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新生儿良性和非良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7例心律失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或Holter监测结果将患儿分为良性心律失常组和非良性心律失常组。总结两组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并比较两组的一般资...目的比较新生儿良性和非良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7例心律失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或Holter监测结果将患儿分为良性心律失常组和非良性心律失常组。总结两组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并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病史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结果317例心律失常新生儿中,271例为良性心律失常,46例为非良性心律失常。良性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类型为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合并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非良性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类型为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良性心律失常组相比,非良性心律失常组早产率更高,阴道分娩率、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正常率、产前胎心监测正常率更低,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以及钠离子、氯离子、钾离子、镁离子的异常率均更高,住院天数更长,死亡率更高(均P<0.05)。结论良性和非良性新生儿心律失常在母体因素、生化指标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或有助于早期鉴别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类型;非良性新生儿心律失常需要积极干预,以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新生儿良性和非良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7例心律失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或Holter监测结果将患儿分为良性心律失常组和非良性心律失常组。总结两组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并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病史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结果317例心律失常新生儿中,271例为良性心律失常,46例为非良性心律失常。良性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类型为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合并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非良性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类型为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良性心律失常组相比,非良性心律失常组早产率更高,阴道分娩率、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正常率、产前胎心监测正常率更低,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以及钠离子、氯离子、钾离子、镁离子的异常率均更高,住院天数更长,死亡率更高(均P<0.05)。结论良性和非良性新生儿心律失常在母体因素、生化指标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或有助于早期鉴别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类型;非良性新生儿心律失常需要积极干预,以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