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Translation Eth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Philosophy
1
作者 Hanji Li Haiqing Che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8年第3期119-124,共6页
As a cross-linguistic,cross-cultural,and cross-social activity,translation is affected by cultural moralities.Since the ethical standard of faithfulness has been abandoned by theories of cultural criticism and the pow... As a cross-linguistic,cross-cultural,and cross-social activity,translation is affected by cultural moralities.Since the ethical standard of faithfulness has been abandoned by theories of cultural criticism and the power of translators’manipulation has been constantly exaggerated,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ethics is an effective remedy for a current dilemma in translation studies.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for some translators to erase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by catering to target readers’reception.Social ethics is the foundation of a nation’s translation ethics,which means that thoughts from the Western world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China.Learning from concepts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cluding harmony in diversity,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and honesty to formulate a new translation ethics will surely restrain translators’subjectivity within appropriate limits and develop world culture in more harmonious fash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ATION ETHICs FIDELITY Chinese philosophy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下载PDF
Let's 3G: ZTE's Future-Oriented 3G Philosophy
2
作者 Fan Huamin (Mobile Division of ZTE Corporation, Shenzhen 518004, China) 《ZTE Communications》 2005年第1期54-55,共2页
ZTE Corporation is China's largest listed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r and a total solution provider. In the past 20 years ZTE has achieved a very rapid growth while in the past 3 years it attained an ... ZTE Corporation is China's largest listed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r and a total solution provider. In the past 20 years ZTE has achieved a very rapid growth while in the past 3 years it attained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over 35%. In order to attain a continual growth in the coming years, ZTE is now strengthening up its globalization strategy. As a future-oriented technology, 3G has become the focus. Based on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3G applic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ZTE' s 3G development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E’s Future-Oriented 3G philosophy WCDMA Let’s 3G
下载PDF
A Review on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arle' s Philosophy of Mind
3
作者 Zhao Yingj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1-299,共9页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arle’s philosophy of min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important stages,i.e.the origin and beginning stage between 1960sand 1970s,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ge since 1980s.Searle’...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arle’s philosophy of min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important stages,i.e.the origin and beginning stage between 1960sand 1970s,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ge since 1980s.Searle’s Speech Act Theory started the research on philosophy of mind,which is considered as the origin of his philosophy of mind.The Theories of Intentionality and Chinese Room Argumen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influential academic findings in his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of mind,which lay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 theories of philosophy of mind.Searle’s philosophy of mind finds wide prospect in the research field,which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and probe into mind,proposes a new perspective and methodology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and promote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langu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哲学 塞尔 述评 演进 心境 言语行为理论 学术成果 意向性
下载PDF
The Physical Laws and Mathematical Axioms of the Brain’s OS and the Traditional Fundamental Laws of Thought of Logic and Philosophy
4
作者 Leo Depuydt 《Advances in Pure Mathematics》 2021年第12期988-1039,共52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four (4) additions to a book on the brain’s OS published by SciRP in 2015 [1]. It is a kind of appendix to the book. Some familiarity with the earlier book is presupposed. The book itself propos... This article presents four (4) additions to a book on the brain’s OS published by SciRP in 2015 [1]. It is a kind of appendix to the book. Some familiarity with the earlier book is presupposed. The book itself proposes a complete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blueprint of the brain’s OS. A first addition to the book (see Chapters 5 to 10 below) concern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fore-mentioned blueprint and the more than 2000-year-old so-called fundamental laws of thought of logic and philosophy, which came to be viewed as being three (3) in number, namely the laws of 1) Identity, 2) Contradiction, and 3) the Excluded Middle. The blueprint and the laws cannot both be the final foundation of the brain’s OS. The design of the present paper is to interpret the laws in strictly mathematical terms in light of the blueprint. This addition constitutes the bulk of the present article. Chapters 5 to 8 set the stage. Chapters 9 and 10 present a detailed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laws. A second addition to the book (Chapter 11) concern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laws and the axioms of the brain’s OS. Laws are part of physics. Axioms are part of mathematics. Since the theory of the brain’s OS involves both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it exhibits both laws and axioms. A third addition (Chapter 12) to the book involves an additional flavor of digitality in the brain’s OS. In the book, there are five (5). But brain chemistry requires a sixth. It will be called Existence Digitality. A fourth addition (Chapter 13) concerns reflections on the role of imagination in theories of physics in light of the ignorance of deeper causes. Chapters 1 to 4 present preliminary matter, for the most part a brief survey of general concepts derived from what is in the book [1]. Some historical notes are gathered at the end in Chapter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stotle Boole G. Brain’s Os Fundamental Laws of Thought Kolmogorov A. N. Laws and Axioms Leibniz G. W. Locke J. Logic philosophy Rational Human Intelligence Venn J.
下载PDF
Conceptions of Intuition in Poincar6's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5
作者 Olga Pombo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6期384-397,共14页
关键词 直觉 数学哲学 逻辑主义 形式主义 莱布尼茨 实验室 庞加莱
下载PDF
为什么教师是教育必需的?
6
作者 曹永国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3期79-86,共8页
质疑教师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传统主要依据自然主义、自由至上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主张。这种质疑在今天伴随着智能化学习的兴盛,以及教育对技术革新的过度强调而被不断加强。重审人类教育,将教育作为人类独特... 质疑教师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传统主要依据自然主义、自由至上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主张。这种质疑在今天伴随着智能化学习的兴盛,以及教育对技术革新的过度强调而被不断加强。重审人类教育,将教育作为人类独特的伟大事业,教师则是这种事业必不可少的有效主体。在这里,教师是这样的人:他作为人类精神和美好价值的引导者、探索者和保护者,真诚邀请和指引儿童参与、理解、共享人类生活,通过培育人文和理性,实现新来者的身份转变,使他们成为人类生活的合格者。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一定是教育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价值 教师哲学 共享性 儿童中心主义
下载PDF
U-G-F-S协作下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建构研究——基于田家炳基金会协同教师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嘉文 刘义民 杜德栎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92,共6页
U-G-F-S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田家炳基金会(Foundation)参与高校(University)、地方政府(Government)、中小学(School)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的四方协同共生新机制。模式以互惠共生,民主协商,资源互补和主动发展为理念,以转变教师专... U-G-F-S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田家炳基金会(Foundation)参与高校(University)、地方政府(Government)、中小学(School)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的四方协同共生新机制。模式以互惠共生,民主协商,资源互补和主动发展为理念,以转变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资源、建构教师专业发展协同机制、培养时代良师、促进学校整体性发展为目标,强化四方联动,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运行机制是基金会协同地方政府错位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大学依托优势团队协同诊脉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大学协同精准规划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方案;尝试汰选机制,实施发展性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F-s模式 基金会 理念 建构
下载PDF
和合哲学视野中的地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于S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胡耀宗 蔡先金 宋尚桂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和合哲学是中国传统和合思想与和合精神的高度概括,具有典型的东方属性。它源远而流长,历久而弥新。和合哲学在高等教育现实语境下可转换为和合教育理念;和合哲学型塑地方大学人才培养的新范式,在S大学的实践形态是:"三位一体"... 和合哲学是中国传统和合思想与和合精神的高度概括,具有典型的东方属性。它源远而流长,历久而弥新。和合哲学在高等教育现实语境下可转换为和合教育理念;和合哲学型塑地方大学人才培养的新范式,在S大学的实践形态是:"三位一体"的GPC和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柔性的和合教学体系;和合哲学提供地方大学人才培养的方法资源,在S大学的实践形态是:轴心、核心与多元的和合型课程体系,和合型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体系以及全方位的教学运行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哲学 s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下载PDF
S.L.安德森风景园林设计哲学及艺术表现手法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滨章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9,共7页
S.L.安德森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少数丹麦风景园林师之一,其设计作品因具有新颖独特、温馨浪漫、地域鲜明、人文情怀等特点而备受人们喜爱。通过对其设计哲学和艺术表现手法的探讨,有助于人们理解他的作品。其设计哲学可以概括... S.L.安德森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少数丹麦风景园林师之一,其设计作品因具有新颖独特、温馨浪漫、地域鲜明、人文情怀等特点而备受人们喜爱。通过对其设计哲学和艺术表现手法的探讨,有助于人们理解他的作品。其设计哲学可以概括为运用人本理念促进社会和谐,运用乡土元素促进文化传承,运用艺术创新促进景观发展,运用可持续原则促进品质提升;而表现手法则可以概括为简洁的设计形式、多样的功能空间、丰富的感观体验和精致的细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s L 安德森 设计哲学 艺术表现 探析
下载PDF
“S比N1还N2”的语言哲学解读(下)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天翼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5-103,共9页
笔者曾提出了现代汉语中副词“还”的弹性量域连续性——“达量、持量、增量、过量”,且基于语言哲学和动态范畴观分析了“S比N1还N2”构式中的N2在“还”的压制下所出现的范畴调变现象。本文继续沿这一思路尝试论述该构式在语义、语用... 笔者曾提出了现代汉语中副词“还”的弹性量域连续性——“达量、持量、增量、过量”,且基于语言哲学和动态范畴观分析了“S比N1还N2”构式中的N2在“还”的压制下所出现的范畴调变现象。本文继续沿这一思路尝试论述该构式在语义、语用、修辞等方面所蕴含的深层哲理,主要强调以下两点:从原型标准到程度增量;从词典意义到百科意义。这充分说明,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专名有内涵义”是有根据的。本文最后还指出对该构式进行语言哲学研究的意义所在:这既为汉语研究增添了一条新的分析思路,也可丰富语言哲学的研究内容,更为国外理论本土化提供了一条新的探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 s比N1还N2 语言哲学 弹性量域 范畴层次
下载PDF
智能时代教师新兴技术疏离感及其纾解--基于机体哲学的视角
11
作者 罗莎莎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4期58-66,共9页
教师在享受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红利”之时,也在承受一些精神之痛。其中,教师正在遭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所带来的疏离感之苦便是具体表征之一。概括而言,智能时代教师新兴技术疏离感,可归纳为教师对新兴技术的无力感、教... 教师在享受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红利”之时,也在承受一些精神之痛。其中,教师正在遭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所带来的疏离感之苦便是具体表征之一。概括而言,智能时代教师新兴技术疏离感,可归纳为教师对新兴技术的无力感、教师对新兴技术的焦虑感和教师因新兴技术而产生的自我疏离感三个方面。机体哲学认为人类社会是人工机体、社会机体、精神机体和生命机体的耦合体,四者是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基于机体哲学的视角,审视智能时代教师新兴技术疏离感生成的缘由,发现有三点:一是社会机体发展滞后于人工机体发展速度;二是人工机体对教师精神机体产生遮蔽效应;三是社会机体对教师精神机体和生命机体发生抑制作用。为有效纾解这一问题,需要着重做好三个方面:完善社会机体机制,增强社会机体与人工机体交互的契合性;彰显教师精神机体的价值和力量,探寻教师精神机体与人工机体的内在耦合点;优化社会机体机能,通过社会机体的“功能”“权利”“责任”等要素来激发教师精神机体和生命机体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哲学 疏离感 教师 智能时代 教师精神机体 人工机体 社会机体
下载PDF
PSTS——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进化
12
作者 马会端 都明空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39-242,共4页
从科学技术总论的研究范式来看,科学技术研究大致经历了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过程。与以上过程相伴随,存在对科学技术加以支持和批判及社会批判的不同技术哲学研究传统及范式,这是一种外在视角的科学技术审视... 从科学技术总论的研究范式来看,科学技术研究大致经历了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过程。与以上过程相伴随,存在对科学技术加以支持和批判及社会批判的不同技术哲学研究传统及范式,这是一种外在视角的科学技术审视;科学技术的现实复杂性使得外在论无法透视其社会本质,从内在视角审视科学技术发展的STS研究也就应运而生。但是,STS研究缺乏哲学基础,其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应该纳入STS哲学的研究范畴,这就是PSTS得以确立的基础。PSTS,是技术哲学与STS研究的有机融合,是一种新的科学技术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与技术研究 sTs哲学
下载PDF
张力与平衡:高等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读约翰·S·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平和光 傅岩 孙龙存 《重庆高教研究》 2014年第2期12-16,共5页
本文以张力作为探究的立足点,分别从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服务对象、内容选择、学术价值和组织管理五个方面诠释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中所蕴含的五大张力:认识论与政治论的张力、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张力、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张... 本文以张力作为探究的立足点,分别从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服务对象、内容选择、学术价值和组织管理五个方面诠释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中所蕴含的五大张力:认识论与政治论的张力、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张力、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张力、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张力、学术自治与外部干预的张力。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如何维持这五大张力的平衡,以期为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及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 平衡 约翰·s·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
下载PDF
《费尔巴哈论》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及现实启示
14
作者 刘纯明 包沅鑫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7期1-8,共8页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来源之一。恩格斯在晚年时期,为纠正错误思想以清算过去的哲学信仰,撰写了《费尔巴哈论》一文。他不仅发现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及其体系的内在矛盾,还揭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来源之一。恩格斯在晚年时期,为纠正错误思想以清算过去的哲学信仰,撰写了《费尔巴哈论》一文。他不仅发现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及其体系的内在矛盾,还揭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及其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缺陷,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吸收和借鉴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所实现的超越。这对正确认识德国古典哲学、把握二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影响及马克思主义实现的哲学变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彰显着坚守科学理论的态度。在新时代应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论》 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黑格尔 费尔巴哈
下载PDF
阳明心学与《周易》的内在关联试析
15
作者 谭振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65-71,共7页
宏博深邃的《周易》是中华文化不竭的智慧源泉。家学、出身使王阳明与《周易》有特殊的渊源。王阳明于困厄中研习《周易》,促成了龙场悟道,《周易》对他及其观念学说的影响由此开启。《周易》整体、直觉体悟、见仁见智的观念,启发他形... 宏博深邃的《周易》是中华文化不竭的智慧源泉。家学、出身使王阳明与《周易》有特殊的渊源。王阳明于困厄中研习《周易》,促成了龙场悟道,《周易》对他及其观念学说的影响由此开启。《周易》整体、直觉体悟、见仁见智的观念,启发他形成了以内心体认为特征的阳明心学。王阳明从《周易》中汲取智慧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其中,对《周易》观念的化用最为常见。那些内化为阳明心学的观念学说与《周易》有内在的关联,这反映出阳明心学对《周易》观念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周易》 体认 直觉思维 关联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道理、学理和哲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勤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18,共9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坚持和运用“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现实、贯通古今、融通中外,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道统”集大成、把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发展的“文脉”致高远,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坚持和运用“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现实、贯通古今、融通中外,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道统”集大成、把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发展的“文脉”致高远,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基本职责、方针原则、战略布局、制度保障、人才支撑等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的问题,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用无比丰富的原则性论断、原理性成果、原创性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新高度,集科学真理与东方智慧、思想光辉与文化光芒、历史眼光与时代视野于一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标志性的重大意义。深入理解其蕴含的科学道理、厚实学理和深刻哲理,是我们整体地、系统地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真理力量、道义力量、实践力量和创新力量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道理 学理 哲理 文化建设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群众精神引领力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当代启示
17
作者 杜方朝 刘璇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开篇之作,其中包含了多角度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及群众基础理论: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越来越成为影响个人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思想上一旦真空就容易使错...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开篇之作,其中包含了多角度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及群众基础理论: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越来越成为影响个人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思想上一旦真空就容易使错误的意识形态有机可乘;精神力量要同实践生活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信仰应该为群众共享,理论应掌握群众。这些理论对我国当前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重视精神的力量,给人民群众良好的意识形态指引;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作用,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聚意识形态共识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意识形态 精神引领 人民群众
下载PDF
Assistive technologies and habit development:a Semiotic Model of Technological Mediation
18
作者 Bent Sørensen Martin Thellefsen Torkild Thellefsen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24年第1期43-64,共22页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the concept of mediation is central to understanding how technology shapes human experience and behavior.Our aim in this paper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echnolo...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the concept of mediation is central to understanding how technology shapes human experience and behavior.Our aim in this paper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echnological mediation,in particular how and why it is possible.Technological mediation occurs within a mediation space between the technological realm and the user realm.In the technological realm,technology regularizes events and actions,while in the user realm,the user interprets the significative potential of the technology.This interpretation process is identical with use and involves the formation of user habits,which are constrained by technological,cognitive,and sociocultural factors.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our analysis,we propose the Semiotic Model of Technological Mediation(SMTM),which draws on Charles Peirceʼs semiotics.To illustrate our argument,we focus on assistive technology and provide a recurring example of the Medimi®Smart,a digital,comprehensive system for medication hand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ilosophy of technological mediation assistive technology Charles Peirceʼs semiotics habit formation and user technology relation semiotic Model of Technological Mediation
原文传递
为了生命的超越——尼采生命哲学观的教育思想意蕴透视 被引量:7
19
作者 程从柱 周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7,共5页
在一定意义上,尼采的生命哲学观与其教育观是同构的,其肯定生命的"酒神精神"、求取生命强力的"权力意志"、破除传统文化价值幻象的"重估一切价值"以及人类价值理想诗意吟唱的审美意象——"超人"... 在一定意义上,尼采的生命哲学观与其教育观是同构的,其肯定生命的"酒神精神"、求取生命强力的"权力意志"、破除传统文化价值幻象的"重估一切价值"以及人类价值理想诗意吟唱的审美意象——"超人"在阐释学意义上富含生动的教育思想意蕴。简言之,就是教育要肯定生命的自然性、现世性和艺术审美性,以"求强力"的生命意志来创造和判定生命的教育价值,把培育"超人"作为实现生命不断超越的教育目的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生命哲学观 超人 生命教育
下载PDF
从尼采哲学看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良华 吴东方 魏旭波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3年第1期18-19,共2页
传统的学校体育和改革后的学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 ,已经形成某些对立的行为 ,类比尼采笔下的古希腊阿波罗和狄俄倪索斯这两个支配艺术之神彼此之间对立的行为 ,发现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以及可借鉴的方面 ,如果这种比喻成立 ,便可讨论... 传统的学校体育和改革后的学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 ,已经形成某些对立的行为 ,类比尼采笔下的古希腊阿波罗和狄俄倪索斯这两个支配艺术之神彼此之间对立的行为 ,发现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以及可借鉴的方面 ,如果这种比喻成立 ,便可讨论学校体育不可回避的、已经形成了碰撞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在理解和执行学校体育教育问题上出现偏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哲学 中国 学校体育 体育教育 教育改革 运动技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