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戈理的另一幅肖像——纳博科夫《尼古拉·果戈理》述评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佳林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5-28,34,共5页
果戈理习惯被看作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 ,纳博科夫在《尼古拉·果戈理》中却表达了相反的观点。纳博科夫认为 ,果戈理不是喜剧作家 ,他的作品展示了形形色色的第二级的人物与世界 ,因此他的文学属于梦幻文学 ,其道德性内容表现为对“... 果戈理习惯被看作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 ,纳博科夫在《尼古拉·果戈理》中却表达了相反的观点。纳博科夫认为 ,果戈理不是喜剧作家 ,他的作品展示了形形色色的第二级的人物与世界 ,因此他的文学属于梦幻文学 ,其道德性内容表现为对“庸俗气”的批判。纳博科夫在一定程度上将果戈理纳博科夫化了 ,但这种个性化的阐释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拉·果戈理》 纳博科夫 二级世界 庸俗气
下载PDF
“感情引导我们陷于错误”——重释《钦差大臣》 被引量:2
2
作者 安国梁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42,69,共5页
果戈里《钦差大臣》的戏剧基础是“误认”,具体体现为“认同他人的失误”和“在事物中只看到自己想要发现的”。这同时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1842年修订版中出现的“你们笑什么?笑你们自己!”不仅提示了艺术与生活的真实关系,也使戏... 果戈里《钦差大臣》的戏剧基础是“误认”,具体体现为“认同他人的失误”和“在事物中只看到自己想要发现的”。这同时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1842年修订版中出现的“你们笑什么?笑你们自己!”不仅提示了艺术与生活的真实关系,也使戏剧舞台延伸到观众。果戈里《钦差大臣》的一再修改,体现了经典现实主义作家“创造坚实作品”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里 《钦差大臣》 '误认'
下载PDF
“涅瓦大街”:“艺术—文本化”生存的幻灭——果戈理《涅瓦大街》主人公形象的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彭甄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0-93,共4页
对果戈理短篇小说《涅瓦大街》的主人公形象给予分析,指出画家皮斯卡廖夫的悲剧性行动———试图通过“审美化”的爱情追求以实现其审美诉求和伦理诉求———源白其独特的“艺术-文本化”生存观念。主人公形象“艺术-文本化”生存的幻... 对果戈理短篇小说《涅瓦大街》的主人公形象给予分析,指出画家皮斯卡廖夫的悲剧性行动———试图通过“审美化”的爱情追求以实现其审美诉求和伦理诉求———源白其独特的“艺术-文本化”生存观念。主人公形象“艺术-文本化”生存的幻灭使得他的审美理想和社会理想获得了价值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涅瓦大街 主人公 形象
下载PDF
现代文明人矛盾心态的形象显现——试论果戈理《旧式地主》双重内蕴
4
作者 曾思艺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90-95,共6页
《旧式地主》具有颇为丰富的双重内蕴:隐约表现了死水一潭的平庸生活让人变得微不足道甚至渺小卑贱;主要赞美了旧式地主夫妇的单纯、善良,热情好客,相亲相爱,充满温情以及那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宁静的自然生活。这是现代文... 《旧式地主》具有颇为丰富的双重内蕴:隐约表现了死水一潭的平庸生活让人变得微不足道甚至渺小卑贱;主要赞美了旧式地主夫妇的单纯、善良,热情好客,相亲相爱,充满温情以及那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宁静的自然生活。这是现代文明人一种典型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有和谐宁静的近乎自然的生活以及和谐、相亲相爱、只记挂着对方的人间温情;另一方面又希望建功立业,扬名于世,超越别人,战胜死亡,因而否定这种真正无为、顺应自然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旧式地主》 自然 文明 双重内蕴
下载PDF
“几乎无事的悲剧”——果戈理与鲁迅生命体验比较研究
5
作者 缑广飞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6-28,共3页
鲁迅之所以终生对果戈理保持着持之以恒的兴趣,是因为他们都具有共同的生命体验,他们都感受到人在宇宙间的渺小和悲哀,都认识到人生的无聊、庸俗,都具有强烈的死亡意识。从生命体验的视角对果戈理和鲁迅进行比较研究,更能说明二者之间... 鲁迅之所以终生对果戈理保持着持之以恒的兴趣,是因为他们都具有共同的生命体验,他们都感受到人在宇宙间的渺小和悲哀,都认识到人生的无聊、庸俗,都具有强烈的死亡意识。从生命体验的视角对果戈理和鲁迅进行比较研究,更能说明二者之间神秘的共鸣,更能深入地揭示艺术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果戈理 生命体验 死亡
下载PDF
评果戈理《死魂灵》的语言艺术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越 韩艳丽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82-84,共3页
从语言艺术的运用这一角度来评论俄罗斯文坛巨匠果戈理的代表作《死魂灵》。指出作品语言戏谑、凄婉、犀利,运用了抒情插笔等。小说在运用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不仅有文学价值,而且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坛巨匠果戈理 《死魂灵》 语言艺术 用词造句 刻画人物 现实意义
下载PDF
鲁迅果戈理笔下狂人形象比较论
7
作者 王蓉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31-34,共4页
本文通过狂人形象诞生、狂人特点和狂人形象意义三方面来比较研究,具体分析两篇《狂人日记》,虽然鲁迅在体裁、故事情节发展等方面都借鉴了果戈理的同名小说,但是,由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只是简单地通过"狂人"的遭遇表现当... 本文通过狂人形象诞生、狂人特点和狂人形象意义三方面来比较研究,具体分析两篇《狂人日记》,虽然鲁迅在体裁、故事情节发展等方面都借鉴了果戈理的同名小说,但是,由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只是简单地通过"狂人"的遭遇表现当时沙俄社会的腐朽和丑恶,因此没有鲁迅运用象征的手法在其作品中将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仁义道德"概括为"吃人"以及对"吃人者"遍布在社会各处的认识等内容"忧愤深广",更兼之鲁迅是站在启蒙人的角度对封建宗法制度进行彻底否定并表现出复杂的内涵,这更使果戈理的《狂人日记》与之相比而显得缺乏那种磅礴大气和厚重感。我们在相通之中寻不同之处,进一步探求鲁迅和果戈理《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思想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果戈理 狂人日记 形象 比较
下载PDF
试析果戈理笔下的“闯入者”形象及其叙事模式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学星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5,共6页
在果戈理的成名作《狄康卡近乡夜话》中,源于乌克兰民间传说中的魔鬼、巫师等形象均拥有魔法力量。这类虚幻而神秘的形象成了日常生活的"闯入者",使生活常态趋向怪诞化,这给作家展现和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提供了自由和便利。... 在果戈理的成名作《狄康卡近乡夜话》中,源于乌克兰民间传说中的魔鬼、巫师等形象均拥有魔法力量。这类虚幻而神秘的形象成了日常生活的"闯入者",使生活常态趋向怪诞化,这给作家展现和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提供了自由和便利。在果戈理后来的创作中,随着题材的不断拓展和作品现实性的日渐加强,用来充当"闯入者"的对象物不再是魔鬼或巫师,作品中魔法力量的拥有者先后换成了神奇之物和现实人物。亦真亦幻的"闯入者"形象屡屡现身于果戈理的作品,这不仅成为果戈理建构叙事的一种常用范式,而且体现着其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闯入者” 叙事模式
原文传递
论果戈理《死魂灵》的史诗结构模式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笛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果戈理的《死魂灵》作为其代表作,奠定了他作为俄国杰出作家的地位。《死魂灵》虽为长篇小说,果戈理却称其为长诗。这部作品究竟属于哪种艺术形式,学界存在着极大的争议。本文力图从结构模式入手,对此进行探究。本文认为,果戈理的意图... 果戈理的《死魂灵》作为其代表作,奠定了他作为俄国杰出作家的地位。《死魂灵》虽为长篇小说,果戈理却称其为长诗。这部作品究竟属于哪种艺术形式,学界存在着极大的争议。本文力图从结构模式入手,对此进行探究。本文认为,果戈理的意图是创作类似于但丁《神曲》般的史诗式作品,以三部结构分别对应《神曲》中的《地狱》《炼狱》《天堂》三个部分,并且将对于俄国前途何在的探讨贯穿其中。《死魂灵》第一部便是地狱旅行般的情节结构和亡灵书写;而在被他烧毁的《死魂灵》第二部中,突出所谓道德上的自我完善的历程,也就是净化的过程;第三部则上升为理想的境界,抒写理想的正面形象。作品中的"死魂灵"并非真实意义的"死农奴",而是具有一定的象征寓意,表示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和人格的精神毁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死魂灵》 史诗特性 结构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