿。针对这3个控矿因素展开的大地电磁测深(AMT)、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CSAMT)和时间域激电测深(TDIP)物探试验表明:AMT、CSAMT对不整合面反映最准确;TDIP对F1和二龙抢宝背斜内所含的黄铁矿等硫化物反映良好,可分别采取TDIP方法针对矿区南东侧破碎带型矿体,AMT或CSAMT方法针对矿区北西侧不整合面展开找矿工作。这种首先确定控矿因素,然后针对控矿因素展开物探试验确定适当物探手段,最终指导深部和外围找矿的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针对金矿床二次找矿的工作中,具有实际的找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控矿因素 物探试验 右江盆地 泥堡金矿床
下载PDF
黔西南泥堡金矿含矿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世委 孙军 +1 位作者 付斌 聂爱国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1-598,共8页
为探讨泥堡金矿成矿物质来源,采用ICPMs对黔西南泥堡金矿典型含矿剖面上9个岩(矿)石样品进行微量和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含矿岩系中As、Sb、Hg、Ti、U等元素的富集与组合特征,显示热液作用是成矿过程中重要影响因素。峨眉山玄... 为探讨泥堡金矿成矿物质来源,采用ICPMs对黔西南泥堡金矿典型含矿剖面上9个岩(矿)石样品进行微量和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含矿岩系中As、Sb、Hg、Ti、U等元素的富集与组合特征,显示热液作用是成矿过程中重要影响因素。峨眉山玄武岩组7个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相似,相关性较好(r为0.60~O.99,均值为0.83),矿石中Zr/Ni、La/Nb、Rb/Nb、Th/Nb、Th/LA.等不相容元素比值均落在峨眉山玄武岩变化范围之内;含矿岩系稀土含量较高,轻稀土明显富集且分馏明显,均与峨眉山玄武岩相似。综合该区地质背景和岩浆活动特征,可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与该地区广泛分布的峨眉山玄武岩关系密切,峨眉山玄武岩本身可能即是金矿的矿源层,而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引发广泛的岩浆活动和裂谷作用,为富矿热液提供了热源和话移捅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矿岩系 泥堡金矿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黔西南
下载PDF
贵州泥堡金矿床原生晕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以Ⅲ-1号矿体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松洋 侯林 +3 位作者 丁俊 张锦让 朱斯豹 王疆丽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4-686,共13页
为预测和评价贵州普安泥堡金矿床的成矿潜力,采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对10460勘探线所控制的Ⅲ-1号矿体进行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研究。采集了该勘探线上6个钻孔矿体附近的构造蚀变岩石样品进行ICP-AES分析。通过对各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及... 为预测和评价贵州普安泥堡金矿床的成矿潜力,采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对10460勘探线所控制的Ⅲ-1号矿体进行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研究。采集了该勘探线上6个钻孔矿体附近的构造蚀变岩石样品进行ICP-AES分析。通过对各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选取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指示元素为Au、As、Ag、Cu、Hg、Mo、Co、Cd、Sb。综合原生晕分带图及指示元素分带序列分析,判断Ⅲ-1矿体原生晕出现了明显的分带异常,其由浅部到深部总体表现为:前缘晕元素+尾晕元素—近矿晕—前缘晕元素+近矿晕元素+尾晕元素的元素异常分布序列,指示在深部存在一个或多个隐伏矿体,是造成元素异常叠加共存与轴向分带序列异常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 地球化学分析 隐伏矿体 泥堡金矿床 贵州
下载PDF
从流体包裹体特征探讨泥堡金矿成因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平 杜芳应 +4 位作者 杜昌乾 雷志远 樊正烈 徐石辉 阚小波 《贵州地质》 2006年第1期44-50,共7页
泥堡金矿床据脉石矿物和萤石的包裹体研究,包裹少而小,类型较为简单。综合包裹体各项参数和气液成分分析认为,成矿流体属NaCl-H_2O体系的富K^+的、弱酸性溶液,具有较高密度、较低盐度和中-低温度的特点。结合硫和氢氧同位素测定结果,成... 泥堡金矿床据脉石矿物和萤石的包裹体研究,包裹少而小,类型较为简单。综合包裹体各项参数和气液成分分析认为,成矿流体属NaCl-H_2O体系的富K^+的、弱酸性溶液,具有较高密度、较低盐度和中-低温度的特点。结合硫和氢氧同位素测定结果,成矿流体是燕山运动阶段的地表水沿断裂深循环,特别是在富K、富Au的凝灰岩中往复循环作用形成的。当各种条件具备时即可卸载成矿,成矿的最佳位置就是沿P_(2-3)β_1与P_2m^(dc)之间沉积间断面发生的层间滑动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因 泥堡金矿 贵州
下载PDF
贵州普安县泥堡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潜力 被引量:25
11
作者 陈文斌 韦标根 +1 位作者 杨天才 葛枝华 《贵州地质》 2009年第3期170-176,共7页
泥堡金矿已达到大型矿床规模。是紫木凼"两层楼模式"金矿床的又一种表现形式。金矿体受控于北东向逆断层(F1)及其上盘"二背抢宝"背斜核部虚脱空间(层间断层)和翼部逆断层(Fc)。以矿体多、厚度大、品位偏低、埋藏浅... 泥堡金矿已达到大型矿床规模。是紫木凼"两层楼模式"金矿床的又一种表现形式。金矿体受控于北东向逆断层(F1)及其上盘"二背抢宝"背斜核部虚脱空间(层间断层)和翼部逆断层(Fc)。以矿体多、厚度大、品位偏低、埋藏浅为特点。泥堡金矿区及其成矿带上找矿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泥堡金矿 找矿潜力 贵州
下载PDF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俊海 张双菊 +2 位作者 何彦南 祁连素 张明民 《黄金》 CAS 2015年第7期9-12,共4页
近年勘查发现泥堡金矿床为特大型金矿床,由赋存于矿区F1断层破碎带内的断裂型矿体以及构造蚀变体(Sbt)中的层控型矿体和滑坡体中的残坡积型矿体组成。断裂型矿体和层控型矿体中的金主要以包裹金形式存在于硅酸盐矿物中,其次以包裹金形... 近年勘查发现泥堡金矿床为特大型金矿床,由赋存于矿区F1断层破碎带内的断裂型矿体以及构造蚀变体(Sbt)中的层控型矿体和滑坡体中的残坡积型矿体组成。断裂型矿体和层控型矿体中的金主要以包裹金形式存在于硅酸盐矿物中,其次以包裹金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残坡积型矿体中的金则主要以游离金形式存在,其次为以包裹金形式存在于碳酸盐矿物中和硅酸盐矿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型矿体 层控型矿体 残坡积型矿体 赋存状态 泥堡金矿床
下载PDF
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热液蚀变矿物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懋弘 郭申祥 +1 位作者 谢贤洋 马克忠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2-520,共19页
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床是黔西南碳酸盐岩台地相区新发现的大型矿床,主要赋矿围岩为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含钙质的玄武质沉火山角砾凝灰岩。因此,泥堡金矿一方面具有一般卡林型金矿的低温矿物组合和载金矿物特点,另一方面由于赋矿围岩... 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床是黔西南碳酸盐岩台地相区新发现的大型矿床,主要赋矿围岩为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含钙质的玄武质沉火山角砾凝灰岩。因此,泥堡金矿一方面具有一般卡林型金矿的低温矿物组合和载金矿物特点,另一方面由于赋矿围岩的特殊性,还出现一些特征性的热液蚀变矿物。泥堡金矿主要载金矿物为环带状含砷黄铁矿和毒砂,其中黄铁矿可以分为6种类型:草莓状黄铁矿(Py0)为沉积成因,环带状黄铁矿核部的暗色麻点状黄铁矿(PyⅠ)为被热液改造的沉积成因,二者均以低w(As)为特点;环带状黄铁矿的内环(PyⅡ)为热液早期形成的黄铁矿,中间环带(PyⅢ)或者外环(PyⅣ)是热液活动高峰时期形成的含砷黄铁矿,具有典型的高As低S、Fe特点,是主要的含金部位。成矿晚阶段形成的黄铁矿(PyⅤ)与辉锑矿、闪锌矿共生。成矿过程中强烈的水岩交代作用下,峨眉山玄武岩组火山岩中的Ti、P、Cu等元素析出,在矿体中形成较多的锐钛矿、磷灰石、黄铜矿、黝铜矿等特征蚀变矿物。激光拉曼测试表明在低温成矿条件下形成的Ti O2矿物是锐钛矿而不是金红石,因此前人获得的金红石年龄能否代表金的成矿年龄值得商榷。相反,磷灰石、绢云母是主成矿阶段形成的新生热液矿物,其原位测年数据可大致代表金的成矿年龄,因此二者是较为合适的测年对象。成矿晚阶段出现重晶石和石膏等硫酸盐矿物,说明成矿环境更为氧化,同时由于同位素分馏,导致了与硫酸盐共生的硫化物如辉锑矿、雌黄和雄黄的δ34S值相比主成矿阶段的黄铁矿和毒砂更低。热液蚀变矿物学是探讨成矿作用过程的重要基础,在卡林型金矿研究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特征热液蚀变矿物 环带状黄铁矿 磷灰石 泥堡金矿
下载PDF
贵州普安泥堡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国繁 白朝益 +1 位作者 李柱云 练晓颖 《黄金》 CAS 2015年第12期30-34,共5页
泥堡金矿床属于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构造是控制该矿床形成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矿区深部勘探最新资料表明,逆冲推覆构造、滑脱构造和古滑坡体是控制矿体形成与分布的3种主要构造类型,主矿体直接赋存于底板逆冲断层破碎带中。在阐述矿床特... 泥堡金矿床属于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构造是控制该矿床形成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矿区深部勘探最新资料表明,逆冲推覆构造、滑脱构造和古滑坡体是控制矿体形成与分布的3种主要构造类型,主矿体直接赋存于底板逆冲断层破碎带中。在阐述矿床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讨论控矿构造类型及其控矿作用,并指出成矿潜力及找矿有利区段,以期为贵州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床深部找矿勘探工作提供有益参考或方向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堡金矿床 构造控矿 找矿方向 贵州普安
下载PDF
贵州泥堡金矿区矿床构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37
15
作者 陶平 李沛刚 李克庆 《贵州地质》 2002年第4期221-227,共7页
作者在总结了泥堡金矿产出特征和矿田构造特征的基础上 ,从褶皱、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容矿部位、地层原始层状构造及次生层状构造特征 ,以及构造期次分析等方面入手 ,对泥堡金矿区的矿床构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 ,故对黔西南金矿... 作者在总结了泥堡金矿产出特征和矿田构造特征的基础上 ,从褶皱、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容矿部位、地层原始层状构造及次生层状构造特征 ,以及构造期次分析等方面入手 ,对泥堡金矿区的矿床构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 ,故对黔西南金矿勘查工作及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贵州 成矿作用 褶皱 断裂构造 层次构造
下载PDF
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断控型矿体的地层和岩性条件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懋弘 谢贤洋 马克忠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是黔西南碳酸盐岩台地相区首次发现的大型断控型矿床,其主要控制因素除断层之外,地层和岩性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岩石学研究表明:断控型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是含钙质(沉)火山角砾凝灰岩,而不是前人认为的"砾... 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是黔西南碳酸盐岩台地相区首次发现的大型断控型矿床,其主要控制因素除断层之外,地层和岩性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岩石学研究表明:断控型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是含钙质(沉)火山角砾凝灰岩,而不是前人认为的"砾屑砂岩";具有块状构造的(沉)火山角砾凝灰岩在构造作用下裂隙发育,岩石孔隙度明显增高,热液作用下易形成厚度大且品位高的断控型金矿体。同时,根据含矿岩石主要含火山成分的特点,认为这套地层应该划归为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而不是前人划分的龙潭组。含钙质(沉)火山角砾凝灰岩和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分别是形成断控型矿体的重要岩性和地层条件。提出在碳酸盐岩相区寻找类似泥堡金矿的断控型矿体时,除了考虑断层外,还要考虑是否有合适的地层和有利的赋矿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学 含钙质(沉)火山角砾凝灰岩 峨眉山玄武岩组 断控型矿体 卡林型金矿 贵州泥堡
下载PDF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构造解析及构造控矿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戢兴忠 陈懋弘 +4 位作者 刘旭 李强 谢贤洋 朱永红 韩忠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6-1318,共23页
泥堡金矿床地处黔西南碳酸盐岩台地相区,赋矿围岩主要为玄武质火山碎屑岩,以断控型矿体为主、层控型矿体为辅,是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之一。详细的野外填图和研究表明,构造是其最主要的控矿要素之一。泥堡金... 泥堡金矿床地处黔西南碳酸盐岩台地相区,赋矿围岩主要为玄武质火山碎屑岩,以断控型矿体为主、层控型矿体为辅,是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之一。详细的野外填图和研究表明,构造是其最主要的控矿要素之一。泥堡金矿区构造类型以断层和褶皱为主,构造线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为辅。矿床受区域性的北东东向潘家庄断裂控制,但矿体主要受次一级的断层和褶皱控制,其中枢纽北东东向二龙抢宝背斜与北西向背斜叠加形成的穹窿构造是层控型金矿体的主要构造控制因素;断控型金矿体主要受控于F_1逆断层,逆冲断层+上盘牵引背斜构造是泥堡金矿最典型的构造控矿组合样式。印支期造山挤压奠定了矿区北东东向的总体构造格架,燕山期叠加了北西向构造。F_1虽总体表现为逆断层性质,但在燕山晚期叠加了正滑运动,并形成了张性空间,有利于的成矿流体运移和金沉淀。根据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分析,提出F_1北部的次级断层F_(1-1)及其上盘牵引背斜为金矿有利的找矿靶区,有待今后工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构造解析 构造控矿 泥堡金矿 卡林型金矿
下载PDF
黔西南普安泥堡大型金矿床黄铁矿与毒砂标型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郑禄林 杨瑞东 +3 位作者 陈军 高军波 张旭 魏怀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61-1377,共17页
通过系统的显微镜鉴定及扫描电镜观察,将黔西南普安泥堡金矿床中的黄铁矿按形貌特征划分为6种类型,即立方体状、草莓状、细粒状、粗粒状、环带状及长条状黄铁矿。黄铁矿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载金矿物为含砷黄铁矿(环带状黄铁矿、... 通过系统的显微镜鉴定及扫描电镜观察,将黔西南普安泥堡金矿床中的黄铁矿按形貌特征划分为6种类型,即立方体状、草莓状、细粒状、粗粒状、环带状及长条状黄铁矿。黄铁矿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载金矿物为含砷黄铁矿(环带状黄铁矿、细粒状黄铁矿)和毒砂。环带状黄铁矿核部和环带形成于不同的成岩、成矿阶段,其核部贫Au、As,富Fe、S,属成岩期的产物;环带富Au、As,贫Fe、S,形成于主成矿期。黄铁矿环带中Au与As具有正对应关系,在一定的楔形空间呈正相关,高Au含量往往与中等As含量(2%~6%)相对应;而As与S呈明显负相关,说明富砷环带是As取代S而进入黄铁矿晶格所致。细粒状黄铁矿具有高Au、As,低Fe、S的特点,类似于环带状黄铁矿环带部位的特征,推测富As环带与细粒状黄铁矿同属主成矿阶段的产物。毒砂常穿插或沿含砷黄铁矿边缘分布,表明其形成晚于热液期含砷黄铁矿。因此,泥堡金矿床中载金矿物的结晶顺序大致为:贫砷沉积成因黄铁矿(核部)→富砷黄铁矿环带和细粒状黄铁矿→毒砂。电子探针点分析和面波普扫描显示,Au在载金矿物含砷黄铁矿和毒砂中具有不均匀分布的特征,根据Au的溶解度极限(Au/As 0.02)和lgw(As)—lgw(Au)图解,推测Au主要以"不可见"固溶体(Au^(+1))形式赋存于含砷黄铁矿和毒砂中,极少量可能为纳米级自然金(Au^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的赋存状态 含砷黄铁矿 毒砂 矿物组构特征 泥堡金矿床
下载PDF
黔西南普安县泥堡大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郑禄林 杨瑞东 +3 位作者 刘建中 高军波 陈军 程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63-1382,共20页
黔西南普安县泥堡金矿床作为滇黔桂"金三角"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层控型和断裂型两种类型金矿体,是近年来金矿找矿重大突破之一.含金石英脉Rb-Sr等时线法获取的层控型和断裂型金矿体成矿年龄分别为141±2 Ma和142... 黔西南普安县泥堡金矿床作为滇黔桂"金三角"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层控型和断裂型两种类型金矿体,是近年来金矿找矿重大突破之一.含金石英脉Rb-Sr等时线法获取的层控型和断裂型金矿体成矿年龄分别为141±2 Ma和142±3 Ma,与区域金、锑成矿时代和岩浆活动时限基本对应,暗示泥堡金矿成矿动力学背景可能为环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的岩石圈伸展拉张环境.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H、O、S)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水,混入一定的变质水、大气降水,具中低温、低盐度、超压流体特征,成矿环境为弱酸性还原性环境.提出了泥堡金矿床成矿模式为深源岩浆模式:深部含矿热液沿深大断裂上涌,运移至地表浅部时,由于物化条件的改变,成矿热液中以Au(HS)-2、Au(HS)0等形式迁移的贫Fe富Au流体与赋矿围岩中的活性铁发生硫化作用,从而形成富金含砷黄铁矿,导致Au大量沉淀聚集,并在有利的容矿空间(F1断层、Sbt、背斜核部及层间破碎带)和岩性组合(沉凝灰岩、凝灰岩)中沉淀就位形成金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作用过程 成矿时代 成矿模式 黔西南普安县泥堡金矿床
下载PDF
黔西南泥堡—包谷地卡林型金矿田热液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松涛 刘建中 +8 位作者 夏勇 王泽鹏 谢卓君 谭亲平 周光红 张兵强 谭礼金 蒙明华 郑禄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1-570,共20页
黔西南泥堡—包谷地卡林型金矿田以泥堡特大型金矿床为主体,兼具一系列小型金矿床和新发现的金矿点。笔者等在矿田内系统采集了与成矿密切相关的石英、方解石、萤石和辉锑矿样品,分析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成矿流体性... 黔西南泥堡—包谷地卡林型金矿田以泥堡特大型金矿床为主体,兼具一系列小型金矿床和新发现的金矿点。笔者等在矿田内系统采集了与成矿密切相关的石英、方解石、萤石和辉锑矿样品,分析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分析结果显示,石英、方解石和萤石整体上富集As、Sb、Li、Sr、W等元素,其中As、Sb成矿元素继承了成矿流体的特征;Sb成矿元素与Bi、W、Mo、Co、Ni等亲岩浆元素相关性较好,显示成矿与岩浆活动有关。方解石、萤石显示MREE富集,方解石具有显著的Eu正异常,反映了成矿流体在矿物沉淀时的稀土配分特征,并且处于相对酸性和还原的状态。石英δD_(V-SMOW)、δ^(18)O_(V-SMOW)和δ^(13)C_(V-PDB)分别为-76‰~-55.7‰(均值-64.9‰)、16.5‰~24.5‰(均值21.1‰)、-14.3‰~-7.0‰(均值-10.9‰),辉锑矿δ^(34)S_(V-CDT)值为-0.4‰、-0.6‰和1.9‰,方解石δ^(13)C_(V-PDB)和δ^(18)O_(V-SMOW)分别为-6.5‰~-2.5‰(均值-4.5‰)、16.2‰~22.4‰(均值18.7‰)。综合研究区内分析和收集的C、H、O和S同位素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岩浆流体,并有部分地层水和变质水加入。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和年代学资料,认为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可能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而与区域上出露的基性—超基性岩浆岩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微量元素 成矿流体来源 卡林型金矿 泥堡金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