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用量与运筹对水稻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2
1
作者 潘圣刚 黄胜奇 +4 位作者 翟晶 蔡明历 曹凑贵 展茗 唐湘如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9,共7页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大田条什下氮肥用量与运筹对水稻氮素吸收、转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试验分别设置3个氮肥水平(0、150和240kg/hm^2N)和两种基追比例(即基肥:蘖肥:穗粒肥分别为40%:30%:30%(A)和30%:20%:50%(B...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大田条什下氮肥用量与运筹对水稻氮素吸收、转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试验分别设置3个氮肥水平(0、150和240kg/hm^2N)和两种基追比例(即基肥:蘖肥:穗粒肥分别为40%:30%:30%(A)和30%:20%:50%(B)),共5个处理,依次记作N0、N150A、N150B、N240A、N240B。结果表明,在0—240kg/hm2范围内,提高氮肥水平,显著增加水稻吸收的肥料氮素、土壤氮素数量以及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成熟期高氮处理(240kg/hm2)水稻吸收的肥料氮素、土壤氮素及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较多,分别为110.25、65.91、32.69kg/hm2,而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下降,氮素损失率增加。在相同的氮肥水平下,采用基肥:蘖肥:秘粒肥比例为30%:20%:50%时,水稻吸收的肥料氮数量显著增加,氮素吸收利用率和土壤戏留率提高,氮素损失率降低。适量施氮并增加穗粒肥的施氮比例,可以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在本实验条件下,施氮量为240kg/hm2及丝肥:蘖肥:穗粒肥为30%:20%:50%的施氮处理是兼顾产量和环境的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基追比例 15n 氮素吸收 转运 水稻
下载PDF
氮肥基追比对稻茬小麦氮素转运及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欣欣 石祖梁 +2 位作者 王久臣 徐志宇 江荣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71,共11页
为探明稻茬小麦氮素吸收与转运规律,推动氮肥高效利用,采取大田试验和^(15)N微区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例(N1/9,N3/7、N5/5、N7/3,施氮量225 kg·hm^(-2))对稻茬冬小麦不同来源氮素吸收与转运、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明稻茬小麦氮素吸收与转运规律,推动氮肥高效利用,采取大田试验和^(15)N微区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例(N1/9,N3/7、N5/5、N7/3,施氮量225 kg·hm^(-2))对稻茬冬小麦不同来源氮素吸收与转运、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全生育期小麦植株中肥料氮积累量显著增加,土壤氮积累量则与之呈相反趋势,植株总吸氮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N5/5处理最高。小麦植株对基肥氮的吸收主要集中在越冬至拔节期,对追肥氮和土壤氮的吸收主要在拔节至开花期;成熟期相同处理下,植株中追肥氮积累量高于基肥氮,肥料氮积累量高于土壤氮。成熟期叶片、茎鞘、穗轴+颖壳和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分别为5.6%~8.9%、8.3%~10.2%、6.7%~7.5%、73.7%~78.6%;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叶片、茎鞘氮素分配比例下降,穗轴+颖壳和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升高。植株总氮转运量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先增后降,转运效率为69.72%~74.91%,转运氮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为80.94%~85.81%;植株中基肥氮的转运量和转运率均低于追肥氮,肥料氮的转运量和转运率均高于土壤氮。籽粒产量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N5/5处理产量最高,N1/9,N3/7、N5/5、N7/3处理氮肥回收率分别为46.2%、45.1%、46.7%、41.8%。在225 kg·hm^(-2)的施氮条件下,追肥比例为50%有利于小麦对氮素的吸收,提高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小麦 氮肥基追比 ^(15)N示踪 氮素积累转运 氮肥回收率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