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王堆汉墓出土西汉官营丝织品中的“红”色
1
作者 周柯 潘睿琪 詹秦川 《西部皮革》 2024年第4期111-114,共4页
马王堆汉墓是关于西汉的百科全书,囊括了科技、文化、艺术等学科,帛画、陶器、印章等种类的富饶内容。其出土的丝织物种类繁多,染于织物层面的色彩艺术为世人所叹。文章以马王堆汉墓已出土的丝织物为物质载体,探析“红”在出土丝织品中... 马王堆汉墓是关于西汉的百科全书,囊括了科技、文化、艺术等学科,帛画、陶器、印章等种类的富饶内容。其出土的丝织物种类繁多,染于织物层面的色彩艺术为世人所叹。文章以马王堆汉墓已出土的丝织物为物质载体,探析“红”在出土丝织品中的色彩表现。基于此,文章介绍了西汉时期红色植物、矿物染料的染色手段,线染、匹染、套染等染色手法及同色系、异色系等搭配方式,了解了“红”色在西汉官营丝织品的呈现方式,彰显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并深入理解其色彩符号于后世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西汉官营 丝织品 红色
下载PDF
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汉墓铜盆漆画新解 被引量:2
2
作者 游伟民 覃凤余 《百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文章尝试对贵县罗泊湾1号汉墓铜盆漆画提出新的解读方案:铜盆外壁漆画是一个由四幅相互连接的画面组成的一个连环叙事图,讲述军队首领比武招募武士的故事。内壁漆画与外壁漆画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引导图。用图画来记录社会生活,是汉... 文章尝试对贵县罗泊湾1号汉墓铜盆漆画提出新的解读方案:铜盆外壁漆画是一个由四幅相互连接的画面组成的一个连环叙事图,讲述军队首领比武招募武士的故事。内壁漆画与外壁漆画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引导图。用图画来记录社会生活,是汉代中原上层社会的时尚,铜盆漆画说明汉代中原文化的南传已很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泊湾1号汉墓 铜盆漆画 新解
下载PDF
马王堆汉墓服饰中的楚文化基因研究
3
作者 冯甘红 郑重 石丹丹 《纺织报告》 2024年第8期143-145,共3页
马王堆汉墓从发掘至今受到了广泛关注,其宝贵的资源使其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文章首先介绍文化基因的概念,其次以楚文化基因为切入点,对马王堆汉墓出土服饰特征进行内核性分析,结合服饰文化背景,挖掘文化内涵,全面且深入地分析马王堆汉... 马王堆汉墓从发掘至今受到了广泛关注,其宝贵的资源使其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文章首先介绍文化基因的概念,其次以楚文化基因为切入点,对马王堆汉墓出土服饰特征进行内核性分析,结合服饰文化背景,挖掘文化内涵,全面且深入地分析马王堆汉墓服饰,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楚服饰文化与汉服饰文化进行对比,为服饰文化的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服饰 文化基因 楚文化
下载PDF
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编织物看湖湘地区秦汉时期编织技艺
4
作者 董鲜艳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1972~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纺织服饰文物,在出土的纺织服饰文物中除了有织造的纱、绢、纹绮、四经绞罗、经锦和锦面有大小绒圈并附有立体效果辅助的绒圈锦,另外还有一大类编织物。这类编织物作为纺织服饰的一部分,涵盖的内容... 1972~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纺织服饰文物,在出土的纺织服饰文物中除了有织造的纱、绢、纹绮、四经绞罗、经锦和锦面有大小绒圈并附有立体效果辅助的绒圈锦,另外还有一大类编织物。这类编织物作为纺织服饰的一部分,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编织技法也比较复杂。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出土编织物的整理研究,根据编织方法和编织类型的不同,结合文献资料记载将这些编织物分为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编织物和先秦时期湖湘地区楚墓出土编织物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比结果可推测:在湖湘地区先秦时期的编织种类比汉代编织种类丰富,是因为随着编织技术的发展,斜编结构结合双层、重平、表里换层等方式,衍生出丰富且种类多样的编织技法,满足各种用途;斜绞复合结构沿袭了先秦时期的编织技术,广泛使用在服饰和生活应用中,斜绞复合结构在汉代大量使用的基础上,用于纱冠时对其进行髹漆,保证纱冠透气的同时又满足了形状的要求;绞编结构由于特有的功用在秦汉时期大量使用于鞋履的编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编织物 湖湘地区 编织技艺
下载PDF
浅析T型帛画中日月同辉之象的意蕴
5
作者 何洛冰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4-68,共5页
“帛”即白色丝织品,古人常于帛上作画,通过帛画可探究古人对宇宙人间的认知与追求。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T型帛画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以神龙串联天界、人间、地狱三景。其中帛画的天界部分出现了阳乌与蟾蜍并存的日月同... “帛”即白色丝织品,古人常于帛上作画,通过帛画可探究古人对宇宙人间的认知与追求。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T型帛画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以神龙串联天界、人间、地狱三景。其中帛画的天界部分出现了阳乌与蟾蜍并存的日月同辉之象。这种现象背后的思想渊源主要为“天人合一”观、谶纬神学观以及阴阳五行观。阳乌与蟾蜍形象是汉代社会思想具化而成的人文产物,作为日与月的符号象征共同出现,蕴含了汉代人引魂升天、阴阳和谐的宇宙生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一号汉墓 T型帛画 阳乌 蟾蜍 日月同辉
下载PDF
汉代遣册名物“䈕”与“缯方缇”合证
6
作者 范常喜 《汉字汉语研究》 2024年第2期3-14,124,共13页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遣册所记名物“䈕”不应读作“箪”,当照本字“䈕”解为竹器,与墓中出土盛放泥“半两”钱的竹篓相对应。这种竹器因附有两耳用于提挈,故名为“䈕”。长沙走马楼西汉简所记“盛粟䈕”之“䈕”亦是此物。江苏连云港尹湾...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遣册所记名物“䈕”不应读作“箪”,当照本字“䈕”解为竹器,与墓中出土盛放泥“半两”钱的竹篓相对应。这种竹器因附有两耳用于提挈,故名为“䈕”。长沙走马楼西汉简所记“盛粟䈕”之“䈕”亦是此物。江苏连云港尹湾六号西汉墓出土遣册木牍所记“缯方缇”之“缇”也应当读作“䈕”,指盛放墓主人生前所用文具的竹器。由于此处的“缇(䈕)”为方形,与一般的圆形“䈕”有别,同时其外又裱有一层缯帛,故以“缯方缇(䈕)”称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遣册 尹湾汉墓 缯方缇
下载PDF
马王堆医书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7
作者 卢彦杰 盛威 +3 位作者 廉坤 刘伟 胡为 葛晓舒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3期76-80,共5页
目的探索马王堆出土简帛医书(以下简称“马王堆医书”)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 目的探索马王堆出土简帛医书(以下简称“马王堆医书”)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5年1月1日-2022年5月1日收录的马王堆医书研究相关文献,采用Python3.8分析年发文量,使用CiteSpace6.1.R2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网络、关键词聚类网络及关键词突现分析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1208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周一谋,作者合作共现中介中心性最高的作者是何清湖;发文量及中介中心性最高的研究机构为湖南中医药大学;核心关键词有“五十二病方”“导引图”“养生方”等,关键词聚类为15类,突现关键词共15个。结论该领域研究作者间、机构间合作均有待加强;马王堆医书史学研究、《五十二病方》药物与剂型的临床试验、药膳食疗方法及经络学说的历史演变进程是本阶段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医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校读札记
8
作者 高洁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刑德》甲篇“德徙土”“(刑)居木”应改释为“德居土”“(刑)【从水】徙木”,离【=(离,离)廿(二十)岁而复并居】水”应改释为“离行【十六岁而复并居木,廿岁复并居】水”,“有胜日”应改释为“十胜曰”,“【(刑)、德】以子徙”应改释... 《刑德》甲篇“德徙土”“(刑)居木”应改释为“德居土”“(刑)【从水】徙木”,离【=(离,离)廿(二十)岁而复并居】水”应改释为“离行【十六岁而复并居木,廿岁复并居】水”,“有胜日”应改释为“十胜曰”,“【(刑)、德】以子徙”应改释为“【六康曰:】以子徙”,“倍(背)(刑)德,益”应改释为“逆(刑)德,胜”,“日之奇□□□□伐国□□□□□胜之”可补为“日之奇□以为□伐国,地之,逆刑德,胜之”。此外,本文缀合了《阴阳五行》乙篇《刑日图》的两块帛片,发现了《五行禁日》中被误剪的“斩”字,找到属于该篇的六块残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 《刑德》甲篇 《阴阳五行》乙篇
下载PDF
仙道难求:宝山1号辽墓《降真图》图像研究
9
作者 魏聪聪 《唐宋历史评论》 2022年第2期126-148,共23页
汉武帝与西王母的会面是在文学故事中得以实现的,而后这类文学作品又被创作成视觉性图像作品。宝山1号辽墓中的《降真图》,应是画家依据文学作品进行的图像创作,之后又因为某种机缘走入墓葬壁画粉本系统之中。通过与常阳天尊石像、《听... 汉武帝与西王母的会面是在文学故事中得以实现的,而后这类文学作品又被创作成视觉性图像作品。宝山1号辽墓中的《降真图》,应是画家依据文学作品进行的图像创作,之后又因为某种机缘走入墓葬壁画粉本系统之中。通过与常阳天尊石像、《听琴图》、《写神老君别号事实图》中道君形象的比对,可以看出《降真图》中的汉武帝实际上是道教系统中符号化、概念化的道君形象。《降真图》的壁画渗透着道教成仙的思想,寄托着营建者希望墓主人在死后能升仙的一种美好愿望。将《降真图》与《寄锦图》对比可以发现,两图在人物姿态和动势上存在高度的相似性,可以充分反映出墓葬壁画粉本的流传及演变情况,由此推测宝山辽墓群壁画可能出自同一画家(或同一团队)之手。宋人董逌见过一幅名为《武皇望仙图》的绘画作品,他考证后认为,此画的主题是唐武宗观看由歌舞艺人扮演的汉武帝见西王母戏剧演出时的场景,与《降真图》中以汉武帝见西王母为主题的道教题材绘画有所差异,但是从中可见这个道教故事在唐代的流行程度和影响力,足以说明汉武帝见西王母在道教发展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山1 号墓 《降真图》 《寄锦图》 汉武帝 西王母 《武皇望仙图》
下载PDF
双古堆汉简《算术书》校释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序林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7-280,共14页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了一批简牍,其中有损坏严重的数学简,整理者共辑得30余枚残简,并据内容拟题为《算术书》,还释读了其中4枚残简简文。在前人基础上,本文首次对所有已刊布残简进行了释读,并重新编联。结果显示,仅有3组(枚...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了一批简牍,其中有损坏严重的数学简,整理者共辑得30余枚残简,并据内容拟题为《算术书》,还释读了其中4枚残简简文。在前人基础上,本文首次对所有已刊布残简进行了释读,并重新编联。结果显示,仅有3组(枚)残简简文文意相对清晰完整,即残简1、残简28+27+21+20+5、残简24+25。对比《九章算术》相关算题,确认它们分别与《九章算术》“均输”章第25题、第1题和“少广”章第8题相合。考察《九章算术》的删补者张苍与双古堆1号汉墓墓主的情况,认为二者有条件并有可能在算学方面有交流。双古堆汉简《算术书》与其他简牍算书有着不一样的血统,张苍在整理《九章算术》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本子可能是它的一个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古堆汉简 《算术书》 《九章算术》 张苍
下载PDF
马王堆地“信期绣”艺术特征分析
11
作者 陶辉 裴红萍 +1 位作者 苏亚兰 李斌 《服饰导刊》 2023年第2期67-73,共7页
“信期绣”纹样是西汉早期具有独特性标志意义的刺绣纹样,其图案造型具有鲜明的楚汉文化风格。探析“信期绣”纹样对探究我国本土装饰艺术文化,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纹饰艺术有深远意义。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考古实物两维印证的方法,对... “信期绣”纹样是西汉早期具有独特性标志意义的刺绣纹样,其图案造型具有鲜明的楚汉文化风格。探析“信期绣”纹样对探究我国本土装饰艺术文化,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纹饰艺术有深远意义。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考古实物两维印证的方法,对“信期绣”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研究表明:(1)“信期绣”的坯料精美,单元绣品图案小巧精致且出土数量较多;(2)“信期绣”的形式规律别具一格呈纵向阶梯连缀形式排列,“S”形的构图方式贯穿整个图案;(3)“信期绣”的造型形制艺术独特,不论是燕子、花卉和云气都有丰富的内涵。其在西汉的盛行受到了道家思想的流行、楚文化的熏陶及西汉纺织业发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期绣” 马王堆汉墓 艺术特征 造型形制
下载PDF
帛书《二三子问》“牛参弗服”句释读
12
作者 万顶 《现代语文》 2023年第6期29-33,共5页
在马王堆汉墓帛书《二三子问》中,“牛参弗服”之“参”字,应释作“掺”或“纤”;“马恒弗驾”之“恒”字,应释作“极”;“不夏乘牝马”之“夏”字,应释作“夏日”。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牛因瘦弱而不用于服乘,马因疲惫而不用于驾乘,雌... 在马王堆汉墓帛书《二三子问》中,“牛参弗服”之“参”字,应释作“掺”或“纤”;“马恒弗驾”之“恒”字,应释作“极”;“不夏乘牝马”之“夏”字,应释作“夏日”。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牛因瘦弱而不用于服乘,马因疲惫而不用于驾乘,雌马因夏日炎炎而不用于乘驾。这样释读,不仅符合文本对“圣人之政”的阐发,体现出内在的逻辑理据,而且文从字顺,语脉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帛书 《二三子问》 “牛参弗服” “参”
下载PDF
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香料与香具探析汉代用香习俗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东杰 李芽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1期6-12,共7页
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植物性香料十余种,分别为花椒、佩兰、茅香、辛夷、杜衡、藁本、桂、高良姜、姜等;香具四种,分别为香奁、香枕、香囊、熏炉(配有竹熏罩)。它们基本代表了西汉初期贵族熏香习俗的物质概貌。汉代人对香料的使用,既有... 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植物性香料十余种,分别为花椒、佩兰、茅香、辛夷、杜衡、藁本、桂、高良姜、姜等;香具四种,分别为香奁、香枕、香囊、熏炉(配有竹熏罩)。它们基本代表了西汉初期贵族熏香习俗的物质概貌。汉代人对香料的使用,既有着美味饮食、宗教祭祀、香身、保健、防腐等实际用途,更有着对香料所蕴含的精神气象的迷恋,反映了当时的用香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一号汉墓 香料 香具 用香习俗
下载PDF
从马王堆汉墓出土香物探讨楚地香文化及其医学运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婧溪 何清湖 刘朝圣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8-10,共3页
本文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出土香物,展开对该时期楚地用香的文化意义及医学运用的探讨。楚地香文化历史"从上古矣",马王堆汉墓处在植物类香料使用的鼎盛时期。其香料运用有祭祀、礼制、卫生、医学等方面,其中重点通过环境医学、... 本文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出土香物,展开对该时期楚地用香的文化意义及医学运用的探讨。楚地香文化历史"从上古矣",马王堆汉墓处在植物类香料使用的鼎盛时期。其香料运用有祭祀、礼制、卫生、医学等方面,其中重点通过环境医学、社会医学及临床医学三部分对楚地香文化的医学运用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香文化 医学 香料 香具
下载PDF
汉朝马王堆木炭中的笼状碳 被引量:1
15
作者 传秀云 郑辙 陈晶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17-922,共6页
湖南马王堆汉墓,女尸埋藏地下二千多年而不腐,属世界罕见的奇迹,是中国两千多年前使用木炭杰作。考古学家、地质学家认为是由墓葬条件决定的。本文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高分辨电镜研究了马王堆汉墓木炭微结构,认为马王堆木炭并非单一的... 湖南马王堆汉墓,女尸埋藏地下二千多年而不腐,属世界罕见的奇迹,是中国两千多年前使用木炭杰作。考古学家、地质学家认为是由墓葬条件决定的。本文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高分辨电镜研究了马王堆汉墓木炭微结构,认为马王堆木炭并非单一的非晶态碳,至少有非晶态碳物相和类石墨结构相。发现其中存在笼状碳。这种笼状碳的存在可能是马王堆女尸得以保存的重要因素。这一发现对现代材料科学技术、碳材料科学和两千多年前中国木炭烧制技术等考古学研究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 木炭 笼状碳 汉墓
下载PDF
中国音乐考古的十大发现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子初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2期34-49,77,共17页
中国40年来的经济建设,导致了重大的音乐考古发现层出不穷。这些底蕴深厚的出土文物,不断地撼动着旧有以文献为主要史料基础的中国音乐史。它使人们看到了传统中国音乐史学显而易见的局限,也使人们深深地感觉到,数十年来逐步形成的整部... 中国40年来的经济建设,导致了重大的音乐考古发现层出不穷。这些底蕴深厚的出土文物,不断地撼动着旧有以文献为主要史料基础的中国音乐史。它使人们看到了传统中国音乐史学显而易见的局限,也使人们深深地感觉到,数十年来逐步形成的整部中国音乐史,有了重新认识和估价的必要。文章在中国音乐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马王堆汉墓、曾侯乙墓和曾侯乙编钟、广州南越王墓、贾湖骨笛、新干大洋洲商墓、新郑郑国祭祀遗址、洛庄汉墓、鄯善洋海箜篌、奉节石哨、鸿山越国贵族墓等10例特别重大的音乐考古成果,提炼其核心的学术资料,加以客观的评述;并在全面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上,扼要阐发其所含深层的历史意义。"十"者,概数也;"大"者,孔见也。以此与有兴趣于中国音乐文化研究的国际学人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曾侯乙墓 南越王墓 贾湖骨笛 大洋洲商墓 郑国祭祀遗址 且末 鄯善箜篌 庄汉墓 奉节石哨 鸿山越国贵族墓
下载PDF
马王堆汉墓医书对先秦秦汉养生思想的借鉴与创新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晓舒 魏一苇 +1 位作者 谭玉美 何清湖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576-1580,共5页
马王堆汉墓医书抄录于战国末到西汉初年,在中医文化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将马王堆汉墓医书与先秦秦汉时期文献中的养生思想进行对比,梳理出马王堆医书在天人关系学说、精气学说、形神关系学说、长寿学说4个方面对先秦秦汉养... 马王堆汉墓医书抄录于战国末到西汉初年,在中医文化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将马王堆汉墓医书与先秦秦汉时期文献中的养生思想进行对比,梳理出马王堆医书在天人关系学说、精气学说、形神关系学说、长寿学说4个方面对先秦秦汉养生思想的借鉴与创新,说明马王堆医书养生思想体现了湘楚文化重阴重柔的特点,其发展出动静结合、形神依存的养生思想,是对先秦形神关系的总结整理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医书 养生思想 先秦秦汉 湘楚文化
下载PDF
谢家桥一号汉墓《告地书》牍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国胜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0-122,共3页
荆州沙市谢家桥一号汉墓出土的3枚竹牍属告地书,是当时为死人办理迁徙地下事宜而模仿现实生活有关移徙文书写成的死人移徙文书。本文就谢家桥一号汉墓《告地书》牍的文字释读。
关键词 谢家桥1号汉墓竹牍 告地书 初步考察
下载PDF
读马王堆汉墓帛书《衷》篇札记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化平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61,共5页
文章疏通了帛书《衷》篇的若干处文意,并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分析其内涵。如《衷》篇认为《周易》是巫史和文王共同完成的作品,巫史完成其数术部分,文王加入卦爻辞部分,这是对《周易》成书过程的较早表述之一;《衷》篇透露出先秦易学中... 文章疏通了帛书《衷》篇的若干处文意,并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分析其内涵。如《衷》篇认为《周易》是巫史和文王共同完成的作品,巫史完成其数术部分,文王加入卦爻辞部分,这是对《周易》成书过程的较早表述之一;《衷》篇透露出先秦易学中关于人性的讨论与孟子、荀子都有极大不同,它将文人、武人作为两种人格来讨论也是传世文献中少见的;《衷》篇很多句子可与其它帛书《易传》的篇章合读,它们都很重视阐发《周易》中的德义。此篇帛书中有些句子的思想接近思孟学派,这说明其中有些内容不会早于战国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帛书 《衷》 《周易》
下载PDF
对《中国植物志》关于汉墓出土花椒记叙的修正和补充 被引量:1
20
作者 芦笛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3,共4页
大型工具书《中国植物志》中关于马王堆汉墓出土花椒的叙述有一些错误,本文对此加以纠正。其关于花椒在马王堆和满城汉墓中的功能的观点,亦即花椒防腐,也值得商榷。本文认为花椒在汉以前的角色呈现出了医学、饮食和宗教相互交叠的景象;... 大型工具书《中国植物志》中关于马王堆汉墓出土花椒的叙述有一些错误,本文对此加以纠正。其关于花椒在马王堆和满城汉墓中的功能的观点,亦即花椒防腐,也值得商榷。本文认为花椒在汉以前的角色呈现出了医学、饮食和宗教相互交叠的景象;马王堆1号和3号汉墓中的花椒是死者生前作养生之用,而非防腐、治疗疾病或者象征多子多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墓 花椒 中国植物志 马王堆 养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