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nitrogen on corrosion behaviour of a novel high nitrogen medium-entropy alloy CrCoNiN manufactured by pressurized metallurgy 被引量:10
1
作者 Hao Feng Huabing Li +8 位作者 Xiaolei Wu Zhouhua Jiang Si Zhao Tao Zhang Dake Xu Shucai Zhang Hongchun Zhu Binbin Zhang Muxin Y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781-1790,共10页
A novel high nitrogen medium-entropy alloy CrCoNiN, which had higher strength and slightly lower ductility than CrCoNi alloy, was successfully manufactured by pressurized metallurgy.The microstructure and corrosion be... A novel high nitrogen medium-entropy alloy CrCoNiN, which had higher strength and slightly lower ductility than CrCoNi alloy, was successfully manufactured by pressurized metallurgy.The microstructure and corrosion behaviour were investigated by microscopic, electro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itrogen existed in the form of Cr2N precipitates and uniformly distributed N atoms, and nitrogen alloying significantly refined the grain size. Besides, nitrogen enriched on the outmost surface of passive film and metal/film interface as ammonia (NH3 and NH4^+) and CrN, respectively.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rCoNiN was attributed to the lower metastahle pitting susceptibility together with thicker, less defective and more compact passive fi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um-entropy alloy nitrogen Pitting corrosion Passive film Metastable pitting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Nitrogen on N Uptake,Grain Yield and Quality of Medium-Gluten Wheat Yangmai 10 被引量:5
2
作者 ZHUXin-kai GUOWen-shan +3 位作者 ZHOUZheng-quan FENGChao-nian PENGYing-xin LINQi-h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21-428,共8页
The effects of the basal and top-dressing nitrogen (N) on N uptake and translocation, 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grain yieldand quality of medium-gluten winter wheat Yangmai 10 were studied from 2000 to 2002. The main ... The effects of the basal and top-dressing nitrogen (N) on N uptake and translocation, 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grain yieldand quality of medium-gluten winter wheat Yangmai 10 were studied from 2000 to 2002. The main results were as follows.Nitrogen content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in plant at maturity increased with the amount of N application. Grain proteincontent and wet gluten content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pplied 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between nitrogen accumulation before anthesis (NBA) and basal N fertilizer, and between nitrogen accumulation afteranthesis (NAA) and top-dressing N. N accumulated in grain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NBA, NAA and N translocationfrom vegetative organs after anthesis (NTVA). NBA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N application, but NAA and NTVAhad a quadratic curve correlation with applied N. N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NUE) had a quadratic curve correlation withapplied N, and the NUE was high when basal and top-dressing N was equally applied. For the medium-gluten wheatYangmai 10 under the same N application ratio, there was a N-regulating effect when the N application was less than266.55 kg ha-1, a stagnation of yield and quality when N application ranged from 266.55 to 309.08 kg ha-1, and an excessiveN application when the N application rate was greater than 309.08 kg ha-1.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is experiment, theprecise N application is 220-270 kg ha-1 with basal and top-dressing N equally used when a grain yield of more than 6 750kg ha-1, protein content higher than 12%, wet gluten content more than 30% and NUE greater than 40% could b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um-gluten wheat Yangmai 10 Grain yield Grain quality 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下载PDF
Obtaining of SiAlON Composite via Metal-Thermal and Nitrogen Processes in the SiC-Si-Al-Geopolymer System
3
作者 Zviad Kovziridze Natela Nijaradze +5 位作者 Gulnaz Tabatadze Teimuraz Cheishvili Maia Mshvildadze Zviad Mestvirishvili Vera Kinkladze Nino Daraxvelidz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Cooling and Thermal Control》 2017年第4期103-122,共20页
Goal: obtaining of composite in the SiC-SiAlON system with the metal thermal method in the nitrogen medium. Method: SiALON-s are solid metal oxide solutions in nitrides. Area of their presence is considered in four-co... Goal: obtaining of composite in the SiC-SiAlON system with the metal thermal method in the nitrogen medium. Method: SiALON-s are solid metal oxide solutions in nitrides. Area of their presence is considered in four-component system-Si3N4-ALN-AL2O3-SiO2. In the present paper SiALON-containing composite was obtained through alum-thermal process in the nitrogen medium on the base of Geopolymer (kaolin and pologycley-Ukraine), SiC, aluminum nano-powder and Si powder with small additives of perlite (Aragatz, Armenia) by the reactive baking method. The advantage of this method is that compounds, which are newly formed thanks to interaction going on at thermal treatment: Si3N4, Si, AlN are active, which contributes to SiALON formation at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 at 1250&deg;C - 1300&deg;C. Results-&beta;-SiAlON was formed at the sintering of SiC-aluminium and silicium powder, geopolymer at 1450&deg;C. Porosity of carbide SiAlON composite obtained by reactive sintering, according to water absorption, equals to 13% - 15%. The samples were fragmented in a jaw-crusher and were powdered in attrition mill till micro-powder dispersion was obtained. Then samples were hot-pressed at 1620&deg;C under 30 MPa pressure. Hold-time at the final temperature was 8 min. Sample water absorption, according to porosity, was less than 0.4%. Further studies were continued on these samples. Conclusion: the paper offers processes of formation of SiC-SiAlON composites and their physical and technical properties. Phase composition of the composites was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while the structure was studied by the use of optic and electron microscope. Electric properties showed that the specimen A obtained by hot-compression is characterized by 2 signs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porous material B, which was used to receive this specimen. Probably this should be connected with transition of the reactively baked structure of the hot-compressed material into compact structure. Obtained materials are used in protecting jackets of thermo couples used for melted metal temperature measuring (18 - 20 measuring) and for constructions used for placing objects in factory furn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Thermal Process nitrogen medium SIALON SIC COMPOSITE
下载PDF
一株野生肺形侧耳的鉴定及其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4
作者 龚娜 刘国丽 +3 位作者 陈珣 马晓颖 肇莹 肖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5-2545,共11页
为优化肺形侧耳液体发酵的培养基配方,以采集到的野生侧耳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菌株为肺形侧耳,利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该野生肺形侧耳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其质量浓度;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择玉... 为优化肺形侧耳液体发酵的培养基配方,以采集到的野生侧耳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菌株为肺形侧耳,利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该野生肺形侧耳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其质量浓度;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择玉米粉、豆粕粉、MgSO_(4)·7H_(2)O为考察因素,以肺形侧耳菌丝生物量为指标,采用Box-Benhnken设计优化肺形侧耳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野生肺形侧耳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是玉米粉、豆粕粉和MgSO_(4)·7H_(2)O。Box-Benhnken设计试验结果显示:响应面回归模型拟合系数可达0.9684,肺形侧耳的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4.36 g·L^(-1)、豆粕粉9.98 g·L^(-1)、MgSO_(4)·7H_(2)O 2.66 g·L^(-1);在最佳培养基中,肺形侧耳菌丝体的理论生物量为11.15 mg·mL^(-1),实测生物量为11.09 mg·mL^(-1)。优化后的液体发酵培养基比PDA培养基发酵时间缩短4 d,产量提高1.21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形侧耳 发酵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培养基 生物量
下载PDF
香菇母种培养基优化研究
5
作者 刘明军 包玉政 +4 位作者 王晓巍 韩爱民 李通 杨建杰 任爱民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037-1041,共5页
探究宕昌地区香菇主栽品种香菇L808菌丝的最佳生长条件和优化其培养基,为甘肃宕昌地区香菇菌种生产企业中母种培养基标准不统一、母种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提供参考,以香菇品种L808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_(9)(3^(4))正交试验的方法,进... 探究宕昌地区香菇主栽品种香菇L808菌丝的最佳生长条件和优化其培养基,为甘肃宕昌地区香菇菌种生产企业中母种培养基标准不统一、母种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提供参考,以香菇品种L808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_(9)(3^(4))正交试验的方法,进一步明确香菇L808菌丝的最佳碳源、最佳氮源、最适培养温度、最适培养pH以及优化其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香菇L808菌种菌丝的最佳生长条件是: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最适培养温度为24℃,最适培养pH为6;其最优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5 g/L、葡萄糖20 g/L、琼脂粉18 g/L、马铃薯22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母种 培养基 碳源 氮源 温度 PH 优化
下载PDF
不同配方基肥对温郁金产量及其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叶静 郑福勃 +6 位作者 邹平 陈照明 林辉 马军伟 王强 符建荣 马进川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基肥氮磷钾不同比例配施对温郁金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温郁金产量及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设置4个不同的施肥配方,各处理基肥用量均为750 kg·hm^(-2)。结果表明,在氮磷钾总用量相等的前提下,基施... 本试验研究了基肥氮磷钾不同比例配施对温郁金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温郁金产量及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设置4个不同的施肥配方,各处理基肥用量均为750 kg·hm^(-2)。结果表明,在氮磷钾总用量相等的前提下,基施配方肥2的温郁金产量最高,与常规施肥比较,温郁金地下部分根茎、块根分别增产11.3%、17.9%。配方肥1和3相较常规施肥也提高了温郁金的产量,但统计上无显著差异。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肥处理提高了温郁金中氮和磷含量。同时,基施配方肥还可以提高根茎、块根中Ca、Mg及微量元素Zn、B等含量。综上,基肥施用配方肥2既能提高温郁金产量,又能提高根茎、块根中的大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含量,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基肥 氮磷钾 产量 中微量元素
下载PDF
营养液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基质培番茄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王欢 李建设 高艳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2,101,共11页
【目的】通过研究基质培营养液氮磷钾的合理配比,为生产高品质口感型鲜食番茄产品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以京采8号番茄为试材,在日光温室进行春茬栽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将N、P、K三因素,分别设置三水平,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氮磷钾... 【目的】通过研究基质培营养液氮磷钾的合理配比,为生产高品质口感型鲜食番茄产品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以京采8号番茄为试材,在日光温室进行春茬栽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将N、P、K三因素,分别设置三水平,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氮磷钾处理下基质培番茄的生长发育、光合、产量及品质各个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N=4 mmol/L、P=0.67 mmol/L时番茄的Rubisco活化酶RCA、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可溶性固形物、VC、乙烯ETH均达到最大值,而有机酸和脱落酸ABA在N=4 mmol/L时最大,叶绿素相对增长率、吲哚乙酸IAA、水杨酸SA在P=0.67 mmol/L时最大,且硝酸盐为最小值;在K=12 mmol/L时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茎粗相对生长率、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可溶性糖、VC、脱落酸ABA均达到最大值。【结论】营养液供应N∶P∶K=4∶0.67∶12(T4)的养分配比时,鲜食番茄的品质最好,口感最佳,产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氮、磷、钾 基质培 营养液
下载PDF
分离自羊茅属植物的内生真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多样性
8
作者 刘俊英 许文博 田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50-1659,共10页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羊茅属(Festuca)内生真菌,筛选适于内生真菌生长的培养基并比较不同菌株的生长速度,本研究设置了不同的生长培养基,包括不同pH(4、5、6、7、8、9、10),不同碳源(葡萄糖、麦芽糖、乳糖、D-木糖、D-山梨糖醇、可溶性淀粉)...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羊茅属(Festuca)内生真菌,筛选适于内生真菌生长的培养基并比较不同菌株的生长速度,本研究设置了不同的生长培养基,包括不同pH(4、5、6、7、8、9、10),不同碳源(葡萄糖、麦芽糖、乳糖、D-木糖、D-山梨糖醇、可溶性淀粉),不同氮源(蛋白胨、胰蛋白胨、硝酸钠、硝酸铵、尿素、草酸铵、硝酸钾)和不同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察氏培养基(Czapek agar)、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和水琼脂培养基(WA)],选择11株从羊茅属植物分离的香柱菌属(Epichloë)内生真菌(G1、G2、G3、G4、291-4、291-14A、1、2、9、57A、84F)在这些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探究上述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速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和pH对内生真菌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速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内生真菌的最适生长pH为4~7,利用能力最强的碳源为D-山梨糖醇,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较适宜的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其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是菌株1和2,生长速度最慢的菌株是291-4和291-14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氮源 碳源 培养基 生长速度 产孢能力 菌株
下载PDF
铝加工行业熔保炉新燃烧技术及发展方向
9
作者 何磊 何向问 贾微 《有色金属加工》 CAS 2024年第6期1-3,共3页
文章介绍了熔保炉的常见分类,以及与熔保炉密切配套的一些辅助设施,通过对熔保炉中一些新燃烧技术的介绍,引出了熔保炉的发展方向。文章较为系统的描述了熔保炉相关技术,指出了减少烧损、节约能源、安全环保和智能化是熔保炉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熔保炉 全氧燃烧 弥散式燃烧 多孔介质燃烧 低氮燃烧 发展方向
下载PDF
泡菜中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工艺优化
10
作者 刘振恒 阴耕云 +3 位作者 肖冬 王凯 潘红阳 师建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132,172,共9页
为了缩短泡菜发酵周期,提高泡菜食用品质、安全性和稳定性,从市售及自制泡菜中筛选出了发酵性能优异的植物乳酸菌6-1和短乳杆菌6-3。开发了以花生蛋白为氮源的食品级培养基,可直接作为乳酸菌发酵剂。优化了泡菜的发酵工艺,测定了其pH和... 为了缩短泡菜发酵周期,提高泡菜食用品质、安全性和稳定性,从市售及自制泡菜中筛选出了发酵性能优异的植物乳酸菌6-1和短乳杆菌6-3。开发了以花生蛋白为氮源的食品级培养基,可直接作为乳酸菌发酵剂。优化了泡菜的发酵工艺,测定了其pH和亚硝酸盐质量分数、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在额外补加质量分数1.0%的花生蛋白、接种体积分数7.5%的植物乳杆菌6-1的条件下,发酵4 d后泡菜的pH降低至3.65,亚硝酸盐未检出,硬度、弹性和咀嚼性等质构特性较好,各项感官指标得分也较高。研究结果为植物乳杆菌6-1在泡菜中的应用以及泡菜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筛选 食品级培养基 泡菜制备工艺 氮源补充
下载PDF
空气/氮气温控介质在轮胎热机械性能测试中的探讨研究
11
作者 沈红娜 安程 +2 位作者 陈雷 宫岩松 李海艳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24年第5期47-51,共5页
DMA+1000动态力学分析仪广泛应用于热塑性与热固性塑料、橡胶等领域,主要用来测量黏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时间、温度或频率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材料结构与分子运动的信息。测试模式主要有温度扫描、应力/应变扫描、蠕变/松弛扫描等模式... DMA+1000动态力学分析仪广泛应用于热塑性与热固性塑料、橡胶等领域,主要用来测量黏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时间、温度或频率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材料结构与分子运动的信息。测试模式主要有温度扫描、应力/应变扫描、蠕变/松弛扫描等模式,本项目首先在温度扫描的模式下,测试温度范围-40~70℃,最大力10 N,频率10 Hz,升温速率:2℃/min,静应变7%,动态应变0.25%,通过在室温(T_(0))以上把温控介质由液氮转换为空气,研究更换介质对0℃时的tanδ值、胶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值以及60℃时的tanδ值尤其是60℃时的tanδ值的影响,研究得出更换介质对这三个值的影响范围均在统计学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另外,对介质切换的切换温度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在T=T_(0)+3,T=T_(0)+5,T=T_(0)+8,T=T_(0)+10四个温度下进行空气切换研究得出在T=T_(0)+8进行空气的切换得出的试验曲线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介质 液氮 空气 影响
下载PDF
BGL气化炉紧急停车后快速处置探讨
12
作者 王家锋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13-115,共3页
针对气化炉正常运行期间,因氧气、中压蒸汽、氮气室发生异常导致气化炉紧急停车的处置进行总结。
关键词 BGL气化炉 氧气 中压蒸汽 氮气
下载PDF
播期和施氮量对中籼杂交稻群体质量、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永泽 王瑞刚 +7 位作者 王艺媚 王梓豪 李俊周 杜彦修 孙红正 彭廷 赵全志 张静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6,共10页
以中籼杂交稻Y两优900为试验材料,研究播期[4月15日(D1)、4月30日(D2)、5月15日(D3)、5月30日(D4)、6月14日(D5)]和施氮量[0 kg/hm^(2)(N0)、150 kg/hm^(2)(N150)和300 kg/hm^(2)(N300)]对中籼杂交稻群体质量、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以中籼杂交稻Y两优900为试验材料,研究播期[4月15日(D1)、4月30日(D2)、5月15日(D3)、5月30日(D4)、6月14日(D5)]和施氮量[0 kg/hm^(2)(N0)、150 kg/hm^(2)(N150)和300 kg/hm^(2)(N300)]对中籼杂交稻群体质量、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探寻豫南稻区最适播期和施氮量。结果表明,播期和施氮量对中籼杂交稻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产量随播期推迟先升高后降低,以D2播期最高,D5播期最低,D2播期产量较D5播期提高126.42%。D2播期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整体来看,D2N300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D1N300、D2N150处理。总叶面积指数和高效叶面积指数均随播期推迟先升高后降低,总叶面积指数和低效叶面积指数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整体来看,总叶面积指数以D3N300处理最高,其次是D4N300、D2N300处理;高效叶面积指数以D3N300处理最高,其次是D4N300、D1N300处理;低效叶面积指数以D2N300处理最高,其次是D4N300、D3N300处理。粒数叶比和粒质量叶比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降低,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整体来看,粒数叶比以D1N0处理最高,其次是D2N0、D3N0处理;粒质量叶比以D1N0处理最高,其次是D3N0、D2N0处理。D1、D2、D3播期抽穗期和成熟期茎叶氮含量分别较D5播期增加12.81%、14.77%、13.02%和10.64%、25.08%、30.40%,且各个播期抽穗期和成熟期茎叶氮含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抽穗期和成熟期穗氮含量表现为D1、D2播期显著高于D3、D4、D5播期,且各个播期N150、N300处理穗氮含量总体上均高于N0处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随着播期推迟先升高后下降,N150和N300处理均以D2播期最高,D5播期最低,且N150处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明显高于N300处理。综上,播期和施氮量通过调节叶面积、粒叶比、植株氮含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影响产量,中籼杂交稻Y两优900在豫南地区丰产高效的适宜播种期是4月30日(D2),适宜施氮量为150~3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籼杂交稻 播期 施氮量 群体质量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低温轧制态与退火态CrCoNi中熵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14
作者 陈今良 韩嘉平 刘箫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9期36-44,共9页
为了研究低温轧制态与退火态CrCoNi中熵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对低温(-196℃)轧制变形的CrCoNi中熵合金进行800℃×30 min退火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光电子能谱仪、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手段... 为了研究低温轧制态与退火态CrCoNi中熵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对低温(-196℃)轧制变形的CrCoNi中熵合金进行800℃×30 min退火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光电子能谱仪、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手段对低温轧制态与退火态试样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轧制态试样的耐腐蚀性较差,经800℃×30 min退火后,试样的耐腐蚀性显著提高;由于轧制态合金退火后发生再结晶行为,导致晶粒细化,合金表面钝化膜中Cr_(2)O_(3)与Cr(OH)_(3)的含量增加,从而使合金的耐腐蚀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CoNi中熵合金 液氮温度 轧制 退火 耐蚀性 钝化膜
下载PDF
施氮量对漯麦36光合特性、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15
作者 王君 黄杰 +3 位作者 曹燕燕 葛昌斌 高杉 廖平安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25-32,共8页
为明确豫中地区中强筋小麦适宜的施氮量,以漯麦36为试验材料,设置0 kg·hm^(-2)(N0)、90 kg·hm^(-2)(N1)、180 kg·hm^(-2)(N2)、270 kg·hm^(-2)(N3)、360 kg·hm^(-2)(N4)5个处理,分别测定光合特性、品质、硝酸... 为明确豫中地区中强筋小麦适宜的施氮量,以漯麦36为试验材料,设置0 kg·hm^(-2)(N0)、90 kg·hm^(-2)(N1)、180 kg·hm^(-2)(N2)、270 kg·hm^(-2)(N3)、360 kg·hm^(-2)(N4)5个处理,分别测定光合特性、品质、硝酸还原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开花期至花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旗叶SPAD值和光合参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加工品质与氮肥施用量呈正相关,吸水量、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上述指标在N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在N4处理下开始下降;增施氮肥后,与N0处理相比,N3处理的产量差异显著。综上所述,在合理的施氮范围内,增施氮肥可有效改善中强筋小麦旗叶光合特性,进而提高产量,改善加工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270 kg·hm^(-2)时,小麦光合参数、品质和产量较优,该施氮量可作为豫中地区中强筋小麦栽培的最佳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强筋小麦 施氮量 光合特性 品质 产量性状
下载PDF
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培养基 被引量:23
16
作者 籍保平 尤希风 张博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3-56,共4页
采用经试验所筛选出的菌种组合,就4种无机氮源和作为辅料的12种农产品加工中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对苹果渣发酵生产词料蛋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确定了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在苹果渣发酵中,可混合使用尿... 采用经试验所筛选出的菌种组合,就4种无机氮源和作为辅料的12种农产品加工中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对苹果渣发酵生产词料蛋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确定了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在苹果渣发酵中,可混合使用尿素和硫酸控作为无机氮源,添加量为尿素1、5%,硫酸铵2%。所选12种农产品加工副产品或废弃物均可作为辅料使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所得发酵产物粗蛋白提高率均较显著,但选择麸皮与豆饼、菜籽饼、棉籽饼、啤酒糟等配合使用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渣 发酵饲料 饲料蛋白 氮源 培养基 辅料
下载PDF
液氮介质中Si_3N_4/9Cr18配副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古乐 王黎钦 +1 位作者 郑德志 李柏松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8-50,27,共4页
超低温介质中工作的轴承由于不能采用润滑油或脂润滑,其球环材料配副摩擦磨损特性将对轴承的工作性能产生很大影响。采用球盘点接触形式,在5 N载荷和0.4 m/s相对滑动速度下试验研究了超低温全钢轴承和混合式轴承中9Cr18/9Cr18和Si3N4/9C... 超低温介质中工作的轴承由于不能采用润滑油或脂润滑,其球环材料配副摩擦磨损特性将对轴承的工作性能产生很大影响。采用球盘点接触形式,在5 N载荷和0.4 m/s相对滑动速度下试验研究了超低温全钢轴承和混合式轴承中9Cr18/9Cr18和Si3N4/9Cr18两种球环配副在常温干摩擦和液氮环境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9Cr18/9Cr18配副在低温下由于粘着趋势减弱而使摩擦因数和磨损均低于常温下。Si3N4/9Cr18配副在低温介质中由于试件表面吸附、氧化和摩擦化学反应受到抑制使摩擦因数高于常温下,同样由于无摩擦化学磨损发生,而只是以脆性断裂为主,其磨损低于常温下。Si3N4/9Cr18在常温下摩擦因数低于9Cr18/9Cr18配副,而在低温下则高于9Cr18/9Cr18配副。2种环境中陶瓷/钢配副的磨损均小于相应条件下钢/钢配副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介质 氮化硅陶瓷 轴承钢 摩擦磨损
下载PDF
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设计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8
18
作者 车晓曦 李社增 李校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402-9405,9437,共5页
[目的]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最佳碳源、氮源、初始pH值、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菌量和装液量的确定出发,针对一株新发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SAB-1进行发酵培养基的设计及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从8种不同的碳源... [目的]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最佳碳源、氮源、初始pH值、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菌量和装液量的确定出发,针对一株新发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SAB-1进行发酵培养基的设计及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从8种不同的碳源和氮源中确定了长效碳源水溶性淀粉、长效氮源棉籽粉与速效碳源葡萄糖、速效氮源酵母浸膏。并优化了基础发酵培养基的发酵条件:温度31℃、转速180 r/min、发酵时间26 h、初始pH值6.0、接菌量1%、装液量50 ml/250 ml。该条件下发酵后菌体产量为46.0×109/ml。[结论]该解淀粉芽孢杆菌在设计发酵条件下基本达到了工业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碳源 氮源 基础培养基
下载PDF
减氮配施中微量元素肥对冬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家友 杨国宝 +4 位作者 王齐龙 李学文 萧洪东 施卫明 喻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6,共7页
以铁柱冬瓜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田间小区试验,设置CK(不施氮肥)、T1(习惯施肥)、T2(习惯施肥基础上减氮30%)、T3(减氮30%+配施硼钼肥)、T4(减氮30%+配施钙镁肥)和T5(减氮30%+配施钙镁硼钼肥)6种处理,在广东佛山市三水区连续开展两... 以铁柱冬瓜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田间小区试验,设置CK(不施氮肥)、T1(习惯施肥)、T2(习惯施肥基础上减氮30%)、T3(减氮30%+配施硼钼肥)、T4(减氮30%+配施钙镁肥)和T5(减氮30%+配施钙镁硼钼肥)6种处理,在广东佛山市三水区连续开展两年田间试验,旨在探究减氮配施中微量元素肥对冬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相比,T2的冬瓜产量下降了8.76%,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与T2相比,T4和T5处理显著增加冬瓜产量,分别提高了21.3%和32.2%,且T5处理下的冬瓜产量超过了T1;品质结果显示,T5处理提高了50.0%的VC含量,且与T1相比降低了34.2%亚硝酸盐含量;减施30%氮肥基础上配施钙镁肥的土壤pH显著提高,配施硼钼肥的土壤B含量得到显著提高,配施中微量肥处理的冬瓜植株中Ca和Mo含量较T2均有所提高。综上所述,在华南热带地区冬瓜种植过程中,减氮配施中微肥可保证冬瓜品质和产量,其中中微量肥配施处理的效果最好。上述结果为广东地区露地蔬菜化肥氮的科学减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中微量肥 冬瓜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铝、钛、钒和铌对中碳钢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文卿 张小红 +1 位作者 高宁 王轶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37-442,共6页
对6炉微合金化高氮L45钢进行了长时间(1800s)加热时和快速(50℃/s)短时间(5s)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试验。测定了奥氏体晶粒平均截线长度。在萃取复型透射电镜照片上利用图象分析仪测定了1、3和6钢样中微细析出相的尺寸分布。利用透射电... 对6炉微合金化高氮L45钢进行了长时间(1800s)加热时和快速(50℃/s)短时间(5s)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试验。测定了奥氏体晶粒平均截线长度。在萃取复型透射电镜照片上利用图象分析仪测定了1、3和6钢样中微细析出相的尺寸分布。利用透射电镜能谱仪分析了微细析出相的化学成分。还探讨了铝及微合金化元素钛、钒和铌与加热温度对高氮中碳钢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奥氏体晶粒 微合舍化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