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mpo-spatial rupture process of the 1997Mani, Xizang(Tibet), China earthquake of Ms=7.9 被引量:9
1
作者 许力生 陈运泰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9年第5期495-506,共12页
An earthquake of Ms=7.4 occurred in Mani, Xizang (Tibet), China on November 8, 1997. The moment tensor ofthis earthquake was inverted using the long period body wave form data from China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CD... An earthquake of Ms=7.4 occurred in Mani, Xizang (Tibet), China on November 8, 1997. The moment tensor ofthis earthquake was inverted using the long period body wave form data from China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CDSN). The apparent source time functions (AS TFs) were retrieved from P and S waves, respectively, using thedeconvolution technique in frequency domain, and the tempo-spatial rupture process on the fault plane was imagedby inverting the azimuth dependent AS TFs from different stations. The result of the moment tensor inversionindicates that the P and T axes of earthquake-generating stress field were nearly horizontal, with the P axis in theNNE direction (29), the T axis in the SEE direction (122) and that the NEE-SWW striking nodal plane andNNW-SSE striking nodal plane are mainly left-lateral and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respectively; that this earthquakehad a scalar seismic moment of 3.4xl02o N. .m, and a moment magnitude of Mw=7.6. Taking the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into account, we proposed that the earthquake rupture occurred in the fault plane with the strike of 250,the dip of 88 and the rake of 19.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 of the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the theoretical seismograms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n the AS T Fs were retrieved by deconvoving the synthetic seismograms fromthe observed seismograms. The A S T Fs retrieved from the P and S waves of different stations identically suggestedthat this earthquake was of a simple time history, whose ASTF can be approximated with a sine function with thehalf period of about 10 s. Inverting the azimuth dependent A S T Fs from P and S waveforms led to the imageshowing the tempo-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upture on the fault plane. From the 'remembering' snap-shots, therupture initiated at the western end of the fault, and then propagated eastward and downward, indicating an overallunilateral rupture. However, the slip distribution is non-uniform, being made up of three sub-areas, one in thewestern end, about 10 km deep ('western area'), another about 55 kin away from the western end and about 35 Iondeep ('eastern area'), the third about 30 km away from the western end and around 40 km deep ('central area').The total rupture area was around 70 km long and 60 km wide. From the 'forgetting' snap-shots, the rupturingappeared quite complex, with the slip occurring in different position at different time, and the earthquake being of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ling pulse'. Another point we have to stress is that the locations in which the ruptureinitiated and terminated were not where the main rupture took place. Eventually, the static slip distribution wascalculated, and the largest slip values of the three sub-areas were 956 cm, 743 cm and 1 060 cm, for the western.eastern and central areas, respectively. From the slip distribution, the ruptu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fault about70 km eastern to the epicenter; from the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however, the aftershocks were very sparse in thewest to the epicenter while densely clustered in the east to the epicenter It indicated that the Maul Ms=7.9 earthquake was resulted from the nearly eastward extension of the NEE-SWW to nearly E-W striking fault in thenorthwestern Tibetan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i earthquake xizang(Tibet) tempo-spatial rupture process source time function
下载PDF
Present-day tectonic movement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Xizang (Tibetan) plateau as revealed by earthquake activity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忠淮 汪素云 高阿甲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0年第5期507-515,共9页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day tectonic movement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Tibetan) are studied based on earthquake data. Evidence of earthquake activity shows that junctures between blocks...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day tectonic movement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Tibetan) are studied based on earthquake data. Evidence of earthquake activity shows that junctures between blocks in this area consist of complicated deformation zones. Between the Gansu-Qinghai block and Alxa block there is a broad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zone, which turns essentially to be a network-like deformation region to the southeast. The Liupanshan region, where the Gansu-Qinghai block contacts the Ordos block, is suffering from NE-SW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Junction zone between the Ordos and Alxa block is a shear zone with sections of variable trend. The northwestern and southeastern marginal region of the Ordos is under NNW-SSE extension.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day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northeastward squeezing of the plateau and the resistance of the Ordos block, as well as the southeastward extrusion of the plateau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astern Qinghai-xizang (Tibetan) plateau tectonic movement earthquake
下载PDF
Relocation of earthquakes in northeastern region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quake activity
3
作者 汪素云 高阿甲 +2 位作者 许忠淮 张晓东 郭瑛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0年第3期257-264,共8页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is the junction part of the Qinghai-Xizang block, Alxa block and ordos block. To explore tectonic feature of this region 4 study profiles are selected by taking gcolog...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is the junction part of the Qinghai-Xizang block, Alxa block and ordos block. To explore tectonic feature of this region 4 study profiles are selected by taking gcological background into consideration. The ML≥3.0 earthquakes located within 40 km on both sides of the selected profiles and ML≥4.0 earthquakes in the studied region have been relocated. Of the 388 relocated earthquakes, 36% shift their previously determined epicenters by more than 5 km. The amount of relocated earthquake with focal depth determination increases 50% more than that before relocation. In this quasi-trijunction region of the northeastem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three m≥8 earthqutas occurred historically and microearthquates are quite active at present,implying a strong tectonic activity persists here to the present d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xizang plateau earthquake focal depth
下载PDF
云南地区强震的超长时间平静异常及未来地震趋势研究
4
作者 苏有锦 孙楠 +2 位作者 赵小艳 贺素歌 张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56,共15页
从1996年丽江M_(S)7.0地震发生后至2023年8月,云南地区M≥6.7和M≥7.0地震出现了长达27.55 a的超长时间平静现象。本文从更大时空尺度上对该平静异常现象及其与青藏高原和川滇地块的强震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讨论了云南地... 从1996年丽江M_(S)7.0地震发生后至2023年8月,云南地区M≥6.7和M≥7.0地震出现了长达27.55 a的超长时间平静现象。本文从更大时空尺度上对该平静异常现象及其与青藏高原和川滇地块的强震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讨论了云南地区未来地震趋势。结果表明,1887年以来,云南地区5次M≥7.0地震平静期内其周边地震活动环境有很大差异性:第Ⅰ,第Ⅱ和第Ⅴ平静期出现在青藏高原M≥7.0地震活跃背景下(即云南地区平静,但青藏高原活跃),第Ⅲ和第Ⅳ平静期出现在青藏高原M≥7.0地震平静背景下(即云南地区平静,青藏高原也平静)。当前云南地区处于27.55 a超长时间平静期(即第Ⅴ平静期),其所处的周边地震活动环境与第Ⅰ和第Ⅱ平静期相似,据此推断,其后续地震趋势可能也与第Ⅰ和第Ⅱ活跃期相似,处于相对弱的活跃期。同时,未来较长时间青藏高原可能仍将处于M≥7.0地震活跃时段;2022年泸定M_(S)6.8地震后,川滇地块可能会进入M≥6.7地震活跃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地区 强震平静 青藏高原 川滇地块 强震活动状态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1949—2020年历史地震灾害调查概要 被引量:1
5
作者 柏伟国 孙东霞 +3 位作者 吴中海 张耀玲 韩帅 贡秋卓玛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712-720,共9页
地震是对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灾害被列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灾种,摸清历史地震灾害灾情数据并掌握发展态势,对防震减灾、科学制定防灾计划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西藏自治区地震... 地震是对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灾害被列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灾种,摸清历史地震灾害灾情数据并掌握发展态势,对防震减灾、科学制定防灾计划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西藏自治区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通过收集地震部门正式公布的最新地震目录、正式出版的地震损失报告汇编、西藏自治区地震局汇总的地震报告资料等,主要包含地震灾情资料表、资料卡片、地震灾害调查资料、损失评估报告、地震应急响应与处置工作总结等45份。全面调查、整理、汇总了1978—2020年各县级行政区年度历史地震灾害灾情统计数据,建立了1949年以来全区重大历史地震灾害事件强度、范围、灾情等要素完整、内容翔实、数据规范的长时间序列重大历史地震灾害时空数据集。1978—2020年全区MS5.0以上地震达600余次,产生地震灾害共计43次。1949—2020年发生了造成重大地震灾害的地震共5次。破坏性地震空间分布在受构造体系控制的基础上,根据西藏自治区的实际情况,主要受地震发生地人口分布、国民经济情况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历史地震灾害 防震减灾
下载PDF
藏东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拉巴平措 美朵 +2 位作者 次穷拉姆 次仁巴宗 扎西卓玛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721-729,共9页
对藏东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及成因的研究显示,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呈现累积增强趋势,与季节性降雨有关。在雨季来临之际,地震活动频率明显增加,地壳运动更加剧烈。这可能与降雨密度增加后地下水系统的变化有关,从而促使地震的发生。因此,建... 对藏东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及成因的研究显示,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呈现累积增强趋势,与季节性降雨有关。在雨季来临之际,地震活动频率明显增加,地壳运动更加剧烈。这可能与降雨密度增加后地下水系统的变化有关,从而促使地震的发生。因此,建议在雨季来临之前加强对地下水系统的监测和研究,以提前预警地震的可能性。在一些地震频繁发生的区域,地震前会出现短时间内的地表沉降现象。这种地表沉降可能是地下岩层变形和断裂导致的,是地震即将来临的信号之一。因此,监测地表沉降的变化可以提前判断地震可能性,采取相应的预警和防灾措施。进一步研究还揭示了可能影响地震活动的因素。分析地质构造和断裂特征发现,藏东地区存在许多岩层的断裂带,形成了地震活动的因素。这些断裂带的存在不仅会加剧地震活动,还可能导致地震波的传播受到限制,增加震源区附近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东地区 地震活动 断裂带
下载PDF
藏东地区地震前兆宏观异常的站网建设与展望
7
作者 拉巴平措 罗贤明 +2 位作者 美朵 次穷拉姆 孙宗强 《西藏科技》 2024年第5期77-80,共4页
在藏东地区,有丰富的温泉、众多河流和发达的养殖场,宏观异常现象频繁,因此成为研究地震前兆的重要地域。建设地震前兆宏观异常站网对该地区的地震研究非常重要,能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和增强地震前兆现象的系统研究。通过站网的建设,可以... 在藏东地区,有丰富的温泉、众多河流和发达的养殖场,宏观异常现象频繁,因此成为研究地震前兆的重要地域。建设地震前兆宏观异常站网对该地区的地震研究非常重要,能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和增强地震前兆现象的系统研究。通过站网的建设,可以收集大量准确的数据并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为地震科学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因此,在这一独特地域建设相应的站网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东地区 宏观异常 前兆 地震
下载PDF
藏南晚白垩世宗卓组巨型混杂堆积的特征及其地裂——地震成因论证 被引量:30
8
作者 周志广 梁定益 +3 位作者 刘文灿 万晓樵 赵兴国 王克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4-320,i0003,共8页
藏南晚白垩世宗卓组为超常规模的地裂—地震成因的混杂堆积,主体为一套延伸距离远、厚度巨大的巨震浊积岩。分为基质和岩块两个组成部分,基质为泥、砂质浊积复理石,岩块的岩性有不同时代的砂岩、泥晶灰岩、结晶灰岩、火山岩和硅质岩等,... 藏南晚白垩世宗卓组为超常规模的地裂—地震成因的混杂堆积,主体为一套延伸距离远、厚度巨大的巨震浊积岩。分为基质和岩块两个组成部分,基质为泥、砂质浊积复理石,岩块的岩性有不同时代的砂岩、泥晶灰岩、结晶灰岩、火山岩和硅质岩等,物源主要来自印度板块北缘和洋壳本身。宗卓组中广泛发育有同沉积角砾岩、同沉积塑性变形、微断层、液化脉和砂岩脉等震积标志。依据岩块大小和碎屑沉积物粒径,这套巨震浊积岩可划分为8个“巨浊积旋回”,表现为8个地震周期。宗卓组震积岩形成于会聚板块边缘,是被动伸展构造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 晚白垩世 混杂堆积 地裂-地震 震积岩 构造背景
下载PDF
昆仑山与汶川强烈地震对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运动及应变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希 王双绪 +4 位作者 张晓亮 崔笃信 王文萍 张四新 薛富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42,共11页
充分应用GPS、区域水准、跨断层等地形变观测资料,借助非震负位错反演,结合地震活动,综合研究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Ms8.1级地震对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运动与应变积累的影响。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青藏块体内部Ms8.1级巨大地震能量释放产生... 充分应用GPS、区域水准、跨断层等地形变观测资料,借助非震负位错反演,结合地震活动,综合研究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Ms8.1级地震对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运动与应变积累的影响。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青藏块体内部Ms8.1级巨大地震能量释放产生的扰动应力场对NE向主压背景应力场的调制作用,导致块体边界构造区域地壳差异运动和应力应变状态发生变化。其中,对阿尔金断裂东段与祁连山断裂带西段的应变积累状态反映减缓为主的影响,而对祁连山断裂带中东段则反映促进应变积累为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一定时期、一定程度的。近期青藏块体东北缘区域应力场处于昆仑山、玉门、民乐等地震后的恢复状态。而由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后有限的GPS、跨断层短水准观测资料,可推测汶川地震对甘川交界东段-甘川陕交界区应变积累状况一定程度促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Ms8.1级地震 汶川Ms8.0级地震 青藏块体东北缘 地壳运动 大震影响
下载PDF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孕震机理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陈祖安 林邦慧 +2 位作者 白武明 程旭 王运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8-417,共10页
用三维流变非连续变形与有限元相结合(DDA+FEM)的方法,在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三维构造块体相互制约的大背景中,考虑了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地势、地壳厚度和分层的明显变化,及断裂带东侧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块体坚硬地壳阻挡的影响,通过用... 用三维流变非连续变形与有限元相结合(DDA+FEM)的方法,在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三维构造块体相互制约的大背景中,考虑了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地势、地壳厚度和分层的明显变化,及断裂带东侧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块体坚硬地壳阻挡的影响,通过用GPS资料做位移速率边界约束和震源机制约束,计算得到研究区的速度场和应力场与该地区GPS测量结果和震源机制分布结果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现今构造块体边界断层上表征剪应力及法向应力等综合影响的危险度分布.结果表明,上、中地壳层危险度分布中危险度较高的地段多数与近几十年来发生的七级以上大震区域基本一致.包括2008年汶川8.0级等大震的发震断层.通过分别对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的两种不同构造格局进行试算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地势、地壳厚度、分层与物性明显变化对汶川大震的孕育发生均起了关键性作用.计算得到的应变率强度分布图可见,高原东部整个边缘地带均接近应变率强度的陡变带.其中以龙门山断裂带上的陡变最为明显,西侧应变率强度是东侧的近4倍,而且断裂带东侧应变率强度等值线衰减比西侧快.反映了汶川大震逆冲型发震断层地区独特的特征.此外,由计算得到的应变能密度分布图可见,龙门山断裂带在上、中地壳层中均位于宽度相同、其走向与龙门山断裂带走向一致的高应变能密度带中,在上地壳层这个带的东西两侧则是应变能密度较低的地区,而在中地壳层,其强度在断裂带东侧逐渐向东衰减,西侧应变能密度高,而东侧应变能密度较低.表明在印度板块强烈推挤作用和高原各构造块体相互制约及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特殊构造环境中,高原地壳物质向东水平运动,受到龙门山断裂带东侧介质刚性强度较大的四川盆地阻挡,使得汶川大震发震断层在大震前已积累了相当水平的应变能,并同时处于力学上的不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孕震机理 青藏高原 龙门山断裂带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下载PDF
重复绝对重力测量观测的滇西地区和拉萨点的重力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7
11
作者 王勇 张为民 +3 位作者 詹金刚 郝兴华 王虎彪 许厚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100,共6页
根据近年来在滇西地区和西藏拉萨绝对重力点上的一些新的绝对重力重复观测结果 ,对 1990年以来在这些点上绝对重力重复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滇西地区的 5个绝对重力观测点的近 10年的重复观测结果表明 ,大部分观测时段没有出现与地球动... 根据近年来在滇西地区和西藏拉萨绝对重力点上的一些新的绝对重力重复观测结果 ,对 1990年以来在这些点上绝对重力重复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滇西地区的 5个绝对重力观测点的近 10年的重复观测结果表明 ,大部分观测时段没有出现与地球动力学事件有关的重力变化 ,只有丽江和洱源 2个绝对重力观测点的观测结果显示丽江地震前后有变化 .为了研究该重力变化的原因 ,本文正演模拟了出现重力变化期间丽江地震同震位错引起的重力变化 ,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西藏拉萨近 10年以来的重复观测结果给出了拉萨点的绝对重力值以 - 1.82± 0 .9× 10 - 8m·s- 2 ·a- 1 速率下降 ,这从重力学的角度反映出青藏高原的隆升 .对拉萨点的重力变化机制进行了探讨 ,根据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俯冲模型计算的拉萨点重力变化速率与观测到的重力变化速率较一致 ,表明现今拉萨地区重力变化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俯冲所引起 .根据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位错模型计算的拉萨点的重力变化与地表垂直位移的关系 ,将重力变化转换为拉萨点的隆升速率为 8.7mm 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重力测量 地球动力学 重力变化 丽江地震 板块碰撞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地震重新定位及其活动特征 被引量:16
12
作者 汪素云 高阿甲 +2 位作者 许忠淮 张晓东 郭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1-248,共8页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是青藏块体、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的汇聚部位 .为探索该区的构造特征 ,结合地质构造绘出 4条剖面线 .对剖面两侧各 40 km范围内的 ML≥ 3.0及研究区范围内 ML≥ 4.0的 388次地震做了重新定位 .重新定位后 ,36%的...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是青藏块体、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的汇聚部位 .为探索该区的构造特征 ,结合地质构造绘出 4条剖面线 .对剖面两侧各 40 km范围内的 ML≥ 3.0及研究区范围内 ML≥ 4.0的 388次地震做了重新定位 .重新定位后 ,36%的地震震中变化达 5km以上 ;给出深度的地震数比重新定位前增加了 50 %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似三联点构造区 ,历史上曾发生过 3次 8级以上大震 ,现今微震活动也很频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东北地区 地震 重新定位 地震活动
下载PDF
尼玛地震(M_S5.2)临震预测和流变构造 被引量:8
13
作者 曾佐勋 Victor G.SIBGATULIN +4 位作者 宋松 王杰 贺赤诚 宋科夫 郝国成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9-155,共7页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科学中心特殊技术设计局Sibgatulin于2013年5月7日11时55分,将天然电磁脉冲异常信息及分析意见通报给文章第一作者曾佐勋,指出在武汉的东、西两个方向上,具有发生MS6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2013...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科学中心特殊技术设计局Sibgatulin于2013年5月7日11时55分,将天然电磁脉冲异常信息及分析意见通报给文章第一作者曾佐勋,指出在武汉的东、西两个方向上,具有发生MS6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2013年5月7日22时20分,山东平原县职业中专宋松将其与宋科夫根据震兆日晕结合"七式、六形还原测震法"做出的地震预测意见通报了曾佐勋。意见中指出,2013年5月7—20日左右(甚至会在7天内),在新疆、青海、与西藏交界附近,将发生MS5.5~6.2的地震。在Sibgatulin和宋松等人的预测基础上,利用卫星热红外排气点观测法,曾佐勋于2013年5月8日0时54分,向宋松、王杰、潘黎黎发出预测意见。预测10日内有可能在西藏的排气点(31.5°N,89.0°E)发生MS6.0级左右地震,并于5月8日8时34分,向3人补充了另一排气点(31°N,86°E)的观测情况。2013年5月15日18:54:30,西藏那曲尼玛县(31.6°N,86.5°E)发生MS5.2级中强震,震源深度为10km。此次地震的发震时间落入宋松和曾佐勋的预测窗口;震中落入曾佐勋根据第二个排气点给出的预测范围;震级基本上落入Sibgatulin、宋松、宋科夫以及曾佐勋的预测范围。尼玛地震临震预测成功的意义在于这是一次两国三方合作的范例,也进一步验证了"地震预测需要多方法的综合分析"的认识。对该地区地壳结构剖面和活动断裂研究表明,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为来多—措迈北北西向右行走滑正断层;地震能量的积聚和存储与中地壳高导低速层关系密切;西藏地区断层活动受南北向挤压、东西向拉伸的现今构造应力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玛地震 临震预测 天然电磁脉冲 震兆日晕 地球排气
下载PDF
GPS观测的2001年昆仑山口西M_S8.1级地震地壳变形 被引量:76
14
作者 任金卫 王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44,共11页
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在昆仑山口西青海和新疆交界处发生了MS8.1级强烈地震。震后利用 GPS开展了相对密集的地壳形变观测。计算获得的同震位移表明,地震地壳形变影响范围大致为88°~97°E, 32°~38°N,断层运... 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在昆仑山口西青海和新疆交界处发生了MS8.1级强烈地震。震后利用 GPS开展了相对密集的地壳形变观测。计算获得的同震位移表明,地震地壳形变影响范围大致为88°~97°E, 32°~38°N,断层运动具有明显的左旋兼挤压的特点。在昆仑山口附近GPS观测获得的地表破裂两侧的相对左旋 位移量约为2.6m,与地表野外调查获得的该处的地震破裂位移值符合的很好。断裂南侧垂直断裂走向同震位移 量逐渐衰减,位移方向相对稳定。而断裂北侧,同震位移主要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南缘,位移方向变化较大,盆 地内部位移量迅速衰减,表明东昆仑断裂北侧柴达木盆地地壳介质性质与其南侧高原腹地有明显不同。GPS观测 得到的震后断层蠕动结果表明,最初两周内断层蠕动位移量就占了观测期(近1年时间)总位移量的47%还要多, 其后半年多的时间内断层蠕动位移量不到观测期总位移量的40%,而余下的近5个月时间断层蠕动位移量只占观 测期总位移量的13%。断层蠕动速率在最初两周内超过130cm/a,到2002年3月11日迅速下降到26cm/a,其后 则逐渐呈线性衰减。区域GPS观测的初步结果同时表明,尽管地震破裂附近断层两侧有较大的相对位移,但东部 甘青川一带相关断层上相对运动不明显,可能说明这一区域仍处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壳变形 GPS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地震活动反映的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现代构造运动特征 被引量:38
15
作者 许忠淮 汪素云 高阿甲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2-481,共10页
用地震活动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的现代构造运动特征 .地震活动证据表明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活动块体之间是以复杂的变形带接触的 .甘 -青地块与阿拉善地块之间有一个宽阔的挤压变形带 ,该挤压带东南端转变为以网络状水平剪切变形... 用地震活动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的现代构造运动特征 .地震活动证据表明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活动块体之间是以复杂的变形带接触的 .甘 -青地块与阿拉善地块之间有一个宽阔的挤压变形带 ,该挤压带东南端转变为以网络状水平剪切变形为主 .甘 -青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接触的六盘山地区处于 NE- SW向的挤压变形之中 .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间有一个具有拐折结构的剪切变形带 ,鄂尔多斯地块的西北角和东南缘处于 NNW- SSE方向的受拉伸状态 .该区现代构造变形特征可能与青藏高原向东北的挤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 现代构造运动 地震活动
下载PDF
NCEP温度图像与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结合作地震短临预测初探——以2003年7—8月3次西藏地震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马未宇 徐秀登 +2 位作者 张行才 吴华锋 徐保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7-455,共9页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的温度图像结合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对2003年5月以来的国内MS≥6.0、国外MS≥7.0的地震作了统计分析。以2004年7月12日—2004年8月25日间西藏地区3次地震为例得出如下认识:NCEP温度异常...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的温度图像结合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对2003年5月以来的国内MS≥6.0、国外MS≥7.0的地震作了统计分析。以2004年7月12日—2004年8月25日间西藏地区3次地震为例得出如下认识:NCEP温度异常图像可以较好地反映短临地震构造活动时空演变过程;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对地应力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具有明显的诱发作用;利用NCEP温度异常图像与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结合进行地震短临预测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思路;西藏的3次地震均发生在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周期相同的相位上,即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变化达到相对稳定的峰值的末端,而不是发生在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最大时刻,同时2003—2004年在西藏发生的其它震例中,地震发生在上述周期相同的相位,因此认为应当对其它区域更长时间更多的震例作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应力附加构造应力 NCEP温度图像 短临地震预测 西藏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近期GPS水平运动特征与汶川大震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希 张晓亮 +2 位作者 张四新 王双绪 蒋锋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5-268,共4页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2004~2007年、2007~2009年GPS水平运动观测资料,分析地壳运动与活动断裂带构造变形演化特征以及汶川大震对活动断裂的影响。研究表明:祁连山—海原断裂带近期仍呈现与其构造活动背景一致的左旋挤压特性,观测结果未...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2004~2007年、2007~2009年GPS水平运动观测资料,分析地壳运动与活动断裂带构造变形演化特征以及汶川大震对活动断裂的影响。研究表明:祁连山—海原断裂带近期仍呈现与其构造活动背景一致的左旋挤压特性,观测结果未显示汶川大震对断裂有明显影响。而汶川大震对西秦岭构造区中东部、六盘山断裂中南段、秦岭北麓与渭河断裂的西段的影响相对显著,其中对西秦岭构造区中东部的大范围区域应变积累可能呈以增强为主的影响,其它断裂段近期可能呈以调整为主的状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东北缘 GPS 汶川地震
下载PDF
川青藏地区的地震活动及震源特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原 周蕙兰 +2 位作者 刘振 马林 吴忠良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3-422,共10页
在分析区域地震活动和构造环境及利用GDSN的宽频带波形资料分析震源破裂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余震资料,讨论了1988~1990年发生在四川和青海的9次强震的震源破裂和余震分布特征,分析了四川、青海、西藏相邻区域内的地震能... 在分析区域地震活动和构造环境及利用GDSN的宽频带波形资料分析震源破裂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余震资料,讨论了1988~1990年发生在四川和青海的9次强震的震源破裂和余震分布特征,分析了四川、青海、西藏相邻区域内的地震能量迁移,并用单键群分析方法对197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总体图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地震的震源性质与构造应力环境相符,但青海地震的震源都具有较大的逆掩分量,与过去的走滑震源性质不同,而四川地震的震源P轴不接近水平方向与当地的“Y”字形复杂构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震源特征 地震迁移 四川 青海 西藏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的地壳结构与地震关系初探 被引量:17
19
作者 周民都 赵和云 +1 位作者 马钦忠 钱家栋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58-63,共6页
用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及天然地震反演结果给出了东经96°~108°,北纬32°~40°范围内的莫霍面埋深图,并讨论了莫霍面轮廓与中强地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强地震多发生在地壳厚度急剧变化。
关键词 地壳结构 莫霍间断面 青藏高原 强震 地震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1933年叠溪Ms7.5级地震发震构造再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岳桥 李建 +1 位作者 李海龙 李建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7-276,共10页
青藏高原东缘1933年叠溪7.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至今仍然难以琢磨,前人或将其归因于NW向松坪沟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或南北向岷江断裂左旋走滑活动,但地表同震破裂、地震地质、地震等烈度图等调查和研究结果都不支持这种走滑型断层的地震... 青藏高原东缘1933年叠溪7.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至今仍然难以琢磨,前人或将其归因于NW向松坪沟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或南北向岷江断裂左旋走滑活动,但地表同震破裂、地震地质、地震等烈度图等调查和研究结果都不支持这种走滑型断层的地震成因。本文基于叠溪地震区构造地貌和湖相地层断层调查,结合古地震和历史地震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与2013年四川芦山Ms 7.0级地震类似的发震构造模型,即隐伏断坡型逆冲断层发震构造模型,认为在叠溪震区10~15km深部隐伏一条西倾的逆冲断坡,其向东逆冲作用导致了叠溪地区频繁的地震活动。这个发震模型有待深部地球物理测深资料和地表大地测量资料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3年叠溪7.5级地震 岷江断裂 逆冲断坡 发震构造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