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良性和非良性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牟静飞 潘宣任 +1 位作者 陈彬林 潘新年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比较新生儿良性和非良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7例心律失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或Holter监测结果将患儿分为良性心律失常组和非良性心律失常组。总结两组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并比较两组的一般资... 目的比较新生儿良性和非良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7例心律失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或Holter监测结果将患儿分为良性心律失常组和非良性心律失常组。总结两组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并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病史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结果317例心律失常新生儿中,271例为良性心律失常,46例为非良性心律失常。良性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类型为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合并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非良性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类型为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良性心律失常组相比,非良性心律失常组早产率更高,阴道分娩率、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正常率、产前胎心监测正常率更低,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以及钠离子、氯离子、钾离子、镁离子的异常率均更高,住院天数更长,死亡率更高(均P<0.05)。结论良性和非良性新生儿心律失常在母体因素、生化指标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或有助于早期鉴别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类型;非良性新生儿心律失常需要积极干预,以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新生儿 良性 非良性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新生儿非良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2
作者 吴海月 杨曦 +2 位作者 苏瑛 王继秋 刘桂英 《中国医药》 2022年第7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发生非良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具有心律失常诊断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分类分为非良性心律失常组和良性心律失常组... 目的探讨新生儿发生非良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具有心律失常诊断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分类分为非良性心律失常组和良性心律失常组。分析新生儿非良性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研究纳入非良性心律失常组24例,良性心律失常组111例。良性心律失常组胎龄长于、出生体质量大于、住院天数短于非良性心律失常组(均P<0.05)。非良性心律失常组24例患儿均存在重症感染。非良性心律失常组24例均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存在房室传导阻滞,同时表现为3种以上心律失常6例(25.0%),表现为快慢心律失常交替出现18例(75.0%)。非良性心律失常患儿均给予青霉素联合头孢菌素抗感染10~14 d,18例应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治疗,16例患儿予美托洛尔治疗,后2例改用普罗帕酮治疗。非良性心律失常组患儿随访至2020年12月未见非良性心律失常复发。结论新生儿非良性心律失常以快慢心律失常同时或交替出现多见,感染是发病的诱因,快慢心律失常同时或交替出现时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慎重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经过积极治疗其预后与良性心律失常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良性心律失常 新生儿疾病 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