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4
1
作者 Quan M Nhu Harry Knowles +1 位作者 Paul J Pockros Catherine T Frenette 《World Journal of Respirology》 2016年第3期69-75,共7页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is an effective palliative intervention that is widely acce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Post-TAC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resulting in acute ...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is an effective palliative intervention that is widely acce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Post-TAC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resulting in acute lung injury(ALI) o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are rare events.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fter TACE are thought to be related to chemical injury subsequent to the migration of the infused ethiodized oil or chemotherapeutic agent to the lung vasculature, facilitated by arteriovenous(AV) shunts within the hyper-vascular HCC. We review herein the literature on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ACE for HCC. Post-TAC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have included pulmonary oil embolism,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 chemical pneumonitis, ALI, ARDS, lipoid pneumonia, acute eosinophilic and neutrophilic pneumonia, bilious pleuritis, pulmonary abscess, pulmonary tumor embolism, and possibly pulmonary metastasis with HCC.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ost-TAC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identified in the literature include large hyper-vascular HCC with AV shunts, large-volume Lipiodol infusion, and embolization via the right inferior phrenic artery. However, the absence of known risk factors is not a guarantee against serious complications. An astute awareness of the potential post-TAC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should expedite appropriat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and increase potential for early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liver cirrhosis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UTE lung injury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PNEUMONITIS PULMONARY oil EMBOLISM
下载PDF
Study of liver cirrhosis over ten consecutive years in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78
2
作者 Xing Wang Shang-Xiong Lin +4 位作者 Jin Tao Xiu-Qing Wei Yuan-Ting Liu Yu-Ming Chen Bin W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37期13546-13555,共10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tiology and complications of liver cirrhosis (LC) in Southern China.
关键词 liver cirrhosis EPIDEMIOLOGY ETIOLOGY complicati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outhern China
下载PDF
Rapid progress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被引量:42
3
作者 AndreaRuzzenente GiovannideManzoni +4 位作者 MatteoMolfetta SilviaPachera BrunoGenco MatteoDonataccio AlfredoGuglielm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137-1140,共4页
AIM:To report the results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n cirrhotic patients and to describe the treatment related complications (mainly the rapid intrahepatic neoplastic progress... AIM:To report the results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n cirrhotic patients and to describe the treatment related complications (mainly the rapid intrahepatic neoplastic progression). METHODS:Eighty-seven consecutive cirrhotic patients with 104 HCC (mean diameter 3.9 cm,1.3 SD) were submitted to RFA between January 1998 and June 2003.In all cases RFA was performed with percutaneous approach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using expandable electrode needles. Treatment efficacy (necrosis and recurrence) was estimated with dual phase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alpha- fetoprotein (AFP)level. RESULTS:Complete necrosis rate after single or multiple treatment was 100%,87.7% and 57.1% in HCC smaller than 3 cm,between 3 and 5 cm and larger than 5 cm respectively (P=0.02).Seventeen lesions of 88(19.3%) developed local recurrence after complete necrosis during a mean follow up of 19.2 mo.There were no treatment-related deaths in 130 procedures and major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8 patients (6.1%).In 4 patients,although complete local necrosis was achieved,we observed rapid intrahepatic neoplastic progression after treatment.Risk factors for rapid neoplastic progression were high preoperative AFP values and location of the tumor near segmental portal branches. CONCLUSION:RFA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maller than 5 cm with complete necrosis in more than 80% of lesions.Patients with elevated AFP levels and tumors located near the main portal branch are at risk for rapid neoplastic progression after RFA.Further studies are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 incidence and pathogenesis of this underestimated com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d carcinoma hepatocellular Catheter Ablation Disease Progression FEMALE Follow-Up Studies Humans liver cirrhosis liver Neoplasms MALE Middle Aged NECROSIS Neoplasm Recurrence Loca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reatment Outcome
下载PDF
A review on radiofrequency,microwave and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cirrhosis 被引量:10
4
作者 Tan To Cheung Ka Wing Ma Wong Hoi She 《Hepatobiliary Surgery and Nutrition》 SCIE 2021年第2期193-209,共17页
Importance: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is usually accompanied by liver cirrhosis,which makes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challenging.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oretically provides an ultimate solution to the disease,but ... Importance: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is usually accompanied by liver cirrhosis,which makes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challenging.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oretically provides an ultimate solution to the disease,but the maximal surgical stress and the scarcity of liver graft make this treatment option impossible for some patients.In an ideal situation,a treatment that is safe and effective should provide a better outcome for patients with the dilemma.Objective:This article aims to giv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various types of loco-ablative treatment for HCC.Evidence Review:Loco-ablative treatment bridges the gap between surgical resection and transarterial chemotherapy.Various types of ablative therapy have their unique ability,and evidence-based outcome analys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key to assisting clinicians to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treatment modality for their patients.Findings: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has a relatively longer history and more evidence to support its effectiveness.Microwave ablation(MWA)is gaining momentum because of its shorter ablation time and consistent ablation zone.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ablation is a relatively new technology that provides non-invas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HCC.It has been carried out at centers of excellence and i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ption for selected patients with HCC and liver cirrhosis.Conclusion and Relevance:Selective use of different loco-ablative therapies will enhance clinicians’treatment options for treatment of 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liver canc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microwave ablation(MWA) survival non-invasive treatment ablation cirrhosis complication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邵润轩 王江滨 郭佳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8-220,共3页
探讨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 ,iNOS)与原发性肝癌 (HCC)间的关系 ,用Griess反应测定 16 2例患者的血浆亚硝酸盐 /硝酸盐 (NO-2 /NO-3 )水平 ,其中HCC82例 ,非HCC80例 ,健康对照 3... 探讨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 ,iNOS)与原发性肝癌 (HCC)间的关系 ,用Griess反应测定 16 2例患者的血浆亚硝酸盐 /硝酸盐 (NO-2 /NO-3 )水平 ,其中HCC82例 ,非HCC80例 ,健康对照 36名。用免疫组化法检查组织中iNOS的含量 ,取正常肝脏组织 2 0例作对照 ,慢性肝炎 (CH)和肝硬化 (LC)的肝脏组织各 40例 ,HCC组织 48例。结果显示 ,正常人血浆NO-2 /NO-3 含量为 16 .8±4.9μmol/L,有HCC的CH(6 3 .4± 18.2 μmol)和LC(42 .2± 11.5 μmol/L)明显高于非HCC的患者 (CH :2 8.5±8.7μmol/L;LC :2 4.7± 6 .2 μmol/L .P <0 .0 1) ,患CH的HCC患者血浆NO-2 /NO-3 水平明显高于LC基础上的HCC患者 (P <0 .0 5 )。正常肝组织iNOS阴性 ,LC有 2 5例 (6 2 .5 % )阳性 ,CH 36例 (90 % )阳性 ,HCC 46例 (95 8% )阳性 ;且CH (P <0 .0 2 5 )及HCC(P <0 .0 0 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LC。提示HCC患者有NO分泌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慢性肝炎 肝硬化
下载PDF
肝动脉血流及一氧化氮、内皮素浓度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心 黎一鸣 周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肝脏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浓度的变化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模型,应用微电磁流量计测定肝硬化时肝动脉血流量(HABV)、肝动... 目的:探讨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肝脏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浓度的变化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模型,应用微电磁流量计测定肝硬化时肝动脉血流量(HABV)、肝动脉脉搏(PI)、肝动脉平均峰值(HAI)。应用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中iNOSmRNA和ET-1mRNA的表达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肝组织和门静脉血液中NO含量。放免法测定门静脉血中ET-1浓度。结果:肝硬化组肝组织中iNOSmRNA和ET-1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正常组大鼠肝组织NO、门静脉血中NO和ET-1浓度都很低,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组显著升高(P<0.05)。肝硬化门脉高压组肝动脉HABV、PI、HAI呈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肝脏微循环中扩血管物质NO和缩血管物质ET-1浓度的比值改变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可能与门静脉系统高动力血流状态,血管渗透性增加等发生有密切关系。同时肝动脉血流量增加,一方面促进NO/ET-1比值的失衡,另一方面通过肝动脉缓冲作用,导致肝内门静脉循环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实验性/并发症 高血压 门静脉/病理生理学 血流动力学 一氧化氮/血液 @内皮素 动物 实验 大鼠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肝动脉血流量 一氧化氮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NO和NOS浓度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林 姚登福 +2 位作者 刘艳华 邱历伟 孟宪镛 《交通医学》 2000年第5期475-476,共2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 (LC)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浓度变化与肝功能分级及LC并发症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重叠比色法 ,检测 5 2例LC患者及 30例正常人血清NO和NOS浓度 ,并按患者的肝功能分级、是否伴 ... 目的 :探讨肝硬化 (LC)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浓度变化与肝功能分级及LC并发症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重叠比色法 ,检测 5 2例LC患者及 30例正常人血清NO和NOS浓度 ,并按患者的肝功能分级、是否伴 无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C患者血清NO水平和NOS浓度平均为 12 7.6 7μmol L和 4.2 5U ml,均非常明显地高于正常组 (P <0 .0 0 1) ;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显示 :血清NO水平和NOS浓度在C级显著地高于B级 (P <0 .0 5 )和A级 (P <0 .0 1) ;LC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病性低氧血症患者中血清NO水平和NOS浓度 ,均高于无并发症的LC患者 (P <0 .0 5 )。结论 :本文提示LC患者肝组织中NO和NOS合成增加 ,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肝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松 沈薇 沈鼎明 《现代医药卫生》 2003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与肝癌及其合并症、肝硬化、肝功能分级及肝硬化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34例肝癌患者 ,45例肝硬化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NO水平。结果 :肝癌组血清NO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 ;肝癌合并代...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与肝癌及其合并症、肝硬化、肝功能分级及肝硬化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34例肝癌患者 ,45例肝硬化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NO水平。结果 :肝癌组血清NO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 ;肝癌合并代偿期肝硬化血清NO高于合并慢性肝炎者 ;肝硬化组血清NO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并且随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的增加而升高 ,A级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B级与A级、B级与C级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并发肝肾综合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较无并发症肝硬化者NO明显升高。结论 :内源性NO在肝癌及肝硬化时合成增加 ,且与肝癌合并症、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肝癌 肝硬化 并发症
下载PDF
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腹水一氧化氮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明 张伦理 《江西医药》 CAS 2000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性质 ,腹水中一氧化氮 (NO)水平以及对自发性腹膜炎 (SBP)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 (SBP)显色法检测 2 5例肝硬化合并SBP、2 0例肝硬化失代偿和 2 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腹水一氧化氮浓度。结果 SBP组NO浓度 (1... 目的 探讨不同性质 ,腹水中一氧化氮 (NO)水平以及对自发性腹膜炎 (SBP)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 (SBP)显色法检测 2 5例肝硬化合并SBP、2 0例肝硬化失代偿和 2 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腹水一氧化氮浓度。结果 SBP组NO浓度 (10 1.49± 2 7,5 2 μmol/L)显著高于肝硬化失代偿组 (39.36± 15 .2 3μmol/L) (P <0 .0 0 1)。肝癌组NO值显著高于肝硬化失代偿组 (P <0 .0 0 1)。 8例SBP死亡患者NO平均值 (12 7± 15 .89μmol/L)高于 12例存活组平均值 (89.40± 2 3.2 6 μmol/L) (P <0 .0 0 1)。 7例SBP治疗前NO值 85 .14± 2 6 .88μmol/L ,有效治疗后NO浓度显著下降(40 .14± 13.0 5 ) (P <0 .0 0 1)。结论 腹水NO检测有助于SBP诊断 ,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腹水 一氧化氮 测定
下载PDF
血清一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肝硬化并发症的关系
10
作者 程鹏 李华 +2 位作者 徐之德 彭传辉 苗林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07-208,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肝硬化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157例肝硬化患者血清标本,分别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NO、TNFα含量。结果 肝硬化有并发症患者血清NO、TNFα含量均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0.0...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肝硬化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157例肝硬化患者血清标本,分别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NO、TNFα含量。结果 肝硬化有并发症患者血清NO、TNFα含量均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0.05);治疗前后肝硬化无并发症患者、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NO、TNFα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则变化明显(P<0.05)。结论 NO、TNFα在肝硬化出现并发症时升高,好转则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并发症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肝细胞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秀华 向晓星 《医学综述》 2013年第5期832-834,共3页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且恶性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在性别及地区分布上均有明显的差异。HCC确诊时多数已处于晚期阶段,故了解HCC病因及发病机制,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尤其重要。HCC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目前已知的相关因素包括肝硬化...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且恶性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在性别及地区分布上均有明显的差异。HCC确诊时多数已处于晚期阶段,故了解HCC病因及发病机制,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尤其重要。HCC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目前已知的相关因素包括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糖尿病、肥胖、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的摄入等。现就近年来HCC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病因 发病机制 肝硬化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年龄和性别与肝病相关死亡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敏 苏健婷 +3 位作者 武珊珊 韦在华 孔媛媛 贾继东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3-408,共6页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相关死亡风险及比较不同年龄别和性别肝病相关死亡风险的差异。方法基于北京市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库和北京市死因登记系统,纳入2008年至2015年北京市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所有患者的生存信息均追踪至...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相关死亡风险及比较不同年龄别和性别肝病相关死亡风险的差异。方法基于北京市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库和北京市死因登记系统,纳入2008年至2015年北京市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所有患者的生存信息均追踪至发生肝脏相关死亡事件或到2019年12月31日为止。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肝硬化患者肝脏相关死亡事件累积发生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年龄-性别交互作用对肝脏相关死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673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代偿期13969例(83.46%),失代偿期2769例(16.54%)。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5、8年肝硬化并发症病死率为10.84%、12.70%、14.37%;失代偿期患者分别为16.70%、19.02%和20.73%。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5、8年肝癌病死率分别为5.24%、7.49%和10.25%;失代偿期患者分别为9.01%、11.16%和13.50%。肝硬化患者肝脏相关死亡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年龄<60岁时女性肝硬化患者肝硬化并发症死亡风险低于男性,年龄60~69岁时男女性患者肝硬化并发症死亡风险接近,年龄≥70岁时女性患者肝硬化并发症死亡风险超过男性;而女性患者在多数年龄段肝癌死亡风险均低于男性。结论年龄与肝硬化患者肝脏相关死亡风险呈正相关;女性是肝硬化患者肝癌死亡的保护因素,而对肝硬化并发症死亡风险的保护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细胞癌 死亡 肝硬化并发症 宿主因素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中NOS和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鲁 汤钊猷 +4 位作者 孙惠川 叶胜龙 纪元 陆洪芬 施达仁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 研究Ⅱ型、Ⅲ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e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71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的iNOS、eNOS、VEGF的表达 ,抗CD34单克隆... 目的 研究Ⅱ型、Ⅲ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e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71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的iNOS、eNOS、VEGF的表达 ,抗CD34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iNOS、eNOS分别在 83 .1%、85 .9%的肝癌中阳性表达 ,而正常肝组织不表达。iNOS阳性的肝癌组织 5 9例MVD为 34.3± 1.5 /高倍视野 ,iNOS阴性的组织为 31.2± 2 .8/高倍视野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VEGF阳性肝癌组织 6 1例MVD为 38.6± 1.6 /高倍视野 ,VEGF阴性组织为 2 2 .4± 2 .0 /高倍视野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VEGF、iNOS表达均阳性者 42例 ;VEGF表达阴性、而iNOS表达阳性者 17例。VEGF、eNOS表达均阳性者 43例 ;VEGF表达阴性、而iNOS表达阳性者 18例。表明iNOS、eNOS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iNOS、eNOS在肝炎后肝硬化的恶性转化中起作用 ,iN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 NDS VEGF 肿瘤血管形成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中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清玲 郑大利 +1 位作者 张声 林建银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 观察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 (cNOS)在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以下简称肝癌 )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在肝癌的发生、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NOSmRNA在 2 0例正常肝组织、... 目的 观察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 (cNOS)在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以下简称肝癌 )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在肝癌的发生、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NOSmRNA在 2 0例正常肝组织、4 0例肝硬化、80例肝癌标本中的表达分布和定位情况 ;采用S P免疫组化方法测量组织的微血管密度 (MVD)和细胞增殖指数。结果 肝癌及非癌性肝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肝癌细胞及单核和 (或 )吞噬细胞上均可见有cNOSmRNA的表达。肝癌中癌细胞cNOS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织中的肝细胞 (P <0 .0 1) ,而正常肝组织中的肝细胞未见有cNOSmRNA的表达 ,肝癌、肝硬化中内皮细胞cNOS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 (P <0 .0 1)。肝癌组织中内皮细胞cNOSmRNA阳性表达者的MVD、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 (P <0 .0 1,<0 .0 5 )。肝癌中细胞增殖指数随着MVD的增大而增高 (r =0 .35 77,P <0 .0 1) ,且有转移倾向的肝癌MVD和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无转移倾向的肝癌 (P <0 .0 1,<0 .0 5 )。单核和 (或 )吞噬细胞中cNOSmRNA表达在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及肝癌之中未见明显差别 ,且与肝癌组织学分型、MVD、细胞增殖指数及转移无关。结论 肝癌细胞cNOSmRNA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 MRNA 原位杂交技术 微血管密度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一氧化氮合酶在原发性肝癌及癌旁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玉坤 丛文铭 +4 位作者 钱光相 王一 蔡珍福 丁健民 吴孟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在原发性肝癌及癌旁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NADPH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染色及Northem印迹杂交技术,检测了23例肝癌及22例癌旁肝硬化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在原发性肝癌及癌旁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NADPH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染色及Northem印迹杂交技术,检测了23例肝癌及22例癌旁肝硬化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分布和表达状况。结果肝癌组织和肝硬化组织均呈现iNos染色阳性,其中肝硬化组织iNos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肝癌组织。正常肝组织中则无iNos表达。在肝癌组织中,iNos主要分布在肝癌细胞的细胞质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呈阴性表达。iNos表达与肝癌瘤体大小、肿瘤病理分型、血清AFP水平均无明显关系。结论iNos在肝硬化组织中持续高表达,其强烈的细胞毒性作用可能会造成肝细胞损伤,继而成为癌变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肝癌 肝硬化 癌旁组织
原文传递
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凌红 李韶光 +1 位作者 杨小云 曾宏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41-742,共2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与肝硬化、肝功能分级及肝硬化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Griess 比色法检测56 例肝硬化病人及20 例正常人血清NO 代谢产物亚硝酸盐和硝酸盐(NO-2 /NO-3 ) 水平。结果 肝硬化组NO-...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与肝硬化、肝功能分级及肝硬化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Griess 比色法检测56 例肝硬化病人及20 例正常人血清NO 代谢产物亚硝酸盐和硝酸盐(NO-2 /NO-3 ) 水平。结果 肝硬化组NO-2 /NO-3 水平为(31-4±24-0)μmol/L,较正常对照组(6-2±1-9)μmol/L 明显升高, P< 0-001 。而且随肝功能Child- Pugh 分级的增加而升高。Child - Pugh A 级与对照组比较,前者较后高,但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 P>0-05 。B级与A 级、B级与C级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001。并发原发性腹膜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肝病性低氧血症组分别为(67-5±15-5) 、(22-7 ±6-5) 、(47-6 ±22-9)μmol/L,比无上述并发症肝硬化组的(12-5±5-2)μmol/L明显升高,P< 0-01 ~0-001 。结论 肝硬化时NO合成增加,并且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血清NO-2 /N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一氧化氮 肝功能 血清诊断
原文传递
卡维地洛与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毅萍 蔡瑞君 王维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759-2761,共3页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与普萘洛尔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55例)。对照组给予普萘洛尔,每次20 ...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与普萘洛尔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55例)。对照组给予普萘洛尔,每次20 mg,每天2次,口服。试验组给予卡维地洛,初始剂量为每天6.25 mg,剂量逐渐增加不超过每天12.5 mg,均为每天2次。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NO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HVPG分别为(9.72±1.10),(13.03±1.25)mmHg,肝静脉契压(WHVP)分别为(16.28±2.84),(19.82±2.71)mmHg,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86.25±9.51),(90.26±11.27)mmHg,血清NO分别水平为(74.82±10.08),(86.94±11.10)μ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与对照组的3.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与普萘洛尔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HVPG、WHVP、MAP、NO水平,安全性高,但前者效果更好,且两种药物对肝功能、肾功能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普萘洛尔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肝静脉压力梯度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努力提高我国肝移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8
作者 严律南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1-242,共2页
近40余年来,全世界已公认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外科手术技术的改进,重症监护的发展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开发,使得患者移植后1年生存率已超过90%,5年生存率达70%~80%,每年全世界肝移植例数已达10000例以上,总数已超过100000例... 近40余年来,全世界已公认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外科手术技术的改进,重症监护的发展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开发,使得患者移植后1年生存率已超过90%,5年生存率达70%~80%,每年全世界肝移植例数已达10000例以上,总数已超过100000例.国内肝移植起步虽早(70年代末),但因各种原因,在80年代处于停滞状态,直到90年代末才广泛开展,近年国内肝移植发展迅速,每年以近千例的速度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肝移植国家.由于我国肝移植广泛开展时间不长,各肝移植中心的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我国肝移植指征以乙型肝炎及肝癌为主,因而临床效果与国外肝移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何加强肝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努力提高我国肝移植的临床效果,已成为我国肝移植界的重要课题,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肝细胞 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 活体肝移植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龑 张明途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13期1626-1628,1654,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根据患者住院号进行分组,奇数者为实验组,偶数者为对照组,各64例。比较2组患者术...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根据患者住院号进行分组,奇数者为实验组,偶数者为对照组,各64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术前肝功能、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指标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实验组术后1 d、3 d、7 d的ALT、AST、TBA、TBIL、MDA、CR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降低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后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减轻肝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肝癌 肝硬化 肝切除 肝功能 氧化应激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